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光化学照射后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侯丽 乔春霞 +1 位作者 王鸾鸾 孙令骁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评估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经亚甲蓝/光照病毒灭活后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本研究将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代替血浆通过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模拟临床使用(经光照、吸附过滤、贮存)后,进行Ames、染色... 目的评估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经亚甲蓝/光照病毒灭活后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本研究将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代替血浆通过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模拟临床使用(经光照、吸附过滤、贮存)后,进行Ames、染色体畸变、体外小鼠淋巴瘤细胞突变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光照后亚甲蓝对Ames试验菌株、CHL细胞、小鼠淋巴瘤细胞均无诱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 遗传毒性
下载PDF
血浆病毒灭活的原理及必要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期218-218,220,共2页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引起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如何防止输血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当前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病毒检测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和新病毒的不断发...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引起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如何防止输血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当前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病毒检测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和新病毒的不断发现,不能完全剔除携带致病病毒的血液。因此,临床输血就有一定的风险。在各种血液成份中,血浆是一种临床需求量大且病毒危险性高的血液成份制品,杜绝血浆引起的输血病毒性传染病的可靠途径是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处理。亚甲蓝光化学血浆病毒灭活方法,对分离制备的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并滤除血浆中的残余白细胞,该方法符合卫生部的规定,并可以安全有效地灭活血浆中的病毒,减少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本文将就该技术的原理及必要性等问题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病毒灭活 原理 必要性
下载PDF
血浆病毒灭活治疗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国良 王珍 薄玉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血浆灭活对缓解期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69例缓解期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为治疗对象,每2周单采1次血浆,第1次采集血浆400ml,用亚甲蓝和光照灭活病毒,并于6h内冻存。第2次先... 目的探讨自身血浆灭活对缓解期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69例缓解期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为治疗对象,每2周单采1次血浆,第1次采集血浆400ml,用亚甲蓝和光照灭活病毒,并于6h内冻存。第2次先采集400ml血浆,再回输第1次采集的400ml灭活血浆,同时采集400ml血浆。将第2次采集的800ml血浆病毒灭活后冻存,待第3次采集时回输用。这样第3次可冻存血浆1200ml,第4次可冻存血浆1600ml。共单采7次。最后1次可置换自体灭活血浆2800ml。1个疗程3个月。第1次灭活置换前和最后1次置换后分别留取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血清中HBV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灭活置换术前、后病毒平均浓度分别为(5.23×105±2.25×102)copy/ml和(2.95×104±1.03×102)copy/ml,灭活置换术前、后HBV含量下降显著(P<0.05)。结论自体血浆病毒灭活置换术对外周血HBV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浆病毒灭活 血浆置换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血浆病毒灭活仪
4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血浆病毒灭活 光敏剂 亚甲蓝浓度 光照强度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成分及白细胞残留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超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有效成分及残留白细胞含量的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应用去白细胞四联血袋采集全血分离制备成新鲜血浆,加入1μmol/L亚甲蓝,置4℃、光照度3...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有效成分及残留白细胞含量的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应用去白细胞四联血袋采集全血分离制备成新鲜血浆,加入1μmol/L亚甲蓝,置4℃、光照度30 000~35 000Lx的可见光下左右摆动照射30min。留取白细胞滤过前和亚甲蓝光照处理后新鲜血浆各10ml,分别计数白细胞并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和血浆总蛋白含量,同时计算有效成分回收率。结果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中Ⅷ因子和Ⅴ因子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他凝血因子活性减少不明显(P〉0.05);残留白细胞计数由(5.72±1.56)×106个/U下降到(1.14±0.37)×104个/U(n=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滤除白细胞和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法对新鲜血浆处理前后的主要成分影响不大,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 血浆病毒灭活 白细胞滤除 新鲜血浆 凝血因子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探讨
6
作者 王水连 周法果 +1 位作者 胥秀梅 潘水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7期163-165,共3页
病毒灭活血浆是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血浆,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物理化学等方式,破坏病毒的蛋白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该文从病毒灭活等离子体在输血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血浆的优势对比,病毒灭活... 