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纤颤患者C反应蛋白质、左房内径及D-二聚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武卫党 牛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左房内径(LAD)及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房颤患者共38例,其中慢性房颤20例、阵发性房颤18例,非房颤对照组40例,各组分别检测血清CRP与D-二聚体...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左房内径(LAD)及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房颤患者共38例,其中慢性房颤20例、阵发性房颤18例,非房颤对照组40例,各组分别检测血清CRP与D-二聚体水平,同时心脏超声波检查LAD。结果:房颤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房颤组CR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房颤组LAD与阵发性房颤组左LA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CRP与LAD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的心房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同时提示各类型房颤患者均存在血栓前状态,借助D-二聚体水平可判断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以期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 c反应蛋白质/血液 @左房内径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纤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勤 崔倩卫 +1 位作者 官功昌 杨明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纤蛋白原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3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其中SAP患者123例,UAP患者128例,AMI患者65例,60例经...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纤蛋白原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3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其中SAP患者123例,UAP患者128例,AMI患者65例,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纤蛋白原水平。结果: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清CRP、FIB较对照组均升高,尤其是UAP组和AMI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FI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可以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 血液c反应蛋白质 代谢 纤维蛋白 代谢
下载PDF
糖耐量受损人群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康冬梅 叶山东 +3 位作者 谈敏 陈燕 王卫东 胡世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了解糖耐量受损(IGT)状态下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48例正常糖代谢人群(NGT)和49例IGT人群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定血脂(TG、TC、LDL-C、HDL-C)和胰岛素水... 目的了解糖耐量受损(IGT)状态下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48例正常糖代谢人群(NGT)和49例IGT人群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定血脂(TG、TC、LDL-C、HDL-C)和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结果①IGT组CRP和Fg水平明显高于NGT组;②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在IGT人群中,CRP和Fg与HOMA-IR、空腹胰岛素水平、BMI、WHR、舒张压、收缩压、TG和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③IGT组BMI、脂代谢异常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和HOMA-IR显著高于NGT组。结论炎症因子水平在IGT状态下已开始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肥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胰岛素抗药性 c反应蛋白质/血液 纤维蛋白血液
下载PDF
高脂血症模型兔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筱雯 江志奎 +13 位作者 朱华庆 肖林林 谢斌 胡若磊 胡超杰 张素梅 张玲 刘超 陈孝宇 何苇 桂淑玉 周莉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分析兔饮食性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高胆固醇饮食诱发兔高脂血症,检测高胆固醇饮食7、14、17、21、25、28d兔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 目的分析兔饮食性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高胆固醇饮食诱发兔高脂血症,检测高胆固醇饮食7、14、17、21、25、28d兔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大耳白兔在喂食高胆固醇饲料7、14、17、21、25、28d后血液中CHO和TG浓度逐渐升高(P<0.05),CK活性和CRP含量随着高脂血症的进程而逐渐升高,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兔血清CK活性和CRP含量与高脂血症的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血液 肌酸激酗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TOAST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容仙 廖仁昊 +2 位作者 胡伟东 张东素 闫胜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的关系及二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测定ACI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的血清OX-LDL、HS-CRP值,对TOAST...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的关系及二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测定ACI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的血清OX-LDL、HS-CRP值,对TOAST各亚型ACI患者的上述二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估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中增高明显;ACI患者OX-LDL、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结论: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OX-LDL与HS-CRP可能在ACI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病理生理学 蛋白 LDL/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TOAST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阴淑莹 王翠艳 魏芳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595-159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6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检测,与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6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多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双支及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检测患者血清Hcy与hs-CRP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疾病的预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半胱氨酸/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中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月霞 王冬环 郭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8-1679,1688,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经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确定心肌缺血程度的患者79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轻微缺血组,中度缺血组,明显缺血组,测定hsCRP水平。结果: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随着缺血程...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经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确定心肌缺血程度的患者79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轻微缺血组,中度缺血组,明显缺血组,测定hsCRP水平。结果: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hsCRP明显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缺血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hsCRP水平与心肌缺血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病理生理学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6关系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爱华 薛会光 +2 位作者 何宏 张花蕾 韩春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94-99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对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尿酸酶法测定SUA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IL-6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对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尿酸酶法测定SUA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组血清UA、CRP、IL-6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4.75%、68.64%、55.1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CRP与IL-6显著相关(r=0.457,P<0.01)。结论:SUA、CRP、IL-6可能是导致AMI的危险因素,提示可能与AMI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病理 尿酸/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宁洁 张绍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并比较30例GDM 孕妇(GDM组)和30 例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血清CRP 值.[结果]GDM组血清CR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并比较30例GDM 孕妇(GDM组)和30 例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血清CRP 值.[结果]GDM组血清CR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孕妇CRP 水平对GDM的早诊断、早预防及优生优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刚 韦君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379-1379,14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发病24h内的脑出血患者68例,正常对照组60例,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发病24h内的脑出血患者68例,正常对照组60例,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者发病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者(P<0.05);预后不良组发病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相关性。提示血清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反映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杭娟 王志坚 蒋宝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辛伐他汀短期干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4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72例...