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 β-交联羧基末端
下载PDF
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效果及对血清1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鸿雁 李剑 +2 位作者 翟羽 宋安洋 徐琬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用于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1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影响。方法手术后入住加强护理病房(ICU)且需要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用于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1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影响。方法手术后入住加强护理病房(ICU)且需要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健脾补肾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清P1NP和β-Crosslaps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3例,临床有效率为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7%。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由治疗前的(0.512±0.73)ρ·g^(-1)·cm^(-2)增加至(0.671±0.84)ρ·g^(-1)·cm^(-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1NP、β-Crosslaps含量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两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1NP、β-Crosslap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活血方 绝经后骨质疏松 血清1原胶氨基末端 β-胶特殊序列
下载PDF
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福生 周令望 +8 位作者 刘立志 高彦辉 孙辉 刘艺 郭新利 汪中伯 于波 钟学宽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4.98) μg/L(P <0 .0 1) ;病区正常人的血清PⅠCP浓度显著高于非病区正常人(40 .85± 6.75) μg/L(P <0 .0 0 1)。四川省病区正常儿童血清PⅠCP(52 .53± 12 .91) μg/L高于非病区正常儿童(45.91± 6.0 2 ) μg/L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慢型克山病患者机体胶原合成活跃 ,血清PⅠCP有可能成为监测慢型克山病的一个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血清 羧基末端 浓度变化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胃泌素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230-323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胃泌素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胃泌素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PI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PI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Hp阳性率为73.03%(65/89),其中Hp阳性组血清PINP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胃溃疡患者Hp根除率为81.2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根除率为90.9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除Hp治疗后,血清PINP水平明显高于根除Hp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根除Hp治疗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INP与Hp感染呈负相关(r=-0.521,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INP明显降低,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其中合并Hp感染PINP水平降低幅度更明显,胃泌素水平升高幅度更明显,两者水平与Hp感染具有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血清氨基 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水平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果明 刘先哲 +3 位作者 田丽红 黄秀凤 揭育丽 蒲晓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 5 ,15 ,30 ,90天及 2 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 90天的 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MI患者第 5 ,15 ,30 ,90天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P <0 0 1) ;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 3个月以上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 ,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 血清 羧基端 氨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勇 李璟 欧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和T2DM患者98例,使用超声检查行脂肪肝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NAFLD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5.4±12.4)ng/mL和(29.6±6.2)ng/mL,显著低于T2DM患者【分别为(68.3±15.6)ng/mL和(35.8±7.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26.6±5.1)mg/L,显著高于T2DM患者【(20.1±4.6)mg/L,P<0.05】;重度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0.7±4.9)ng/mL和(25.8±3.7)ng/mL,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分别为(45.2±5.6)ng/mL和(29.9±4.0)ng/mL,P<0.05】或轻度患者【分别为(49.1±6.2)ng/mL和(32.2±3.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30.3±3.0)mg/L,显著高于中度患者【(26.5±2.8)mg/L,P<0.05】或轻度患者【(23.9±3.1)mg/L,P<0.05】;联合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诊断T2DM合并重度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79.5%和81.4%,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评估(其AUC分别为0.744、0.752和0.704,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显著降低,而RBP4水平显著升高,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可能能帮助临床判断合并脂肪肝的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糖尿病 网膜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原胶氨基 诊断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含量的观察
7
作者 黄宗明 李东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不同程度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含量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将 41例高血压病人分成 3组 ,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PⅢNP、PⅠCP含...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不同程度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含量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将 41例高血压病人分成 3组 ,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PⅢNP、PⅠCP含量。结果  3组之间PⅢNP、PⅠCP含量均有差别 ;只有组Ⅰ与对照组无差异 ,其余两组与对照组各参数均有差别 ;PⅢNP、PⅠCP含量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PⅢNP、PⅠCP含量可以反映高血压肥厚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与代谢 ,并可能受循环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血浆 氨基末端 含量 羧基末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苏长阳 王明生 崔亮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与心室重构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STEMI患者入选,ELISA法测定入CCU即刻和发病第7天血清中PⅢNP含量。于发病第(7±2)天和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与心室重构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STEMI患者入选,ELISA法测定入CCU即刻和发病第7天血清中PⅢNP含量。于发病第(7±2)天和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个月复查超声△LVEDVI增加≥20%为重构组,△LVEDVI增加<20%为非重构组。结果:第7天时,STEMI患者血清PⅢNP浓度均明显高于入院水平[(7.95±3.61)ng/m1 vs(4.18±1.83)ng/ml,P<0.001],急诊PCI患者血清PⅢNP浓度明显低于未行急诊PCI者[(7.02±2.97)ng/ml vs(11.07±3.82)ng/ml,P<0.001]。6个月随访时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为27.96%,急诊PCI患者22.78%,未急诊干预者57.1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8。重构组患者第7天PⅢ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10.82±3.91)ng/ml vs(6.86±2.83)ng/ml,P<0.001]。结论:STEMI患者第7天血清PⅢNP水平与半年时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第7天血清PⅢNP水平升高者心室重构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清氨基末端 心室重构
