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血流限制训练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目的: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血流限制训练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08-10。结局指标包括膝关节肌力、膝关节周围肌肉量及膝关节功能评价,均为连续性变量。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PEDro量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然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26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流限制训练组与常规抗阻训练组相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肌力[SMD=0.54,95%CI(0.29,0.79),P<0.01]、肌肉量[SMD=0.26,95%CI(0.06,0.46),P=0.01]及膝关节功能[SMD=1.17,95%CI(0.53,1.80),P<0.01];亚组分析显示,仅当干预时间>4周时,膝关节肌力[SMD=0.68,95%CI(0.38,0.97),P<0.01]与肌肉量[SMD=0.38,95%CI(0.09,0.68),P=0.01]出现显著性改善。结论:当前的证据表明,血流限制训练可以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肌力及膝关节功能,减少肌肉萎缩,并建议术后干预时间达到4周以上以获得更好的肌力与肌肉量改善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收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的相关文献,依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范式,分析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对运动者肌肉相关指标和专项能力的不同影响,旨在为运动者在训练实践中运用血流限制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方...目的:通过收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的相关文献,依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范式,分析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对运动者肌肉相关指标和专项能力的不同影响,旨在为运动者在训练实践中运用血流限制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应用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对象为运动者中大学生运动者肢体围度、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专项运动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01-01/2023-10-12。至少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价和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为肢体围度、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专项能力等,对不同专项运动能力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03例受试者,根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纳入文献中文献质量为A级的有16篇,B级有2篇。②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之间的效果进行对比,在肢体围度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MD=0.03,95%CI:-0.16-0.21,P=0.78);在肌肉厚度方面(SMD=0.14,95%CI:0.01-0.27,P=0.03)及肌肉力量方面(SMD=0.37,95%CI:0.14-0.60,P=0.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③对专项能力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距离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高异质性(I2=73%),时间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高异质性(I2=55%),分析可能原因是各研究的测试方法及评估指标意义的不同导致;功率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无异质性(I2=0%);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距离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1)。④合并效应结果显示,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比较抗阻训练对于专项能力的影响(P=0.41),提示不同训练方法对于专项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①两种训练方法均能够促进大学生运动者的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专项能力,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相较于抗阻训练在促进运动员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部分专项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性效果。因此,可以在专项训练之中科学合理地融合血流限制训练法,以差异性的生理刺激综合作用于肌肉,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②然而,由于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今后需要纳入更多的高质量、多项目类型和性别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又称加压训练)对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并与传统抗阻训练进行比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日期为默认起始时间至2023...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又称加压训练)对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并与传统抗阻训练进行比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日期为默认起始时间至2023年12月17日。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血流限制训练提高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的研究文献,采用PEDro量表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3轮排除,最终纳入28篇文献,研究总样本量为528人;血流限制训练对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提升优于传统抗阻训练,具有显著效果,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合并效应量为SMD=6.36,95%CI=[4.27,8.44],P<0.01。结论:血流限制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且效果优于传统抗阻训练;低强度血流限制训练与传统高强度抗阻训练效果相似;血流限制训练短期内效果更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 n=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 n=13)组和LI-PJT+BFR组(n=13),各组完成相应的干预训练,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无线遥感表面肌电测试仪测量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下落(SLL)时肌电均方根值(RMS),采用Y平衡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除LI-PJT组腓骨长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MVIC和RMS,LI-PJT+BFR组腓骨长肌RMS外,各组其余肌肉MVIC和RMS均较干预前提高(t> 2.218, P <0.05);3组中,除腓骨长肌外,LIPJT组各肌肉MVIC和RMS均最低(F> 3.262, P <0.05);各组Y平衡各方向评分和综合分均提高(t> 2.485,P <0.05),3组中LI-PJT组最低(F> 5.042, P <0.05);各组CAIT评分显著改善(t> 5.227, P <0.001),3组中LI-PJT组最低(F=4.640, P <0.05)。结论 LI-PJT+BFR可改善功能恢复期FAI大学生下肢动态姿势控制能力,效果与HI-PJT相似。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血流限制训练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08-10。结局指标包括膝关节肌力、膝关节周围肌肉量及膝关节功能评价,均为连续性变量。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PEDro量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然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26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流限制训练组与常规抗阻训练组相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肌力[SMD=0.54,95%CI(0.29,0.79),P<0.01]、肌肉量[SMD=0.26,95%CI(0.06,0.46),P=0.01]及膝关节功能[SMD=1.17,95%CI(0.53,1.80),P<0.01];亚组分析显示,仅当干预时间>4周时,膝关节肌力[SMD=0.68,95%CI(0.38,0.97),P<0.01]与肌肉量[SMD=0.38,95%CI(0.09,0.68),P=0.01]出现显著性改善。结论:当前的证据表明,血流限制训练可以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肌力及膝关节功能,减少肌肉萎缩,并建议术后干预时间达到4周以上以获得更好的肌力与肌肉量改善效果。
文摘目的:通过收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的相关文献,依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范式,分析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对运动者肌肉相关指标和专项能力的不同影响,旨在为运动者在训练实践中运用血流限制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应用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对象为运动者中大学生运动者肢体围度、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专项运动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01-01/2023-10-12。至少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价和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为肢体围度、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专项能力等,对不同专项运动能力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03例受试者,根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纳入文献中文献质量为A级的有16篇,B级有2篇。②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之间的效果进行对比,在肢体围度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MD=0.03,95%CI:-0.16-0.21,P=0.78);在肌肉厚度方面(SMD=0.14,95%CI:0.01-0.27,P=0.03)及肌肉力量方面(SMD=0.37,95%CI:0.14-0.60,P=0.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③对专项能力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距离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高异质性(I2=73%),时间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高异质性(I2=55%),分析可能原因是各研究的测试方法及评估指标意义的不同导致;功率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无异质性(I2=0%);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距离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1)。④合并效应结果显示,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比较抗阻训练对于专项能力的影响(P=0.41),提示不同训练方法对于专项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①两种训练方法均能够促进大学生运动者的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专项能力,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相较于抗阻训练在促进运动员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部分专项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性效果。因此,可以在专项训练之中科学合理地融合血流限制训练法,以差异性的生理刺激综合作用于肌肉,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②然而,由于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今后需要纳入更多的高质量、多项目类型和性别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文摘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又称加压训练)对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并与传统抗阻训练进行比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日期为默认起始时间至2023年12月17日。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血流限制训练提高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的研究文献,采用PEDro量表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3轮排除,最终纳入28篇文献,研究总样本量为528人;血流限制训练对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的提升优于传统抗阻训练,具有显著效果,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合并效应量为SMD=6.36,95%CI=[4.27,8.44],P<0.01。结论:血流限制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且效果优于传统抗阻训练;低强度血流限制训练与传统高强度抗阻训练效果相似;血流限制训练短期内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