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帕利亚姆血清群中山病毒的分离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
作者 寇美玲 孟锦昕 +6 位作者 苗海生 李乐 谢佳芮 高林 廖德芳 李华春 宋建领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1,共7页
旨在获取中国帕利亚姆血清群中山病毒(Chuzan virus, CHUV)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遗传特征。应用BHK-21、Vero、MDBK细胞对云南省江城县采集的152份健康黄牛血液样品盲传分离病毒,针对出现细胞病变样品,采用CHUV VP7蛋白基因片段进... 旨在获取中国帕利亚姆血清群中山病毒(Chuzan virus, CHUV)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遗传特征。应用BHK-21、Vero、MDBK细胞对云南省江城县采集的152份健康黄牛血液样品盲传分离病毒,针对出现细胞病变样品,采用CHUV VP7蛋白基因片段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全长扩增及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1份血液样品可致BHK 21、Vero、MDBK细胞病变;病毒基因组为10节段的“3-3-3-1”带型;病毒基因全长18 914 bp,各基因节段长度在728 bp(Seg-10)~3 930 bp(Seg-1)之间,编码6 072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在211(NS3蛋白)~1 295(VP1蛋白)个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对保守基因Seg-1,Seg-3、Seg-7的核苷酸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与中国本土CHUV亲缘关系最近,为98.17%~99.65%,形成一簇;变异基因Seg-2的核苷酸序列同样与中国本土CHUV毒株相似度最近,为98.76%~99.57%。本研究表明中国CHUV毒株的Seg-1、Seg-3和Seg-7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型,为深入揭示我国CHUV的致病性和病原学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病毒 分离 全基因组测序 序列分析 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
下载PDF
和田地区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群、致病性与耐药性研究
2
作者 程雪梅 肖海侠 +4 位作者 王芋丹 王一霖 白怡馨 苏战强 佟盼盼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为了查明新疆和田地区鹅场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以肝周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否由大肠杆菌引发,本研究无菌采集23份病死鹅内脏样本,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进行大肠杆菌鉴定,对分离菌的O血清群、致病性及耐药情况... 为了查明新疆和田地区鹅场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以肝周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否由大肠杆菌引发,本研究无菌采集23份病死鹅内脏样本,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进行大肠杆菌鉴定,对分离菌的O血清群、致病性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3株大肠杆菌,血清群包括O18(21.74%)、O78(13.04%)、O2(8.70%)和O1(4.35%),12株(52.17%)血清群未明。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包括irp2(95.65%)、iucD(73.91%)、fyuA(17.39%)和astA(8.70%),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23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60.87%~95.65%,对多黏菌素B均敏感。共检测出12种耐药基因,tetA、tetG、cml 1、bla_(TEM)、sul1、aac、bla_(CTX-M-1)的检出率在43.48%以上,bla SHV、bla_(CTX-M-9)、tetE、aadA1的检出率在4.35%~30.43%,未检到bla CTX-M-2。本研究确定和田地区鹅场腹泻、肝周炎和心包炎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血清型较为复杂,耐药性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大肠杆菌 血清群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冀东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O血清群鉴定及药敏试验
3
作者 董立文 王晓波 马兴树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对2015年3月至2024年2月自河北省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等发病鸡群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变部位分离的16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了生化特性测定、O抗原血清群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 对2015年3月至2024年2月自河北省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等发病鸡群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变部位分离的16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了生化特性测定、O抗原血清群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均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征。试验用5种(O1、O2、O57、O65、O78)大肠杆菌单因子阳性血清进行O血清群鉴定,确定了94株O血清群,占鉴定菌株数的57.67%(94/163),其中O1(3株)、O2(26株)、O57(6株)、O65(37株)和O78(22株),O65、O2和O78为优势菌株,而O57和O65血清群菌株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应引起鸡病研究者特别是养鸡生产者重视。8种药物(氨苄西林、新霉素、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替米考星、环丙沙星、头孢噻呋和氟苯尼考)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的8株APEC均对新霉素有所敏感外,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O血清群
下载PDF
