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1
作者 冶慧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3-0186,共4页
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T)合并冠心病(CHD)的有效性,以及其对血浆黏度(PV)与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EHT合并CH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增加阿司匹林... 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T)合并冠心病(CHD)的有效性,以及其对血浆黏度(PV)与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EHT合并CH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增加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PV与PAG变化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压与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的各项指标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后PV、PAG以及LVEF分别为(1.26±0.21)mPa·s、(23.68±4.61)%、(55.37±8.19)%,均优于A组的(1.82±0.23)mPa·s、(74.23±5.36)%、(42.61±8.34)%;治疗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A组(77.14%),P<0.05。结论 在EHT合并CHD的治疗过程中,增加阿司匹林用药可显著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减少血栓的形成风险,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血浆黏度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调整方案在儿童先心病抗栓治疗中是否更优
2
作者 鲁中原 周宇子 +6 位作者 于东泽 杨帆 姜亚洲 魏嵬 朱之苑 王旭 李守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3,39,共7页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册研究(ChiCTR2000036446)。纳入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自2020年4月~2021年4月所有行先心病手术并且需要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6岁内患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固定剂量组3 mg/(kg·d)和剂量调控组。剂量调控组在3剂和6剂阿司匹林后分别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AA)检测。对3剂后PAG-AA>20%者,阿司匹林加量至6 mg/(kg·d);6剂后PAG-AA仍>20%者,联用氯吡格雷0.2 mg/(k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包括死亡在内的累计血栓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比阿司匹林反应低下、血栓事件与出血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接受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3 mg/(kg·d),1次/d]连续3剂后,不同个体的PAG-AA存在较大差异。剂量调控组通过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延长阿司匹林使用时间与联合用药,整体阿司匹林反应性得到了改善,但与固定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3月接受随访期间以及最终复查时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病例的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Spearman相关性检测显示阿司匹林低反应与血栓事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与固定剂量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方案相比,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并不具有优越性,并不能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血栓风险患儿术后早期3月内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与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剂量 先心病 血栓事件 出血事件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3
作者 陈海宏 王继伟 刘一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住院的1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3年5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24.10±1.93)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21例(MACE组),占15.7%,其中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1例、心力衰竭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3例。MACE组的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等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较非MACE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4例患者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r=0.7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为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多伴随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 相关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支架内血栓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生长素释放肽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蔡敏一 赵德强 +2 位作者 于宏梅 高海超 汪蔚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老年CHD患者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所有受试者...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老年CHD患者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并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N、Ghrelin水平。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比浊法测定PAG,分析其与血清APN、Ghrelin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12周,记录患者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清APN、Ghrelin水平与MAC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APN与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PAG显著增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APN、Ghrelin水平与PAG呈明显负相关(r=-0.792,-0.578,均P<0.05)。83例CHD患者有26例发生MACE,与未发生MACE患者比较,两组HDL、LVEDD、LVEF、APN及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LVEF、APN、Ghrelin是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血清APN、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低水平APN、Ghrelin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联素 生长素释放肽 血小板聚集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相关性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5
作者 何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194例CHD患者,随访评估半年MACE发生情况并分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194例CHD患者,随访评估半年MACE发生情况并分组。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及PAG、MMP-9水平,分析PAG、MMP-9水平与C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结果:194例CHD患者随访半年发生MACE者43例,发生率为22.16%。MACE组患者PAG及血清MMP-9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而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及血清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急性冠脉综合征、PAG、血清MMP-9升高是CH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G联合MMP-9对预测CHD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预测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88.6%。结论:CHD老年患者发生MACE风险较高,PAG及MMP-9水平与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MACE风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6
