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病患者198例血清甘胆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慧 淡莉 +2 位作者 刘瑞明 吴卓 张洪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920-1920,共1页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胆碱酯酶 肝硬化 重症肝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映菊 刘映霞 唐爱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通过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妊娠晚期的血清甘胆酸,探讨HBV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18例HBV感染的孕妇为实验组,12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妊娠晚期空腹血清的甘胆酸值。并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发生肝... 目的通过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妊娠晚期的血清甘胆酸,探讨HBV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18例HBV感染的孕妇为实验组,12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妊娠晚期空腹血清的甘胆酸值。并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甘胆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清甘胆酸的升高,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亦升高。结论HBV感染孕妇妊娠晚期检测血清甘胆酸值,对妊娠晚期孕妇及胎儿的监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甘胆酸 肝内胆汁淤积症 胎儿宫内窘迫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甘胆酸水平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红霞 刘伯锋 +3 位作者 薛艳霞 雷侠 王媛 姚珍薇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新生儿预后 血清甘胆酸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住院分娩 妇产科学 ICP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东平 王松霞 于同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CG)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1例进行孕检的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CG检测,观察比较两组血清CG水平,分析观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CG)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1例进行孕检的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CG检测,观察比较两组血清CG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CG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CG水平为(953±247)μg/dl,对照组孕妇血清CG水平为(265±91)μg/dl,观察组孕妇血清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G水平>2000μg/dl、血清CG水平1000~2000μg/dl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均高于血清CG水平250~1000μg/dl、血清CG水平<250μg/dl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水平>2000μg/dl孕妇胎儿宫内窘迫率高于血清CG水平1000~2000μg/dl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提高孕妇妊娠晚期血清CG水平,血清CG检测在乙型肝炎确诊以及胎儿监护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孕妇 妊娠晚期 血清甘胆酸 影响
下载PDF
3310例妊娠期血清甘胆酸水平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建和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38-638,共1页
本文回顾分析3310例妊娠期血清甘胆酸(CG)水平,建立不同孕期CG参考范围,探讨CG增高结合临床及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诊治,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妊娠期 参考范围 测定结果 总胆汁酸 CG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姜菊萍 汪宪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与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茵 毛德文 +3 位作者 张荣臻 周玲瑶 王挺帅 易鑫宇 《大众科技》 2018年第1期48-49,59,共3页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甘胆酸(CG)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收集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血瘀证4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记录4种不同证型患者及对...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甘胆酸(CG)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收集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血瘀证4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记录4种不同证型患者及对照组与血清C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差异。结果: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TC、TG、H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同时,湿热内蕴组相较余组升高更显著,由此而知,湿热内蕴证患者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及血瘀证。该研究提示血清CG含量测定对肝硬化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动态水平在肝硬化疗效观察中的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渝萍 王俊雅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简称SCGA)含量测定对肝硬化的论断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但SCGA对肝硬化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疾病转归及肝脏代偿功能的判断 是否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目前尚缺乏系统对比研究。本文通过...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简称SCGA)含量测定对肝硬化的论断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但SCGA对肝硬化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疾病转归及肝脏代偿功能的判断 是否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目前尚缺乏系统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69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SCGA常规肝功能试验的动态验测及对比分析,探讨二者在上述问题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肝硬化 SCGA 肝脏功能 肝病
下载PDF
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薛文杰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4期496-497,共2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甘胆酸(CG),辅以肝功能试验,作为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以期早期发现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
关键词 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血清甘胆酸 临床意义 检测 放射免疫分析法 肝功能试验 临床诊断 肝胆疾病
