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2年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情况分析
1
作者 胡京辉 葛红卫 +4 位作者 秦倩倩 刘正敏 韩卫 潘彤 王瑞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 探讨2018—2022年京津冀15家血液筛查实验室(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提升京津冀血站实验室质量同质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的15家血站实验室,其... 目的 探讨2018—2022年京津冀15家血液筛查实验室(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提升京津冀血站实验室质量同质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的15家血站实验室,其中包括3家血液中心实验室和12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实验室,分别用代码A~O表示。收集15家血站实验室2018—2022年检测前接收标本总数、质量不合格标本总数以及常见不合格原因(溶血、乳糜、容量不足量、血细胞比容异常、采集后未按要求及时离心和其他原因等)对应标本数,分析检测前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2018—2022年15家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率为1.98‱,呈下降趋势,由2.54‱下降至1.57‱。标本质量不合格原因5年来保持稳定,占比依次是乳糜(74.72%)、溶血(7.41%)、容量不足量(5.42%)、其他原因(4.42%)、血细胞比容异常(4.35%)、采集后未按要求及时离心(3.68%)。15家血站实验室之间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检测前总体质量不合格标本率相比,11家实验室低于总体水平,其中4家持续保持稳定状态。结论 15家血站实验室的检测前过程控制总体良好,但由于各血站在检测前标本管理过程的流程设计和工作模式的不同导致统计数据存在差异,部分实验室仍有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前过程 质量管理 血液筛查 标本
下载PDF
献血者血液筛查反应性归队检测结果探讨
2
作者 潘婧婧 张锋 +1 位作者 林碧 朱紫苗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 分析浙江温州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反应性归队检测结果,为完善当地无偿献血归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并召回温州市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申请归队的血液筛查反应性既往献血者,进入召回检测流程后对感染性标志物进行血清学酶联... 目的 分析浙江温州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反应性归队检测结果,为完善当地无偿献血归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并召回温州市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申请归队的血液筛查反应性既往献血者,进入召回检测流程后对感染性标志物进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合核酸检测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印迹、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归队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申请归队的献血者160人中,进入归队检测流程82人(51.3%),成功归队51人(62.2%,51/82);再次献血25人(49.0%,25/51),共献血124次(全血21次,机采血小板103次),总献血量32 750 mL。结论 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流程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献血者的流失,恢复献血者的献血权益,也缓解了临床用血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归队 血液筛查反应性
下载PDF
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在不同检测筛查模式下的乙肝检测结果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一钦 黄纪红 +3 位作者 王敏 丰芳君 刘晋辉 董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罗氏Cobas s 201的血液核酸检测(NAT)结果评估其对HBV的检测效果。方法将检测结果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NAT混合检测(MP)、NAT单样本检测(ID)以及重复NAT单样本检测(rID)分组,分为ELISA+/NAT(ID)+、ELISA+/NAT(rID)... 目的通过分析罗氏Cobas s 201的血液核酸检测(NAT)结果评估其对HBV的检测效果。方法将检测结果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NAT混合检测(MP)、NAT单样本检测(ID)以及重复NAT单样本检测(rID)分组,分为ELISA+/NAT(ID)+、ELISA+/NAT(rID)+、ELISA-/NAT(ID)+、ELISA-/NAT(rID)+4组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重复NAT对反应性结果的检出是否存在差异,对于不同ELISA结果的NAT反应性标本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与核酸检出率的关联性。再通过补充试验,包括其他方法学的NAT系统和化学发光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进一步分析献血者的真实感染情况。结果766293份献血者标本中共有1691组HBV NAT(MP)+,其中1418组(83.86%)检出反应性结果(1418份HBV NAT+,7090份NAT-),仍有273组(16.14%)经重复检测仍未检出[共计1638份NAT-,Ct(MP):39.49±3.62]。HBV NAT+中,881份(62.13%)ELISA+/NAT(ID)+,19份(1.34%)ELISA+/NAT(rID)+,451份(31.81%)ELISA-/NAT(ID)+,67份(4.72%)ELISA-/NAT(rID)+。对于不同ELISA结果的标本,重复NAT对HBV的检出存在差异(P<0.05)。各组间Ct(ID)值仅ELISA+/NAT(rID)+和ELISA-/NAT(ID)+、ELISA+/NAT(rID)+和ELISA-/NAT(rID)+2组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对228份ELISA-/NAT(MP)+(ID)-进行补充试验,有56份(24.56%)经化学发光检测HBsAg+和7份(3.07%)经其他NAT系统检出反应性。