期刊文献+
共找到91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1
作者 张晓欲 左金玲 +1 位作者 董娜 高淑凤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7例行铂类药物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肿瘤减灭术,...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7例行铂类药物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肿瘤减灭术,在化疗前进行血液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血浆D-D、TM及相关指标。根据化疗结束后复发时间定义复发类型,复发时间<6个月定义为铂耐药复发,反之定义为铂敏感复发,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浆D-D、TM对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耐药复发的影响。结果137例患者成功随访6个月,其中25例在随访6个月内肿瘤复发,铂耐药复发率为18.25%。铂耐药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Ⅳ期、分化程度G_(3)级、手术满意度R1比例高于铂敏感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血浆D-D、TM表达高于铂敏感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_(3)级分化程度、手术满意度R1、血清CA125、HE4及血浆D-D、TM表达上调是上皮性卵巢癌铂耐药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浆D-D、TM表达上调与上皮性卵巢癌铂耐药复发风险增加有关,铂类药物化疗前的血浆D-D、TM表达对于评估铂耐药复发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铂类化疗 D-二聚体 血栓调节蛋白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联合肾损伤分子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2
作者 林建 王俊贤 +2 位作者 殷沛宏 菅宏蕴 叶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肾损伤分子1(KIM-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PNS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2例)和非AKI组(75...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肾损伤分子1(KIM-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PNS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2例)和非AKI组(7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sTM、KIM-1水平。对比不同AKI分期患者sTM、KIM-1水平。分析影响PNS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sTM、KIM-1及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用药史、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24 h尿蛋白、尿酸、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尿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虑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sTM、KIM-1水平高于非AKI组。Ⅲ期和Ⅱ期AKI患者sTM、KIM-1水平高于Ⅰ期(P<0.05),Ⅲ期患AKI患者sTM、KIM-1水平高于Ⅱ期(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O^R=2.965(95%CI:1.220,7.207)]、eGFR[O^R=3.340(95%CI:1.374,8.118)]、sTM[O^R=3.089(95%CI:1.271,7.508)]、KIM-1[O^R=3.016(95%CI:1.241,7.330)]均为影响PNS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sTM、KIM-1及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95%CI:0.668,0.841)、73.53%(95%CI:0.637,0.816)、71.57%(95%CI:0.616,0.798),特异性分别为70.67%(95%CI:0.589,0.803)、74.66%(95%CI:0.631,0.837)、96.00%(95%CI:0.880,0.99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95%CI:0.684,0.816)、0.783(95%CI:0.717,0.839)、0.891(95%CI:0.841,0.935)。结论sTM、KIM-1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肾损伤分子-1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曾庆波 张念清 +3 位作者 何龙平 龚海林 王芳 宋景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11月第九O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d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6例)和死亡组(74例)。采用倾向...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11月第九O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d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6例)和死亡组(7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基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混杂因素,将患者进行1:1匹配后生存组与死亡组均为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TM等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生存和相关性分析。结果PSM后,死亡组TM水平[18.3(13.2,22.3)TU/mL]显著高于生存组[13.7(9.0,18.3)TU/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是脓毒症休克患者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CI:1.023~1.262,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预测30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665、0.627和0.600。根据TM最佳临界值(17.9TU/mL)分层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M<17.9TU/mL组的30d生存率是TM≥17.9TU/mL组的1.56倍(Log-Rank检验,P<0.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M水平与APACHEIⅡ评分(r=0.10,P<0.005)和SOFA评分(r=0.35,P<0.005)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浆TM水平对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脓毒症休克 预后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血清内源性配体-13、正五聚蛋白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
4
作者 张驰 周鸣剑 姜新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073-1076,10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TM)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南通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血清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TM)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南通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46)与非DVT组(n=52)。分析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血清中Apelin-13、PTX3及TM水平的相关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Apelin-13、PTX3及TM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诊断效能。结果DVT组患者血清中的Apelin-13、PTX3、TM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的血清中,Apelin-13与PTX3水平呈正相关(r=0.296,P﹤0.05),PTX3与TM水平呈正相关(r=0.310,P﹤0.05),Apelin-13与TM水平呈正相关(r=0.4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elin-13、PTX3及TM均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pelin-13、PTX3及TM三者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诊断效能优于Apelin-13、PTX3、TM单独检测(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血清中Apelin-13、PTX3、TM水平较高,均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内源性配体-13 正五聚蛋白3 血栓调节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高凤威 周琳 +5 位作者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n=28)2组。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TAT、TM和t-PAIC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危重型COVID-19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危重型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TAT、TM和t-PAIC水平显著升高(P<0.001)。