贵州省钩端螺旋体血清群特异性PCR鉴定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英 陈红 +7 位作者 李沛丽 马青 王定明 唐光鹏 姚光海 周敬祝 陈峥宏 李世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6-1150,1156,共6页
目的采用血清群特异性PCR技术了解贵州省近年钩端螺旋体(钩体)流行菌群,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方法(G1/G2-PCR)对来自贵州省近年的钩体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应用基于致病性钩体O... 目的采用血清群特异性PCR技术了解贵州省近年钩端螺旋体(钩体)流行菌群,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方法(G1/G2-PCR)对来自贵州省近年的钩体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应用基于致病性钩体O抗原基因的血清群特异性PCR(O-PCR)对贵州省近年的58株钩体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并采用显微凝集试验(MAT)对O-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G1/G2-PCR检测结果显示58株菌株均为致病性钩体,O-PCR将58株致病性钩体菌株鉴定为黄疸出血群,与传统的MAT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O-PCR技术可作为我省钩体快速分群鉴定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手段,贵州省近年的钩体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群 PCR 贵州
下载PDF
广东省深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血清群/型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瑞珍 郑跃杰 +3 位作者 邓秋莲 王红梅 陈乾 邓继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广东省深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血清群/型的分布,几种疫苗的覆盖情况及其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评估几种疫苗在本地区预防肺炎链球菌的价值,以及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7年... 目的通过了解广东省深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血清群/型的分布,几种疫苗的覆盖情况及其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评估几种疫苗在本地区预防肺炎链球菌的价值,以及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7年2月广东省深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分型,E试验法检测该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1011例患儿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90株,分离率为8.9%。血清型分布以19F最常见(62.2%,56/90),其次为23F(15.6%,14/90)、6B(10.0%,9/90)、4(6.7%,6/90),7价疫苗覆盖率为94.4%。而9、10和11价疫苗所包含的血清型均未分离到。13价疫苗的覆盖率(97.8%)较7价疫苗无明显升高(χ2=1.34,P>0.05)。7价疫苗所含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株中,青霉素耐药率为14.1%,所有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3.3%,对万古霉素100%敏感,氧氟沙星耐药率为0,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2.2%。未出现耐亚胺培南菌株,但11.1%的菌株处于中介。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9%,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也达到64.4%,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4.4%。结论广东省深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血清群/型的分布,以19F、23F、6B、4常见,7价疫苗覆盖率为94.4%。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青霉素、红霉素和头孢呋辛敏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血清群/型 耐药性
下载PDF
鸡源致病性沙门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血清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黎宗强 施开创 +3 位作者 李凤梅 王海清 张珍 尹彦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共8页
为研究沙门菌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和血清群之间的关系,对血清型鉴定为B群和D群的29株鸡源致病性沙门菌,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法对19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应用PCR对这些抗菌药物1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9株沙门... 为研究沙门菌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和血清群之间的关系,对血清型鉴定为B群和D群的29株鸡源致病性沙门菌,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法对19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应用PCR对这些抗菌药物1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9株沙门菌分离株中,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最高(100%),耐药率超过50%的还有磺胺甲恶唑(82.76%)、链霉素(75.86%)、恶喹酸(75.86%)、氟甲喹(65.52%)、恩诺沙星(55.17%)、四环素(55.17%)、阿莫西林(51.72%),而对大观霉素、庆大霉素、安普霉素、多黏菌素E没有出现耐药性。所有29个分离株至少对6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以6重~7重耐药为主(占51.73%),最高可达14重耐药(占3.45%)。所检测的19种耐药基因中,共检测到14种耐药基因,其中blaTEM检出率最高(100%),检出率超过40%的还有aadA1(62.07%)、Sul2(62.07%)、Sul3(51.72%)、tetA(48.28%)、qnrA(44.83%),而blaPSE、aadA2、tetG、tetM、tetX未能检出。所有29个分离株至少携带2种耐药基因,以携带4种~6种耐药基因为主(占79.31%),最多者携带10种耐药基因(占3.45%)。B血清群和D血清群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率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广西鸡源致病性沙门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非常普遍,耐药表型与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群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血清群 相关性