病毒灭活血浆是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血浆,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物理化学等方式,破坏病毒的蛋白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该文从病毒灭活等离子体在输血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血浆的优势对比,病毒灭活等离子体的原理、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确定了一条更简单、更高效,能够安全输血的途径,进一步说明了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浆中的病毒灭活,可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概率,还可以通过正确的使用方式大幅度降低因输血而传染疾病的风险,可以有效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细胞免疫 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娅萍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7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于普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采集标本400 mL制备出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00 mL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控制实施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3—9月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00...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于普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采集标本400 mL制备出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00 mL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控制实施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3—9月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00份作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前组,2020年10月—2021年4月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00份作为实施CQI后组,比较两组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结果与质量监测的总体结果。结果:实施CQI前组质量监控总合格率低于实施CQI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CQI后组外观、标签、容量、无菌试验、血浆蛋白含量和亚甲蓝残留量质量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高于实施CQI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监测控制能有效提高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合格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质量监测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的变化分析
8
作者 古醒辉 马兰 +3 位作者 王飞 尚桂芳 容莹 曾雪珍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目的了解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总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双缩脲蛋白血浆测定法,用日立7080生化分析仪直接测定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的数据。结果分析测定数据,最初数据显示,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变化差... 目的了解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总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双缩脲蛋白血浆测定法,用日立7080生化分析仪直接测定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的数据。结果分析测定数据,最初数据显示,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入分析后,最终结果显示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总蛋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亚甲蓝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总蛋白变化无差异,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光照射 血浆病毒灭活 血浆总蛋白
原文传递
病毒灭活血浆对人CIK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姚仁南 陈玲 +3 位作者 刘军权 周忠海 陈娜云 陈复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利用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来研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是否会对免疫细胞产生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培养人CIK细胞,观察2组培养体系中CIK细胞的扩增情况;... 目的利用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来研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是否会对免疫细胞产生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培养人CIK细胞,观察2组培养体系中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IK细胞CD3+CD56+表达;检测经白藜芦醇终浓度为0.8μmol/L诱导48 h后的CI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含量变化;以及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CIK细胞杀伤SGC-7901细胞活性。结果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比较培养5、10、15 d CIK细胞的增殖倍数,分别为17.62±1.88、26.31±1.95、46.05±2.86与18.10±1.73、25.97±1.55、45.82±1.15,CD3+CD56+的表达分别为(12.37±1.38)%、(17.39±2.81)%、(24.3±1.72)%与(11.46±1.35)%、(18.36±1.96)%、(24.08±2.21)%,在促进CIK细胞的增殖以及CD3+CD56+的表达上,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白藜芦醇终浓度为0.8μmol/L诱导培养48 h后,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培养的CI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杀伤活性分别为(37.17±1.95)%、(38.79±1.91)%、(46.05±2.86)%和(32.04±1.92)%、(33.50±1.17)%、(45.82±1.15)%,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人CIK细胞的增殖、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含量变化以及体外杀伤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CIK细胞 增殖 杀伤功能
下载PDF
亚甲蓝灭活血浆病毒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红苹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1-1363,共3页
探讨亚甲蓝灭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进展。通过查询国内外亚甲蓝病毒灭活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有研究认为亚甲蓝能有效灭活血浆病毒,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案例,但与未灭活血浆发生几率相似。总之,临床应用... 探讨亚甲蓝灭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进展。通过查询国内外亚甲蓝病毒灭活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有研究认为亚甲蓝能有效灭活血浆病毒,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案例,但与未灭活血浆发生几率相似。总之,临床应用亚甲蓝灭活血浆病毒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病毒血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对人γδT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仁南 陈玲 +4 位作者 陈娜云 刘军权 周忠海 陈复兴 孙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对人γδT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用10%病毒灭活血浆和10%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培养γδT细胞,分别检测培养前、培养5d和10d后的扩增倍数;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培养...