剩余221份(96.93%)NAT-标本中,53份(23.98%)HBsAg+的献血者可能存在慢性感染,40份(18.10%)抗-HBe+和(或)抗-HBc+的献血者可能存在既往感染,其余128份(57.92%)均无反应性的献血者为NAT(MP)假反应性,且各组间抗-HBs含量差异较大(P<0.05)。结论重复NAT对不同反应性类别或不同血清学结果的献血者标本存在差异性检出,尤其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对于ELISA-标本进行重复NAT可明显提高检出率。Ct值可辅助评估NAT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ELISA-/NAT(MP)+(ID)-献血者,结合其他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可降低病毒残余风险,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血液安全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核酸血液筛查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万文俊 周海卫 +1 位作者 李曼郁 张河战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0期1205-1212,共8页
戊型肝炎是一种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后以肝脏损伤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粪-口传播,好发于青壮年及中老年人,在孕妇及免疫抑制人群中危害较大。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 戊型肝炎是一种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后以肝脏损伤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粪-口传播,好发于青壮年及中老年人,在孕妇及免疫抑制人群中危害较大。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HEV,其中约330万患者出现戊型肝炎症状。近期,通过血源传播而感染HEV的病例受到了广泛关注。经研究发现在全世界的无症状献血者中仅有0.013%~0.281%存在HEV病毒血症,但HEV在非常低的病毒血液浓度下同样具有传染性,并且迄今无特异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所以对献血者进行HEV筛查是必要的。目前HEV筛查政策只在少数国家实施,包括普遍筛查和选择性筛查。而对献血者提供的血液,尚没有明确规定检测HEV感染的标志物。本综述主要通过对比国内外HEV的核酸血液筛查情况探讨其研究进展及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核酸血液筛查 血清阳性率 献血员
下载PDF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赵睿 王一清 王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9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不同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阳性标本(>50 U/L)10份设为观察组,检测阴性标本(≤50 U/L)80份设为对照组。对... 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9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不同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阳性标本(>50 U/L)10份设为观察组,检测阴性标本(≤50 U/L)80份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液筛查。观察90份血液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布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 9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 HBsAg阳性以及抗丙型肝炎病毒(anti-HCV)阳性情况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多≤20 U/L;病毒核酸检测(NAT)联检阳性,鉴别为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多≤50 U/L。观察组HCV、HBsAg阳性率分别为40.00%、60.00%,高于对照组的33.75%、53.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面向血站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全面血液筛查期间,在血液筛查重要性不断突出的背景下,血液检测安全性也呈现出一定的提升趋势。但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价值比较有限,因此除了要做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外,还要做好血液筛查中输血五项指标等的检测,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依据,及时筛出异常血液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检测 血站
下载PDF
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及评价研究
6
作者 杜文功 马兴焕 +2 位作者 殷鹏 王培培 刘娟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19-23,共5页
目的:对一种国产血液核酸检测系统用于血液筛查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确保血站系统血液筛查的安全。方法:收集2022年1月廊坊市中心血站20份阴性血浆样本,同时收集2022-2023年廊坊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6703例血液标本,... 目的:对一种国产血液核酸检测系统用于血液筛查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确保血站系统血液筛查的安全。方法:收集2022年1月廊坊市中心血站20份阴性血浆样本,同时收集2022-2023年廊坊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6703例血液标本,并依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与医药行业标准《核酸扩增检测用试剂(盒)》要求,对核酸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抗干扰能力、抗交叉污染能力的性能进行验证,进行临床应用分析。结果:该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系统对20例血浆样本阴性检测的结果符合率为100%;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1+2)(HIV 1+2 RNA)的灵敏度检测结果符合率均为100%,精密度变异系数百分比(CV%)分别为1.57%、0.75%、1.49%。该系统进行核酸检测时,血红蛋白浓度水平为400 mg/dl的溶血血浆及甘油三酯浓度水平为3000 mg/dl的脂肪血标本对低浓度水平的HBV-DNA(9.0 IU/ml)、HCV-RNA(30.0 IU/ml)和HIV-RNA(135.0 IU/ml)标准物质的分析性能均无显著影响。10份高浓度(1000 IU/ml)的阳性样本与11份阴性样本交叉排列进行检测时无交叉污染现象。6703例标本混样模式下经核酸检测技术(NAT)共检测出16例反应性标本,占0.24%。结论:核酸检测系统在投入使用前要做性能验证以保证血液筛查的安全。目前的国产核酸检测系统能够满足血液安全筛查的要求。核酸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对于保证血液筛查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性能验证
