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血浆引流管防治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细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0期809-811,共3页
研究皮下血浆引流管(SPD)防治腹部手术(AO)切口脂肪液化(FL)的临床效果。选取200例AO患者,随机分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SPD,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FL发生情况,愈合时长,换药次数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98.0%(98... 研究皮下血浆引流管(SPD)防治腹部手术(AO)切口脂肪液化(FL)的临床效果。选取200例AO患者,随机分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SPD,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FL发生情况,愈合时长,换药次数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98.0%(98/100)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2.0%(2/100)出现切口FL。对照组86.0%(86/100)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14.0%(14/100)出现切口FL。观察组愈合时长(15.2±2.2)d,住院时长(17.7±2.3)d,换药次数(8.4±1.9)次;对照组分别为(19.8±3.1)d、(20.2±2.1)d和(14.3±2.5)次。观察组疼痛患者:0级30.0%(30/100),I级64.0%(64/100),均高于对照组的3.0%(3/100)和44.0%(44/100)。中度以上疼痛患者:II级4.0%(4/100),III级2.0%(2/100)均低于对照组的36.0%(36/100)和19.0%(19/100)(P均<0.05)。结果表明,对AO患者采用SPD,能够有效降低切口FL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血浆引流管 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下载PDF
血浆引流管制作橡皮圈用于颌间骨折牵引复位术
2
作者 杨永辉 杨红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5期2394-2394,共1页
口腔颌面部暴露在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据报道,颌面部创伤约占全身伤的11%~34%。临床上治疗有咬合错乱的颌面部骨折的方法有骨折段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辅以颌间牵引、带钩的牙弓夹板牵引等多种方法。我院颌面外科近年来应用自... 口腔颌面部暴露在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据报道,颌面部创伤约占全身伤的11%~34%。临床上治疗有咬合错乱的颌面部骨折的方法有骨折段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辅以颌间牵引、带钩的牙弓夹板牵引等多种方法。我院颌面外科近年来应用自攻型牵引钛钉颌骨内植入后再实施颌间牵引的手术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据手术需要选择植入钛钉的数根,一般为4颗~6颗。植入时钛钉与牙槽骨垂直,并避开骨折线、牙根、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等结构,且尽量相对均匀分布,上下颌相互对应。结合咬合关系将骨折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复位术 颌面部骨折 颌间牵引 血浆引流管 橡皮圈 骨折解剖复位 制作 下牙槽神经管
下载PDF
血浆引流管连接不同容器的引流效果对比观察
3
作者 陈晓红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508-508,共1页
关键词 血浆引流管 外科手术 引流 负压引流
下载PDF
皮下血浆引流管防治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国德 龚加庆 石俊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探讨在皮下脂肪层放置血浆引流管对胃肠外科开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152例行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76例皮下脂肪层下放置血浆引流管(引流组),对照组76例未... 目的:探讨在皮下脂肪层放置血浆引流管对胃肠外科开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152例行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76例皮下脂肪层下放置血浆引流管(引流组),对照组76例未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愈合过程中切口脂肪液化率、切口平均愈合拆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换药次数。结果:引流组的切口脂肪液化率为2.70%(2/74),明显低于对照组13.43%(9/67)(P=0.028);术后平均切口愈合拆线时间为(8.100±1.447)d,较对照组的(9.350±2.907)d明显缩短(P=0.034);术后换药次数为(2.700±0.733)次,较对照组的(3.850±2.519)次明显减少(P=0.022)。结论:皮下脂肪层放置血浆引流管可有效的控制胃肠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一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与控制 血浆引流管 切口脂肪液化 切口引流
原文传递
输液管制作血浆引流管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5
作者 汪灏 巫骏川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输液管 血浆引流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细菌学特点与血浆引流袋更换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王孝玉 张杰敏 +1 位作者 吴青霞 林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4期19-20,共2页
切口感染是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可延长治疗时间,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切口感染的致病菌种及其耐药性均有所变化.为研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与血浆引流袋更换方法的相关性,对我院骨科2... 切口感染是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可延长治疗时间,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切口感染的致病菌种及其耐药性均有所变化.为研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与血浆引流袋更换方法的相关性,对我院骨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骨折术后置血浆引流管并接一次性引流袋的100例患者进行切口和引流袋内残留液体细菌培养分析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切口感染 细菌学特点 血浆引流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变化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7
作者 闫奇奇 刘桂凌 +1 位作者 王瑞峰 李丹丹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置管后行PD的患者114例,随访至发生CV...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置管后行PD的患者114例,随访至发生CVE、改为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失访、死亡或研究终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根据4小时腹腔引流液肌酐与血浆肌酐比值(4hD/Pcr)变化分为增高组(70例)和降低组(44例)。比较2组患者CVE发生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探讨PD患者CVE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44例(38.6%)患者发生CVE,其中增高组22例(31.4%),降低组22例(50%)。增高组累计无CVE比例高于降低组(χ~2=4.000,P=0.0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4hD/Pcr变化(HR=0.093,95%CI:0.013~0.662,P=0.018)和合并糖尿病(HR=2.824,95%CI:1.441~5.535,P=0.002)是PD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4hD/Pcr降低的PD患者发生CVE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转运功能 4小时腹腔引流液与血浆肌酐比值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膀胱癌伴发腹茧症患者1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8