下载PDF
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9
作者 廖鑫 邓凡曲 +5 位作者 袁世英 杨丽弘 张琳 章莹 程峣 高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900-3903,共4页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体内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4例,分为(T2DM)组42例、T2DM合并NAFLD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NC组)45例,单纯N...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体内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4例,分为(T2DM)组42例、T2DM合并NAFLD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NC组)45例,单纯NAFLD组40例。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肝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D〔25-(OH)D〕及血清PIN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各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25-(OH)D水平在T2DM组及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降低(P<0.05)。T2DM+NAFLD组PINP显著降低(P<0.05)。PIN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呈显著正相关(r=0.247、0.253,P均<0.05),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HbA1c、FPG、FIns、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呈显著负相关(r=-0.164、-0.296、-0.421、-0.394、-0.162、-0.413、-0.334、-0.231,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FPG、HbA1c、TG、TC是PI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NP、25-(OH)D是T2DM合并NAFLD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PINP与T2DM合并NAFLD糖脂代谢密切相关,对其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胶氨基 2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胶原前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锐棠 龚晓兵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者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83例临床心肌炎患者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心肌炎患者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以ELISA法分别检查其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末端肘(ICT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者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83例临床心肌炎患者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心肌炎患者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以ELISA法分别检查其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末端肘(ICT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浓度。健康志愿者不予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心肌炎患者血清胶原前肽水平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增高。经连续2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心肌炎患者ICTP和PIIINP血清浓度均下降,其中ICTP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疗效可靠,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干预胶原代谢,抑制胶原过度增生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血清 I羧基末端 氨基末端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亮 魏经汉 +1 位作者 赵洛沙 魏太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P)含量变化及与反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和 6 1例CHF患者 (CHF组 )血清中PIP和P...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P)含量变化及与反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和 6 1例CHF患者 (CHF组 )血清中PIP和PⅢP浓度 ,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 (VE和VA)。结果 :CHF组血清中PIP和PⅢ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并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有升高趋势 ,但与导致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无关。血清PⅢP和PI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 ,与VE/VA 呈负相关 ,并与同期测定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 羧基端 氨基 左室射血分数 心室重建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ⅠCP、PⅢNP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丽波 方向明 何兆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89-179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对照组取40例未合并HFPEF的高血压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对照组取40例未合并HFPEF的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其血清PICP、PⅢ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HFPE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PICP、PⅢ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血清PICP、PⅢNP水平与LVDF相关,可作为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及LVDF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末端 氨基末端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高血压
下载PDF
血清胶原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自强 王磊 于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1期3379-3384,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心肌胶原标志物Ⅰ型前胶原蛋白羧基末端前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Ⅲ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AMI并在胸痛发作6 ... 目的探究血清心肌胶原标志物Ⅰ型前胶原蛋白羧基末端前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Ⅲ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AMI并在胸痛发作6 h内行直接PCI术病人19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两组:MACE组33例,无MACE组15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术前,术后7 d病人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 d无MACE组和MACE组病人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 MACE组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均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LVEF明显低于无MACE组(P<0.05)。MACE病人术后7 d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术后7 d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对MACE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7和0.641;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术后7 d PⅠCP浓度、术后7 d PⅢNP浓度均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AMI病人PCI术后较高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与病人心室重塑有关,且高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均是预测AMI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蛋白羧基末端 氨基末端 心室重塑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虑 车雅靖 王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骨转换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4名骨质疏松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血清MMP-1...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骨转换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4名骨质疏松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血清MMP-1、血清ALP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水平。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MMP-1与ALP及NTX无相关性;患者血清NTX水平较年龄匹配的骨质疏松组增高(P<0.0 5),血清MMP-1水平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及骨质疏松组(P<0.05)。