下载PDF
血液系统疾病筛查过程中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价值评估
7
作者 李翔 秦莲 +1 位作者 李立娥 金华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讨论血液系统疾病筛查过程中两种血常规检测方法联合的价值。方法 选择800例血液系统疾病筛查的患者,先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血涂片镜检则检测出130例阳性患者和670例阴性患者。全自动分析仪... 讨论血液系统疾病筛查过程中两种血常规检测方法联合的价值。方法 选择800例血液系统疾病筛查的患者,先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血涂片镜检则检测出130例阳性患者和670例阴性患者。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出190例阳性患者和610例阴性患者,有10%的假阳性和2.5%的假阴性结果,整体符合率只有87.5%。两种检测方法在原始细胞、单核细胞、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形态异常时的符合率都相对较低,分别只有35.29%、52.17%、64.29%、68.18%和76.32%。结论 在血液系统疾病筛查中应用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 血液系统疾病筛查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欣 王欢 +3 位作者 李茂胜 李莹 高加良 李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评估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血液常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酶免双试剂及转氨酶检测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筛查,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病毒项目确认。确认阳性标本进一步做病毒载量和... 目的评估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血液常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酶免双试剂及转氨酶检测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筛查,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病毒项目确认。确认阳性标本进一步做病毒载量和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19562人份酶免阴性标本中共检出12份HBVDNA阳性标本,病毒载量为(〈12~30.6)IU/mL。其中5份为乙肝隐匿性感染,3份为乙肝感染恢复期,2份为变异病毒感染,2份为疑似乙肝窗口期感染。结论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有利于提高成都地区输血安全,特别是对检出ELISAHBsAS阴性的低浓度乙型肝炎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献血者 血液筛查、
下载PDF
ELISA联合核酸检测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建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53-55,共3页
探讨对于无偿献血群体,进行血液筛查上选择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协同核酸方式的检验价值。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都予以血液筛查,研究对象通过ELISA检测试剂开展了HBsAg、抗-HCV抗原/抗体、HIV抗原/抗体筛查... 探讨对于无偿献血群体,进行血液筛查上选择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协同核酸方式的检验价值。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都予以血液筛查,研究对象通过ELISA检测试剂开展了HBsAg、抗-HCV抗原/抗体、HIV抗原/抗体筛查的工作,而筛查的情况表现出阴性,进一步予以测定,测定内容为HBV、HCV、HIV。针对具体的血清学筛查情况予以汇总,分析单独的ELISA方式以及该方式同核酸象联合的阳性结果,对于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接受血液筛查的样本共计是30412份,单纯的通过ELISA方式,筛查不合格标本数量共计是86份,具体不合格占比主要是0.2827%;针对不合格标本类型,其中,HBsAg阳性为70份(0.2301%),抗-HCV抗原/抗体阳性10份(0.0328%),HIV抗原/抗体阳性6份(0.0197%)。通过联合方式,筛查到HBV阳性占比主要是0.3584%,相对比应用单纯以ELISA方式得出阳性率则要更低,具有差异性。ELISA筛查HBV、HCV、HIV阴性标本,通过更进一步核酸的测定,获得阳性标本,阳性的标本数量分别是在23份、0份、0份。结论 进行无偿献血群体,做血液的筛查工作,选择经ELISA的筛查同时配合进一步核酸方案,对于阳性检出率提高有利,可以对临床中安全输血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广州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0