下载PDF
空腹血清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士彬 龚义仁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50-52,共3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23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105例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以及9例单项 GPT 升高的非肝炎者进行了空腹血清甘胆酸(GC)含量测定。发现 GC 的增高和降低,有助于肝炎予后的估价;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GC 增高,提示肝细胞...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23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105例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以及9例单项 GPT 升高的非肝炎者进行了空腹血清甘胆酸(GC)含量测定。发现 GC 的增高和降低,有助于肝炎予后的估价;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GC 增高,提示肝细胞功能存在损害;无明显原因的单项 GPT 升高者测定 GC 含量,可作为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清甘胆酸 病毒性肝炎 临床意义 鉴别诊断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脾气虚证患者血清甘胆酸及胃液sIgA的变化
11
作者 李庆明 郭秀筠 +1 位作者 黄启辉 陈跃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38-243,201,共3页
目的:了解脾气虚证患者血清甘胆酸及胃液sIgA要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病5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型为脾气虚证30例和肝胃不和证20例,测定上述指标。结果:脾气虚证胃液sIgA(334.4±288.3mg/L)明显高于肝胃不和证(118.... 目的:了解脾气虚证患者血清甘胆酸及胃液sIgA要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病5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型为脾气虚证30例和肝胃不和证20例,测定上述指标。结果:脾气虚证胃液sIgA(334.4±288.3mg/L)明显高于肝胃不和证(118.1±140.1mg/L)及正常人(25.4±3.8mg/L,P<0.01)。而肝胃不和证血清甘胆酸(3.15±3.01mg/L)则高于脾气虚证(2.00±2.84mg/L)及正常人(0.23±0.17mg/L,P<0.01)。结论:脾气虚证胃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肝胃不和证存在胆汁排泌不良或肠肝循环瘀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肝胃不和证 血清甘胆酸 胃液sIgA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甘胆酸测定及其意义
12
作者 解勤之 陈方平 +3 位作者 黎盛蓉 曹宪萍 梁昌华 胡立宪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84-85,共2页
甘胆酸是主要胆汁酸之一,在肝脏代谢并参与肠肝循环.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都可引起甘胆酸的代谢和循环紊乱。研究表明,测定血清结合甘胆酸含量是评价肝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白血病患者常有肝脏浸润,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肝功能.本文通过检... 甘胆酸是主要胆汁酸之一,在肝脏代谢并参与肠肝循环.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都可引起甘胆酸的代谢和循环紊乱。研究表明,测定血清结合甘胆酸含量是评价肝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白血病患者常有肝脏浸润,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肝功能.本文通过检测白血病患者血清甘胆酸含量,藉以探讨甘胆酸有白血病患者病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急性白血病 肝脏代谢 胆汁淤滞 急淋 肠肝循环 肝细胞受损 淋巴细胞性 程中 联合化疗药物
下载PDF
HBV感染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德麟 薛红 《交通医学》 2019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检测在HBV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乙肝病毒感染患者250例,包括急性肝炎50例,慢性肝炎100例,肝细胞癌50例,肝纤维化50例,HBsAg携带者50例以及既往乙肝感染患者50例;以同期100例正常体检人...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检测在HBV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乙肝病毒感染患者250例,包括急性肝炎50例,慢性肝炎100例,肝细胞癌50例,肝纤维化50例,HBsAg携带者50例以及既往乙肝感染患者50例;以同期10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均相免疫方法检测各组血清肝胆酸水平,分析甘胆酸水平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受检人群血清甘胆酸含量为0.48~2.32 μmol/L,平均1.48±1.03 μmol/L。血清甘胆酸含量肝纤维化患者(25.6±5.23 μmol/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甘胆酸含量急性肝炎(13.12±3.36 μmol/L)、慢性肝炎(8.95±2.05 μmol/L)、肝细胞癌(7.49±1.98 μmol/L)患者高于正常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甘胆酸含量HBsAg携带者(1.65±0.89 μmol/L)和既往肝炎感染者(1.2±0.65 μmol/L)与正常受检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甘胆酸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以及肝脏损害的动态过程,为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乙型病毒性肝炎 均相免疫方法
下载PDF
检测血清甘胆酸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肝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王美英 韩艳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S02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究检测血清甘胆酸(C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肝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HBV相关性肝癌患者50例,视为A组;选取同期慢性HBV携带者50例,视为B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视为C组,研究时间为2018年1-12月,均行CG... 目的探究检测血清甘胆酸(C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肝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HBV相关性肝癌患者50例,视为A组;选取同期慢性HBV携带者50例,视为B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视为C组,研究时间为2018年1-12月,均行CG与有关指标检测,评估HBV相关性肝癌者CG检测对于肝功能损害的价值。结果比对3组试验者的CG水平,A组高于B组高于C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慢性HBV携带者与CG、AST、GGT、TBA、MAO呈正相关。慢性HBV携带者与CG、CGT、AFU、MAO呈正相关。结论CG可用于诊断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性肝癌 病毒携带者
下载PDF
85例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清甘胆酸含量观察
15
作者 王毓贵 于凤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90-91,共2页
