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血液肿瘤病房5例带状疱疹诊治体会
1
作者 梅竹 谢晓恬 刘振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7-378,共2页
近来,我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曾发生带状疱疹小规模流行,值得引起重视。本文总结诊疗过程中的经验及体会。 临床资料 一、病例 在本次带状疱疹流行中,有5例白病血患儿相继发病。均为完全缓解(CR)后住院行巩固或强化治疗的患儿。
关键词 血液肿瘤病房 儿童 带状疱疹 流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夜制排班模式在肿瘤血液病房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兰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全夜制排班模式在肿瘤血液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作为传统排班模式组;2013年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作为实施组,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通过与护士护生访谈、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种排班模式在交接班次数;护士和患者、... 目的探讨全夜制排班模式在肿瘤血液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作为传统排班模式组;2013年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作为实施组,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通过与护士护生访谈、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种排班模式在交接班次数;护士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变化。结果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后交接班次数由每日4次减少为每日3次;护士满意度达100%,患者、家属满意度上升到97.6%;护理质量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夜制排班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的需要及病区安全,尊重护士及其家庭的意愿,符合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夜制 排班模式 肿瘤血液病房 应用
下载PDF
血液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范芸 常乃柏 +4 位作者 胡云建 艾效曼 徐少全 李江涛 顾惜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55-14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体外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留取2001-2005年化疗患者院内感染血、痰、尿等的非重复标本,体外分离、鉴定菌株,以Kie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5... 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体外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留取2001-2005年化疗患者院内感染血、痰、尿等的非重复标本,体外分离、鉴定菌株,以Kie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5年来血液病房的检出细菌以G-杆菌多见,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G+球菌及真菌近年比例缓慢上升,主要为肠球菌属和念珠菌属;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耐药菌株近年检出较多,大多数G-杆菌对半合成青霉素耐药,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仍高度敏感。结论:化疗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主要为G-菌,但G+菌、真菌以及耐药菌株检出增加,其原因可能与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及医院交叉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液肿瘤病房 医院感染 细菌 抗生素
下载PDF
跌倒护理在肿瘤血液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梅枝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肿瘤血液病房中应用跌倒护理的效果。方法335例肿瘤血液病房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及跌倒护理安全宣教,对于存在跌倒高风险患者,告知防跌倒相关注意事项并签署相关文件,... 目的探讨在肿瘤血液病房中应用跌倒护理的效果。方法335例肿瘤血液病房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及跌倒护理安全宣教,对于存在跌倒高风险患者,告知防跌倒相关注意事项并签署相关文件,启用《跌倒护理单》并实施跌倒护理,并实施全面质控,观察其效果。结果 335例肿瘤血液病房患者中,仅有2例因不慎发生跌倒,但患者有较强的防跌倒相关知识,没有造成更大伤害及医疗纠纷,其余患者均未发生跌倒。结论肿瘤血液病房中,及时对收治的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跌倒护理并进行全面质控,可减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保证了住院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液病房 跌倒 护理 质控
下载PDF
ELA2基因突变致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卫红 华瑛 +4 位作者 孙青 谢瑶 吴鹏辉 李硕 卢新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8-469,共2页
患儿男,1岁11月龄,因“间断发热伴口腔溃疡1年6个月,左额颞部肿胀10余天”于2013年6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治疗。患儿从生后5个月起反复无诱因出现高热、牙龈红肿、口腔溃疡和颌下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后好转。... 患儿男,1岁11月龄,因“间断发热伴口腔溃疡1年6个月,左额颞部肿胀10余天”于2013年6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治疗。患儿从生后5个月起反复无诱因出现高热、牙龈红肿、口腔溃疡和颌下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平均每月发生1~2次,当地医院多次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基因突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先天性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颌下淋巴结肿大 血液肿瘤病房 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