TAT、TM和t-PAIC与多项生物标志物呈正相关,其中TA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最强(r=0.7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346,P<0.05)和t-PAIC(OR=1.128,P<0.05)是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TAT、TM和t-PAIC联合诊断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8,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1%。结论联合检测TAT、TM和t-PAIC可有效辅助诊断危重型COVID-19,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血栓素-B_(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琳 陆璧 +1 位作者 张彦 李梦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血栓素-B2(TXB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100例无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血栓素-B2(TXB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100例无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测记录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白蛋白尿分层研究,分析VASH-1、Sirt1、TXB2水平与患者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水平降低,TXB2水平升高(均P<0.05)。与进展组患者相比较,维持组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水平升高,TXB2水平降低(均P<0.05)。进展组和维持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研究组患者是否发生白蛋白尿进展为因变量,以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均会对患者发生白蛋白尿进展产生影响(均P<0.05)。采用ROC曲线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对白蛋白尿进展的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943、0.758、0.894(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VASH-1和Sirt1的水平下降,TXB2的水平上升,其水平变化与白蛋白尿的进展有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血栓素-B2 2型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调控血栓调节蛋白表达抑制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潘应强 沈骏 +2 位作者 潘杰 史睿 张攀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深静脉血栓的抑制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深静脉血栓模型组、利伐沙班组、血栓通胶囊组和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进行DVT造模。对照组和深静脉血栓模型...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深静脉血栓的抑制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深静脉血栓模型组、利伐沙班组、血栓通胶囊组和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进行DVT造模。对照组和深静脉血栓模型组灌胃3 mL生理盐水;利伐沙班组灌胃2.6 mg/kg利伐沙班片;血栓通胶囊组灌胃0.45 g/kg血栓通胶囊;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组灌胃2.6 mg/kg利伐沙班片和0.45 g/kg血栓通胶囊。连续给药7 d。观察凝血指标、血管内皮细胞组织、血栓质量,ELISA法和qRT-PCR检测TM、MCP-1、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利伐沙班组和血栓通胶囊组相比,联合组APTT、PT、TT显著升高,FIB含量显著降低;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明显减少;TM、MCP-1、ICAM-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细胞组织切片显示联合组细胞结构损伤轻微,有极少炎症细胞附着(均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血栓通胶囊可提高血栓调节蛋白表达,抑制大鼠深静脉血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血栓通胶囊 血栓调节蛋白 抗凝 溶栓 炎症 大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8
作者 罗佳 马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和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结局进行评价。所有血栓标本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栓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调节性T细胞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完整血栓数据的44例患者,其中红细胞型15例、混合型11例、纤维蛋白/血小板型18例,三组间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病因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8例和心源性栓塞型1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栓的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分别为58.0%(44.2%,72.5%)和24.5%(12.7%,48.0%),P<0.01],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例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73.0%(49.2%,84.5%)和40.0%(25.2%,54.5%),P<0.01]。4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者19例,神经功能结局不良者25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相关(均P<0.05),而其余临床相关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关(均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等变量,发现血栓CD4^(+)CD25^(+)T细胞数是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95%CI:1.101~1.701,P<0.01)。结论:血栓中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与患者功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但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红细胞 纤维蛋白/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和一氧化氮合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宁 孙军 +7 位作者 刘义 锋高军 刘圆方 裴双 杨银雪 张在行 张冬焕 温昌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7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0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临床血管内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0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临床血管内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光光度法检测AIS患者血清TM、NOS水平,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7 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END组(≥15分)29例和非END组(<15分)61例。对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M、NOS水平对AIS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END组TM、NOS水平分别为(16.07±3.69)IU/mL、(30.21±4.60)U/mL,分别高于非END组的(12.37±2.97)IU/mL、(25.27±3.7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END组比较,END组患者年龄较大,发作至入院时间较长,TM、NOS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发作至入院时间长、TM水平高、NOS水平高均为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M水平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1.28%、86.19%、0.779,NOS水平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68.64%、84.29%、0.724。结论发生END的AIS患者血清TM、NOS水平较高,TM、NOS可作为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血栓调节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马丽霞 韦新焕 +3 位作者 杜晓菲 曹振环 柳雅立 张晶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患者478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60例)和死亡组(1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患者478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60例)和死亡组(1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TM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78例患者中男319例,女159例,年龄19~86岁,平均(56.7±11.3)岁;随访时间为9.57(7.56,37.28)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越低(OR=0.972,95%CI:0.959~0.984,P<0.001)、血浆TM水平越高(OR=1.075,95%CI:1.040~1.112,P<0.001)的肝硬化患者发生死亡/肝移植的风险越高。ROC曲线结果显示,TM预测肝硬化患者死亡的AUC为0.663(95%CI:0.612~0.717,P=0.034),诊断临界值为16.05 ng/ml,灵敏度为0.6733,特异性为0.5932。结论血浆TM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肝硬化 预后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宁 鲁彦 +2 位作者 王惠雨 李斌 周荣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7期188-190,204,共4页
