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β_(2)-微球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万子豪 刘晓安 +1 位作者 王丽 刘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分析β_(2)-MG、NSE水平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AIS患者以是...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分析β_(2)-MG、NSE水平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AIS患者以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组,将50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作为PSCI组,50例卒中后无认知功能障碍(PSNCI)患者作为PSNCI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史、既往史、病灶部位、病因学分类等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β_(2)-MG、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体质量指数(BMI)]功能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CI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β_(2)-MG、NSE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PSCI组与PSNCI组患者β_(2)-MG、NSE、HbA1c、hsCRP、糖尿病病史、MoCA评分、MMSE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高β_(2)-MG、NSE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β_(2)-MG与MMSE及MoCA评分均成负相关(r=-0.254、-0.461,P<0.05);血清NSE与MMSE及MoCA评分均成负相关(r=-0.261、-0.480,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β_(2)-MG联合NSE预测PSCI的灵敏度70.00%、特异度96.00%及约登指数0.66均高于任一单项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2)-MG、NSE预测PSC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70U/L、17.50 ng/ml。结论高水平的血清β_(2)-MG、NSE水平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新生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晓明 张国元 +2 位作者 许可 陈建业 杨德本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特异性烯醇 S—100B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梗死患者 蛋白含量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NSE) S-100B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勋波 向明清 成祥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178-2179,共2页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决定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在溶栓窗口期外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邓芬和胡长林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本研究...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决定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在溶栓窗口期外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邓芬和胡长林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以进一步评价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梗死患者 丹红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 人类健康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小儿Ⅳ期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霞 黄东生 +5 位作者 张伟令 王一卓 宋琦 张谊 李萍 洪亮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2-64,7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前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对治...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前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对治疗前、APBSCT治疗前后血清NSE与LD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清NSE、LDH水平与病情变化的关系,探讨血清NSE与LD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前血清NSE阳性率高(16/18例),NSE、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有效时(P<0.01);(2)经过化疗、手术切除及放疗等综合治疗,完全缓解期患儿血清NSE、LDH水平与部分缓解期患儿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肿瘤进展期患儿血清NSE、LD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APBSCT治疗结束后1个月NSE、LDH水平,移植前完全缓解期8例移植后仍为完全缓解,与移植前相比NSE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LDH水平显著下降(P<0.05);移植前处于部分缓解期的6例中,3例移植后获得完全缓解,3例获得部分缓解,与移植前相比,NSE、LDH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移植前处于进展期的4例中,1例死亡未测,3例造血重建后病情稍缓解,NSE、LDH水平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NSE与LDH水平在疾病病程中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血清NSE、LDH水平可反映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肿瘤负荷,与肿瘤疗效和复发有关,提示其可作为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疗效的辅助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严务贞 杨瑛 +2 位作者 赵华新 梁建波 余小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儿脑脊液(CSF)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病毒性脑炎(病脑)3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9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3例及20例同期住院的小儿普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儿脑脊液(CSF)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病毒性脑炎(病脑)3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9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3例及20例同期住院的小儿普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他们CSF和血清中的NSE浓度。结果:病脑、结脑和化脑患儿CSF和血清中的NS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以结脑的升高最明显,其次是病脑。结脑和病脑患儿CSF和血清中的NSE水平均高于化脑的(P<0.01或P<0.05)。急性期CNSI患儿CSF中的NSE浓度与血清中的NSE浓度呈正相关(r=0.83,P<0.01)。结论:CSF和血清中的NSE水平除可作为CSNI患儿脑实质损伤的指标之外,还可望作结脑和化脑或病脑和化脑间的鉴别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患儿 脑脊液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含量
下载PDF
先心病患儿心脏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聪敏 王春艳 +3 位作者 张雨平 廖伟 奚敏 艾友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 NSE)在小儿先心病(CHD)心脏手术前后检测的意义。方法  1.测定体外循环开放式不停跳手术的CHD患儿 2 0例手术前后BAEP的变化 ;2 .测定心脏不停跳、停跳手术患儿各 2 ... 目的 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 NSE)在小儿先心病(CHD)心脏手术前后检测的意义。方法  1.测定体外循环开放式不停跳手术的CHD患儿 2 0例手术前后BAEP的变化 ;2 .测定心脏不停跳、停跳手术患儿各 2 0例术前 2 4h、术后 2h、7d的s NSE水平。结果  1.CHD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和手术前或后紫绀型先心病 (CCHD)和非紫绀型先心病 (NCCHD)比较 ,CCHD组Ⅲ Ⅴ、Ⅰ Ⅴ波和Ⅰ Ⅴ波峰间潜伏期 (IPL)显著延长 (P <0 .0 5 )。 2 .手术组术后 2h血s NSE水平显著增高 ,不停跳组和停跳组平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术后 7ds NSE水平上述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3.术后 2hs NSE水平停跳组明显高于不停跳组 (P <0 .0 0 1) ,且术后 7ds NSE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1.CCHD可伴随脑功能损害 ;2 .s NSE的变化可提示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的脑功能受损 ;3.就脑保护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宜良 宣海仙 金杨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177-178,208,共3页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脑出血患者80例,正常对照组20名。