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血浆药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林 罗银河 葛金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7-1209,共3页
完善和发展中药血浆药理方法是可行的和必要的,越来越多学者主张半体内实验采用血浆进行研究,除非抗凝剂干扰实验。文章从血浆与血清差异性研究、中药药效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血浆代谢产物研究对中药血浆药理方法运用进展情... 完善和发展中药血浆药理方法是可行的和必要的,越来越多学者主张半体内实验采用血浆进行研究,除非抗凝剂干扰实验。文章从血浆与血清差异性研究、中药药效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血浆代谢产物研究对中药血浆药理方法运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血浆 血浆药理方法 血清药理 半体内实验
原文传递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再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葛金文 朱惠斌 +2 位作者 王宇红 贺蓉 贺石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6期16-22,15,共8页
血清的形成与凝血及其相关过程(纤溶与补体系统活化)的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有关,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血标本的组成,并可能也影响中药成分;但这些过程可用抗凝剂而加以避免。因此,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好地反映生理、病理... 血清的形成与凝血及其相关过程(纤溶与补体系统活化)的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有关,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血标本的组成,并可能也影响中药成分;但这些过程可用抗凝剂而加以避免。因此,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好地反映生理、病理状况和吸收进入循环血中药物变化。根据已有报道,药物浓度与反应物质在血浆与血清中可能存在差异,故倡导在中药半体内实验中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由于不同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各异,究竟哪一抗凝剂适用于哪类半体内实验,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我们建议在大多数中药半体内实验中,可以采取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平行观察,除非事先对该试验的干扰已有充分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清药理 血浆药理学/方法 半体内实验
下载PDF
黄芩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中黄芩苷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林 罗银河 +1 位作者 易亚乔 葛金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49-2051,共3页
目的从大鼠灌胃黄芩煎液的给药剂量、天数及采血时间方面开展试验,比较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中黄芩苷,初步探讨建立规范的黄芩中药血浆药理方法。方法大鼠灌胃黄芩煎液后,取其第1、3天给药后的1h,2h及第5天给药后1h、2h、6h、12h含药血浆... 目的从大鼠灌胃黄芩煎液的给药剂量、天数及采血时间方面开展试验,比较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中黄芩苷,初步探讨建立规范的黄芩中药血浆药理方法。方法大鼠灌胃黄芩煎液后,取其第1、3天给药后的1h,2h及第5天给药后1h、2h、6h、12h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采用HPLC-MS法,测定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大鼠灌胃黄芩3~5天取药后1h含药血浆与血清黄芩苷浓度相对较高。结论为黄芩中药血浆药理方法学给药剂量、时间及采血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LC-MS/MS 含药血浆 中药血浆药理方法
原文传递
麻黄汤含药血浆与血清蛋白质(肽)组学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林 葛金文 +4 位作者 王国佐 罗银河 易亚乔 黄娟 杜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通过对麻黄汤含药血浆和血清蛋白质(肽)组学的比较,探讨凝血及相关过程对含药血浆与血清的影响,为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DE技术分析含药血浆和血清蛋白质(肽)组学,运用300DPI扫描、PDQuest 7.3.0软件、ESI-M... 目的:通过对麻黄汤含药血浆和血清蛋白质(肽)组学的比较,探讨凝血及相关过程对含药血浆与血清的影响,为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DE技术分析含药血浆和血清蛋白质(肽)组学,运用300DPI扫描、PDQuest 7.3.0软件、ESI-MS/MS对重要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对比麻黄汤血浆和血清差异蛋白的特征。结果:与BP比较,麻黄汤DCP共识别到3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6个差异点表达上调,6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BS比较,麻黄汤DCS共识别到1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4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DCS比较,麻黄汤DCP共识别到26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8个差异点表达上调,8个差异点表达下调;去除纤维蛋白原血浆前后比较,麻黄汤DCP共识别到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0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成功鉴定出血浆与血清中7个高表达差异蛋白,分别为α-1-AT、Apo E、Apo A-I、γ-FIB、HP、FPA和molybdate ABC transporter。结论:麻黄汤DCP与DCS具有明显的蛋白改变,且差异蛋白可能是研究麻黄汤药理作用的有效靶点。通过本研究,为探讨建立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含药血浆 中药血浆药理方法 二维电泳-质谱联用 蛋白质(肽)组学
原文传递
中药含药血浆和血清对DMEM培养液渗透压和PH值的影响
5
作者 刘林 罗银河 +2 位作者 刘羽 易亚乔 葛金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的单味和复方中药延胡索、水蛭、朱砂、四物汤的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对DMEM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影响,探讨中药血浆药理方法体外反应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延胡索、水蛭、朱砂、四物汤的含药血浆与含...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的单味和复方中药延胡索、水蛭、朱砂、四物汤的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对DMEM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影响,探讨中药血浆药理方法体外反应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延胡索、水蛭、朱砂、四物汤的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按照细胞培养的常规条件进行培养,分别测定其培养第1、2、4、7天后培养液的冰点渗透压和PH值。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别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逐渐增加。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加入含药血清与含药血浆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同期相同药物和剂量的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之间差异同样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来源的单味和复方中药的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对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影响基本一致,提示中药半体内实验中单味中药或复方的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均不影响细胞培养体系的渗透压和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血浆药理方法 渗透压 PH值 含药血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