脓毒症是伴有高病死率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反应失控和凝血功能障碍贯穿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内皮细胞是脓毒症炎性反应及凝血过程中重要的靶细胞及效应细胞,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内皮细胞表面合成的抗... 脓毒症是伴有高病死率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反应失控和凝血功能障碍贯穿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内皮细胞是脓毒症炎性反应及凝血过程中重要的靶细胞及效应细胞,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内皮细胞表面合成的抗凝因子,也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已有研究表明,TM进入血液循环后成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可以预测脓毒症的发生及预后,以TM为治疗靶点的新型抗凝药物重组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rhTM)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本文将综述TM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脓毒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在热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龙平 宋景春 +5 位作者 彭恩兰 钟林翠 林青伟 宋晓敏 邓星平 窦建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 目的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衰竭组(n=23)和热射病组(n=22)。收集患者入科2 h内的常规凝血项目和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以及血栓标志物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t-PAI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热衰竭组患者TM[7.3(5.4,9.3)TU/m L]、TAT[2.6(1.5,7.2)ng/m L]、PIC[0.7(0.4,1.0)μg/m L]、t-PAIC[3.8(2.1,7.0)ng/m L]相比,热射病组患者TM[17.1(9.2,24.7)TU/m L]、TAT[23.4(10.4,44.3)ng/m L]、PIC[2.0(0.9,5.2)μg/m L]和t-PAIC[17.0(8.3,44.1)ng/m L]均升高(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及t-PAIC为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M联合t-PAIC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39~0.993,P<0.001),当TM>8.2 TU/m L、t-PAIC>8.7 ng/m L时,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69.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94.1%。结论热射病患者的TM、TAT、PIC和t-PAIC可升高,TM联合t-PAIC对热射病诊断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衰竭 热射病 中暑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清营凉血方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及血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舒文 王柏森 王圣治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清营凉血方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大鼠肾组织病理结构、超微结构和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营凉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5只大鼠随机分为5只正常组和20只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脂... 目的:观察清营凉血方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大鼠肾组织病理结构、超微结构和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营凉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5只大鼠随机分为5只正常组和20只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联合干姜造就HSPN瘀热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营凉血方低、高剂量(11.05 g/kg、44.18 g/kg)组及氯沙坦钾片(7.13 mg/kg)组,每组5只。实验造模12周,每组给药5周,给药结束后,分别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IgA沉积情况,采用ELISA及WB法分别观察血清及肾组织中TM的表达情况。结果:清营凉血方可以减少肾组织中IgA沉积,所有给药组相较于模型组IgA沉积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清营凉血方低、高剂量可以显著减少血清及肾组织中TM的表达(P<0.01)。结论:清营凉血方可以降低肾组织IgA沉积,修复肾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足细胞足突融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及肾组织TM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结构,减缓足细胞损伤,改善肾小球滤过屏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清营凉血方 血栓调节蛋白 足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孕期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亚文 周巧娟 +1 位作者 赵爱 邵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E)患者孕期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PE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检测孕期TM水平,并根据产后6周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流扩张值将其分...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E)患者孕期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PE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检测孕期TM水平,并根据产后6周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流扩张值将其分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组和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分析产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TM对血管内皮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PE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47例。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M高于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P<0.05)。PE患者孕期TM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r=-0.416,P<0.05)。SBP、DBP、hsCRP、TM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OR=3.592、2.641、4.675、3.872,P<0.05)。孕期TM预测产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cut-off值为44.87μg/L,曲线下面积为0.865,灵敏度为85.11%,特异度为83.61%。结论PE患者孕期TM水平与产后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密切关联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栓调节蛋白 产后血管内皮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15