作者 郑优荣 梁浩坚 +7 位作者 李仲平 杜荣松 黄志健 林诗雅 蓝岚茵 王淏 黃爱琼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采用美国诺华ProcleixTIGRIS全自动NAT检测分析系统和PROCLEIX ULTRIOAssay HBV、HCV、HIV(1型)NAT联检试剂,对616 70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HBV、HCV、HIV 3...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采用美国诺华ProcleixTIGRIS全自动NAT检测分析系统和PROCLEIX ULTRIOAssay HBV、HCV、HIV(1型)NAT联检试剂,对616 70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HBV、HCV、HIV 3项NAT联检,并对单项NAT阳性标本做NAT鉴别试验;同时采用血清学酶免(EIA)双试剂并行检测同批标本的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等项目。结果 NAT阳性检出率为0.95%(5 874/616 705),EIA检测HBsAg、抗-HCV、抗-HIV3项的阳性检出率为1.62%(10 048/616705)(P<0.01)。EIA检测全项合格标本的NAT阳性检出率为0.22%(1 365/594 325);单项NAT阳性标本的NAT鉴别试验阳性率为30.4%(415/1 365),其中HBV DNA阳性413例,占NAT鉴别试验阳性总数的99.52%,HCV RNA和HIV RNA阳性各1例;EIA双试剂检测阳性标本的NAT阳性检出率75.28%(4 148/5 510),EIA单试剂检测阳性标本的NAT阳性率检出率为2.27%(103/4 538);ALT EIA双试剂检测不合格标本的核酸NAT阳性检出率2.31%(336/14 554),其中单项ALT检测不合格标本的NAT阳性检出率为0.01%(2/14 080),而且半年后对这些献血者随访NAT复检均为阴性。结论目前广州地区血清学EIA检测合格血液中存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主要是输血感染HBV;将NAT检测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NAT) 酶免检测 血液筛查 血液安全 HBV HCV HIV 广州献血者
下载PDF
PCR-微流芯片检测HBV DNA在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卞茂红 张循善 +2 位作者 刘淑均 许伟 杨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血液筛查中检测HBVDNA的必要性及应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献血者HBVDNA可运 行模式。方法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已经过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献血者的微量血清汇集池(5人 份×50μl)HBVDNA,再对阳性血清汇集池中... 目的 探讨在血液筛查中检测HBVDNA的必要性及应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献血者HBVDNA可运 行模式。方法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已经过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献血者的微量血清汇集池(5人 份×50μl)HBVDNA,再对阳性血清汇集池中的标本进行单份检测。用HBVDNA(-)的献血者血清系列稀释 HBVDNA标准质控血清,分别测定其含量,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分别检测37例HBeAg(+)、16例HCV RNA(+)、3例抗 HAVIgM(+)患者标本的HBVDNA,观察其特异性;再重复检测不同稀释度的HBVDNA标 准质控血清,以了解其批内、批间变异。结果 545份(分109个血清汇集池)无偿献血标本中有7份HBVDNA阳 性(1.28%)。PCR 微流芯片法检测HBVDNA敏感度为4.81×102拷贝/ml;HBeAg(+)患者的HBVDNA阳性 检出率为100%(37/37),而HCVRNA(+)、抗 HAVIgM(+)患者的HBVDNA全为阴性;批间、批内变异范围 分别为15.6%~40.2%、11.9%~30.6%。结论无偿献血者开展HBVDNA检测是必要的。PCR 微流芯片法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把它应用于血液筛查中并利用混合标本检测HBV DNA是可行的,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HBV 微流芯片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汇集池 血液筛查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师玲玲 刘赴平 +3 位作者 王德文 许慧芯 朱毅瑜 陈少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将核酸检测(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过程。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系统对血站常规EI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65 497份标本进行HIV、HCV和HBV3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65 497份EIA检测合格标本中,NAT共... 目的将核酸检测(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过程。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系统对血站常规EI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65 497份标本进行HIV、HCV和HBV3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65 497份EIA检测合格标本中,NAT共检出阳性59例,阳性检出率为0.9‰;NAT筛查阳性标本经另1种核酸检测系统确证阳性率为65.38%(17/26)。结论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NAT) 献血者 HIV HBV HCV 血液筛查 血液安全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及分析 被引量:50
13
作者 张妍 朱海峰 +3 位作者 孙波 曹磊 陈富强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对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探讨将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血液筛查系统对本中心ELISA检测阴性的91 271份标本进行HBV、HCV和HIV 3项联合筛查,并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分项定... 目的对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探讨将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血液筛查系统对本中心ELISA检测阴性的91 271份标本进行HBV、HCV和HIV 3项联合筛查,并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分项定量检测和乙肝5项检测。结果 91 271份标本中共检出核酸阳性标本60例,阳性检出率为0.066%;其中38例定量检测阳性,且均为HBV DNA。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可有效地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输血安全 血液筛查
