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对胃癌患者血液抗凝系统的影响
1
作者 纪春岩 李志坚 +2 位作者 朱媛媛 徐从高 张茂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4-15,共2页
测定了23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10天的血液抗凝系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血浆ATⅢ:A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天又有所下降,第10天回升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Ⅲ:g无... 测定了23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10天的血液抗凝系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血浆ATⅢ:A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天又有所下降,第10天回升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Ⅲ:g无显著性差异。血浆α2-M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天进一步下降,第10天稍有回升,但未至正常水平。提示胃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手术创伤使其进一步加重,随着癌肿的切除及手术创伤修复,高凝状态得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抗凝系统 胃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个性化血液抗凝管理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建祥 张亚军 +3 位作者 李欣 徐美英 郭震 张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31-1832,共2页
血液保护是心肺转流心脏直视手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抗凝是血液保护中的重要一环,精确的抗凝与中和以及对心肺转流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准确分析是血液保护的重点。我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肝素、鱼精蛋白个体化及Sonoclot分析仪的... 血液保护是心肺转流心脏直视手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抗凝是血液保护中的重要一环,精确的抗凝与中和以及对心肺转流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准确分析是血液保护的重点。我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肝素、鱼精蛋白个体化及Sonoclot分析仪的联合应用在血液保护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抗凝 心肺转流 临床研究 SONOCLOT分析仪 个性化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血液保护 管理
原文传递
血液抗凝系统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3
作者 徐从高 张茂宏 纪春岩 《临床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26-27,共2页
正常人体内存在的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处于动态平衡。抗凝物质主要包含抗凝血活酶、抗凝血酶、肝素、蛋白C(PC)系统及α_2-MG)。其中抗凝血酶Ⅲ(ATⅢ)占总抗凝活性的50%~67%。PC系统及α_2-MG在抗凝系统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正常人体内存在的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处于动态平衡。抗凝物质主要包含抗凝血活酶、抗凝血酶、肝素、蛋白C(PC)系统及α_2-MG)。其中抗凝血酶Ⅲ(ATⅢ)占总抗凝活性的50%~67%。PC系统及α_2-MG在抗凝系统中亦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检测了缺血性心血管病(IHD)及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ATⅢ:A、ATⅢ:Ag、α_2-MG、PC:Ag、总蛋白S抗原(TPS:Ag)、游离蛋白S抗原(FPS:Ag).并与对照组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血液抗凝系统
原文传递
抗凝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华 庞孟煜 +3 位作者 赵丽娟 王言 肖贺欣 朱洪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 动态分析血液组2016-2018年标本不合格率及产生原因,降低不合格率,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为制订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该实验室血液组2016-2018年不合格抗凝血液标本总数,并进行原因分析,动态观察3年来在实验室采取分析前标本... 目的 动态分析血液组2016-2018年标本不合格率及产生原因,降低不合格率,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为制订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该实验室血液组2016-2018年不合格抗凝血液标本总数,并进行原因分析,动态观察3年来在实验室采取分析前标本质量管理措施下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2016年不合格标本共3 484份,不合格率为7.45‰;2017年不合格标本共3 007份,不合格率为6.30‰,较2016年降低 1.15 ‰;2018年不合格标本共2 839份,不合格率为5.55 ‰,较2017年降低0.75‰。连续3年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前3位均为标本凝血、采血量不足和条码未执行,临床科室不合格率占前3位的均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心外科,其中新生儿科连续3年标本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917, P =0.000)。结论 实验室应建立控制标本不合格率的制度,不断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对医护人员及送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液 不合格标本 质量控制 分析前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液抗凝和纤溶状态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肖伟 佟学一 +3 位作者 侯明 朱媛媛 徐从高 张茂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6-317,共2页
肺癌患者血液抗凝和纤溶状态的变化及意义肖伟佟学一侯明朱媛媛徐从高张茂宏1.病例选择:经纤维支气管镜组织检查(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肺癌患者男35例,女13例,年龄26~72岁。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无心脑血... 肺癌患者血液抗凝和纤溶状态的变化及意义肖伟佟学一侯明朱媛媛徐从高张茂宏1.病例选择:经纤维支气管镜组织检查(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肺癌患者男35例,女13例,年龄26~72岁。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无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无恶病质状态。健康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液抗凝 纤溶
原文传递