作者 向文柳 柯本 房向东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81-86,91,共7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ESRD)除了接受透析和肾移植外,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肾源的稀缺和肾脏替代治疗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都是目前无法攻克的难题。肾纤维化是慢...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ESRD)除了接受透析和肾移植外,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肾源的稀缺和肾脏替代治疗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都是目前无法攻克的难题。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有效控制肾纤维化对CKD的防治至关重要。血栓调节蛋白(TM)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抗炎、抗凝作用的跨膜蛋白,近年发现TM还具有抗细胞凋亡和抗纤维化的生物特性,这意味着其在CKD预防、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文章就TM功能及其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深入探讨TM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和相关机制,以期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肾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舜雯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033-14037,共5页
代谢综合征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在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监测把控血管内皮功能有望成为代谢综合征疾病防治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血管内皮损伤... 代谢综合征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在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监测把控血管内皮功能有望成为代谢综合征疾病防治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即血栓调节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旨在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损伤 血栓调节蛋白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酶调节蛋白、P-选择素的影响
17
作者 张永辉 李云霞 郑晓拓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酶调节蛋白(TM)、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酶调节蛋白(TM)、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血清学指标[凝血酶调节蛋白(TM)、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APT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FI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均长于对照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PDW、MPV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M、P-选择素、Tp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DVT患者的溶栓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经皮人工血栓抽吸 利伐沙班 凝血功能 血小板参数 凝血酶调节蛋白 P-选择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血栓调节蛋白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分析
18
作者 朱颖捷 朱巍立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以阴道出血或排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尚未明确的妇科肿瘤疾病,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有研究认为异常DNA甲基化[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2],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对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 子宫内膜癌是以阴道出血或排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尚未明确的妇科肿瘤疾病,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有研究认为异常DNA甲基化[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2],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对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周芮琪[4]则发现CHST11低甲基化诱导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且与临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栓调节蛋白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血栓调节蛋白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19
作者 陈夏 文海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栓调节蛋白(TM)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栓调节蛋白(TM)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105例)和认知正常组(55例),根据MMSE评分的不同将认知障碍组患者分为轻度组(57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16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及Hcy、TFPI、TM水平。对比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认知正常组患者以及认知障碍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sistic回归分析筛选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比较轻度、中度、重度认知障碍患者Hcy、TFPI、TM水平,分析Hcy、TFPI、TM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占比、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Hcy、TM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高,TFPI水平比健康对照组低,且认知障碍组患者吸烟史占比、FBG、TC、Hcy、TM水平均比认知正常组高,TFPI水平比认知正常组低(P均<0.05);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FBG、Hcy、TM、TFPI(OR=1.517、1.507、1.749、1.679,P均<0.05);中、重度认知障碍组患者Hcy、TM水平均比轻度认知障碍组高,而TFPI水平比轻度认知障碍组低,且重度认知障碍组患者Hcy、TM水平比中度认知障碍组高,TFPI水平比中度认知障碍组低(P均<0.05);Hcy、TM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MMSE评分、MoCA各项评分均呈负相关,而TFPI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Hcy、TM水平上升、TFPI水平下降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之间有密切联系,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可对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是否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进行判定,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凝血致活酶 血栓调节蛋白 脑缺血
下载PDF
肺动脉CTA量化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赵永华 白雪梅 《医学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754-1757,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量化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PE患者,根据肺动脉CTA检查情况分为PE组(55例)、非PE组(37例)...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量化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PE患者,根据肺动脉CTA检查情况分为PE组(55例)、非PE组(37例),根据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20例)、非高危组(35例).比较PE组、非PE组的肺动脉CTA指标及sTM水平,分析其对PE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危组、非高危组的肺动脉CTA指标及sTM水平,分析肺动脉CTA指标及血清sTM对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PE组右心室最大内径与左心室最大内径比值(RVD/LVD)、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距离比值(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均高于非PE组(P<0.05).PE组sTM水平低于非PE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sTM及四者联合诊断P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729、0.750、0.715、0.902.高危组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均高于非高危组(P<0.05),sTM水平低于非高危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sTM及四者联合评估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04、0.735、0.741、0.702、0.907.【结论】肺动脉CTA指标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及sTM联合诊断PE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效能良好,可为临床诊断、治疗PE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影像诊断 肺栓塞/诊断 血管造影术 血栓调节蛋白/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