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对DPN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焕君 王春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谷胱甘肽 DPN 患者 糖尿病神经病变 治疗作用 GSH
下载PDF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血浆内皮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学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大鼠 血浆内皮素水平 血液流变学 肾功能 川芎嗪 2009年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覃远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7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4 8h内,按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3d、10d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并进行神经...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7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4 8h内,按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3d、10d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2 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内皮素水平均升高,其中以中、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ET水平越高,且下降速度慢。[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均升高,与病情轻重及与病情进展相关,因此急性期测定ET水平,对判断病情、预后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浆内皮素水平 血浆内皮(ET) 正常对照组 ET水平 急性缺血性 健康体检者 显著性差异 病情预后 梗死面积 病情进展 病情轻重 入院时 入院后 急性期 测定 升高 平均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清肾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程皖 王亿平 +2 位作者 李文娟 曹恩泽 吕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水平(ET)的变化及清肾汤的干预作用。方法:2组均采用解毒泄浊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肾汤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变化情...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水平(ET)的变化及清肾汤的干预作用。方法:2组均采用解毒泄浊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肾汤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和ET、NO变化情况。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血ET、血清NO水平、血NO/ET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发现CRF各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Scr、血浆ET、NO浓度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清肾汤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的同时,有降低ET水平和升高NO水平的作用,这可能与其直接或间接减少ET合成,增加ET排出,拮抗NO合成抑制有关。且清肾汤能明显改善血NO/ET比值失衡的失调状态,这也可能是其逆转CRF患者急剧恶化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慢性肾衰竭 干预作用 清肾汤 湿热证 患者 血清一氧化氮(NO) NO/ET比值失衡 保留灌肠治疗 变化情况 中医证候 NO水平 治疗组 健康对照组 健康体检者 口服治疗 治疗前后 临床疗效 0.05 证候积分 血浆ET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平 孙文杰 +3 位作者 李爱国 王淑红 尤乃祯 王虹 《实用医药杂志》 1997年第6期52-53,共2页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刘建平孙文杰李爱国王淑红尤乃祯山东省军区门诊部王虹新近研究报道冠心病、心性猝死均表现出昼夜节律性,具有上午发病多的时辰特点[1]。我们对冠心病患...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刘建平孙文杰李爱国王淑红尤乃祯山东省军区门诊部王虹新近研究报道冠心病、心性猝死均表现出昼夜节律性,具有上午发病多的时辰特点[1]。我们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了24小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冠心病患者 昼夜节律 老年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室性心动过速 急性心肌梗塞 不稳定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黄凯 朱树雄 +1 位作者 尹瑞兴 李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变化的意义 ,其与心衰严重程度、心脏大小、左心室泵功能、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及治疗前后ET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0例DCM患者 (心功能Ⅰ~Ⅳ级 )...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变化的意义 ,其与心衰严重程度、心脏大小、左心室泵功能、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及治疗前后ET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0例DCM患者 (心功能Ⅰ~Ⅳ级 )及 30例正常人血浆ET水平 ,并测定DCM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肺动脉压力、心胸比率及治疗前后的ET水平 ,分析血浆ET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心脏大小、左心室泵功能、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①DCM患者血浆ET水平 (135 93pg/mL±70 6 5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3 6 5pg/mL±12 0 7pg/mL) ,P <0 0 5 ;②血浆ET水平随心衰严重程度而升高 :心功能Ⅰ级 (3例 )为 75 2 7pg/mL± 2 87pg/mL ,Ⅱ级(10例 )为 88 82pg/mL± 8 87pg/mL ,Ⅲ级 (12例 )为 136 5 8pg/mL± 2 4 95pg/mL ,Ⅳ级 (5例 )为 2 6 9 5 0pg/mL± 6 0 5 0pg/mL ,各级心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级心功能之间 ,除Ⅰ级与Ⅱ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 >0 0 5 ) ,其余各级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③DCM患者心脏大小与血浆ET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r=0 4 5 80 ,P =0 0 10 9) :心脏正常至轻度增大 (心胸比率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疗效 转归 扩张型心肌病 内皮 DCM 放射免疫法 临床表现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胡乃中 刘功传 《胃肠病学》 1998年第3期201-201,共1页
目的:研究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材料和方法: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系我消化科住院病人。以纤维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且均为溃疡活动期。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4岁;十二... 目的:研究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材料和方法: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系我消化科住院病人。以纤维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且均为溃疡活动期。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4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胃溃疡13例;溃疡直径【1.0cm 23例,】1.0cm 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 溃疡患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出血量 胃溃疡 纤维胃镜 住院病人 消化科
下载PDF
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明珠 杨述玉 +1 位作者 黄石玺 路树超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督和胃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MHBN评分、FDI评分及ET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MHBN评分和F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HBN评分和FDI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MHBN评分和F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采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调督和胃针法 火针 血浆内皮素水平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低分子肝素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子学 郝学军 贺晓华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15-1916,共2页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心力衰竭患者 低分子肝 心功能 干预作用 病理生理过程 内皮细胞功能 血浆ET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黏度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学全 胡文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病人 血浆内皮素水平 银杏叶提取物 血黏度 平均动脉压 mol/L 中位年龄 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婧 吴国平 张惠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12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老年内科收治的EHT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饮食管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 目的分析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老年内科收治的EHT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饮食管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观察两组动态血压和心率、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24hmSBP、mDBP、mPP以及平均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I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I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2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ET以及N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在治疗EHT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心率、改善脂代谢,调节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有氧训练 饮食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内皮素水平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浆内皮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本松 程晋成 +4 位作者 王水平 薛东章 王轶群 杨世泉 夏添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有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梗死的严重性并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此外,高压氧治疗还可以减轻运动缺陷,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阻止脑循环障碍的再发,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据报道内皮素可引起脑血管剧烈而持... 