脑出血患者分别在起病后第1、3、7、14d时采集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NSE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血清NSE均...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脑出血患者80例,正常对照组20名。脑出血患者分别在起病后第1、3、7、14d时采集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NSE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血清NSE均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NSE含量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NSE含量与出血部位无关P>0.05,与预后有关P<0.001。结论测定血清NSE含量,可以了解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动态变 NSE 神经功能 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崔家辉 白鹰 +1 位作者 唐伟 王怡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期21-22,42,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丁苯酞组为对照组加用丁苯...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丁苯酞组为对照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mg,3次/d,连续治疗10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前NSE水平上,治疗组与对照组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d后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33例发病36h入院的患者采用动态观察方法,显示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NSE的含量也逐渐升高,其中NSE含量于发病后第72小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而采用丁苯酞的治疗组在发病后72h、120h、168hNSE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减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危重症患儿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炽勇 吴浩峰 张丽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0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危重症患儿脑损伤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6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病程中存在急性脑损伤96例危重症患儿,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危重症患儿入住PICU 24 h、3 d、...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危重症患儿脑损伤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6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病程中存在急性脑损伤96例危重症患儿,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危重症患儿入住PICU 24 h、3 d、7 d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入院时常规检测生化全套、血气分析、炎症指标、脑电图等,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早期行血清NSE监测,分为NSE值〉64μg/L及NSE值〈64μg/L两组,对预后的预测正确率为90.63%,Youden指数67.09%,阳性似然比14.08;根据动态监测NSE值分为两组,A组为NSE持续低(NSE值〈64μg/L)或迅速下降(NSE值初〉64μg/L),B组为持续升高(NSE值初〉64μg/L)或继续升高(NSE值初〈64μg/L,NSE值峰〉64μg/L),对预后的预测正确率为96.88%,Youden指数87.61%,阳性似然比69.45。不同预后组之间NSE水平、PCIS评分、GC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NSE浓度可反映危重症患儿急性脑损伤程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动态监测血清NSE能很好掌握危重症患儿脑损伤的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危重症患儿 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白细胞介素-6在小儿难治性癫痫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武运红 杨银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501-502,共2页
癫痫是儿童期第一位的脑部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小儿癫痫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癫痫患儿通过规范而系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控制发作乃至治愈.但仍有部分发作不能有效控制,称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refractaryepileps... 癫痫是儿童期第一位的脑部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小儿癫痫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癫痫患儿通过规范而系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控制发作乃至治愈.但仍有部分发作不能有效控制,称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refractaryepilepsy)。婴幼儿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极大地影响了患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智力、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损伤。癫痫发作致脑损伤已被许多动物实验临床观察证实。癫痫后脑损伤是癫痫发作的结果,又是癫痫频发和难治的原因,因此癫痫发作致脑损伤是目前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难治性癫痫 临床研究 小儿癫痫 白细胞介素-6 癫痫发作 后脑损伤 部分发作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经猷 张杜燕 李洁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1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检查,提取患儿脑脊液和血样本,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患儿的脑脊液... 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1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检查,提取患儿脑脊液和血样本,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22.15±5.68)μg/L,血清中的水平为(17.79±4.26)μg/L;对照组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8.89±1.12)μg/L,其血清水平为(7.76±0.89)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的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显著升高,可作为评价病毒性脑炎脑组织损伤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临床检测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宇虹 丁国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4期66-67,7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降压、降脂、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针60m...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降压、降脂、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针60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孢磷胆碱钠针500mg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比对照组的80.0%明显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3例和5例,症状较轻。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较好,作用与降低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S100B蛋白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敏 戎天艺 +1 位作者 周慧 陈德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92-994,共3页
