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1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的换药方法及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钟美凤 伍惠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7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的换药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对符合脉管炎坏疽的18例患者进行了去除坏死组织,彻底清创,神灯照射,大流量喷氧以及敏感抗生素及“伤科黄水”湿敷等局部换药方法。结果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89%。结... 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的换药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对符合脉管炎坏疽的18例患者进行了去除坏死组织,彻底清创,神灯照射,大流量喷氧以及敏感抗生素及“伤科黄水”湿敷等局部换药方法。结果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89%。结论护士通过细致的护理方法护理病人,运用正确的换药方法对患者康复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可避免截肢手术,减少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炎坏疽 换药 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换药方法 护理要点 坏疽 敏感抗生素 坏死组织 彻底清创
下载PDF
蕲蛇酶配伍东莨菪碱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23例的护理体会
2
作者 张玉春 《蛇志》 2005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蕲蛇酶 配伍 东莨菪碱 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 护理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秀红 李新萍 《新疆中医药》 2001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血栓闭塞 脉管炎 坏疽 中医护理学
下载PDF
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30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亮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82-483,共2页
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30例,总有效率96.7%。通过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B超、肢体血流图客观指标观察,提示此期患者血液均属高凝状态,血管闭塞部位较高,患肢血流中、重度不足。
关键词 闭塞性 血栓 脉管炎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
下载PDF
蕲蛇酶配伍东莨菪碱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23例护理体会
5
作者 张玉春 石芳 《工企医刊》 2005年第2期96-97,共2页
我科于1995年~2004年应用蕲蛇酶配伍东莨菪碱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效果显著,收住病例23例,疗程10天~35天,平均20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护理体会 东莨菪碱 蕲蛇酶 坏疽 治疗 配伍 2004年 1995年 效果显著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抑制自噬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凝血系统、EPCs分化及Rho激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魁 马亮亮 +1 位作者 许寅栋 史吏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6期919-927,共9页
目的探究生肌玉红膏抑制自噬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凝血系统、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及Rho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下肢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溶液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叶皂苷钠凝胶... 目的探究生肌玉红膏抑制自噬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凝血系统、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及Rho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下肢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溶液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叶皂苷钠凝胶组、生肌玉红膏组,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检测血管组织病理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凝血检测仪检测凝血系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分化,免疫组化法检测Rho激酶活性。结果生肌玉红膏组可使血管组织中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苄氯素1(Beclin1)、Rho激酶蛋白表达、血浆纤维蛋白原、EPCs中CD34阳性表达率降低,血清中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率、EPCs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阳性表达率、血管组织中P62表达升高(P<0.05);体外实验表明,生肌玉红膏组可降低损伤的内皮细胞中LC3Ⅱ/Ⅰ、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可有效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凝血功能,促进EPCs分化,降低Rho激酶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玉红膏 自噬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凝血系统 EPCs分化 Rho激酶活性
下载PDF
柳国斌教授从“寒凝血瘀”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尧卿 黄仁燕 +4 位作者 樊炜静 王徐红 杜玉青 卢慧敏 柳国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35-138,共4页
本文对柳国斌教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柳教授提出阳虚寒凝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始动病机,而后形成瘀血、脉络闭阻等病理环节,故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凝经脉,瘀血阻络”,其提出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法则... 本文对柳国斌教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柳教授提出阳虚寒凝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始动病机,而后形成瘀血、脉络闭阻等病理环节,故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凝经脉,瘀血阻络”,其提出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法则,遣方用药注重扶阳,认为机体的阳气充足后,气血得以运行顺畅,瘀血等病理因素随之消散。柳教授强调只有抓住病机才能抓住治疗的关键,在复杂的疾病中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取得良效。