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对人γδT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用10%病毒灭活血浆和10%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培养γδT细胞,分别检测培养前、培养5d和10d后的扩增倍数;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培养10d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记,即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的表达等。结果 10%新鲜冰冻血浆和10%病毒灭活血浆对人γδT细胞培养10d时,由扩增前的3.12%增加到80.46%和81.18%,5d和10 d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1.65±2.11、38.21±1.57和11.77±2.13、37.11±1.81,CD107a、穿孔素、颗粒酶B含量表达分别为90.54%±1.99%、23.47%±3.18%、35.47%±2.42%和90.22%±2.21%、22.58%±3.41%、34.63%±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在一定浓度下对人γδT细胞生长、增殖,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的表达与新鲜冰冻血浆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病毒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下载PDF
462袋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红梅 蒋国新 +1 位作者 吴敏 张建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0期2974-2976,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中病毒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462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结果亚甲蓝残留量≥0~0.10μmol/L 126袋,≥0.10~0.20μmol/L 19...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中病毒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462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结果亚甲蓝残留量≥0~0.10μmol/L 126袋,≥0.10~0.20μmol/L 191袋,≥0.20~0.30μmol/L 112袋,≥0.3μmol/L共33袋(其中金坛分站11袋)。按照2012年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抽检合格率≥75%符合要求,而常州地区2012~2015年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总合格率为92.86%(429/462),总不合格率为7.14%(33/462)。Waters Oasis小柱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北京瑞尔达小柱。结论根据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监测,以减少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现象,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固相萃取 残留量 病毒血浆
下载PDF
研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锐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721-1722,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及亚甲蓝残留情况。方法分别于病毒灭活前和病毒灭活后无菌留取血浆标本,对凝血因子Ⅴ、Ⅷ、Ⅸ、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总蛋白(TP)的含量及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进行测...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及亚甲蓝残留情况。方法分别于病毒灭活前和病毒灭活后无菌留取血浆标本,对凝血因子Ⅴ、Ⅷ、Ⅸ、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总蛋白(TP)的含量及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蛋白浓度无明显影响,而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然符合国家标准,经过滤除去亚甲蓝,其亚甲蓝残留量小于0.3μmol/L,符合质量标准。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 血液凝固因子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伟 杨红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19-3020,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结果统计分析不同规格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结果有差异。结论...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结果统计分析不同规格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结果有差异。结论根据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监测,减少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现象,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固相萃取 残留量 病毒血浆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丽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鲜血浆100份,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对上述两组标本进行PT,APTT,TT,TP,Fg,FⅤ,FⅧ的测定。对照组,新鲜冰冻血浆(FFP)组,不进行病毒灭活,直接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鲜血浆100份,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对上述两组标本进行PT,APTT,TT,TP,Fg,FⅤ,FⅧ的测定。对照组,新鲜冰冻血浆(FFP)组,不进行病毒灭活,直接进行检测;试验组,先对其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再检测。结果试验组中APTT、FⅤ、F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降低(P<0.01);PT、TT、TP、Fg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MB-P法病毒灭活对于新鲜血浆中内源性凝血因子,特别是不稳定因子FⅤ、FⅧ及APTT有显著影响,对外源性凝血因子及Fg、血浆蛋白成分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法 血浆病毒灭活 血浆凝血功能
下载PDF
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用于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黎欢 杨俊龙 +4 位作者 郑应龙 何哲文 彭丹 谢佳 肖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比较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用于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病毒灭活血浆在血浆置换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5年1—10月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根据使用血浆类型不同分为2组:普通冰冻血浆组和病毒... 目的比较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用于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病毒灭活血浆在血浆置换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5年1—10月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根据使用血浆类型不同分为2组:普通冰冻血浆组和病毒灭活血浆组,观察2组患者血浆置换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和疗效情况。结果 2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WBC(×109/L)普通冰冻组7.85±3.51 vs 11.04±7.29(P〈0.01);病毒灭活组6.37±2.19 vs 7.66±3.74(P〈0.05)。