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浆血栓烷B2、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琼 阳小灵 +1 位作者 周观林 刘先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血栓烷B2(TXB2)、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根据治疗结果分...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血栓烷B2(TXB2)、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根据治疗结果分为迟发性脑病组96例和痊愈组78例。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74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GMP-140、TXB2、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对照组、迟发性脑病组、痊愈组治疗后GMP-140、TXB2、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前GMP-140、TXB2、血液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组患者GMP-140、TXB2、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痊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GMP-140、TXB2越高,血小板聚集活性越大,预后越差;治疗前后GMP-14、TXB2、血液流变学变化对预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有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P选择素 血浆血栓烷b2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血浆血栓烷B_2测定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焦淑静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8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血浆Α-颗粒膜蛋白 血浆血栓烷b2 糖尿病患者 血小板 临床意义 血栓b2(TXb2) α颗粒 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 白及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疼痛因子及其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蒲宝婵 姜国云 方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68-1370,共3页
整理近年痛经实验相关文献,以激素、血管舒张、氧化、离子浓度为切入点,筛选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疼痛因子,并将其中有关联性的因子组合,探讨其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性作用,以期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雌二醇和孕酮 前列腺素 缩宫素和血管加压素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 血浆血栓烷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 钙离子和镁离子
下载PDF
透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顺 蔡玉颖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透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透穴组和西药组各 4 5例进行对照观察 ,同时对治疗前后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PGFIa进行观察。结果 透穴组有效率 93.33% ,优于西药组6 6 .6 7... 目的 研究透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透穴组和西药组各 4 5例进行对照观察 ,同时对治疗前后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PGFIa进行观察。结果 透穴组有效率 93.33% ,优于西药组6 6 .6 7%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PGFI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透穴疗法通过降低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浆内皮素 血浆血栓烷b2 6-酮-前列腺素F1Α 针灸 透穴疗法 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建明 郁丽霞 +3 位作者 卢国元 陈洪磊 顾晓霞 熊燕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依据K/DOQI指南CKD分期分成5组,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标本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依据K/DOQI指南CKD分期分成5组,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标本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D各期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且随着CKD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相邻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成负相关,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除TM外,高血压患者血浆vWF、11-DH-TXB2、GMP-140与24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损伤及血小板活化,两者在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血浆11-去氢-血栓b2 慢性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