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D二聚体组织因子及内皮素对血栓性脑梗塞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光烈 张更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762-763,共2页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组织因子 内皮素 血栓性脑梗塞 脑梗塞 内皮缩血管肽类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君颖 游含宇 叶玉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期52-54,64,共4页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应用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部病历资料,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应用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部病历资料,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 UACR)予以分组,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40,UAC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n=40,UACR在20~200μg/min之间)、大量尿蛋白组(n=40,UACR>200μg/min),每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查,分析效果与临床意义。结果 大量尿蛋白组的D二聚体高于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对照组,且4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r=0.253)。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越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组织因子及内皮素对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电容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6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组织因子(TF)、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凝固法及均相竞争法检测8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Dimer、TF及E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D-Dimer... 目的探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组织因子(TF)、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凝固法及均相竞争法检测8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Dimer、TF及E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D-Dimer、TF、ET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期D-Dimer、TF、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的显著意义分别为P<0.01,P<0.05及P>0.05;与恢复期比较前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后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恢复期D-Dimer,TF及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T是脑梗死急性期及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同时检测血浆D-Dimer,TF及ET水平变化可能对研究血栓性脑梗死的发病及作用机制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组织因子 内皮素 血栓性脑梗死
下载PDF
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组织因子及内皮素的变化
4
作者 张更荣 陈电容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2年第3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 (D Dimer)、组织因子 (TF)、内皮素 (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用双夹心ELISA法与均相竞争法检测 5 4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 Dimer、TF及ET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D Di... 目的 :探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 (D Dimer)、组织因子 (TF)、内皮素 (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用双夹心ELISA法与均相竞争法检测 5 4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 Dimer、TF及ET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D Dimer、TF、ET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缓解期D Dimer、TF、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其差异的显著意义分别为P <0 .0 1、P <0 .0 5及P >0 .0 5 ;与恢复期比较前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后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恢复期D Dimer、TF及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ET是脑梗死急性期及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 .同时检测血浆D Di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脑梗死 患者 血浆 d 组织因子 内皮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结华 唐海沁 +2 位作者 刘先进 徐迎春 陈曙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与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 5 8例EH患者 (EH组 )和 2 0例正常者 (对照组 )外周血浆中VWF、D D...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与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 5 8例EH患者 (EH组 )和 2 0例正常者 (对照组 )外周血浆中VWF、D D水平变化。并对不同分级或分层的EH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级、3级高血压或中危、高危、极高危EH患者血浆VWF、D D水平与对照组、1级或低危EH患者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而 1级或低危EH患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升高 (P >0 0 5 )。结论 VW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d 老年人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浆抗凝血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吉薇 顾健 +5 位作者 沈连军 马莉 吴蔚 倪军 王红 方悦之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4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检测急性期发病时的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AT、vWF和D-D的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D-D、vWF表达水平分别为1.19±1.5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检测急性期发病时的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AT、vWF和D-D的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D-D、vWF表达水平分别为1.19±1.56μg/ml、174.01±33.3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15μg/ml、116.40±20.74%(P<0.01),AT的含量(80.42±26.27%)低于对照组(101.78±11.56%)(P<0.01)。结论这些指标可以有助于判断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以及纤溶系统激活的情况,对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抗凝血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和细胞因子与老年肺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莉 陈永 +3 位作者 张劼 刘茜 甘丹 田华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13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痰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与老年肺炎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老年肺炎早期诊断、严重度分级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确诊为老年肺炎的80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痰液中促炎症细...