充血性心衰(CHF)对肝脏的损害是一个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早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和重视。本文报道85例CHF患者的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简称CG)值,并与三项常规肝功指标进行阳性率的比较,以探讨CG-RIA对CHF患者肝功能评价的意义。材... 充血性心衰(CHF)对肝脏的损害是一个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早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和重视。本文报道85例CHF患者的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简称CG)值,并与三项常规肝功指标进行阳性率的比较,以探讨CG-RIA对CHF患者肝功能评价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 (一)CHF组:85人(男53,女32),年龄范围37~75岁,平均年龄55.7岁,均为内科住院患者,有心衰症状和体征诊断明确。心功能Ⅲ级者64人,Ⅳ级21人;其中慢性肺心病并心衰33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衰 血清甘胆酸 心衰症状 心功能 体征诊断 体循环淤血 观察对象 全心衰 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师成杰 赵方萍 +5 位作者 孙骥 肖惠宁 樊凌冰 刘善萍 韩燕 张德才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6期46-48,共3页
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 简称 CG)是主要的胆汁酸之一。胆汁的主要成份胆汁酸(Bile Acid)是由胆固醇经肝细胞合成。胆汁酸的主要成份有四种:胆酸(Cholic 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及石胆... 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 简称 CG)是主要的胆汁酸之一。胆汁的主要成份胆汁酸(Bile Acid)是由胆固醇经肝细胞合成。胆汁酸的主要成份有四种:胆酸(Cholic 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及石胆酸(Lichocholic)。胆汁酸的合成,摄取和清除均在肝脏内完成,贮存在胆囊中,餐后胆囊收缩胆汁中的胆汁酸随之排入小肠,对脂肪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吸收,经门静脉输送到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鹅去氧胆酸 肝细胞功能 回肠末端 慢性迁延型肝炎 胆酸 肝功能试验 肝细胞受损 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癌患者血清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17
作者 甘波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7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于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肝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以疾病类型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A组(慢性活动性肝炎)、B组(慢性迁延性肝炎)、C组(肝硬化)、D组(肝癌)4组(每...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于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肝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以疾病类型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A组(慢性活动性肝炎)、B组(慢性迁延性肝炎)、C组(肝硬化)、D组(肝癌)4组(每组患者各22例),随机选取该院健康检查的人群22名作为对照组,对比5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水平。结果对照组CG(1.50±0.20)mg/L,与A、B、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6.900、5.711、6.000,P=0.045、0.032、0.041、0.033)。A组患者CG指标最高,为(22.10±1.25)mg/L。B组CG指标最低,为(7.30±0.15)mg/L。C组及D组CG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G(2.59±0.58)mg/L、B组CG(1.90±0.10)mg/L、C组CG(2.00±0.13)mg/L、D组CG(1.04±0.05)mg/L,与治疗前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8、7.142、6.820、6.775,P<0.05)。结论借助血清甘胆酸诊断肝病,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明确疾病类型,为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慢性活动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放射免疫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评价
18
作者 佘庆珠 《华夏医学》 CAS 1994年第3期5-7,共3页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与正常人和肝胆疾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肝功能比较其诊断价值,发现血清甘胆酸测定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急性肝炎恢复期,部份病人GPT降至正常,但血清甘胆酸仍高于正常。对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的肝...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与正常人和肝胆疾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肝功能比较其诊断价值,发现血清甘胆酸测定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急性肝炎恢复期,部份病人GPT降至正常,但血清甘胆酸仍高于正常。对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的肝功能检测优于其他肝功能检查,肝内、外阻塞的病例,其血清甘胆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放射免疫测定 肝功能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及总胆汁酸在鉴别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妊娠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燕 郭彩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68-368,共1页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以下简称ICP)和妊娠肝炎属病理产科常见病.两者临床上较难鉴别,临床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预后亦截然不同.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总胆汁酸 鉴别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肝炎
下载PDF
小儿肝病血清甘胆酸与血清铜蓝蛋白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覃旭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3期3784-378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与血清铜蓝蛋白(CER)联合测定对于肝病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健康体检儿童及228例肝病患儿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甘胆酸(GC)含量,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铜蓝蛋白(CER)含量。结果急性肝炎(...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与血清铜蓝蛋白(CER)联合测定对于肝病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健康体检儿童及228例肝病患儿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甘胆酸(GC)含量,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铜蓝蛋白(CER)含量。结果急性肝炎(有黄疸)组甘胆酸(GC)含量检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CG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肝炎(无黄疸)组CG同样升高,但与有黄疸组相比,升高不明显(P<0.05),慢性肝炎组CG升高明显(P<0.01);血清铜蓝蛋白(CER)含量检测:急性肝炎(有黄疸/无黄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ER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CER差异明显(P<0.01)。结论血清甘胆酸(CG)与铜蓝蛋白(CER)阳性率高,对儿童肝功能的检测有很大的价值,尤其对于不同肝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更加重大,两项联合测定,确实可反映肝脏损害的程度,并且极大的提高检测可信度及确诊率,可作为肝病患儿肝脏功能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血清铜蓝蛋白 肝脏疾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