作者 李玉芬 蒋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6期276-276,共1页
患者,男,74岁,主因“发现膀胱多发肿瘤2+月”于2015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经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高级别、非浸润型)经我科完善术前检查后于5月28日在全麻下行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术中见肠管粘连紧... 患者,男,74岁,主因“发现膀胱多发肿瘤2+月”于2015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经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高级别、非浸润型)经我科完善术前检查后于5月28日在全麻下行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术中见肠管粘连紧密,尤其以空回肠为重,请普外科医师手术台上会诊分离肠粘连,取距回盲部15 cm处离断长约45 cm回肠一段,并行吻合,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给予抗炎、止血、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术后安置血浆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袋,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均引流通畅,术后3天每日胃管引流均不超过50 ml,患者未诉腹胀不适,遵医嘱予以术后第四天拔除血浆引流管及胃管,停止胃肠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腹茧症 膀胱癌 回肠代膀胱术 持续胃肠减压 膀胱尿路上皮癌 血浆引流管 护理
下载PDF
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29例报告
9
作者 胡金蓉 李文玲 张渝莉 《现代临床医学》 1997年第2期79-80,共2页
近年来,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已广泛开展。采用该术式行子宫全切明显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本组2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年龄:最小34岁,最大52岁。1.2 手术时间:子宫次全切除22例,最短50分钟,最长90分钟,平均60,4分钟;全子宫切除... 近年来,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已广泛开展。采用该术式行子宫全切明显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本组2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年龄:最小34岁,最大52岁。1.2 手术时间:子宫次全切除22例,最短50分钟,最长90分钟,平均60,4分钟;全子宫切除7例,最短75分钟,最长180分钟,平均11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半腹膜外 经腹子宫切除术 腹膜反折 血浆引流管 子宫次全切除 切除子宫 全子宫切除 腹部子宫切除术 阴道引流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后血浆引流袋更换时间与引流管细菌滋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杰敏 杨兴华 +4 位作者 黄素碧 刘康 陈柯 吴青霞 白亦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1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血浆引流袋最佳更换时间,以降低引流管细菌滋生率,从而控制或减少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率。方法以方便采样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行手术治疗、术后置引流管并接一次性血浆引流袋的非感染性患者100例作为...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血浆引流袋最佳更换时间,以降低引流管细菌滋生率,从而控制或减少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率。方法以方便采样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行手术治疗、术后置引流管并接一次性血浆引流袋的非感染性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3例)和观察组(B组,32例;C组,35例)。3组患者均于术后每24小时计量后排空引流袋,A组常规每天更换一次引流袋;B组每48小时更换一次引流袋;C组不更换引流袋。分别取各组橡皮引流管外口内侧及引流袋内引流液行一般细菌培养,观察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术后体温变化及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术后24 h,3组一般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48 h,A组引流袋内液及引流管内口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为6例,阳性率均为18.1%;B组两部位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有2例,阳性率均为6.4%;C组引流袋内液一般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5)。术后72 h, A、B、C 3组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别均为8例、2例和0例,阳性率分别均为24.2%,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5)。 A、B、C 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5.1%(5/33),6.3%(2/32),0.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P<0.05)。各组间术后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53,P>0.05)。结论随着血浆引流袋更换频次的增加,不但引流袋内液与引流管内口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率随之增加,而且所滋生细菌菌种及术后切口感染率也随之增加,骨科患者术后应每24小时计量后排空血浆引流袋即可,不必每24小时或48小时更换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手术后护理 更换时间 血浆引流 引流管 细菌滋生率
原文传递
泌尿外科常用计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李双凤 吴鸿珠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29-30,共2页
统计24h尿量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护理计量内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常带回冲洗管及多根引流管如膀胱造瘘管、留置导尿管、输尿管导管、代膀胱引流管等,术后均要求严格计量,以正确统计24h尿量(不包括血浆引流管,24h尿量=引流量-冲洗量... 统计24h尿量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护理计量内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常带回冲洗管及多根引流管如膀胱造瘘管、留置导尿管、输尿管导管、代膀胱引流管等,术后均要求严格计量,以正确统计24h尿量(不包括血浆引流管,24h尿量=引流量-冲洗量)。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冲洗量大、引流量也大。临床上需要责任护士经常观察测量后记录在重症监护单上,医生及其他护士需翻阅病历才能知晓患者的冲洗量与引流量是否平衡,尿量是否正常,造成医生护士争用一份病历。而责任护士必须每次记录在重症监护单上,不仅记录量大,而且一旦记录错误,常需重抄整页重症监护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血浆引流管 责任护士 设计 量表 术后冲洗 重症监护 外科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