现将柳教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并附验案1则,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尿激酶经靶动脉灌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周坤 段辉 +4 位作者 侯杰 龙斌斌 郑涛 周科 赵宗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联合尿激酶(URK)经靶动脉灌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83例男性TA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单...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联合尿激酶(URK)经靶动脉灌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83例男性TA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单一采用经靶动脉灌注GBE治疗)与研究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URK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间歇性跛行距离、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30、90 d,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间歇性跛行距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90 d,研究组患者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联合URK经靶动脉灌注治疗TAO患者较单用GBE可更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不会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银杏叶提取物 尿激酶 动脉灌注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高剑波 张峰 +2 位作者 李飞 董立潮 王静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2512-2516,共5页
目的分析胫骨横向骨搬移(TTBT)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效果,及其对血清内皮损伤因子、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平安医院收治的下肢TAO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下肢TAO患者分为TTB... 目的分析胫骨横向骨搬移(TTBT)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效果,及其对血清内皮损伤因子、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平安医院收治的下肢TAO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下肢TAO患者分为TTBT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置管溶栓及球囊扩张术,TTBT组接受TTB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皮肤温度恢复时间、皮肤颜色恢复时间,以及术前、术后半年患肢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栓素B2(TXB2)等内皮损伤因子,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等疼痛因子水平。结果TTBT组皮肤温度恢复时间、皮肤颜色恢复时间分别为(10.36±1.32)、(5.07±0.53)d,短于对照组的(12.45±1.50)、(6.28±0.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TBT组患肢ABI、间歇性跛行距离分别为0.86±0.11、(2546.52±258.28)m,大于对照组的0.77±0.09、(2103.06±226.23)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TBT组血清VEGF、HIF-1α、vWF、TXB2水平分别为(36.87±3.98)ng/L、(2.64±0.29)ng/L、(149.97±17.62)%、(140.38±17.62)ng/L,低于对照组的(44.09±4.82)ng/L、(3.17±0.34)ng/L、(186.50±21.08)%、(178.95±20.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TBT组血清5-HT、SP、NE水平分别为(0.24±0.03)μmol/mL、(1.51±0.17)pg/mL、(60.37±6.4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0.31±0.05)μmol/mL、(1.87±0.21)pg/mL、(75.25±9.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BT治疗下肢TAO可重建下肢远端侧支循环,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局部缺血状况,促进患者皮肤恢复,增强患者运动功能,降低疼痛因子、内皮损伤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内皮损伤因子 疼痛因子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药治疗
10
作者 张艳茹 王景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422-426,共5页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现代医学仍未找到本病的明确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一种难治性周围血管疾病,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浅表静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现代医学仍未找到本病的明确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一种难治性周围血管疾病,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浅表静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不断提高,该文主要将目前本病的中医研究及治疗方案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医 内治法 外治法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缪沁熹 罗兵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的静息痛评分、跛行...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的静息痛评分、跛行距离、足温、患侧踝肱指数、足趾血氧饱和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静息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跛行距离和足温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静息痛评分为(3.76±0.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0.55)分(P<0.05);治疗组足温、跛行距离分别为(35.57±0.77)℃和(372.26±30.13)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09±0.80)℃和(256.18±41.02)m(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患侧踝肱指数与足趾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患侧踝肱指数与足趾血氧饱和度分别为(0.96±0.22)%和(95.76±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25)%和(86.09±3.55)%(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以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的躯体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切口皮肤坏死1例、感染1例、溃疡复发3例、截肢3例;治疗组出现切口皮肤坏死2例、感染3例,无溃疡复发,无截肢。结论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可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提高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改善踝肱指数,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静息痛 间隙性跛行 视觉模拟评分 健康调查量表
下载PDF
