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2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静梅 杨荣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on)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13-08—2014-08收治的48例脑梗死老年患者(依达拉奉组)和2012-08—2013-08收治的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on)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13-08—2014-08收治的48例脑梗死老年患者(依达拉奉组)和2012-08—2013-08收治的52例脑梗死老年患者(常规组)的临床及治疗后的随访资料,2组均采用常规疗法,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静滴,30mg/次,2次/d,连用14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2组炎性因子TNF-α、IL-6、CRP、IL-8、IL-1β、ET、氧化应激产物SOD、MD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较常规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2组NIHSS、BI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依达拉奉组较常规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sVCAM-1、sP-selection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较常规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依达拉奉组显效率70.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6.15%(P<0.05);有效率87.50%,高于常规组的80.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降低sVCAM-1、sP-selection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可溶性P-选择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关系
2
作者 吴茂红 陈艳 杨桂荣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679-680,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人60例、健康对照者59例,所有的研究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空腹血清VCAM-1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DM组患者平均心率、最慢心率与对照...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人60例、健康对照者59例,所有的研究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空腹血清VCAM-1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DM组患者平均心率、最慢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最快心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DM组的血清SCVAM-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RVI低于25的患者其血清SCVAM-1水平明显高于HRVI高于25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SCVAM-1与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关系密切,参与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军 杨世伟 +4 位作者 曹黎明 于毅 王凤鸣 秦玉明 王大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9-670,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确诊为KD34例患儿急性期血清sVCAM-1、TNF-α水平,测定其中32例恢复期患儿血清sVCAM-1、T...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确诊为KD34例患儿急性期血清sVCAM-1、TNF-α水平,测定其中32例恢复期患儿血清sVCAM-1、TNF-α水平,26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结果KD组血清急性期sVCAM-1、TNF-α[(97.8±35.6)、(73.9±21.7)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1.2±8.9)、(2.7±1.8)μg/L],差异有显著性(Pa<0.01);KD患儿恢复期血清sVCAM-1、TNF-α水平[(46.9±16.8)、(4.3±2.9)μg/L]下降显著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a<0.01);而KD恢复期患儿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sVCAM-1与TNF-α呈正相关(r=0.798P<0.001)。结论sVCAM-1、TNF-α可能参与KD发病的病理过程,血清sVCAM-1、TNF-α检测有助于对KD病情发展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航宇 舒海荣 宋建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作为突发性耳聋组,同期年龄匹配的老年无突发性耳聋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 VCAM-1水平。结果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作为突发性耳聋组,同期年龄匹配的老年无突发性耳聋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 VCAM-1水平。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组血清s 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患者血清s VCAM-1水平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高于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P<0.05),生活习惯规律患者和生活习惯不规律患者、饮酒患者和不饮酒患者、吸烟患者和不吸烟患者及不同程度耳聋患者血清s 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s VCAM-1升高,其水平与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宪浩 郑贯中 +3 位作者 吴业新 刘勇 韩冰 于永志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5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血清sV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VCAM-1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UA疗效良好,同时可降低血清sVCAM-1水平,稳定易损斑块可能是其治疗UA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永才 李新胜 +1 位作者 张金成 钱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64-2166,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生化指标、IMT及血清sVCAM-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sVCAM-1、BMI、2 hPG和HOMA-IR有关(P<0.01)。结论血清sVCAM-1水平与T2DM早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清sVCAM-1水平,这可能是罗格列酮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罗格列酮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冬青 尚可 +2 位作者 谭子新 姜海 孙亚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110-111,1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老年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MS患者40例,非MS患者(NMS组)39例,正常对照组(NC组)32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VCAM-1、I...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老年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MS患者40例,非MS患者(NMS组)39例,正常对照组(NC组)32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VCAM-1、IR程度的差异。结果①MS组的血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NMS组(P<0.05),且两组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VCAM-1与体重指数(MB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M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随MS组分增加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代谢综合征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葛玉霞 段云友 +4 位作者 阮骊韬 曹铁生 袁丽君 吕发勤 刘禧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时兔血浆一氧化氮 (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 1 )的变化 ,探讨HHCY对内皮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8只 ,随机分为L 蛋氨酸M组(n =9)和对照N组 (n ... 目的 :通过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时兔血浆一氧化氮 (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 1 )的变化 ,探讨HHCY对内皮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8只 ,随机分为L 蛋氨酸M组(n =9)和对照N组 (n =9) .分别喂予添加 3%的L 蛋氨酸饲料和普通饲料 ,于 0 ,2 0 ,4 0 ,6 0和 80d检测其血浆中的NO ,GSH PX及VCAM 1的水平 ,同时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其髂外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 .