作者 魏铁垒 刘景春 +3 位作者 杨牧源 王英 张福红 郭俊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彩超阳性报告术后并发DVT作为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DVT组77例和非DVT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术后水平与术后发生DV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患者发生DVT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结果术后1 d、3 d,DVT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67.41±5.02)%、(73.46±6.23)ng/mL、(159.34±13.91)ng/L,(61.79±4.85)%、(68.17±5.31)ng/mL、(147.39±12.46)ng/L]明显高于非DVT组[(49.25±4.87)%、(55.28±5.36)ng/mL、(115.29±12.28)ng/L,(40.02±4.17)%、(46.15±4.29)ng/mL、(90.36±11.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a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r=0.682、0.711)、ET-1(r=0.653、0.691)、sEPCR(r=0.535、0.728)与术后发生DVT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898(95%CI:0.854~0.933)、0.928(95%CI:0.889~0.957);经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高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181倍、2.463倍、3.073倍和3.058倍、3.611倍、4.247倍(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与术后DVT发生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是否发生DVT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聚集 内皮素-1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预测效能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不良预后因素分析
7
作者 金孟浩 吴丽君 孙孟坊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n=...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n=29)、中代谢组(n=37)及慢代谢组(n=14),各组患者均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12个月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法对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12个月后,3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r=0.716,P <0.05),与血小板抑制率呈负相关(r=-0.531,P <0.05);快代谢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慢代谢组(P <0.05)。根据是否发生不良预后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患有糖尿病、血脂是否异常、基因型及血脂聚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率过高、血脂异常、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较高是影响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并且血小板聚集率过高、血脂异常、年龄较大及体质量指数较高将提高患者发生不良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小板聚集 基因多态性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CR患者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比较
8
作者 叶露 金伟 钟伟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48-51,共4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冠脉血运重建术(CR)患者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CR治疗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冠脉血运重建术(CR)患者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CR治疗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研究组应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2组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30 d的PAG、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DPV)、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FVR)],心梗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Ⅱ级发生率,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功能指标,治疗12个月后统计2组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30 d,2组患者PAG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BV、PV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SPV、DPV、CFVR高于术前和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SPV、DPV、CFV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IMIⅢ级、TMPG≥Ⅱ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高于治疗前,CD8+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MACE总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χ^(2)=4.039,P=0.044)。结论替格瑞洛用于CR患者相较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PAG,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血流灌注,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并降低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血运重建术 替格瑞洛 硫酸氢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 血流动力学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林璋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50,支架取栓术+常规... 目的:研究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50,支架取栓术+常规抗凝治疗)、研究组(n=65,对照组治疗方案+替罗非班),对比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等指标。结果:术后1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CI可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支架取栓术 替罗非班 血小板聚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对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的作用
10
作者 霍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57-0060,共4页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PAG)、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 将6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BI、PAG、DD及疗效...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PAG)、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 将6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BI、PAG、DD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PAG、DD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3.87%;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19.35%(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瑞舒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小板聚集 D-二聚体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乳酸/白蛋白比值的变化及意义
11
作者 路明顺 燕鑫鑫 刘泽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脓毒性休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2例脓毒性休克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6例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作... 目的探究脓毒性休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2例脓毒性休克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6例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检测并进行对比。