内皮细胞活化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冯夏 曹烨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33-39,共7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主要影响四肢中小血管的炎症性血管疾病,内皮细胞活化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高滴度的炎症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过表达、氧化应激反应、内质网应激、线...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主要影响四肢中小血管的炎症性血管疾病,内皮细胞活化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高滴度的炎症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过表达、氧化应激反应、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铜稳态、铁代谢、糖酵解等生理、病理过程都会促使内皮细胞活化而参与到TAO的病理进程中,因此掌握其分子机制,减轻内皮细胞活化或损伤是治疗TAO疾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理机制 内皮细胞活化 免疫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玮 周海东 +3 位作者 罗昌泰 罗东 陈禄昌 韦积华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527-2531,2537,共6页
总结国内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发展革新以及该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骨横搬治疗提供参考。查阅关于横向骨搬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文献,总结该技术的发展、应用、疗效以及优缺点等。胫骨横... 总结国内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发展革新以及该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骨横搬治疗提供参考。查阅关于横向骨搬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文献,总结该技术的发展、应用、疗效以及优缺点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利用牵引产生的机械刺激促进肢体远端微循环重建,使缺血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保肢率,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临床应用显示了较好的疗效。胫骨横向骨搬移可显著改善肢体远端缺血坏死的问题,但其并发症、作用机制、技术要点等还存在争议。目前临床应用病例较少、应用范围不足,其有效性、远期疗效以及具体手术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凉血和营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血管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14
作者 冯夏 王御震 +3 位作者 祝艳丹 赵诚 李骥 曹烨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5-2922,共8页
目的研究凉血和营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血管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和营方低、中、高剂量组(2.25、4.5、9 g/kg),大鼠后肢股动脉注射0.1 mL月桂酸钠(10 mg/mL)建立TAO大模型,造模成功后灌... 目的研究凉血和营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血管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和营方低、中、高剂量组(2.25、4.5、9 g/kg),大鼠后肢股动脉注射0.1 mL月桂酸钠(10 mg/mL)建立TAO大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观察患肢形态变化并进行评级;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扫描各组大鼠后肢血流量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6、ICAM-1、VCAM-1水平;HE染色观察股动脉和股静脉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股动脉组织中TNF-α、IL-6、JAK2、p-JAK2、STAT3、p-STAT3、ICAM-1、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患肢形态学评分升高(P<0.01);患侧/健侧血液灌注量比降低(P<0.01);血浆TNF-α、IL-6、ICAM-1、VCAM-1水平升高(P<0.01);股动脉及股静脉组织中存在富含大量炎性细胞的血栓浸润,股动脉组织中TNF-α、IL-6、p-JAK2、p-STAT3、ICAM-1、VCAM-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和营方中、高剂量组大鼠患肢形态学评分降低(P<0.01),患侧/健侧血液灌注量比升高(P<0.01),股动脉及股静脉组织中血栓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股动脉组织中IL-6、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1);各剂量组血浆TNF-α、IL-6、ICAM-1、VCAM-1水平降低(P<0.05,P<0.01),股动脉组织中TNF-α、ICAM-1、VCAM-1、p-JAK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凉血和营方可以改善TAO大鼠全身炎症状态,抑制内皮细胞活化,减轻血管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和营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内皮细胞活化 JAK2/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5
作者 谢庆欣 孙秋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TAO)是一种主要累及于四肢末端中、小静脉,阶段分布的慢性复发性血管闭塞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时期,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病因机制,但一般认为多与吸烟、寒冷刺激、外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TAO)是一种主要累及于四肢末端中、小静脉,阶段分布的慢性复发性血管闭塞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时期,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病因机制,但一般认为多与吸烟、寒冷刺激、外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中西医治疗TAO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查阅近五年中西医治疗TAO相关文献,下文综述了中西医治疗TAO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TAO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西医治疗 进展
下载PDF
温经通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验案
16
作者 李壮花 梁建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104-106,共3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以口服扩张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扩容药等药物治疗为主,严重时行手术治疗,必要时需截肢,甚者远端截肢。中医称该病为“脱疽”,认为寒凝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以口服扩张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扩容药等药物治疗为主,严重时行手术治疗,必要时需截肢,甚者远端截肢。中医称该病为“脱疽”,认为寒凝血滞是其主要病机。该文分享1则采用温经通阳法治疗的TAO病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脱疽 脱骨疽 山西门氏杂病流派 联合方组 温经通阳法 督脉灸
下载PDF
