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血浆乙酰胆碱及胸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环鸟苷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炜 朱陵群 +3 位作者 陈思思 路树超 唐杰 刘清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的血压及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环鸟苷酸(cGMP)传导途径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效应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电击加噪声刺激15d制...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的血压及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环鸟苷酸(cGMP)传导途径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效应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电击加噪声刺激15d制成应激性血压升高模型。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每组12只。各治疗组动物每日分别施以双侧"太冲"穴针刺不做手法、捻转补法和泻法操作。7d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ch、胸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OS)和cGMP的含量。在造模前、造模后、针刺后分别测量动物收缩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血压明显上升(P<0.01);针刺7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压均有所降低(P<0.05,P<0.01),其中捻转泻法组较其它两个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ch、动脉NOS和cGM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血浆Ach、动脉N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捻转补法和泻法组的动脉cGMP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3个治疗组中,捻转泻法组Ach含量升高更明显(P<0.01),捻转补法组NOS含量以及捻转补法和泻法组cGMP含量的升高较针刺组显著(P<0.05,P<0.01)。结论:针刺捻转泻手法可以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Ach/NO/cGMP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应激性血压升高 捻转补泻 血浆乙酰胆碱 动脉一氧化氮合酶及环鸟苷酸
原文传递
血浆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魏郢 唐从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观察组)和57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计算观察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 d颅内血肿体积,记录观察组入院后第2、10 d的呼吸频率、心率、平... 目的探讨血浆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观察组)和57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计算观察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 d颅内血肿体积,记录观察组入院后第2、10 d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糖水平,检测两组Ach及NE水平。结果入院时、入院第10 d平均颅脑血肿体积分别为(28.7±5.0)、(21.0±5.1)m L,2者差异明显(t=8.890,P<0.01);观察组入院后第2、10 d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t=0.376,t=1.630,t=1.123,t=1.413;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2、10 d血浆Ach水平明显偏低,NE水平明显偏高(P均<0.01)。观察组血浆NE、Ach水平第2、10 d比较无明显差异(t=1.829,t=0.901;P均>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Ach水平降低及NE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浆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