阿加曲班与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作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韦杏 姚明超 +1 位作者 张黎美 刘罗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argatroban)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抗凝治疗中作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次HD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次,使用阿加曲班抗凝,对照组45例次,使用肝素抗凝,监测HD患者治疗前血路管动脉端、治...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argatroban)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抗凝治疗中作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次HD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次,使用阿加曲班抗凝,对照组45例次,使用肝素抗凝,监测HD患者治疗前血路管动脉端、治疗中2 h、治疗结束前血路管动、静脉端及治疗后1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过程中管路和透析器凝血情况,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平均时间及组织器官24 h内出血情况(包括牙龈出血、鼻衄、结膜出血、皮下出血点、血尿、黑便及便血等)。结果:实验组HD治疗中APTT明显延长,达到HD抗凝治疗要求,与HD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中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1 h APTT恢复基本正常,而对照组仍然很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中管路和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差别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组织器官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加曲班在HD抗凝治疗中与普通肝素效果相当,但出血风险少,安全性高,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H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肝素 血液透析 血液抗凝
下载PDF
移居高原地区健康人血液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余怀勤 钱炳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463-465,共3页
关键词 血液抗凝 纤维蛋白 溶解活性
原文传递
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及护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国辉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5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钙值、血肌...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钙值、血肌酐值、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清钙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肌酐值低于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肾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治疗效果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与改良无肝素透析治疗尿毒症高危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小宁 刘焕皓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7期319-321,共3页
目前,为了选择一种更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高危出血或活动性出血的尿毒症患者,我们对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血液透析和血仿膜肝素吸附法无肝素透析(HCHD)进行了临床应用并将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抗凝血液透析 尿毒症患者 无肝素透析 枸橼酸抗凝 高危出血 透析治疗 临床观察 血仿膜肝素吸附法
下载PDF
血液接触面的抗凝技术——肝素涂抹
10
作者 龙村 胡小琴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1-205,共5页
在人造物质和材料表面,移植上有活性的肝素以达到抗凝作用的技术即肝素涂抹技术(HCS)。HCS技术可在不进行全身肝素化情况下防止血液凝集和血液与高分子材料接触,达到抗凝效果,可减少体外循环术中肝素用量及其副作用。本文介绍了HCS的工... 在人造物质和材料表面,移植上有活性的肝素以达到抗凝作用的技术即肝素涂抹技术(HCS)。HCS技术可在不进行全身肝素化情况下防止血液凝集和血液与高分子材料接触,达到抗凝效果,可减少体外循环术中肝素用量及其副作用。本文介绍了HCS的工艺技术、HCS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临床应用。目前HCS用品价格昂贵,妨碍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抗凝 肝素涂抹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抗凝中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杨世明 刘仁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12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抗凝中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血液透析患者62例纳入至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平均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普通肝素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案,对比两组... 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抗凝中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血液透析患者62例纳入至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平均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普通肝素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止血压迫时间。结果:在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及出血倾向率方面,APTT及TT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血液透析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有助减少出血量,短时间内实现止血压迫,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抗凝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探讨
12
作者 王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0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脓毒血症患者37例,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净化方法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7例患者治疗48 h后未出... 目的:观察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脓毒血症患者37例,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净化方法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7例患者治疗48 h后未出现任何出血危险事件;治疗后血肌酐水平及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脓毒血症,同时采用相应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在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起到有效抗凝和改善肾脏功能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 治疗效果 护理方法