结果 :HHCY时 ,M组兔髂外动脉的ED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0d (1 5 .3± 2 .6 ) % ;2 0d(5 .1± 1 .7) % ;4 0d (2 .7± 1 .0 ) % ;6 0d(- 4 .1± 1 .3) % ;80d(- 5 .5± 1 .3) % ;(P <0 .0 1 ) ,M组的EID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血浆中NO和GSH PX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血清中VCAM 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0d(0 .0 6 6± 0 .0 0 3) μg/L ;2 0d (0 .0 74± 0 .0 0 4 ) μg/L ;4 0d (0 .0 78± 0 .0 0 8)μg/L ;6 0d (0 .0 87± 0 .0 0 8) μg/L ;80d (0 .0 98± 0 .0 1 0 ) μg/L ;(P <0 .0 1 ) .结论 :慢性HHCY兔血浆NO ,GSH PX活性显著下降 ,并使VCAM 1的浓度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超声检查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药海滨 弓东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影响。方法将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次,1次/d,连用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影响。方法将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次,1次/d,连用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sVCAM-1浓度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VCAM-1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可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恢复,其保护机制可能是抑制sVCAM-1的产生,从而阻断白细胞向缺血区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妊高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0
作者 李绮玲 梁润彩 +2 位作者 高眉扬 饶安娜 佘达贤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446-1447,共2页
目的 测定正常中期和晚期妊娠及妊高征孕妇血清中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sVCAM - 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0例妊高征 ,32正常晚期妊娠及 30例正常中期妊娠孕妇的血清sVCAM - 1的含量。结果 正常中孕组与... 目的 测定正常中期和晚期妊娠及妊高征孕妇血清中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sVCAM - 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0例妊高征 ,32正常晚期妊娠及 30例正常中期妊娠孕妇的血清sVCAM - 1的含量。结果 正常中孕组与正常晚孕组血清sVCAM - 1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妊高征组血清可溶性VCAM - 1比正常组孕妇明显增高 ,P =0 0 0 5 ,且增高与其舒张压呈正相关 ,r =0 5 91,P <0 0 5。结论 sVCAM - 1在妊高征患者表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SVCAM-1 正常 血清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表达 晚期妊娠 结论 意义 重要作用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浓度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永祥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 1)的含量与胃癌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 2 5例正常人、30例术前未作任何治疗及术后 1周无感染的胃癌病人血清sVCAM 1的浓度 ,研究其浓度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 1)的含量与胃癌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 2 5例正常人、30例术前未作任何治疗及术后 1周无感染的胃癌病人血清sVCAM 1的浓度 ,研究其浓度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sVCAM 1比胃溃疡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术后血清sVCAM 1浓度显著下降(P <0 .0 0 1)。结论 :sVCAM 1有望成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是否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诊断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预后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意义
12
作者 孙兴珍 舒思静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12期1126-112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68例HSP患儿(其中急性期40例,恢复期28例)及25名健康儿童血清sVCAM-1、TNF-α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68例HSP患儿(其中急性期40例,恢复期28例)及25名健康儿童血清sVCAM-1、TNF-α水平,分别比较其急性期和恢复期及有或无肾损害HSP患儿上述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HSP急性期患儿血清sVCAM-1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肾损害组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结论 sVCAM-1、TNF-α可能参与HSP发病过程,血清sVCAM-1、TNF-α水平增高可作为儿童HSP肾损害的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勇 徐国成 茅双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38-1639,共2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3例HSP患儿(其中急性期37例,恢复期16例)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sVCAM-1、sIC...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3例HSP患儿(其中急性期37例,恢复期16例)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sVCAM-1、sICAM-1水平,分别比较其急性期和恢复期及有或无肾损害HSP患儿上述因子表达水平。结果HSP急性期患儿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对照组(Pa<0.01);肾损害组血清sVCAM-1、sICAM-1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a<0.01)。结论sVCAM-1、sICAM-1参与HSP病理生理过程,与疾病分期相关;血清sVCAM-1、sICAM-1水平增高可作为儿童HSP肾损害的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毛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明明 龚红蕾 +2 位作者 施晓民 邵志莉 蒋晓天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使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并跨膜迁移定向聚集于黏膜上皮参与气道炎症反应,毛细支气管炎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使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并跨膜迁移定向聚集于黏膜上皮参与气道炎症反应,毛细支气管炎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明显升高,sVCAM-1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指标,应用黏附分子的拮抗剂来指导临床治疗,可改善病情,提高婴儿生存率,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拮抗剂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硫辛酸干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火焱 陈德志 王昭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硫辛酸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B组)60例及健康对照者(A组)60名。B组给予硫辛酸每日600 mg静滴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后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sVCA...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硫辛酸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B组)60例及健康对照者(A组)60名。