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辛伐他汀短期干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4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72例)和常规治疗组(70例),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d),治疗前和治疗3d后检测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hsCRP浓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但血清hsCRP浓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与血脂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辛伐他汀短期干预治疗显著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辛伐他汀 c反应蛋白质/血液 纤维蛋白 原/血液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蕾 韩玲玲 纪红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T2DM早期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确诊T2DM患者201例,按CAIMT分为CAIMT增厚组(CAIMT〉0.9mm)103例及CAIMT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T2DM早期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确诊T2DM患者201例,按CAIMT分为CAIMT增厚组(CAIMT〉0.9mm)103例及CAIMT正常组(CAIMT〈0.9ram)98例,另选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脂负荷餐,采集空腹及餐后4h的血标本,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及餐后4h甘油三酯(4hTG)。使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各组受试者的CAIMT。【结果】①T2DM组血清hs—CRP、4h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中CAIMT增厚组hs—CRP、4hTG显著高于cAIMT正常组(P〈0.01)。②T2DM患者hs—CRP、4hTG与CAIMT均呈正相关(P〈0.01),hs—CRP与4hTG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及餐后高脂血症与T2DM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血液 颈动脉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宇 苗润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3-1624,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心房颤动患者106例中器质性心房颤动88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18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40例,永久性心房颤动3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CRP水平,并与33例阵发性室上性...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心房颤动患者106例中器质性心房颤动88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18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40例,永久性心房颤动3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CRP水平,并与3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相比较。结果:孤立性房颤组和器质性房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器质性房颤组和孤立性房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CRP水平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组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的CRP增高与房颤的发生有关,高浓度血浆CRP水平可能促进了房颤的持续,降低血清CRP水平可能有利于降低房颤的发生率或减少房颤持续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 c反应蛋白质/血液 对比研究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中性粒细胞数预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侃 杨邵瑜 +6 位作者 徐晓 李鑫 张敏娜 王冰 陈雪琴 夏冰 马胜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基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的胸部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的发生率,并评价血常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ARP发...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基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的胸部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的发生率,并评价血常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ARP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接受VMAT胸部放疗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CTCAE 3.0标准进行ARP分级。采集患者放疗前1周内及放疗结束后1周内血常规数据及CRP指标,分析各指标与AR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77例患者ARP的发生率为39.0%(30/77),其中有症状ARP的发生率为28.6%(22/77)。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后中性粒细胞数较高(P=0.004)及放疗前、后CRP变化评分较高(P=0.006)是A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放疗后N和CRP变化评分联合预测AR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690。结论放疗后N联合CRP变化评分对于预测和诊断ARP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方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辐射性肺炎/病因学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中性白细胞/血液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伟 严章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8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48h测定血浆hs-...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8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48h测定血浆hs-CRP水平。按术后hs-CRP水平分为2组,A组(hs-CRP水平<4.0mg/L)86例,B组(hs-CRP水平≥6.0mg/L)41例。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48h血浆hs-CRP水平较前显著升高(P<0.05),B组术后1周内和术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48h血清hs-CRP水平较术前增高,增高程度是PCI术后6个月内预后的强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诊断 心肌梗塞/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飞娟 杨燕玲 +1 位作者 杜娟 朱华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1期2181-2183,共3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妞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剂量,吡格列酮最大加至45mg/d,二甲...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妞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剂量,吡格列酮最大加至45mg/d,二甲双胍最大加至1500mg/d,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二甲双胍组更明显(P均〈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吡格列酮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其对T2DM患者血脂水平影响与二甲双胍不同,但可能同样对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起保护作用,从而延缓T2DM及大血管并发症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药物疗法 噻唑类/药理学 血糖/分析 脂类/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外周血C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黎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1~12月本院儿科首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71例,对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B%)以及... [目的]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1~12月本院儿科首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71例,对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B%)以及CRP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抗菌药物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271例患儿中,CRP〈8mg/L221例,CRP〉8mg/L50例,不同CRP情况下GB%的分布情况与其相近,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cRP与GB%呈正相关(r=0.549,P〈0.01);不同CRP情况下WBC均值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使用抗茵药物治疗组与使用组患儿5d内退热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CRP含量的增高有助于临床对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应作为常规项目推广,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诊断 急性病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冠脉介入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芝兰 邓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30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 d hs-CRP的变化。[结果]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A组hs—CRP水平分别为(10.04±4.46)、(4.11±4.67)及(13.45±4.07)mg/L,B组则水平分别为(9.34±4.56)、(3.24±5.46)及(16.13±3.86)mg/L,两组患者PCI术后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24h及术后30d比较,hs—CRP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术后30d比较,A组hs-CRP水平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c反应蛋白质/血液 降血脂药/药理学 泛醌/药理学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艳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期间,我院CCU病房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年龄36~83岁,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Braunwal...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期间,我院CCU病房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年龄36~83岁,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各级之间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c反应蛋白质/血液 预后
下载PDF
妊娠相关蛋白A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影响
20
作者 杨蓉 刘金明 +7 位作者 王梅 马永娜 李拥军 王亚玲 张世阳 宋达 李亚伟 王晓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1-1613,1658,共4页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155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hPAPP-...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155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hPAPP-A是否升高(PAPP-A≥10mIU/L)分为高PAPP-A组(57例,PAPP-A≥10mIU/L)和低PAPP组(98例,PAPP-A<10mIU/L)。分别检测术后24h内hs-CRP水平及cTnI阳性率,并进行两组间各观察指标的比较。结果:高PAPP-A组术后hs-CRP水平及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PAPP-A组(P<0.05)。术前PAPP-A含量与术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浆PAPP-A水平是术后cTnI阳性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PAPP-A含量与术后hs-CRP成正相关,是术后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反应蛋白质/血液 肌钙蛋白/血液 妊娠相关α血浆蛋白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