评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联合检测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合并DIC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合并DIC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乳酸/白蛋白比值(0.50±0.05)高于对照组(0.15±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57.97±8.18)%]低于[(73.40±1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血钠、血钾、血小板计数、血液净化情况、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气管切开、血钠紊乱、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脓毒性休克患者合并DIC为因变量,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为自变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白蛋白比值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合并DIC的危险因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合并DIC的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与脓毒性休克患者合并DIC相关,可加强检测脓毒性休克合并DIC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乳酸/白蛋白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小板最大聚集 乳酸/白蛋白比值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卢晓航 黄晓新 +5 位作者 陈丹娜 黄杰锋 黄亚珍 蔡典潜 李佳凯 林凯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 mg,1次/d),检测治疗后5 d的血小板聚集率,按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为3组,即A组(>55%)、B组(35%~55%)和C组(<35%),分别为35例、46例和39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聚集率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年后,A组、B组和C组中分别有8例、3例和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2.9%、6.5%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分别有1例、2例和3例患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出血率分别为2.9%、4.3%和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20,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风险呈正相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越高,脑梗死复发风险越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可作为评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氯吡格雷 腺苷二磷酸诱导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治疗 复发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研究
13
作者 沈朝妍 王伟 +4 位作者 袁泉 王靖雯 刘涛 柳絮 侯方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n = 25)和流产组(n = 69)。比较2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对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搏动指数(PI)、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方面,URSA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 P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in predicting unexplained recurrent abortion (URSA).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URSA from September 2021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URSA group, and 11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SA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28 weeks of gestation and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pregnancy group (n = 25) and the abortion group (n = 69) according to the pregnancy outcome.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for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ROC. Binary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pulse index (PI), the arterial flow resistance index (RI), the systolic/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S/D), and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the URS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P P < 0.05). The ROC cur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95% CI)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their combined prediction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ere 0.858 (0.807~0.910), 0.764 (0.753~0.816), and 0.903 (0.852~0.95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and the combined value of the two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血小板聚集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缓解CCI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痛及其改善中枢海马组织炎性机制研究
14
作者 靳永强 赵年章 +1 位作者 宗银东 谢金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凝胶(PRP)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中枢海马组织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PRP,其余40只采用随机数...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凝胶(PRP)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中枢海马组织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PRP,其余4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CCI组和CCI+PRP组,每组10只。比较各组大鼠在术前1 d、术后6 h、1 d、3 d、7 d足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辐射缩足潜伏期(TWL)变化;比较术后7 d时各组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及其下游Toll样受体-4(TLR4)、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鼠MMT和TW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和CCI+PRP组大鼠术后MMT和TWL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和CCI+PRP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MWT和TW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的TNF-α、IL-1β、HMGB1含量以及HMGB1、TLR4和RAGE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I组和CCI+PRP组与对照组或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CCI+PRP组与CCI组大鼠海马组织的TNF-α、IL-1β、HMGB1含量以及HMGB1、TLR4和RAGE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延缓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抑制中枢海马组织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富血小板血浆通过HMGB1-TLR4/RAGE信号通路抑制TNF-α、IL-1β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SD大鼠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血小板血浆 高迁移组蛋白1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中枢海马组织 炎性反应 机制
下载PDF
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对三七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评价
15
作者 王琰 王辉 +6 位作者 张熙 雷娜 李雯 张雯 徐阳 魏伟 张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方法征集脑卒中后阿司匹林治疗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和基础治疗+三七(3 g/d)治疗组,连续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30 d... 目的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方法征集脑卒中后阿司匹林治疗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和基础治疗+三七(3 g/d)治疗组,连续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30 d为时间点采集数据,分析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差异。结果两组基础治疗后抗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6.30±3.30)%,(26.20±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加用三七治疗14 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5.89±2.46)%,(15.1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加用三七治疗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35±2.97)%,(10.30±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添加中药三七治疗脑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可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达到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 光学比浊法 三七治疗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饥饿素、HMGB1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蔡良 罗丹 +1 位作者 袁琼 徐雪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29-432,437,共5页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饥饿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RP治疗组和...