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高危患儿的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赵婷 沈皓 +8 位作者 张惠兰 冯杰 刘思明 王婷婷 白惠东 朱卫江 李燕菊 李红健 于鲁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505-2510,2544,共7页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测定在治疗和预防新疆维吾尔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T)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伏...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测定在治疗和预防新疆维吾尔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T)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采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患儿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结果:9例患儿的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0.5μg·mL^(-1),26例伏立康唑谷浓度>6μg·mL^(-1)。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与患儿的年龄存在显著相关性(F=2.671,P<0.05)。静脉途径给药患儿的伏立康唑浓度剂量比结果显著高于口服途径给药的患儿(t=-2.330,P<0.05)。伏立康唑在超快代谢型患儿中的血浆谷浓度显著低于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正常代谢型患儿[(1.84±1.47),(4.21±12.26),(2.75±1.91),(3.60±2.13)μg·mL^(-1);P<0.05]。使用伏立康唑后,患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使用前水平(P<0.05)。结论:通过监测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并联合CYP2C19基因多态性来共同指导异基因HSCT高危患儿使用伏立康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维吾尔族 患儿 血浆谷浓度 CYP2C19
原文传递
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血浆谷浓度对胃肠间质瘤患者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梦华 陈之遥 +6 位作者 刘筱雪 单治理 杨刚 周启阳 周雨迪 周晓俊 缪丽燕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1年第10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基伊马替尼(NDI)稳态血浆谷浓度(谷浓度)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及警戒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IM治...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基伊马替尼(NDI)稳态血浆谷浓度(谷浓度)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及警戒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IM治疗的GIST门诊复诊患者。对入选患者当即询问并记录其相关临床信息以及入组前28 d内IM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复诊当天采血(距上次服药22~24 h)测定IM及NDI谷浓度,并于采血后28 d电话随访IM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采血前、后各28 d内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结果。对不良反应进行因果关系判断和严重程度分级后,以未发生和发生Ⅰ级不良反应者为无/轻度组,发生Ⅱ~Ⅴ级不良反应者为中重度组,通过2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发生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M及NDI谷浓度对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及警戒值。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19例,113例(95.0%)发生不良反应,无/轻度组65例,中重度组54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和给药剂量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9.772,P<0.001;χ²=9.817,P=0.020),中重度组女性患者占比、给药剂量为300 mg/d者占比和给药剂量为600 mg/d者占比均高于无/轻度组。中重度组患者IM和NDI谷浓度均明显高于无/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95(1258,2261)μg/L比1360(938,1643)μg/L,P<0.001;324(223,379)μg/L比264(217,338)μg/L,P=0.04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IST患者发生中重度不良反应的IM和NDI谷浓度折点分别为1539μg/L(敏感度62.3%,特异度70.3%)和303μg/L(敏感度56.6%,特异度68.7%),以折点浓度将119例患者分组,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IM谷浓度>1539μg/L组和≤1539μg/L组分别为63.0%(34/54)和30.8%(20/65),NDI谷浓度>303μg/L组和≤303μg/L组分别为59.6%(31/52)和34.3%(2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结论IM和NDI谷浓度对GIST患者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对IM谷浓度>1539μg/L和NDI谷浓度>303μg/L的患者应加强用药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甲磺酸伊马替尼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活性代谢产物 稳态血浆谷浓度 N‐去甲基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某院接受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
3
作者 李夏寅 杨樱 +2 位作者 曾嘉炜 陈杰 陈孝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9期11-12,共2页
目的本研究对2009-2012年某院ICU接受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使用万古霉素且接受CVVH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等信息... 目的本研究对2009-2012年某院ICU接受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使用万古霉素且接受CVVH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万古霉素日剂量16.12[9.43-28.30]mg/(kg·d)。万古霉素血浆谷浓度为17.35[12.82-22.61]mg/L。患者每两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为2[1-3]d,最短的时间间隔为1 d,最长的时间间隔为10 d。结论该院对接受CVVH治疗的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浆谷浓度的监测较为密集,相邻监测点的时间间隔较短,万古霉素血浆谷浓度的控制不够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浆谷浓度 CVVH
下载PDF
伊马替尼疗效相关血药浓度和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玲玲 姚媛 +5 位作者 沈成银 陈美玲 黄雄文 黄峰 王君萍 高杉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4期544-549,571,共7页
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一线药物,具有选择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临床上仍有30%~40%的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未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精准用药概念的提出,伊马替尼新型治疗模式——个体化用药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采用... 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一线药物,具有选择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临床上仍有30%~40%的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未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精准用药概念的提出,伊马替尼新型治疗模式——个体化用药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采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血药浓度和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采用伊马替尼治疗CML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基因多态性 血浆谷浓度
下载PDF