下载PDF
120株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群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敏 梅玲玲 +3 位作者 张俊彦 潘雪霞 潘军航 汪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92-229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血清群、耐药性检测,了解浙江省各类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血清群及耐药状况,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发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耐药性鉴定;血清... 目的: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血清群、耐药性检测,了解浙江省各类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血清群及耐药状况,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发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耐药性鉴定;血清学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结果:我省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主要为O3群、O4群、O1群、O5群。不同来源菌株间的血清型差异较大。从门诊病人和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菌株主要为O3群、O4群、O5群,从食品中分离的菌株主要为O1群、O10群、O2群、O11群。对头孢呋辛新酯、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和头孢唑啉有极高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胺苄西林、羧卡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分别为49.17%、43.33%、32.50%;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米若环素、萘啶酸、呋喃妥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11种抗生素完全敏感。结论:要重点防治由O3群、O4群血清型的耐7种抗生素的超级耐药株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群 耐药性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O血清群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兴树 朱美霞 +1 位作者 石虎 杨广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43-3348,共6页
对2005年5月-2016年3月自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辽宁等省发病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变部位分离的194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生化特性测定、O 抗原血清群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用5种大肠杆菌单因子(O1、O2、O57、O65、... 对2005年5月-2016年3月自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辽宁等省发病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变部位分离的194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生化特性测定、O 抗原血清群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用5种大肠杆菌单因子(O1、O2、O57、O65、O78)阳性血清进行 O 血清群鉴定,确定了124株 O 血清群,占鉴定菌株数的63.9%(124/194),其中 O13株、O226株、O5715株、O6547株和 O7833株,O65和 O78为优势菌株,而 O2和 O57血清群菌株次之,O1血清群菌株最少。8种药物(氨苄西林、新霉素、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替米考星、环丙沙星、头孢噻呋和氟苯尼考)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的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均对环丙沙星和新霉素敏感,而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本研究结果表明 O65、O78、O2和 O57血清群高度流行,为进一步研发多价菌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 鉴定 O 血清群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2016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状况、血清群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牛桓彩 吴杨 +1 位作者 舒高林 高进玺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了解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的携带率和血清群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参照《流行性脑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WS 295—2008进行菌株分离及鉴定,用PCR法对菌株进行血清分群,用K-B纸片法对菌株进行抗生素... 目的了解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的携带率和血清群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参照《流行性脑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WS 295—2008进行菌株分离及鉴定,用PCR法对菌株进行血清分群,用K-B纸片法对菌株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实验,对分离的其他口腔细菌进行16SrRNA测序鉴定。结果收集2016年昌平区2016年9—10月健康人群咽拭子共计252份,分离得到11株(4.37%)脑膜炎奈瑟菌(Nm):属于4个血清群,依次为B群(6株),W135群(3株),C群(1株),X群(1株);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利福平完全敏感(100.00%),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100.00%);27.27%的菌株对四环素耐药,54.55%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36.36%的菌株对阿奇霉素不敏感。