下载PDF
丙氨酸转移酶血液筛查应用意义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李栋 李超 +3 位作者 高瑜 励修楣 贾尧 王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3 395名因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第2次献血筛查时间间隔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5 ... 目的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3 395名因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第2次献血筛查时间间隔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5 360名献血者中32 042名ALT检测不合格(5.67%);再次献血的3 395名延缓献血者中,2 205名(64.95%)血液筛查结果合格,1 190名(35.05%)血液筛查不合格,其中单纯ALT不合格者1 151名(33.90%),单纯梅毒、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结果转阳者分别为11(0.32%)、12(0.35%)、7(0.21%)和1(0.03%)人,ALT与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同时不合格者分别为1(0.03%)、2(0.06%)和1(0.03%)名;72.64%延缓献血者的献血间隔时间<半年,单纯特异性传染病指标转阳者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0(24—267)d,ALT与特异性传染病指标同时不合格者的献血间隔期为91—220 d。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检测 血液筛查 延缓献血 血液安全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上海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谢云峥 陈凌燕 +2 位作者 蔡茵 杨军 周国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4-766,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评估在上海地区开展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在核酸检测平台上,对31 184人次HBsAg,抗-HCV,抗-HIV 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HCVRNA,HIV RNA-1 3项联合核酸定性(cobas TaqScre...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评估在上海地区开展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在核酸检测平台上,对31 184人次HBsAg,抗-HCV,抗-HIV 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HCVRNA,HIV RNA-1 3项联合核酸定性(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检测,先进行6人份混样(pool)MPX检测,再对组成混样MPX反应性pool的标本进行单检。对于MPX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鉴别试验,同时使用罗氏ECL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进行乙肝补充血清学试验。结果 31 184人次标本共检测了5 198个pool,发现47个反应性pool,pool反应性率为0.9%;反应性pool拆分单检发现31例MPX反应性标本,经鉴别其中24例为HBV DNA,2例为HCV RNA/HBV DNA合并阳性,5例鉴别结果为不确定。结论核酸检测能在目前常规血清学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到核酸反应性的标本,常规开展核酸检测能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血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下载PDF
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与献血者淘汰情况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邓雪莲 张丽 +2 位作者 高勇 梁晓华 安万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通过血液筛查数据和献血者淘汰情况的分析,探讨我国血液筛查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对输血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寻求其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363家采供血机构在2009~2011年间血液筛查HBsAg抗-HCV、HIV抗原/... 目的通过血液筛查数据和献血者淘汰情况的分析,探讨我国血液筛查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对输血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寻求其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363家采供血机构在2009~2011年间血液筛查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和抗-TP 4项检测的分项不合格数、双试剂检测阳性数和检测相关的献血者最低淘汰标准进行调查。结果全国363家采供血机构2009、2010和2011年完成的血液检测数分别为11 028 181、11 684 064和12 290 342,平均年递增5.72%;血筛4项不合格人次分别为196 575、216 691和229 787,平均年递增8.45%。319家单位的血液筛查不合格分类统计不合格数为619 339(1.96%),单试剂阳性数占不合格总数的48.5%。4项检测中HIV抗原/抗体检测不合格比例最低(0.19%),但单阳占比最高(84.82%),是双阳的5.3倍;抗-HCV检测单阳率(60.83%)是双阳的1.5倍;HBsAg检测不合格比例最高(0.65%),抗-TP检测位于其次(0.61%)。28家血液中心的4项检测单阳率均高于其它非血液中心单位。340家单位中有252家(81.82%)执行单试剂重复阳性的献血者最低淘汰标准,单试剂单次阳性淘汰标准33家(9.71%),双试剂重复阳性27家(7.94%)。结论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假阳性;建立阳性结果确认程序,完善的献血者评估体系,实现血液与献血者分开管理是推动输血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应采取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假阳性 献血者 淘汰
下载PDF
