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马英 卓华 +1 位作者 蒋聿瑛 陈静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择期行TURP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n=50)和硬膜外组(n=50),分别采用气管插...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择期行TURP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n=50)和硬膜外组(n=50),分别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与术后4 h、8 h、1 d、4d血清兴奋性氨基酸(EAA)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 h、8 h和1 d血清EAA水平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硬膜外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4 h、术后8 h和术后1 d MMSE评分较麻醉前下降(P<0.05),且硬膜外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4 d两组患者血清EAA水平和MMSE评分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老年TURP术均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前者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影响较轻,这可能与硬膜外麻醉升高血清EAA水平幅度较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老年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捏脊配合杵针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症状积分及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佳琪 佘继林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1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捏脊配合杵针对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症状积分及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TS患儿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硫必利)治疗,观... 目的:观察捏脊配合杵针对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症状积分及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TS患儿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硫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外治法(捏脊+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症状积分[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血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水平及生活质量[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CAQOL)]变化,并通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其随访过程中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YGTSS量表(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评分及总分、GLU、ASP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CAQOL量表(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上升趋势(P<0.05),上述指标变化组间比较相当(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7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χ2=16.579,P<0.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4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1,P<0.05)。结论:捏脊配合杵针治疗TS疗效与常规硫必利治疗有效率相当,但前者在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上更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 杵针 多发性抽动症 血清兴奋性氨基酸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水泉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黄东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82-248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在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strokescale,SSS)...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在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strokescale,SSS)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20d后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independentmeasure,FIM)的评定值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血清谷氨酸(24h)的水平和SSS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82,P<0.001),和FIM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4859,P<0.001)。将24h测量的血清谷氨酸浓度与6d后血清谷氨酸浓度值比较,分为持续增高组与降低组,两组20d后的FIM平均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0.01),血清谷氨酸浓度持续增高组的FIM得分犤(66.82±23.01)分犦远远低于谷氨酸浓度降低组犤(94.13±8.32)分犦。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可影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并参与继发性的脑损伤,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清 兴奋性氨基酸 神经功能恢复 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下载PDF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勤 翁中芳 +3 位作者 张璟 梁樑 徐洁懿 陈生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 (PD)大鼠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及部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制备部分和严重损毁的PD大鼠模型 ,给两种模型大鼠连续服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 /苄丝肼 3个月 ,利用高压液相色...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 (PD)大鼠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及部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制备部分和严重损毁的PD大鼠模型 ,给两种模型大鼠连续服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 /苄丝肼 3个月 ,利用高压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仪测定大鼠血清谷氨酸、谷氨酰胺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 ,采用生化法测定PD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 (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结果 左旋多巴可使严重损毁组大鼠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谷氨酸、谷氨酰胺水平无明显改变。使用左旋多巴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谷胱甘肽水平无明显改变 ,而小剂量左旋多巴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对PD模型大鼠可能有兴奋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PD 血清 兴奋性氨基酸 抗氧化指标 谷氨酸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血浆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行为心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洪丽 刘放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 了解抽动障碍患儿血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 (GLU)、天门冬氨酸 (ASP)水平现状及其与行为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 4 8例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ASP水平 ,其中暂时性抽动 13例 ,慢性运动性抽动 2 0例 ,抽动 秽... 目的 了解抽动障碍患儿血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 (GLU)、天门冬氨酸 (ASP)水平现状及其与行为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 4 8例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ASP水平 ,其中暂时性抽动 13例 ,慢性运动性抽动 2 0例 ,抽动 秽语综合征 15例 ;并对其家庭状况和相关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 4 8例抽动患儿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2 )慢性运动性抽动组和抽动 秽语综合征组患儿血浆GLU、ASP分别与对照组和暂时性抽动组比较 ,结果发现前两组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后两组 (P <0 0 5、P <0 0 1) ;各组血浆ASP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抽动障碍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紧张、脾气暴躁等行为心理问题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 (4)抽动组血浆兴奋性氨基酸 (EAAS)与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1)儿童抽动障碍存在EAA水平变化 ,GLU可能参与抽动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血浆 兴奋性氨基酸 EAA 对照组 患儿 抽动-秽语综合征 暂时性 谷氨酸 水平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游离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梅佳 朱日华 +2 位作者 张秀清 许尚臣 张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共3页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30例发病12小时至3天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氨基酸和其中14例患者的脑脊液氨基酸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Glu...