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江浩 陈珊珊 +4 位作者 黄晓军 秦亚溱 赖悦云 秦效英 江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7,I0002,共4页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5例经标准剂量伊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于治疗后3、6或12个月后检测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对疗...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5例经标准剂量伊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于治疗后3、6或12个月后检测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对疗效欠佳或治疗失败患者予增加伊马替尼剂量后3~6个月再次检测伊马替尼血浆谷质量浓度。结果服用400 mg/d伊马替尼患者中,血浆伊马替尼谷质量浓度为981~4170μg/L,平均为(1685±637)μg/L。治疗后18个月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患者平均伊马替尼谷质量浓度(1881±669)μg/L显著高于未获得MMR患者(1262±346)μg/L(P<0.05)。17例未获MMR患者中,7例伊马替尼加量至600 mg/d后,其谷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位9个月时,6例(86%)获得MMR,而10例未加量者继续治疗,3例(30%)获得MMR(P=0.05)。结论伊马替尼的血浆谷质量浓度与CML-CP患者良好的分子学疗效相关。疗效不佳患者增加伊马替尼的剂量,有助于提高伊马替尼谷质量浓度和分子学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 髓样 伊马替尼 血浆质量浓度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抗感染的剂量监测及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胡萨萨 尤海生 +3 位作者 金建霞 高春侠 王茂义 董亚琳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3654-3658,共5页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血浆谷浓度(Cmin)达标情况及影响浓度达标的因素,并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的角度评估当前替考拉宁剂量方案。方法监测111例经验性使用替考拉宁抗革兰阳...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血浆谷浓度(Cmin)达标情况及影响浓度达标的因素,并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的角度评估当前替考拉宁剂量方案。方法监测111例经验性使用替考拉宁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血液肿瘤患者197份血浆谷浓度,根据前3 d的平均给药剂量分为2组,组1(MID=533.33 mg/d组,n=60)与组2(MID<533.33 mg/d组,n=51),比较2组患者用药3 d内及3 d后的Cmin和达标率,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min的因素,蒙特卡洛模拟常用剂量替考拉宁的目标获得概率。结果前3 d内,组1的Cmin高于组2[(10.46±5.27)mg/L vs.(6.23±3.57)mg/L,P=0.019],组1的达标率也高于组2(48.0%vs.10.0%,P=0.002),组1的Cmin在10~15 mg/L的范围内占比高于组2(28.0%vs.6.7%,P=0.033);用药3 d后,2组Cmin均低于10 mg/L,Cmin及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P=0.005)和肌酐清除率(P=0.022)是影响患者Cmin达标的危险因素。当MIC>1 mg/L时,需要给予至少600 mg 1次/d,的剂量方案。结论需提高负荷剂量的使用率,也应结合病原菌的MIC值优化用药剂量,同时积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以提高浓度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粒缺伴发热 血浆谷浓度 影响因素 蒙特卡洛模拟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伊马替尼浓度检测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倪勋 贾永前 +2 位作者 朱涣玲 兰峰 梁茂植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7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伊马替尼血浆浓度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开始服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共5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34例,女17例,服用剂量300mg/d9例、...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伊马替尼血浆浓度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开始服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共5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34例,女17例,服用剂量300mg/d9例、400mg/d37例,600mg/d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空腹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服用剂量有关,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为(342~4688)ng/ml;300ITIg/d剂量组的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为(1037±514)ng/ml,低于400mg/d剂量组的(2123±1016)11g/ml(t=2.34,P=0.032);300mg/d剂量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6/9),低于400mg/d剂量组的89.19%(33/37)(X^2=7.14,/9=0.008);在300、400mg/d剂量组中,39例治疗有效,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高于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提示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低于1050ng/ml者,其临床疗效可能较差,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1.1%。结论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药物血浆浓度与服用剂量有关,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血浆谷浓度低于1050ng/ml提示其临床疗效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伊马替尼 血浆谷浓度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血药浓度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游建华 陈娟 +5 位作者 周励 杜圣红 卢虹颖 孙舒君 李军民 沈志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9-942,共4页
目的评价我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接受国产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尼可)治疗后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血浆谷浓度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5月8日入组编号为YMTN1.0临床研究的21例接受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CML... 目的评价我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接受国产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尼可)治疗后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血浆谷浓度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5月8日入组编号为YMTN1.0临床研究的21例接受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其血浆药物谷浓度与疗效、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的关系。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浓度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果①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血浆谷浓度分别为(1185.07±417.91)μg/L和(251.53±76.50)μg/L。②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血浆谷浓度与患者年龄、体重和体表面积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③伊马替尼稳态血浆谷浓度高于1000μg/L的患者其完全及主要分子学反应率显著高于未达1000μg/L的患者(42%对0,P<0.01)。结论接受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稳态血浆谷浓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患者获得分子学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伊马替尼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血浆谷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