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病毒药物联合中医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耿明凡 高方媛 +3 位作者 李玉鑫 张群 刘尧 王宪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对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血清转换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9名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根据是否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抗病毒... 目的探讨抗病毒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对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血清转换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9名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根据是否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抗病毒西药组(209例)和中西药联合组(470例),观察治疗1年后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分层分析联合治疗的优势人群。结果治疗1年后,抗病毒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1. 5%和12. 8%(P=0. 66);应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评分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评分0~1分的患者,抗病毒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 6%和8. 1%(P=0. 04)。结论抗病毒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评分为0~1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 抗病毒治疗 评分模型 中医药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CYP2R1基因多态性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凤中 陈卫国 陈小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代谢酶基因CYP2R1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HB患者65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48 w,随访至72 w;根据治疗应答效果分为完全应答(CR)组和非...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代谢酶基因CYP2R1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HB患者65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48 w,随访至72 w;根据治疗应答效果分为完全应答(CR)组和非完全应答(NCR)组,对两组患者CYP2R1 rs2060793和rs12794714进行基因分型.观察其疗效和血清HBeAg转换的情况.结果 治疗48 w后,30例为CR组,35例为NCR组.CYP2R1 rs12794714 TT基因型(OR=2.019,95%CI:0.982~4.319,P=0.035)可以预测恩替卡韦治疗完成后持续的HBeAg血清学转换.在恩替卡韦治疗48 w后,CYP2R1 rs12794714 TT基因型患者的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非TT基因型患者含量(P<0.05).结论 携带T等位基因的CHB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后更容易获得HBeAg血清转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R1 多态性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与基因型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君 张园海 +3 位作者 郑中伟 伍建业 葛国洪 邵江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然史中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A-T)/1764(G-A)双突变的分布,以及与中国常见HBV基因型的关系和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然史中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A-T)/1764(G-A)双突变的分布,以及与中国常见HBV基因型的关系和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8例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利用制备的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采用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PSRT-PCR)方法对其血清行B、C基因型分型和双突变定量检测,比较双突变在B、C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CMIA)检测血清HBeAg和抗HBe,比较B、C基因型各组双突变株和野生株病毒的HBeAg血清学转换。结果:C基因型CHB患者BCP区1762/1764双突变率(70.65%)明显高于B基因型(29.17%,P=0.000)。观察HBeAg阴性CHB患者比例,B基因野生组明显高于其双突变组(28.57%,P=0.004)和C基因野生组(22.22%,P=0.000);C基因双突变组(63.08%)明显高于其野生组(22.22%,P=0.000)和B基因双突变组(28.57%,P=0.018)。在所有HBeAg阴性患者中,B基因野生组抗HBe阳性率(84.00%)高于其双突变组(0.00%,P=0.003)和C基因野生组(16.67%,P=0.004);C基因双突变组抗HBe阳性率(19.51%)与其野生组(16.67%)和B基因双突变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0)。结论:在我国慢性HBV感染人群中,C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BCP区1762/1764双突变;B基因野生型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并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较彻底;而C基因双突变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但不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不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核心启动子 突变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濛濛 赵红 谢雯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过程中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接受NAs治疗的51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过程中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接受NAs治疗的51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82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HBVDNA及血清HBVRN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HBV RNA水平与ALT、HBsAg、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接受NAs治疗182周时,血清ALT(中位数:19.7 U/L vs 58.1 U/L)、AST(中位数:20.9 U/L vs 47.0 U/L)及HBs Ag(3.13±0.43 log10IU/ml vs 3.38±0.40 log10IU/ml)水平较基线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 DNA阴转率为93.62%(44/47)。(2)接受NAs治疗182周时血清HBV RNA水平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6±1.07)log10IU/ml vs(4.22±1.28)log10IU/ml;t=1.56,P=0.13]。(3)治疗182周时,HBe Ag未阴转组与阴转组(中位数:3.2 log10IU/ml vs 3.5 log10IU/ml)、HBe Ag未发生血清学转换组与发生转换组(中位数:3.2 log10IU/ml vs 3.5 log10IU/ml)间血清HBV R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患者基线血清HBV RNA与ALT、HBs Ag、HBV DNA水平均无相关性(r=0.14,P=0.36;r=0.05,P=0.75;r=0.05,P=0.77)。结论血清HBV RNA水平变化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估及预测方面无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代偿期 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血清HBeAg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的预后意义
5
作者 崔翔 林磊 +2 位作者 王东平 潘志鹏 季国忠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全球肝癌相关的死亡原因一半与肝炎B病毒的感染相关[1]。由于肝移植器官短缺的限制,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患者(HCC)最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进展,患者的生存预后并不是很好。炎症水平和免疫反应在疾病的复发和病毒复制中... 全球肝癌相关的死亡原因一半与肝炎B病毒的感染相关[1]。由于肝移植器官短缺的限制,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患者(HCC)最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进展,患者的生存预后并不是很好。炎症水平和免疫反应在疾病的复发和病毒复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血清e抗原与炎症/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比如toll样受体、细胞因子信号和肿瘤信号通路[4,5],表明血清e抗原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 预后 肝癌
下载PDF
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6
作者 李春明 史正全 +2 位作者 於学军 谭友文 陈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5期8-10,13,共4页
目的比较使用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使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维持明显疗效的最长疗程。方法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38例,C基因型51例,测定两种基因型患者中使用干扰素-α 6... 目的比较使用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使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维持明显疗效的最长疗程。方法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38例,C基因型51例,测定两种基因型患者中使用干扰素-α 6、12、18、24个月(分别为6、12、18、24个月组)疗程的血清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HBeAg血清转换状况,比较两种基因型患者中使用干扰素-α不同疗程组以上指标的变化及两种基因型患者之间以上指标的总体差异。结果(1)B、C基因型乙型肝炎患者18个月疗程组的血HBV—DNA、ALT水平均明显低于6、12个月组,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6、12个月组。(2)疗程24个月组与18个月组相比,两种基因型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基因型患者24个月组血ALT水平仍明显低于18个月组,HBeAg血清转换率仍明显高于18个月组;C基因型患者血ALT水平及HBeAg血清转换率在24个月组与18个月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B基因型患者总体HBV—DNA水平、ALT水平均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总体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结论(1)用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B、C基因型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个月疗程时干扰素-α的抑制病毒复制、抗肝脏炎症及免疫调节效应均较6、12个月疗程时疗效继续明显增加。(2)干扰素-α对B基因型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总体优于C基因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 干扰素-Α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