结论血清NTX水平增高可能为骨折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MMP-1水平升高,可能为高骨代谢转换过程中的一种生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血清碱性磷酸酶 氨基末端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_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BM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金山 罗良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BMD正常组和BMD降低组。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分析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19例出现BMD降低(28.4%),两组间腰椎及左、右髋部BMD差异显著(P<0.01);②BMD减低组的PINP和ICTP[分别为(56.9±18.2)μg/L和(3.78±0.83)μg/L]高于BMD正常组[分别为(43.8±15.1)μg/L和(3.45±0.98)μg/L],其中PINP差异显著(P<0.05),25-OH-VitD3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6±7.8)ng/ml和(27.4±9.2)ng/ml,P>0.05];③PINP与L1-4、左股骨近段、左股骨颈的BMD呈正相关(r=0.274~0.402,P<0.05),ICTP及25-OH-VitD3与BMD无明显相关性(r=-0.226~0.083,P>0.05),PINP与25-OH-VitD3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95,P<0.05)。结论:绝经前期妇女有骨转换增高趋势,BMD检查联合骨转换标志物测定有利于识别绝经前期高风险发生骨质疏松的妇女,以指导OP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骨密度 骨转换 氨基(PINP) 交联羧基末端(ICTP) 25-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PⅠCP、PⅢNP和MMP-1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房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915-2916,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6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只,分别予以缬沙坦和生理盐水灌胃;同时...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6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只,分别予以缬沙坦和生理盐水灌胃;同时选取8只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对照。给药8w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ⅠCP、PⅢNP和MMP-1浓度。结果SHR对照组血清PⅠCP、PⅢNP浓度明显高于WKY组(P<0.01);而SHR治疗组血清PⅠCP、PⅢNP浓度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SHR治疗组血清PⅠCP、PⅢNP、MMP-1浓度与WKY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可调控血清PⅠCP、PⅢNP及MMP-1的含量,恢复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抑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增生,防止心室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清羧基端 血清氨基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PINP、DKK1和SF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王晖 同海宁 +5 位作者 郑研 侯君 茹杏丽 张维华 高秋英 侯丽敏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DKK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3(SF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50例MM患者(MM组)及150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之间、不...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DKK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3(SF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50例MM患者(MM组)及150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之间、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之间、不同临床疗效MM患者之间的血清DKK1、PINP、SFRP3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与MM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对MM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MM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MM患者治疗前血清DKK1、PINP、SFRP3水平依次升高(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KK1、PINP、SFRP3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血清DKK1、SFRP3、PINP水平升高是影响MM患者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DKK1和SFRP3水平对MM患者临床疗效无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5,P>0.05),而治疗前血清PINP水平对MM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663,P<0.05)。结论MM患者治疗前的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是MM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治疗前血清PINP水平对预测MM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原胶氨基 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 分泌卷曲相关蛋白3 影响因素 疗效预测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病人CTX及PINP与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德航 刘苗苗 +1 位作者 王娟 高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9期3064-3066,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 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的关系。方法 选...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 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的绝经后T2DM病人,测其骨密度(BMD)值,据病人BMD值分成两组:骨量正常组(NO组)与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组(OD组),比较两组TBIL水平,并分别对TBIL和PINP、CTX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NO组与OD组年龄、体质指数(BMI)、TBIL、PINP、CTX、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组TBIL水平较OD组高( P <0.001),TBIL水平与PINP、CTX均呈负相关( r 分别为-0.410,-0.316, P <0.05)。结论 绝经后病T2DM人TBIL水平与PINP、CTX呈负相关,较高的TBIL水平可以降低绝经后T2DM病人的骨转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总胆红素 氨基末端(N端) C端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PⅠNP、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颖昊 孟醒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原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原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铁调素、PⅠNP、β-CTX水平,并对其水平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ⅠNP、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调素、PⅠNP和β-CTX联合诊断的AUC最高为0.932,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PⅠNP、β-CTX水平增高,血清铁调素、PⅠNP和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调素 氨基 原胶C端β降解产物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血清OCN、P1NP、ALP活性与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血糖水平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钢 《临床研究》 2020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骨钙素(OCN)、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血糖水平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78例为研究组,其中糖... 目的分析血清骨钙素(OCN)、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血糖水平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78例为研究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26例,HbA1c 7.2%~9.0%26例,HbA1c>9.0%26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健康对照组。均检测血清OCN、P1NP、ALP。对比两组血清OCN、P1NP、ALP和不同HbA1c患者血清OCN、P1NP、ALP水平,分析HbA1c和血清OCN、P1NP、AL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OCN、P1NP、AL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HbA1c>9.0%的患者血清OCN、P1NP、ALP水平低于HbA1c<7.2%及HbA1c7.2%~9.0%的患者,且HbA1c越高血清OCN、P1NP、ALP水平越低(P<0.05);HbA1c与血清OCN、P1NP、AL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HbA1c与血清OCN、P1NP、ALP水平呈负相关,HbA1c越高,血清OCN、P1NP、ALP水平越低,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骨形成功能越差,骨质疏松风险越高,临床据此制定最佳干预措施,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氨基末端 碱性磷酸酶 2糖尿病伴骨质疏松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