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痰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与老年肺炎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老年肺炎早期诊断、严重度分级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确诊为老年肺炎的80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痰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分析D-二聚体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CURB-65评分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痰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以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老年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痰液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血液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血浆D-二聚体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且与痰液促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性更强;患者CURB-65评分越高,血浆D-二聚体和血液、痰液促炎症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各CURB-65评分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痰液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可能对老年肺炎的早期诊断、严重度分级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炎 血浆d- 细胞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血糖、血浆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弋 杨雪莉 +1 位作者 李宗美 陈晶晶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血糖、血浆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且经手术病理或生化指标检测确诊的AP 90例为观察组,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目的分析血糖、血浆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且经手术病理或生化指标检测确诊的AP 90例为观察组,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2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2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糖、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影响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糖、血浆D-二聚体及PCT、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MAP组、SAP组血糖、血浆D-二聚体及PCT、TNF-α、IL-6水平增高,且SAP组高于MAP组(P<0.05)。预后不良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CTSI)评分≥3分占比、SAP占比、血糖、血浆D-二聚体及PCT、TNF-α、IL-6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APACHEⅡ评分、CTSI、SAP及血糖、血浆D-二聚体、PCT、TNF-α、IL-6水平是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P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异常、高血糖、炎症反应,血糖、血浆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与AP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关系,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血浆d-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凝集反应对大鼠组织因子、D-二聚体及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洁 贾睿奕 张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8-2090,21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凝素诱发的凝集反应对血浆组织因子(TF)、D-二聚体及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42只SPF级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 g/L)植物血凝素组及灭活的植物血凝素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血凝素诱发的凝集反应对血浆组织因子(TF)、D-二聚体及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42只SPF级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 g/L)植物血凝素组及灭活的植物血凝素组,每组6只。通过尾静脉向大鼠体内注入生理盐水、植物血凝素及灭活植物血凝素,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TF和D-二聚体的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5、10和20g/L植物血凝素组大鼠血浆TF和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相应浓度的灭活植物血凝素组(P〈0.05)。电镜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植物血凝素组出现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溶解,胞质疏松,边界不清,线粒体肿胀,基膜增厚。各灭活植物血凝素组内皮细胞结构正常。结论:体内发生的凝集反应可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纤溶系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反应 组织因子 d- 内皮细胞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血浆血栓球蛋白β、血小板因子4、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阳波 朱爱国 +1 位作者 赵歆晖 唐志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54-556,共3页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血浆血栓球蛋白β、血小板因子4、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分别测定35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前后、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RF)患者治疗前、35名健康成年人血浆血栓球蛋白β(β-TG)、血...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血浆血栓球蛋白β、血小板因子4、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分别测定35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前后、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RF)患者治疗前、35名健康成年人血浆血栓球蛋白β(β-TG)、血小板因子4(PF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水平(D-dimer),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①NS组及CRF组治疗前患者β-TG、PF4、Fib、D-dime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S组患者β-TG、PF4、Fib、D-dimer显著高于CRF组(P〈0.05).②在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双嘧达莫治疗后NS组患者病情好转,β-TG、PF4、Fib、D-dimer显著下降(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存在血小板异常活化、凝血纤溶异常,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是肾病综合征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栓球蛋白β 血小板因子4 血浆纤维蛋白原 d-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11
作者 马春红 王珂 相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与6...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分为高血压脑梗死轻型神经功能缺损组(高血压脑梗死A组)和高血压脑梗死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组(高血压脑梗死B组)。比较各组Hcy、D-D、AL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Hcy、D-D、AL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D-D、ALP水平存在差异,通过两两对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三项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不同严重程度下的相关指标发现,高血压脑梗死B组的Hcy、D-D、ALP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D-D、ALP水平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入院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0、0.852、0.724)。结论Hcy、D-D、ALP在老年高血压和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中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之下对预测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选择最佳术式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d 老年高血压 脑梗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阎新伟 刘增庆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4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浆d- 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系统 治疗前后 患病早期 致病作用
下载PDF
组织因子和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涛 朱洪学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5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2011年06月我院收治的36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 16例/sAP组,轻症AP20例/MAP组)TF和D-D检测结果,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G组)TF和D-D检...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2011年06月我院收治的36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 16例/sAP组,轻症AP20例/MAP组)TF和D-D检测结果,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G组)TF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SAP组TF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及CG组(P<0.05);TF、D-D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和D-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有早期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组织因子 d-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指标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尹亚军 宋谦 董雪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67-0070,共4页