置换前后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普通冰冻组TBIL(μmol/L)364.37±115.31 vs 233.11±102.67(P〈0.01);Abl(g/L)32.12±4.25 vs 30.22±3.73(P〈0.01);ALT(U/L)273.73±360.46 vs117.70±136.60(P〈0.01);AST(U/L)258.04±336.85 vs 117.90±99.07(P〈0.01);病毒灭活组TBIL(μmol/L)331.70±127.44 vs 224.91±75.87(P〈0.01);Abl(g/L)32.47±2.48 vs 29.75±2.53(P〈0.01);ALT(U/L)524.45±398.71 vs177.47±156.48(P〈0.01);AST(U/L)324.79±333.49 vs 123.00±96.97(P〈0.01)。置换前后凝血指标比较:普通冰冻组PT(s)18.71±6.43 vs 17.21±6.17(P〉0.05);APTT(s)46.51±15.27 vs 46.64±14.00(P〉0.05);FIB(g/L)1.68±0.84 vs 1.42±0.78(P〉0.05);病毒灭活组PT(s)16.90±5.54 vs 17.29±2.44(P〉0.05);APTT(s)47.63±15.29 vs50.91±9.96(P〉0.05);FIB(g/L)1.73±1.53 vs 1.73±1.53(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用于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没有差别,从安全输血考虑,建议使用病毒灭活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血浆置换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临床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皞 李晓荣 +2 位作者 林玉蓓 詹晓燕 鲁思文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各种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使用不同血浆制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2份为观察组与新鲜冰冻血浆20份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 目的探讨现阶段各种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使用不同血浆制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2份为观察组与新鲜冰冻血浆20份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蛋白值[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FIB、G结果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TP结果虽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两组AL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大部分为去冷沉淀血浆制备,在改善患者凝血障碍方面的功能远低于新鲜冰冻血浆;亦不能等同于普通冰冻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去冷沉淀血浆 凝血相 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凝血障碍
下载PDF
经白细胞过滤和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莉 杜家成 +1 位作者 刘金嫔 王治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白细胞过滤和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有效成分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进行治疗提供使用依据。方法对9... 目的探讨经白细胞过滤和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有效成分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进行治疗提供使用依据。方法对93袋全血(400ml)经白细胞过滤后分离制备的新鲜血浆进行MB-P病毒灭活制成病毒灭活冷沉淀,测定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同时与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93袋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凝血因子(Ⅷ)平均值为71.28IU/袋,标准差18.60,90%区间分布范围为47.48~95.09IU/袋;纤维蛋白原(Fib)平均值为121.38IU/袋,标准差22.74,90%区间分布范围为92.28~150.49/袋,FⅧ和Fib含量未达到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标准,但对FⅧ和Fib的影响符合相关报道。结论加强MB-P及制备过程控制,减少FⅧ和Fib损失,提高留存率,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方法还是可行的,因MB-P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没有标准,暂不能提供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滤白全血 血浆病毒灭活 冷沉淀凝血因子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敏 郑吉兰 +2 位作者 崔翠翠 呼娜 魏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对病毒灭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进行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输注普通冰冻血浆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蛋白质检测结果、部分... 目的对病毒灭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进行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输注普通冰冻血浆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蛋白质检测结果、部分凝血因子含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总蛋白、纤维蛋白原及白蛋白含量分别为(48.21±6.62)、(0.89±0.16)、(29.78±6.91)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71±4.52)、(2.41±0.27)、(34.82±7.17)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因子Ⅴ为(6.22±1.31)、Ⅷ为(5.85±1.54)、Ⅹ为(38.44±3.42),对照组患者凝血因子Ⅴ为(8.19±1.52)、Ⅷ为(8.11±2.05)、Ⅹ为(56.81±6.24);观察组患者凝血因子Ⅴ、Ⅷ、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病毒灭活血浆的血浆蛋白与部分凝血因子低于普通冰冻血浆,但输血治疗时,其风险很低;而普通冰冻血浆能够补充全部的稳定凝血因子,因此二者应该合理选择,充分有效的利用血液资源,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临床应用 效果
下载PDF
输注病毒灭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秋贤 李锦荣 梁翠苗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8期761-76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输注病毒灭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与临床表现因素分析。方法对进行凝血治疗的新生儿按照不同病因进行分组分析,观察分析其变化。结果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临床表...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输注病毒灭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与临床表现因素分析。方法对进行凝血治疗的新生儿按照不同病因进行分组分析,观察分析其变化。结果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临床表现因素:宫内窘迫、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低体温的比例均高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8.00,P〈0.05)。结论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提前干预治疗可减少新生儿凝血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毒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凝血功能指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