沏其日甘-8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药、辅药、佐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明星 孟根杜希 安娜 《药物资讯》 2024年第3期289-297,共9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脉管炎,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近年来女性患者也逐渐增加。它的病因与长期吸烟、感染、牙周炎与激素紊乱等多种状态息息相关。脉管炎多发在四肢的中小动脉或静脉,并且伴有继发的神经性、缺血性改变,下肢多见。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脉管炎,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近年来女性患者也逐渐增加。它的病因与长期吸烟、感染、牙周炎与激素紊乱等多种状态息息相关。脉管炎多发在四肢的中小动脉或静脉,并且伴有继发的神经性、缺血性改变,下肢多见。临床表现为早期的患肢发冷、间歇性跛行,严重后则可演变为患肢静息痛、坏疽等。且在临床中难以治愈,因此,有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症状、减轻痛苦方面,蒙医药有着独特的见解及处方。沏其日甘-8丸在临床中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改善血流变学、抑制血栓、清理血管以及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对沏其日甘-8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相关主药、辅药、佐药的活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梳理,为临床以及科研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沏其日甘-8丸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通路探讨血塞通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建青 汪立 +1 位作者 吴忠隐 张弘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通路探讨血塞通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月桂酸钠注射法构建TAO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血塞通组(灌胃50 mg/kg)、Coli...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通路探讨血塞通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月桂酸钠注射法构建TAO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血塞通组(灌胃50 mg/kg)、Colivelin组(STAT3激活剂Colivelin,1 mg/kg,腹腔注射)和血塞通+Colivelin组(灌胃50 mg/kg血塞通同时腹腔注射1 mg/kg Colivelin),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次/d,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后,观察并评价大鼠基本情况和病变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股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血栓形成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Fg)及股动脉组织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患侧肌肉组织中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Janus激酶(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患肢足爪或苍白或青紫或暗灰,有跛行或曳行现象,病变程度多处于Ⅳ级,股动脉组织血管有大量血栓,内皮细胞脱落严重,TXB2、Fg、ET-1和VEGF含量、IL-6、TNF-α和JAK2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血塞通组上述病变及病理症状明显减轻,TXB2、Fg、ET-1和VEGF含量、IL-6、TNF-α和JAK2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6-Keto-PGF1α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Colivelin组上述病变及病理症状明显加重,TXB2、Fg、ET-1和VEGF含量、IL-6、TNF-α和JAK2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血塞通组相比,血塞通+Colivelin组上述病变及病理症状明显加重,TXB2、Fg、ET-1和VEGF含量、IL-6、TNF-α和JAK2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塞通可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TAO大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血塞通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管理及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慧 金真真 +1 位作者 唐满秀 熊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80-584,共5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也称为Buerger’s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缺血和血栓性浅静脉炎,其主要导致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闭塞性慢性病变,好发于45岁以下男性青壮年,但近年来女性的TAO发病率在逐步升高。TAO是导致青壮年严重下肢缺血的难治性...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也称为Buerger’s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缺血和血栓性浅静脉炎,其主要导致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闭塞性慢性病变,好发于45岁以下男性青壮年,但近年来女性的TAO发病率在逐步升高。TAO是导致青壮年严重下肢缺血的难治性血管疾病,截肢率和致残率极高。目前,TAO的病因尚不明确,其病理改变不同于动脉硬化、创伤性动脉血栓形成、腘动脉限迫综合征、血管炎性病变。TAO在世界范围内均可发病,但东亚地区的发病率较高。针对TAO的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不断地研究TAO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更多的危险因素被发现,包括吸烟、基因改变、牙周炎等因素,同时关于TAO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管理、疼痛管理、伤口管理及自我管理等的研究逐步增多。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TAO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管理原则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管理 治疗方式 危险因素 治疗进展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内外治法的诊疗思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威池 郭卉 +1 位作者 吕春燕 徐旭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4期733-735,共3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可致标实,标实可致本更虚。该病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毒、瘀”为标,“瘀”贯穿整个病程,临证时把握标实之间转化与影响。针对标实,治以活血清热解毒,本虚以养血益气为主,兼顾他脏,避免峻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可致标实,标实可致本更虚。该病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毒、瘀”为标,“瘀”贯穿整个病程,临证时把握标实之间转化与影响。针对标实,治以活血清热解毒,本虚以养血益气为主,兼顾他脏,避免峻补。外治方面通过局部辨证的特点,选择性采用蚕食清创术结合化腐、解毒、生肌等传统制剂以促进疮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