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饥饿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RP治疗组和透明质酸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胃饥饿素、HMGB1水平。结果 PRP组治疗后1、3个月膝关节损伤及骨关节炎调查问卷(KOOS)评分、Lysholm评分、骨密度高于透明质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5、10.437、5.494、3.863、4.183、10.268,P<0.05);PRP组治疗后1、3个月胃饥饿素水平高于透明质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3.611,P<0.05);HMGB1水平低于透明质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6.146,P<0.05);PRP组治疗后1、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透明质酸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高于透明质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9、6.661、2.713、3.550,P<0.05);PRP组及透明质酸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3%、13.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6,P>0.05)。结论 PRP可以提高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降低HMGB1水平,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膝骨关节炎 胃饥饿素 高迁移族蛋白1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吴玲 谭强 +1 位作者 彭涛 甘新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16-720,共5页
子宫因素导致的低胚胎种植率,卵巢功能不全及男性精液异常造成的不孕是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面临的挑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抗炎作用,并促进细胞增殖... 子宫因素导致的低胚胎种植率,卵巢功能不全及男性精液异常造成的不孕是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面临的挑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抗炎作用,并促进细胞增殖、血管再生、损伤愈合等,现成为ART中的应用热点。本文就PRP在ART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供临床参考,旨在规范PRP在ART中的应用,为更多不孕夫妇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种植 妊娠
下载PDF
多次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小板指标及聚集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菊玲 罗益红 +3 位作者 卓创近 陈燕佳 庞晓丹 伍伟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是否影响献血者血小板指标及聚集功能,分析献血者血小板指标之间以及与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中心血站2021年9月—2022年10月单采献血者83名,根据献血次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首次血小...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是否影响献血者血小板指标及聚集功能,分析献血者血小板指标之间以及与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中心血站2021年9月—2022年10月单采献血者83名,根据献血次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首次血小板捐献者或距上次血小板捐献间隔时间>1年者9例为对照组,非首次血小板捐献者或距上次血小板捐献间隔时间≤1年者74例为研究组,研究组分为4个亚组:2~5次组、6~10次组、11~15次组、16次组,检测并分析各组单采前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以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结果研究组各亚组Plt、MPV、PDW、P-LCR、MAR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各亚组Plt、MPV、PDW、P-LCR、MAR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献血者Plt与MAR呈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445;MPV、PDW、P-LCR与MAR呈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233、-0.217。Plt与MPV、PDW、P-LCR呈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99、-0.307、-0.339;MPV、PDW、P-LCR三者互为正相关关系,其中MPV与PDW相关系数为0.792,MPV与P-LCR相关系数为0.863,PDW与P-LCR相关系数为0.817。结论多次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Plt、PDW、MPV、P-LCR及MAR无明显影响。单采献血者血小板指标中Plt对MAR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次数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仲婷婷 张耀元 +4 位作者 王欢欢 孙凡 张淑娟 薛茜 邹玉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37-841,共5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病例组,n=60)及未合并糖尿病组(参照组,n=60),病例组根据其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分析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病例组,n=60)及未合并糖尿病组(参照组,n=60),病例组根据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根据预后情况又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外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参照组发病48 h内及正常对照组体检时的MAR、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病例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发病48 h、发病第7天及发病3个月)的MAR水平,比较病例组中不同神经功能缺损亚组和不同预后亚组的MAR水平,并分析病例组MAR水平与FBG、HbAlc、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AR、FBG及HbAlc水平比较,病例组>参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点MAR水平比较,发病48 h>发病第7天>发病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MAR水平比较,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预后不良者的MA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MAR水平与FBG、HbAlc水平及NIHSS、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AR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远期预后相关,可反映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板最大聚集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糖 神经功能缺损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比血小板聚集率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佳凯 肖颖秀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对比血栓弹力图和血小板聚集率试验两种技术,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液功能变化的监测中的应用,为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奠定基础。方法:纳入自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来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行... 目的:对比血栓弹力图和血小板聚集率试验两种技术,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液功能变化的监测中的应用,为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奠定基础。方法:纳入自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来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行抗血小板治疗的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7例,并于首诊(入院时)和治疗后(出院时)行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率和卒中量表的评估。利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液功能变化以及相关性分析各检验指标与脑卒中严重度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索各指标对疾病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治疗前后的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大振幅(MA值)和凝血综合指数(CL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r=-0.352)、凝血综合指数(CL值)(r=0.302)与脑卒中的严重度存在相关性(P<0.05),另外,治疗前的凝血综合指数(CL值)对疾病的疗效有预测作用(AUC=0.701,95%CI:0.527-0.876,P<0.05)。结论:在评价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液功能变化上,血栓弹力图要优于血小板聚集率试验,血栓弹力图的R值和CL值在指导个性化用药上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