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埋针对行腹外疝手术老年人靶控输注诱导时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及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晓春 万丽玲 +2 位作者 高飞 陈江湖 涂文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9-873,共5页
目的:应用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技术观察耳穴埋针对行腹外疝手术老年人意识及疼痛消失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及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外疝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 目的:应用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技术观察耳穴埋针对行腹外疝手术老年人意识及疼痛消失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及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外疝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术侧腹股沟、肝、皮质下、神门穴行耳穴埋针并用对压法按压,每穴按压10次,埋针持续至术毕。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上述耳穴区贴同样规格及数量的医用胶布,不予任何刺激,术毕去除。两组均予静脉全麻,采用BIS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BIS值。麻醉诱导TCI丙泊酚血浆浓度1.5μg/L,每30 s递增0.3μg/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后TCI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0μg/L,每30 s递增0.3μg/L,直至患者对疼痛刺激(压眶反射)无体动反应。记录两组患者T_0(入手术室后)、T_1(意识消失)及T_2(疼痛消失)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BIS值,T_1时的丙泊酚血浆及效应室浓度,T_2时瑞芬太尼血浆及效应室浓度;术毕记录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药总量及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结果:T_1及T_2时,观察组MA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_1时,观察组丙泊酚血浆及效应室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T_2时,观察组瑞芬太尼血浆及效应室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T_1及T_2时,两组BI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用药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丙泊酚用药总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针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TCI能降低老年腹外疝手术患者诱导时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血浆及效应室浓度,降低瑞芬太尼用量,具有辅助镇静、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针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指数 血浆效应室浓度 镇痛 镇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