脑出血是神经科急重症,致残及致死率较高,对生命威胁较大。脑出血常继发应激性高血糖,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控制脑出血继发应激性高血糖可改善预后^([1])。脑出血引起的脑损伤程度短期内常难以正确评估,多采用血清学指标评估,其中... 脑出血是神经科急重症,致残及致死率较高,对生命威胁较大。脑出血常继发应激性高血糖,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控制脑出血继发应激性高血糖可改善预后^([1])。脑出血引起的脑损伤程度短期内常难以正确评估,多采用血清学指标评估,其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较常用^([2])。近年来我院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维持4.4~6.1 mmol/L,疗效更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S100Β蛋白 胰岛素强治疗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损伤程度 脑出血后 急重症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曲克芦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东 江继茹 尚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84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84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曲克芦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血清NSE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 71%(36/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 29%(27/42)(P <0. 05);治疗后,两组GMFM、FMFM量表各区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 03±2. 18)μg/L vs.(17. 37±2. 7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有1例患儿出现面部潮红,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曲克芦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血清NSE的表达,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瘫 曲克芦丁 神经生长因子 肢体运动功能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章丽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98例高胆红素血症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行血清NSE测定,对66例NSE升高的新生儿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试,并于生后12~1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98例高胆红素血症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行血清NSE测定,对66例NSE升高的新生儿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试,并于生后12~18个月进行智能测定。结果胆红素重度升高、中度升高、轻度升高组NSE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BAEP异常率、智能发育指数(PDI)及运动发育指数(MDI)下降在轻度升高组与对照组、重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但在轻度升高与中度升高组间无显著差异(Pa>0.05)。结论NSE水平测定较BAEP及PDI测定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生脑损害更早、更敏感,NSE可作为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脑损害早期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损害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国民 危静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动态变化与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和创伤组。用自由落体打击器造成一侧脑外伤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3、6、24h收集标本,作病理切片... 目的观察急性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动态变化与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和创伤组。用自由落体打击器造成一侧脑外伤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3、6、24h收集标本,作病理切片记数伤灶周边脑皮层损伤神经元数,用放射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大鼠脑损伤后血清NSE水平显著增高穴P<0.05雪,且与伤灶周边脑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呈正相关关系穴P<0.01雪。结论脑损伤后血清NSE水平与神经元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大鼠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NSE 脑皮层神经元 病理形态学 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俊辉 曹慧 +4 位作者 许军英 洪学敏 刘赛球 刘志群 余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968-970,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9年01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尿毒症组、功能性精神病组,每组各40例...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9年01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尿毒症组、功能性精神病组,每组各40例,均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我院生化室行血清NSE检测,并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对尿毒症脑病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尿毒症脑病患者NSE明显升高,而尿毒症患者、功能性精神病组患者血清NSE均在正常范围,尿毒症脑病组血清NSE与尿毒症组及功能性精神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症组与功能性精神病组相比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尿毒症脑病组NSE升高的水平与患者精神异常的严重程度评分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尿毒症脑病患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明显升高,其升高的水平与患者精神异常的严重程度评分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或可作为尿毒症脑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脑病的严重程度的特异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NSE) 尿毒症 尿毒症脑病 功能性精神病 PANSS评分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菲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30-93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早产儿60例,根据颅脑B超或影像学检查结果,将60例...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早产儿60例,根据颅脑B超或影像学检查结果,将60例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n=29)及非脑损伤组(n=31)。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ES和S100β蛋白值,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脑红蛋白值,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脑损伤组的血清S100β蛋白、NSE及NG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值与脑损伤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7、0.818、0.728,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对血清NSE、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值的测定,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S100Β蛋白 脑红蛋白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癫发作及假性发作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刚 徐建洋 +3 位作者 赵环 张亚东 薛永 肖成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在癫发作、假性发作急性期(24 h内)测量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数值,并进行比较,从而为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生化学方法。方法收集在病房及门诊的急性期(24 h内)癫发作及假性发作血液标本,以及收集门诊体检... 目的在癫发作、假性发作急性期(24 h内)测量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数值,并进行比较,从而为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生化学方法。方法收集在病房及门诊的急性期(24 h内)癫发作及假性发作血液标本,以及收集门诊体检健康成人的血液标本,用时间免疫荧光法测定NSE、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含量,观察30例癫患者、30例假性发作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两个生化指标数值,并将三者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两种指标在癫患者性发作急性期(24 h内)升高(与对照组、假性发作组相比,P值<0.001),而假性发作急性期两种指标不升高(与正常组对比P值>0.05)。结论癫发作急性期(24 h内),患者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增高,且与假性发作有鉴别意义(P值均<0.001),而假性发作患者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正常对照组相比不高(P值均>0.05)。两种指标为我们急性期(24 h内)诊断癫,以及急性期与假性发作鉴别可以提供生化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 假性发作 血清S100B蛋白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NSE)
下载PDF
中医药对急性期脑卒中病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朝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血管病 卒中病人 急性期 中医药 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死 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