结论昌平区健康人群携带脑膜炎奈瑟菌以B群为主,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安莎霉素类药物敏感,对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耐药,并出现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敏感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血清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1958~1995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血清群型分布及其更迭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慕愚 黄自英 +15 位作者 胡利贞 王文殊 李联英 吴明德 蔺鸿 魏敏 周全彦 刘骊生 杨洪彬 谢仁栋 刘伦光 梁莉 林杰 徐竹青 张林 屠云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69,52,共3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群 分布 四川
下载PDF
安徽省皖南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及一个新血清群的发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黎莉 赵京黎 +1 位作者 王俊 吴健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1-804,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我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自然人群感染情况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掌握流行规律有效控制钩体病爆发流行。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钩体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15.36%,,黄疸出血群为3... 目的调查研究我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自然人群感染情况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掌握流行规律有效控制钩体病爆发流行。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钩体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15.36%,,黄疸出血群为33.94%、赛罗群为33.02%,流感伤寒群为19.27%。宿主动物带菌率蛙为11.42%、黄疸出血群59.26%、流感伤寒群30.43%、赛罗群棉兰型26.09%。黑线姬鼠带菌率为7.65%、黄疸出血群59.26%、流感伤寒群22.22%、秋季热14.81%、赛罗群棉兰型3.70%。猪为0.00%。结论该地区自然人群钩体病流行菌群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菌群(型)更迭现象。并从金线蛙(Rnanplancyi)肾组织中首次分离出致病性及新血清群钩体代表株为EG79。研究发现蛙所带菌群与自然人群流行菌群相一致,蛙在钩体病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型)更迭 血清群
下载PDF
昆明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株血清群检测及致病病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海忠 王生奎 张以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1,共2页
从昆明地区可疑病料中分离出12株猪源致病性链球菌,对其进行了血清群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中以兰氏D群为主,其次为C群。其中D群4株(33.3%),C群3株(25%),A群1株(8.3%),E群1株(占8.3%),未能定群3株(25%)。分离株cg1为猪链球菌2型。通过... 从昆明地区可疑病料中分离出12株猪源致病性链球菌,对其进行了血清群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中以兰氏D群为主,其次为C群。其中D群4株(33.3%),C群3株(25%),A群1株(8.3%),E群1株(占8.3%),未能定群3株(25%)。分离株cg1为猪链球菌2型。通过对临床病例血清型检测显示,猪链球菌病在昆明地区广泛存在,尤以寒冷季节多发,主要病型包括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血清群 病型 昆明
下载PDF
国内外O139血清群霍乱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国章 王仁元 《疾病监测》 CAS 1997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国内外O139血清群霍乱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浙江省宁波市卫生防疫站(315010)许国章王仁元综述袁渭审校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目前应用血清学的方法已把霍乱弧菌分为155个以上O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为霍乱... 国内外O139血清群霍乱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浙江省宁波市卫生防疫站(315010)许国章王仁元综述袁渭审校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目前应用血清学的方法已把霍乱弧菌分为155个以上O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为霍乱的病原菌。研究表明:O139新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39血清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我国部分省区钩体病康复者尿排菌血清群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康复 尿排菌 血清群分布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流行性出血病病毒和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5
作者 杨振兴 李占鸿 +6 位作者 肖雷 谢佳芮 廖德芳 李卓然 李华春 朱建波 杨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5,共9页