分析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指标进行检验期间应用免疫比浊法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试验开始时间设置为2021年10月,试验结束时间设置为2022年10月,试验样本设置为心血管疾病患者(n=150)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将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 分析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指标进行检验期间应用免疫比浊法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试验开始时间设置为2021年10月,试验结束时间设置为2022年10月,试验样本设置为心血管疾病患者(n=150)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将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其中包括: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各50例,将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常规组,为所有研究对象均提供免疫比浊法血浆D二聚体指标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后(p<0.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三组的血浆D二聚体指标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应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二聚体指标检验,其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 心脑血管疾病 血浆d指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P-选择素、溶酶体颗粒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9
15
作者 张蕴鑫 刘建龙 +3 位作者 贾伟 田轩 蒋鹏 程志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1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1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的血浆CD62P和CD63的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血清PAF和血浆D-D水平,分析CD62P、CD63、PAF、D-D与双下肢周径差的关系,并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无血管相关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阳性率及PAF、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治疗后7 d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降低(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PAF、D-D与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62P、CD63、PAF和血浆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早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 溶酶颗粒糖蛋白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浆d-
下载PDF
急性期脑出血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及凝血因子Ⅶ所致的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旖鑫 梁国强 周振海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ICH)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1)、组织因子(TF)、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凝血因子VII(FVII:C)的变化,为早期诊断ICH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3例ICH患者及5... 目的:分析脑出血(ICH)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1)、组织因子(TF)、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凝血因子VII(FVII:C)的变化,为早期诊断ICH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3例ICH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为ICH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中的TFPI-1、TF、FIB、D-二聚体、hs-CRP浓度;采用一期凝固法检测FVII:C(%);统计分析ICH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及三者(FIB、D-二聚体、hs-CRP)单检和联检对ICH的诊断效能。结果:ICH组的TFPI-1、TF、FIB、D-二聚体、hs-CRP浓度及FVII: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FIB、D-二聚体及hs-CRP诊断IC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5%CI:0.720~0.980)、0.87(95%CI:0.731~0.970)及0.76(95%CI:0.590~0.930),三者联合检测诊断IC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760~0.980)。FIB、D-二聚体、hs-CRP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89.5%、90.0%)较三者单检高(94.7%、75.0%)、(84.2%、90.0%)、(73.7%、89.1%)。结论:TFPI-1、TF、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及FVII:C与ICH的发生、发展有关;FIB、D-二聚体、hs-CRP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组织因子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d-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浆VWF、D-二聚体、血小板膜受体及相关凝血因子活性与出血的关系
17
作者 吕小平 《医学文选》 2001年第2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癌 血浆 血小板膜受 VWF d- 凝血因子活性 出血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炳群 陈桂明 张翠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12期1298-1298,共1页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引起脑、心、肾、肝等多脏器的病变,特别是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而且还可能引起后遗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本文以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引起脑、心、肾、肝等多脏器的病变,特别是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而且还可能引起后遗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本文以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D-二聚体(D-D)含量为检测指标,观察妊娠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 高血压患者 临床意义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量变
下载PDF
血浆凝血因子Ⅷ和D-二聚体测定对重症肝炎时并发DIC的鉴别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熊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02-303,共2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很多,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所以DIC的诊断尤其重要。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很多,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所以DIC的诊断尤其重要。大部分凝血因子产生于肝脏,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因子生成减少,止血凝血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因子 重症肝炎患者 dIC d-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鉴别 并发 测定
下载PDF
探索血浆D-二聚体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罗燕飞 林燕珍 +3 位作者 李广华 龚彩平 谢红东 范小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63-1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以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出血部位、不同临床分级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以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出血部位、不同临床分级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第3天、第4天及第7天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动态检测,并与50例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比较。各组数据均以(?)±s表示,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 h、第3天及第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与未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相比,血浆D-D明显升高(P<0.05),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ICH急性期D-D暂时性升高,是纤溶系统对HICH时脑组织损伤引起血中凝血活性升高的一种代偿反应。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在发病早期可能存在暂时性的、纤溶活性增高的倾向。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与临床分型、出血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d 血浆 免疫比浊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