下载PDF
肝硬化尿毒症患者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30个月1例
13
作者 孙文才 叶朝阳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2期688-688,共1页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0岁。1996年因乏力、发热入院,查血Scr为460μmol/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给予保守治疗,Scr逐渐上升,于98年2月开始血液透析,同年12月行肾移植术。术后服用FK-506(2mg,2/d)、
关键词 抗凝血液透析 尿毒症患者 枸橼酸钠 肝硬化 慢性肾衰竭 病例摘要 保守治疗 肾移植术
下载PDF
无抗凝血液透析间歇性生理盐水冲管方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相欣洁 秦耀荣 吴楠楠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采用无抗凝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所以无抗凝透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而无抗凝透... 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采用无抗凝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所以无抗凝透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而无抗凝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效果,又易造成患者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液透析 临床观察 冲管方法 生理盐水 出血倾向患者 间歇性 低分子肝素 血液透析患者
下载PDF
高危出血患者行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圆凤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5期139-139,共1页
目的:评价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血液净化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0月~2015年12月需要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42例分析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钾离子(K+)浓度的变化;血清凝血酶原时... 目的:评价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血液净化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0月~2015年12月需要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42例分析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钾离子(K+)浓度的变化;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变化。结果42例患者行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血液净化后SCR、BUN及K+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T、APTT、TT及INR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血液净化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应用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出血患者 局部枸橼酸 抗凝血液净化
下载PDF
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对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俊勇 裴亮 周平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1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CBP)对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进行CBP期间,对照... 目的 探讨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CBP)对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进行CBP期间,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行无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水平、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T、PT、APTT水平均短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肝素抗凝CBP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凝血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17
作者 郑桂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水平 脑梗死患者 血液抗凝系统 AT-Ⅲ 脑供血不足 常用指标 纤溶系统 脑血管
下载PDF
新型抗凝血元素——“水蛭素”的静脉留置针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庆元 《科技资讯》 2012年第21期214-214,216,共2页
本设计的"静脉留置针",改变了目前医疗领域所普遍使用的钢针置留患者静脉血管内的"静脉留置针"传统结构,降低患者痛苦程度。特别是选用新型血液抗凝生物元素——"水蛭素"作为封管元素,弥补了生理盐水和... 本设计的"静脉留置针",改变了目前医疗领域所普遍使用的钢针置留患者静脉血管内的"静脉留置针"传统结构,降低患者痛苦程度。特别是选用新型血液抗凝生物元素——"水蛭素"作为封管元素,弥补了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所带来的不足和局限性,提高了患者血液检测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血液抗凝元素 水蛭素 生理盐水 肝素钠稀释液 封管
下载PDF
用新的血液疗法治牛风湿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春琳 郭加丰 《福建畜牧兽医》 2000年第5期12-13,共2页
针对兽医临诊的四肢游走性和肌肉性的重症风湿病例 ,我们选择与病畜同种的健康畜作为供血畜 ,以 10 %水杨酸钠作为抗凝血剂 ,对病畜输血治疗 11例 ,全部治愈 ,疗效显著 ,且无输血反应发生 。
关键词 水杨酸钠抗凝血液 牛风湿病 疗效
下载PDF
壳聚糖醋酸溶液对凝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丰 杨健 +2 位作者 陈世谦 阚耀东 纪凤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9-1003,共5页
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醋酸溶液的凝血作用.发现壳聚糖醋酸溶液使抗凝血液中红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聚集和变形.通过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促红细胞聚集实验,证明了低脱乙酰度壳聚糖(60%~70%)使红细胞聚集效果更好,... 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醋酸溶液的凝血作用.发现壳聚糖醋酸溶液使抗凝血液中红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聚集和变形.通过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促红细胞聚集实验,证明了低脱乙酰度壳聚糖(60%~70%)使红细胞聚集效果更好,分子量在105~106范围内作用不十分明显.对血液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的测定结果验证了壳聚糖醋酸溶液凝血机理不依赖于血小板和常规'瀑布'凝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醋酸溶液 分子量 脱乙酰度 凝血 红细胞 醋酸溶液 凝血作用 壳聚糖 红细胞聚集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浓度 脱乙酰度 凝血酶原时间 抗凝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