【目的】建立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及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Palyam serogroup virus,PALV)快速筛查和诊断的三重RT-qPCR检测技术。【方法】选择BTV的NS3、EHDV... 【目的】建立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及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Palyam serogroup virus,PALV)快速筛查和诊断的三重RT-qPCR检测技术。【方法】选择BTV的NS3、EHDV的NS1以及PALV的VP7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3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3种病毒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同时使用我国分离的BTV、EHDV与PALV不同血清型毒株和对应的阳性血液样本,与24个BTV血清型及6个EHDV血清型参考毒株对该三重法的检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三重RT-qPCR的扩增效率均可达90%以上,对3种病毒核酸拷贝数的检测下限均为10μL-1级别,与单重法的检测灵敏度相当;与阿卡斑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口蹄疫病毒和牛流行热病毒之间无交叉反应;Ct值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可检测出24种BTV血清型、6种EHDV血清型与3种PALV血清型,具有群特异性;可有效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与单重法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TV、EHDV与PALV三重RT-qPCR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用于临床样本中对3种病毒的同时诊断与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RT-qPCR 蓝舌病病毒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 病毒检测
下载PDF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群和毒力因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晓琳 魏林 侯天文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尿道感染及脓毒尿症的主要病原菌,分子生物学术技术扩大了对其毒力因子的检测范围,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
关键词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尿道感染 血清群 毒力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兔抗霍乱弧菌O139血清群rMSHA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7
作者 甄伟春 尹铁球 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制备兔抗霍乱弧菌O139血清群rMSHA多克隆抗体。方法用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的重组蛋白(rMSHA)免疫日本大耳兔,收集免疫兔血清。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ELISA测定该抗体的效价。结果兔抗rMSHA抗体能与重组蛋白发生特... 目的制备兔抗霍乱弧菌O139血清群rMSHA多克隆抗体。方法用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的重组蛋白(rMSHA)免疫日本大耳兔,收集免疫兔血清。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ELISA测定该抗体的效价。结果兔抗rMSHA抗体能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法测定该抗体效价为1∶25 600。结论成功地制备了兔抗rM-SHA抗体,该抗体能够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rMSHA,为研制霍乱弧菌疫苗及相关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O139血清群 rMSHAI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法
下载PDF
几种土壤中土著大豆根瘤菌的血清群和固氮活性
18
作者 张宏 张桂芝 +1 位作者 孙淑荣 王晓明 《东北农业科学》 1988年第1期67-73,共7页
初步查明了吉林省5种土壤中的土著大豆根瘤菌的血清群,黑土和草甸黑土中以477—28菌血清群为主,白浆土中以477—694菌血清群为主,淡黑钙土中以35菌血清群为主,轻碱土中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13和516血清群为主。公主岭黑土和草甸黑土中有... 初步查明了吉林省5种土壤中的土著大豆根瘤菌的血清群,黑土和草甸黑土中以477—28菌血清群为主,白浆土中以477—694菌血清群为主,淡黑钙土中以35菌血清群为主,轻碱土中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13和516血清群为主。公主岭黑土和草甸黑土中有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属113血清群。477血清型和国内2028(美USDA138)血清型相似,35血清型和美国USDA124血清型相似。查明了土著大豆根瘤菌的固氮活性,淡黑钙土中较高,为25.763~26.938C_2H_4μmol/克干瘤/小时。黑土为24.827C_2H_4μmol/克干瘤/小时,草甸黑土为23.061C_2H_4μmol/克干瘤/小时。白浆土和轻碱土较低,分别为20.970C_2H_4μmol/克干瘤/小时和15.188C_H_4μmol/克干瘤/小时。目前的大豆栽培品种多数和固氮活性较低的大豆根瘤菌共生。因此人工接种高固氮根瘤菌种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草甸黑土 淡黑钙土 血清群 固氮活性 大豆栽培 白浆土 竞争结瘤 共生固氮 人工接种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混生株血清群变化情况观察
19
作者 杨文映 陈明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0-120,123,共2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混生株 血清群
下载PDF
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延清 王世霞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7-88,共2页
1993年3月,Lancet上报道了在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两国多处暴发流行的一种临床症状与霍乱类似的传染性腹泻病。研究者们对引起这种类似霍乱疾病病原体的研究指出,其病原体属于霍乱弧菌,但既不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公认的引起霍乱流行的病原体... 1993年3月,Lancet上报道了在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两国多处暴发流行的一种临床症状与霍乱类似的传染性腹泻病。研究者们对引起这种类似霍乱疾病病原体的研究指出,其病原体属于霍乱弧菌,但既不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公认的引起霍乱流行的病原体——O1群霍乱弧菌,又不同于以前的非O1群霍乱弧菌的138个血清群,而是1个未被认识的霍乱弧菌新的血清群,被确定为霍乱弧菌O139血清群。这种引起类似霍乱暴发流行的新病原体的出现,对霍乱这个古老疾病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血清群 霍乱弧菌 弧菌 霍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