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血流速度向量技术评价心脏房室顺序起搏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腔内能量损耗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庆国 尹立雪 +5 位作者 丁戈琦 张红梅 王正阳 马荣川 黄宇 陆景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379,共6页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速度向量(VFM)技术评价心脏房室顺序起搏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腔内血流流场状态及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组51例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73例.在VFM模式下采集标准心尖两腔、三腔及四腔3个心动周...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速度向量(VFM)技术评价心脏房室顺序起搏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腔内血流流场状态及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组51例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73例.在VFM模式下采集标准心尖两腔、三腔及四腔3个心动周期连续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将VFM资料导入DAS-RSI超声工作站,脱机分析获得等容舒张期、舒张早期、舒张中期及舒张晚期左心室腔内能量损耗、涡旋面积和涡旋强度等参数,比较两组能量损耗、涡旋面积和涡旋强度的差异以及三者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组等容舒张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左心室腔内能量损耗均明显增高(Z=-6.689,-5.683,-3.014,-4.418,P<0.001),舒张中期能量损耗减低(Z=-3.014,P<0.05);房室顺序起搏组涡旋强度在等容舒张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明显大于对照组(t =2.388,2.988,3.153,P<0.05),舒张中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涡旋面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组各时相能量损耗与涡旋面积、涡旋强度无线性相关;对照组舒张期各时相涡旋面积与涡旋强度均呈线性相关(r=0.396~0.809,P=0.003~0.000),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组等容舒张期涡旋面积与涡旋强度呈线性相关.结论 心脏房室顺序起搏状态下,舒张期左心室腔内流体能量损耗明显增高、涡流分布明显异常;起搏组左心室腔内涡流强度明显增大,提示心脏房室顺序起搏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血液流体状态明显异常.起搏组舒张期涡旋面积与涡旋强度的失关联,可能是左室腔内血流能量损耗增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心脏起搏 人工 血流速度向量成像
原文传递
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涡流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童锴 张瑾 +3 位作者 王晶 周肖 徐勇 智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早期心肌缺血组(冠脉狭窄>75%,n=56)和对照组(无明显冠脉狭窄或<75%,n=49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行VFM检查,存图后将VFM资料导入超声工作站脱机分析得到涡流各项参数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涡流各项参数包括:涡量(QMAX)、涡流半径、直径(r、R)、面积(S)及涡强(Q/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涡流的流量、面积及半径等参数无差异(P>0.05),但是早期心肌缺血组涡强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比较有差异,分别为:23.68±11.66/20.20±6.29(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的VFM技术对于定量评估左室涡流的可行性较高,其中涡强(Q/S)可能成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涡流 早期心肌缺血
下载PDF
应用VFM技术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年龄阶段主动脉弓流场特点及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宇燕 魏薪 +1 位作者 唐红 刘古月 《西部医学》 2017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年龄阶段主动脉弓流场向量、涡流及能量损耗(EL)特点及规律。方法将85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A组(20~39岁,n=31)、B组(40~59岁,n=34)和C组(≥60岁,n=20)。在VFM模式下采集胸骨上窝主动脉...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年龄阶段主动脉弓流场向量、涡流及能量损耗(EL)特点及规律。方法将85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A组(20~39岁,n=31)、B组(40~59岁,n=34)和C组(≥60岁,n=20)。在VFM模式下采集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彩色多普勒动态图像,应用配备VFM分析软件的DAS-RSI工作站观察分析主动脉弓流场峰值向量(Vp)、涡流出现时相和位置以及收缩期和舒张期EL特点。结果 (1)正常成人主动脉弓流场Vp出现于快速射血期;A组受检者Vp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成人主动脉弓流场内可观察到等容舒张期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小弯侧涡流信号,涡流出现时相和位置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正常成人主动脉弓流场收缩期EL高于舒张期,且收缩期EL在各年龄组呈现A组>B组>C组的特点,舒张期EL在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FM技术能直观无创的反映正常成人不同年龄阶段主动脉弓流场的特点和规律,可为进一步研究异常主动脉弓的流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向量成像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