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30例发病12小时至3天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氨基酸和其中14例患者的脑脊液氨基酸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水平明显升高;牛黄酸(Tau)、甘氨酸(Gly)递质水平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血清中Glu和Asp水平变化与脑梗塞直径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提示Glu和Asp参与脑梗塞的病理过程,血清Glu和Asp水平可作为临床观察其病情严重程度、梗塞面积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氨基酸 血清 脑脊液 脑梗塞
下载PDF
脑力智宝对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包金风 刘国卿 李子中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脑力智宝对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 ,研究脑力智宝对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脑力智宝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可明显地对抗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引起... 目的 :观察脑力智宝对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 ,研究脑力智宝对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脑力智宝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可明显地对抗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引起的PC12细胞形态改变 ,降低胞外乳酸脱氢酶活性 ,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智宝 血清药理学 PC12细胞 兴奋性氨基酸 一氧化氮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递质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伦立民 于维林 辛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递质 抑制性氨基酸 患者 老年 血浆 脑缺血 兴奋性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对低体重儿血清和脑脊液中Glu、Asp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俞生林 张瑞宣 +6 位作者 肖志辉 冯星 丁晓春 朱雪萍 詹晓斌 蒋滢 黄美英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0期904-905,共2页
目的 研究复方氨基酸对低出生体重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方法 采用丹酰氯 -聚酰胺薄层层析法测定 2 0例全能营养液 (TNA)治疗低体重儿和 2 0例非TNA治疗 (对照组 )低体重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 (Asp)水平。 结... 目的 研究复方氨基酸对低出生体重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方法 采用丹酰氯 -聚酰胺薄层层析法测定 2 0例全能营养液 (TNA)治疗低体重儿和 2 0例非TNA治疗 (对照组 )低体重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 (Asp)水平。 结果 治疗后TNA组血清中Glu、Asp皆显著提高 (P <0 .0 1) ,而脑脊液中Glu、Asp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中两者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TNA组脑脊液中Glu、Asp之间呈正相关 (r =0 .79,P <0 .0 0 1) ;血清中Glu、Asp分别与脑脊液中Glu、Asp均无相关性 (分别是r =0 .32 8,P >0 .0 5 ;r =0 .334,P>0 .0 5 )。结论 静脉使用复方氨基酸于低体重儿对其脑脊液中Gl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 低体重儿 GLU 脑脊液 P水平 血清 中枢神经系统 低出生体重儿 P〉0.05 全能营养液 薄层层析法 Asp TNA 天冬氨酸 对照组 谷氨酸 聚酰胺 治疗后 正相关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日粮氨基酸浓度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建阳 远德龙 +2 位作者 于光辉 韩先杰 宋春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3,16,共4页
为研究日粮氨基酸浓度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为(15.45±0.54)kg的健康烟台黑猪9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在保持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苏氨酸... 为研究日粮氨基酸浓度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为(15.45±0.54)kg的健康烟台黑猪9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在保持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苏氨酸(Dig-Lys/Dig-Thr)一致(100∶62)的基础上分别设0.91%∶0.56%、0.81%∶0.50%、0.71%∶0.44%3个Dig-Lys/Dig-Thr水平的日粮,作为处理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0.81%∶0.50%组猪群的料重比(F/G)最低(P<0.05),各处理组猪群的平均日增重(ADG)、尿素氮(UN)和总蛋白(T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91%∶0.56%组的猪群血清游离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0.71%∶0.44%组(P<0.05),与0.81%∶0.50%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烟台黑猪日粮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苏氨酸的建议需要量分别为0.81%、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水平 烟台黑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老年痴呆与血浆氨基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斌 彭丹涛 +1 位作者 王爱军 王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94-97,共4页
老年痴呆与血浆氨基酸水平的关系秦斌,彭丹涛,王爱军,王莹(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30)氨基酸作为神经递质,与老年痴呆发生的关系极为密切。80年代初Growdon和Corkin[1]对老年痴呆患者脑脊液内氨基酸... 老年痴呆与血浆氨基酸水平的关系秦斌,彭丹涛,王爱军,王莹(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30)氨基酸作为神经递质,与老年痴呆发生的关系极为密切。80年代初Growdon和Corkin[1]对老年痴呆患者脑脊液内氨基酸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以后Sm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血浆 患者 兴奋性氨基酸 结果报告 神经递质作用 脑脊液 水平 游离氨基酸 变化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湘华鲮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程小飞 李传武 +6 位作者 邹利 蒋国民 曾国清 李金龙 刘明求 梁志强 徐远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幼鱼形体指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蛋白水平为32.57%、37.58%、42.76%、47.83%和52.22%的5种等脂饲料。选取初始质量为(14.40±1.08)g的湘华...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幼鱼形体指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蛋白水平为32.57%、37.58%、42.76%、47.83%和52.22%的5种等脂饲料。选取初始质量为(14.40±1.08)g的湘华鲮幼鱼45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60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1)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湘华鲮的成活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52.22%蛋白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32.57%和42.76%蛋白组(P<0.05)。(2)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升高,湘华鲮肥满度呈降低趋势,且52.22%蛋白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肝体比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且37.58%蛋白组显著低于32.57%、47.83%和52.22%蛋白组(P<0.05);肠体比呈降低趋势,且52.22%蛋白组显著低于32.57%蛋白组(P<0.05)。(3)湘华鲮肌肉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升高而增大,且52.22%蛋白组显著大于32.57%和37.58%蛋白组(P<0.05),42.76%蛋白组显著大于32.57%蛋白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全鱼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灰分及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4)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其中52.22%蛋白组的必需氨基酸总和(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和(ΣNEAA)、鲜味氨基酸总和(ΣDAA)及氨基酸总和(ΣTAA)显著大于32.57%蛋白组(P<0.05)。