核酸检测在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及特点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尚桂芳 庄乃保 +4 位作者 李活 叶贤林 杨宝成 朱为刚 杨立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对酶联免疫检测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将酶联免疫检测阴性的样本按不同试剂厂家的要求进行汇集并进行核酸筛查,不同时段应用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室间质... 目的对酶联免疫检测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将酶联免疫检测阴性的样本按不同试剂厂家的要求进行汇集并进行核酸筛查,不同时段应用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在筛查的55 543人份样本中,检出HBsAg阴性而核酸HBVDNA阳性的样本2份,未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艾滋病毒抗体阴性而其相应核酸阳性的样本。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相符,国际室间质评结果HIV-1RNA完全相符,HBVDNA和HCVRNA分别有1个和2个未检出。结论我国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还需进一步扩大检测规模。核酸检测在血站和医院应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血液安全 血液筛查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宝鸡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晶 周艳 +2 位作者 丁卫平 张倩 冯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4-786,共3页
为保障输血安全,预防控制输血传染病的传播,目前我国规定对所有采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的血清学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清学检测试剂不断更新换代,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大大降低... 为保障输血安全,预防控制输血传染病的传播,目前我国规定对所有采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的血清学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清学检测试剂不断更新换代,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大大降低了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 HBV HCV HIV 血液筛查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钱榕 后平钦 +2 位作者 方昌志 熊丽红 刘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罗氏诊断公司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血站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79 414人份血液标本进行HIVRNA-1,-2、HCV RNA和HBV DNA 3项联合核酸检测...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罗氏诊断公司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血站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79 414人份血液标本进行HIVRNA-1,-2、HCV RNA和HBV DNA 3项联合核酸检测(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先对6人份标本混样进行NAT,如为阴性,则直接出具结果,如出现阳性结果,再进行拆分检测;对NAT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分项确证试验。结果ELISA法共检测了98 935人份标本,抗-HIV、抗-HCV、HBsAg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共96 923份;对79 414人份血液标本NAT共检出阳性194例,阳性率为0.24%;分项检测发现127例阳性标本,病毒类型均为HBV DNA,未检测出HCV RNA和HIV RNA,阳性检出率为65.46%(127/194)。结论 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HIV RNA-1,-2、HCV RNA和HBV DNA反应性标本,常规开展NAT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献血者 HBV HCV HIV-1 -2
下载PDF
自动化核酸扩增技术(NAT)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叶贤林 孙斌斌 +4 位作者 杨宝成 朱为刚 李活 庄乃宝 尚桂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安全性,探讨自动化核酸扩增技术在血站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的基础上,应用STAR2000加样仪自编程序进行全自动血样汇集(8人份),在KHB-DP1000半自动核酸提取仪上自动化方法提...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安全性,探讨自动化核酸扩增技术在血站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的基础上,应用STAR2000加样仪自编程序进行全自动血样汇集(8人份),在KHB-DP1000半自动核酸提取仪上自动化方法提取样本核酸,应用荧光PCR方法在AB I7300上进行扩增和检测分析结果,用临检中心室间质控品和澳大利亚室间质控品进行室间质评,用标准品考评检测限量。结果应用标准品考评检测限量,本法的95%的检出限量HBV DNA、HCV RNA和H IV RNA分别为100.9 IU/m l,155.1拷贝/m l和165拷贝/m l,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60.1、302.2),(98.9,398.6)和(105.2,425.8)。通过对16 744个样本共2093汇集池检测,初始检测HBV DNA阳性池2个,HCV RNA、H IV RNA未检出阳性池,进一步拆分检测,有2份献血者的血液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率为0.012%。结论随着国内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考虑将国产自动化核酸扩增试剂纳入血站血液常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核酸扩增技术 荧光PCR 血液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