B组给予硫辛酸每日600 mg静滴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后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sVCAM-1等,进行对照研究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 sVCAM-1分别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2、0.366、0.284、0.332、0.433、0.396、0.532、0.314、0.328,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1、0.008、0.043、0.017、0.001、0.004、0.001、0.025、0.018);B组sVCAM-1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2,P=0.008);硫辛酸干预后B组sVCAM-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sVCAM-1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硫辛酸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sV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硫辛酸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代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VCAM-1水平,并采集观察组临床资料,分析检测血清sVCAM-1水平对诊断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VCAM-1为(556.38±78.24)ng/mL,对照组为(329.64±46.95)ng/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上呼吸道感染史、心脑血管合并症与血清sVCAM-1水平均呈明显相关,其中年龄>45岁者血清sVCAM-1水平高于年龄≤45岁者(P<0.05),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血清sVCAM-1水平高于无上呼吸道感染史者(P<0.05),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sVCAM-1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疾病者(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sVCAM-1水平较健康者高,高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血清sVCAM-1水平明显升高,早期检测血清sVCAM-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的诊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
17
作者 王爱琳 潘靓 +4 位作者 张金秀 刘冬阳 唐文秀 席阳 王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清sVCAM-1,计算NLR。比较对照组和HSP组NLR、sVCAM-1水平变化。比较HSP组不同疾病分期患儿NLR、sVCAM-1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根据肾脏病变或复发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4例)和预后良好组(72例)。比较HSP组不同预后患儿NLR与sVCAM-1水平变化,分析NLR与sVCAM-1水平对HS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HSP组NLR与sV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NLR、sVCAM-1水平更高(均P<0.05)。在HSP组中,急性期患儿NLR、sVCAM-1水平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05)。预后不良组NLR、sV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NLR联合sVCAM-1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712,高于NLR与sVCAM-1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NLR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患儿sVCAM-1和NLR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性和预后有关,两者联合对患儿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病情活动性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高雅 罗慧娟 张李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95-97,116,共4页
目的 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ROP预后... 目的 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ROP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出生的180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视网膜病变的36例早产儿为ROP组,无视网膜病变的144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CAM-1、ANGPTL4的表达水平,通过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ICAM-1、ANGPTL4表达水平对ROP的诊断价值,分析ICAM-1、ANGPTL4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ROP组血清ICAM-1、ANGPTL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CAM-1、ANGPTL4诊断RO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1、0.731,截断值分别为542.24 pg/m L、40.77μg/m L;联合诊断ROP的AUC为0.946,特异度为98.6%,高于单项诊断(77.8%、89.6%)。高表达ICAM-1、ANGPTL4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低ICAM-1、ANGPTL4组(P<0.05)。结论 ROP患儿血清ICAM-1和ANGPTL4表达水平升高,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玉霞 谢镇明 +3 位作者 钟玉云 王涛 吴静元 陈淑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86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 目的探讨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86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3~5 d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观察CVS发生情况。观察无CVS和不同程度CVS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IL-6变化,分析术后血清SICAM-1、IL-6与脑血管直径减少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SICAM-1、IL-6对CVS的诊断价值。结果CVS发生率39.53%(34/86),轻度、中度和重度CVS分别11、14和9例。无CVS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S患者术后3 d血清SICAM-1、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也显著高于无CV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S患者随CVS程度加重,术后3 d血清SICAM-1、IL-6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CVS患者术后3 d血清SICAM-1、IL-6水平与脑血管直径减少度均呈正相关(r=0.783、0.790,P<0.05),二者及其联合诊断CV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0.731、0.893,敏感度为81.82%、69.70%、84.85%,特异度为80.77%、88.46%、84.62%,且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一指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血清SICAM-1、IL-6水平与CVS发生及严重程度紧密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CVS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介入栓塞术 血管痉挛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通过降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减缓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0
作者 郑方芳 邓琴琴 +1 位作者 熊芳芳 刘衍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0-25,共6页
目的探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5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每组15只。以普通喂养方式为... 目的探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5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每组15只。以普通喂养方式为对照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构建AS模型组,高脂喂养并给予PCSK9抑制剂作为PCSK9抑制剂干预组。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浆测定血脂浓度;取小鼠主动脉根部,制作切片并通过油红O染色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S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主动脉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取小鼠胸主动脉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主动脉血管中VCAM-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结果AS模型组小鼠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C、TG、LDL-C、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C、TG、LDL-C水平低于AS模型组,HDL-C高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主动脉硬化斑块相对面积大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斑块相对面积小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小鼠主动脉VCAM-1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VCAM-1蛋白表达及mRNA水低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血浆TNF-α、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NF-α、PAI-1水平低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NF-α、PAI-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SK9抑制剂可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PAI-1浓度,从而减少主动脉VCAM-1的表达,进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