(5)不同蛋白组间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均表现为37.58%<32.57%<42.76%<47.83%<52.22%,且52.22%蛋白组显著高于37.58%蛋白组(P<0.05)。综合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初步认定湘华鲮幼鱼最适蛋白质水平为37.58%—42.76%。通过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蛋白水平的折线法分析表明,湘华鲮幼鱼达到最大生长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华鲮 蛋白水平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氨基酸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小肽对蛋雏鸡增重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鹏 刘大森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血清激素水平 小肽制品 蛋雏鸡 20世纪80年代 游离氨基酸 蛋白质 吸收 胃肠道 动物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育肥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青云 杨开伦 +1 位作者 邵伟 余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精氨酸(Arg)是动物机体内携带氮最多的氨基酸,动物机体内的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氨,Arg可促进尿素循环,使血氨转换为尿素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氮的平衡,其在动物的营养代谢及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乙酰谷氨酸(NAG)是哺乳动物肝脏... 精氨酸(Arg)是动物机体内携带氮最多的氨基酸,动物机体内的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氨,Arg可促进尿素循环,使血氨转换为尿素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氮的平衡,其在动物的营养代谢及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乙酰谷氨酸(NAG)是哺乳动物肝脏尿素循环必需的一种特殊的辅酶因子,同时也是微生物和植物内源Arg合成的第一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血清激素水平 育肥猪 动物肝脏 尿素循环 营养代谢 Arg 氨基酸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清及脑脊液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李英杰 黄勇华 +5 位作者 武晓玲 王振金 陈恒年 郎森阳 蒲传强 朱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及脑缺血保护剂的研究中,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Glu)
关键词 脑梗塞恢复期 Γ氨基丁酸 脑缺血 含量变化 神经内科 急性期 患者血清 脑脊 梗塞面积 兴奋性氨基酸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玉清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兴奋性氨基酸(EAA)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毒性脑病患者(中毒性脑病组)及30例同期住院无神经系...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兴奋性氨基酸(EAA)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毒性脑病患者(中毒性脑病组)及30例同期住院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及其EAA。结果中毒性脑病组血清NSE、GFAP及其E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型患者最为明显(P〈0.05)。患者NSE、GFAP和EAA水平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042,0.038,0.030,P〈0.05)。结论血清NSE、GFAP及其EAA含量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程度越重,其血清中NSE、GFAP及EAA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兴奋性氨基酸 中毒性脑病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强 史俊涛 +1 位作者 崔建兵 张叶锋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11期1193-1194,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约15%~22%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在人体内有非必需氨基...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约15%~22%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在人体内有非必需氨基酸的特点,但在应激状态下分解代谢增快的过程中,是必需氨基酸。Gln可以保持氮平衡,保护肠黏膜,防止细菌易位和肠毒素进入血液,具有抗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水平 谷氨酰胺 血清白细胞介素 患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必需氨基酸
下载PDF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李氏5号方”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雪华 李锐 周莉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8-40,共3页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取新生小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建立离体的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MTT 自动微量法研究“李氏5 号方”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李氏5 号方”水...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取新生小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建立离体的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MTT 自动微量法研究“李氏5 号方”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李氏5 号方”水煎剂( 含挥发油成分) 虽能抑制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但作用不显著,而“李氏5 号方”含药血清则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损伤,并呈剂量依赖性。提示“李氏5 号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药理学 “李氏5号方” 神经细胞 谷氨酸损伤 原代培养皮层 MTT法 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
下载PDF
脑溢安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致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亚雄 黎杏群 梁清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脑溢安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脑溢安用于治疗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谷氨酸致离体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损伤模型 ,用中药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 ,检测各组细胞培养...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脑溢安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脑溢安用于治疗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谷氨酸致离体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损伤模型 ,用中药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 ,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 :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能显著地对抗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谷氨酸兴奋毒损伤 ,培养液中LDH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1)。实验过程中 ,含药血清加入量 5 %至 2 0 %均可。致神经元损伤的谷氨酸浓度以 1mmol·L- 1 以下为宜。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溢安 血清药理学 皮层神经元 兴奋性氨基酸 乳酸脱氢酶 大鼠
下载PDF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任淑萍 张婕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缺血瀑布机制,涉及到自由基、能量耗竭、兴奋性氨基酸、钙离子超载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自由基能通过损伤大分子物质导致缺血性脑损伤,也能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损伤脑组织,脑缺血时,超氧化物歧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缺血瀑布机制,涉及到自由基、能量耗竭、兴奋性氨基酸、钙离子超载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自由基能通过损伤大分子物质导致缺血性脑损伤,也能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损伤脑组织,脑缺血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下调,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使脑组织收到损伤;与缺血性脑损害有关的兴奋性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谷氨酸刺激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过度兴奋,导致Ca^2+大量内流,激活Ca^2+依赖性蛋白酶,引起细胞骨架破坏、自由基损伤、离子平衡紊乱等;当脑缺血时,Ca^2+平衡遭到破坏,大量Ca^2+内流引起Ca^2+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CA^2+超载 缺血性脑损伤 CA^2+内流 兴奋性氨基酸 清除自由基 钙离子超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