有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梗死的严重性并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此外,高压氧治疗还可以减轻运动缺陷,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阻止脑循环障碍的再发,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据报道内皮素可引起脑血管剧烈而持续性收缩,且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增加脑血管对内皮素缩血管作用的敏感性,加重脑缺血、缺氧及神经元损伤,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颅脑损伤患者 高压氧治疗 白细胞计数 预后 中重型 血管内皮细胞 继发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石磊 马光瑜 +1 位作者 王鲁华 徐小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 .8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非...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 .8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痴呆组大鼠血浆ET水平( 1 34.77±2 0 .76pg/ml)比假手术组( 74.83±1 4.74pg/ml)显著升高( P<0 .0 1 ) ,纳洛酮组大鼠ET水平( 1 0 2 .61±2 8.5 3pg/ml)虽然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 ) ,但比痴呆组大鼠显著降低( P<0 .0 5 )。结论:纳洛酮能够通过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升高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大鼠 纳洛酮 血浆内皮素水平 血浆内皮(ET) 放射免疫法测定 血管性痴呆 血浆ET水平 结扎方法 颈总动脉 腹腔注射 对照组 手术 治疗组 脑血管 升高
下载PDF
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如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6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浆内皮素水平 伊贝沙坦 动态脉压 24h 心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健康 常见疾病 高血压病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观察
15
作者 于华 朱文茹 +1 位作者 孙术红 徐淑华 《青岛医药卫生》 1999年第1期64-64,共1页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迄今所知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目前对于血浆内皮素的性质及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已有文献报道,高血压、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说明其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关。为了观...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迄今所知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目前对于血浆内皮素的性质及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已有文献报道,高血压、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说明其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关。为了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我们分别测定了糖尿病患者在无并发症时和并发早期肾病、临床肾病、肾功能不全时的血浆内皮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 病肾病 内皮含量 患者血浆 糖尿病患者 尿白蛋白 血浆内皮素水平 生物学效应 肾功能不全 排泄率
下载PDF
内皮素与肝硬化
16
作者 魏延津 《华夏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内皮素与肝硬化魏延津(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市276002)自1988年内皮素(endothelin,ET)由Yanagisawa等[1]从猪内皮细胞分离、纯化以来,其结构、特性已明确。ET是前内皮素原子中第53~... 内皮素与肝硬化魏延津(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市276002)自1988年内皮素(endothelin,ET)由Yanagisawa等[1]从猪内皮细胞分离、纯化以来,其结构、特性已明确。ET是前内皮素原子中第53~73位的肽片段[1]。人的ET有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水平 患者血浆 原发性肝癌 内毒血症 硬化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患者 肝肾综合征 内皮细胞 门脉压力
下载PDF
内皮素在冠心病发病中作用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夏云峰 罗北捷 《河北医学》 CAS 1995年第1期39-42,共4页
内皮素在冠心病发病中作用及临床意义(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心内科夏云峰,罗北捷综述(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王思让审校1988年3月日本Yanagisawa等[1]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 内皮素在冠心病发病中作用及临床意义(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心内科夏云峰,罗北捷综述(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王思让审校1988年3月日本Yanagisawa等[1]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一种肽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冠心病 血浆内皮素水平 血管紧张 临床意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内 发病中 急性心梗 血管平滑肌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内皮功能损害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华琦 李梅 +2 位作者 刘力松 刘荣坤 杨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内皮功能损害、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后左心室肥厚、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998-06/2002-11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内皮功能损害、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后左心室肥厚、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998-06/2002-11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门诊就诊的初诊或停服所有降压药物2周以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5例。根据诊室脉压及24h动态脉压水平将555例患者分为脉压≤40mmHg(1mmHg=0.133kPa)组,40mmHg<脉压≤50mmHg组,50mmHg<脉压≤60mmHg,脉压>60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男性>134g/m2,女性>110g/m2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分为肥厚组237例,非肥厚组318例。结果:随24h动态脉压增大,血浆内皮素水平增加(P<0.01),一氧化氮水平减少(P<0.05),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增加(P<0.05)。24h动态脉压、白天脉压、夜间脉压、诊室脉压均与内皮素、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171~0.377,P<0.01);与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r=-0.269,-0.259,-0.167,P<0.01;r=-0.141,P<0.05)。脉压较收缩压、24h动态脉压较诊室脉压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更明显。而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与以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均无相关性。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P<0.001),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左心室肥厚 平均动脉压 动态脉压 舒张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皮/一氧化氮比值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收缩压增高 血浆内皮素水平 24h血压 血管内皮损伤 一氧化氮水平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亚男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4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收治的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收治的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内皮素水平、血流变指标、炎性指标等水平,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kg/m2、长期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史、血浆LDL水平、肺功能FEV1/FVC<0.7是发生SAS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夜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低氧时间(Sa O2<90%的时间)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夜间血压波动值,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卒中患者 相关因分析 血浆内皮素水平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LOGISTIC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 相关危险因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中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100例符合条件的CSFP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他丁类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连续治疗3...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100例符合条件的CSFP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他丁类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各组间基础肱动脉内径和基础血流量比较,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FMD与参考组比较,P<0.05;连续治疗3个月末,观察组F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各组间NID比较,P>0.05。观察组仅发现1例轻度头晕病例,其余病例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尼可地尔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表达改善CSFP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CSFP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血浆内皮-1水平 血浆一氧化氮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