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叶世泽 苏艾华 倪京丽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第11期798-79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淤型肝炎 血清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风患者血清胆硷酯酶的变化
2
作者 李忠仁 陆念祖 +1 位作者 张伯顺 徐乃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30-31,共2页
已知体内的神经介质、生物酶及激素等能发挥很大的生理效应,因此从递质的角度去研究针刺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原理,这对提示经络实质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在临床针刺治疗中风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为寻找这些递质,作了大量的摸索... 已知体内的神经介质、生物酶及激素等能发挥很大的生理效应,因此从递质的角度去研究针刺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原理,这对提示经络实质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在临床针刺治疗中风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为寻找这些递质,作了大量的摸索工作。鉴于中风患者某些精神症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相类似,为了解胆碱能神经系统机能在针刺中风过程中的变化,我们以血清胆硷酯酶(ChE)活力为初步筛选指标,对随机抽样的25例患者,进行了针刺治疗前后的观察。我们以风池、曲池、内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 血清胆硷酯酶
下载PDF
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3
作者 沙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3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西药保肝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清胆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检测的肝功能指标,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血ALT,TBIL,GGT,A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913,3.042,2.925,2.892,(P<0.05)... 目的观察和分析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西药保肝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清胆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检测的肝功能指标,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血ALT,TBIL,GGT,A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913,3.042,2.925,2.892,(P<0.05),提示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 慢性 肝炎
下载PDF
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对照观察
4
作者 吴琼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8S期49-49,51,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腺苷蛋氨酸,1g/次,1次/d;治疗组活血清胆汤(药用赤芍、垂盆草、薏苡仁、当归、鳖甲、香茶菜、焦栀子、... [目的]观察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腺苷蛋氨酸,1g/次,1次/d;治疗组活血清胆汤(药用赤芍、垂盆草、薏苡仁、当归、鳖甲、香茶菜、焦栀子、郁金、大黄),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观测肝功能改善幅度。连续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60%,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改善幅度都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清胆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瘀型肝炎 血清胆 腺苷蛋氨酸 中医药治疗 对照观察
下载PDF
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 被引量:8
5
作者 邓小耿 方天翎 +5 位作者 曹铭辉 杨勇志 邵静 魏菁 陈积圣 闵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5-989,共5页
目的 :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 (ESC)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 ,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 ,加入FGF - 4和HGF初步诱导 ,然后置于 5 %淤胆鼠血清“病理微... 目的 :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 (ESC)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 ,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 ,加入FGF - 4和HGF初步诱导 ,然后置于 5 %淤胆鼠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2周 ,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 ,白蛋白和CK8/ 18免疫组化染色 ,白蛋白与转甲状腺蛋白RT -PCR检测 ,细胞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功能分析。结果 :经初步诱导分化的ESC置于 5 %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培养 ,初期细胞生长受抑制 ,2周后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细胞呈现良好的均质性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白蛋白和CK8/ 18表达 ;RT -PCR显示有白蛋白、转甲状腺蛋白等的mRNA转录 ;细胞有糖原和尿素合成功能。结论 :采用含淤胆血清的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从经FGF - 4和HGF初步诱导的胚胎干细胞中有效筛选出了具有功能的肝细胞 ,细胞有较好的均质性 ,为临床肝细胞替代治疗、获取丰富供体细胞来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肝细胞 血清
下载PDF
应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从ESC中筛选肝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治熹 邓小耿 +4 位作者 张杰 周嘉嘉 伍耀豪 谢平 邱荣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肝细胞分化的效果及对肝干细胞的筛选作用。方法: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加入FGF-4和HGF初步诱导,然后置于5%... 目的: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肝细胞分化的效果及对肝干细胞的筛选作用。方法: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加入FGF-4和HGF初步诱导,然后置于5%淤胆鼠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周,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ALB和CK8/18免疫荧光染色,电镜检查和吲哚氰绿(ICG)摄取试验。结果:经初步诱导分化的ESC置于5%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培养,初期细胞生长受抑制,部分细胞坏死、凋亡并脱落。1周左右可见上皮样细胞集落呈优势生长。2周左右可见较多肝细胞样集落形成单位(H-CFU),大部分细胞分化为多角形的肝细胞样细胞,呈现较好的均质性,从中央到周边呈逐渐分化成熟的趋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LB和CK8/18表达;电镜检查可见与肝细胞相似的超微结构;吲哚氰绿(ICG)摄取试验可见大量ICG阳性细胞,提示这些细胞具备部分肝细胞特性,且筛选诱导组IC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含淤胆血清的"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从经FGF-4和HGF初步诱导的胚胎干细胞中有效筛选出了具有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肝细胞移植 诱导分化 血清
下载PDF
瘀胆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伟 汪林 +1 位作者 曾杰 陈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1-776,共6页
背景:在一定的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生分化,是肝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多种因子会对其产生诱导作用。目的:探讨瘀胆血清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中的诱导作用。方法:制备瘀胆动物模型,获得瘀胆血清。将分离的大鼠骨髓间充... 背景:在一定的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生分化,是肝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多种因子会对其产生诱导作用。目的:探讨瘀胆血清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中的诱导作用。方法:制备瘀胆动物模型,获得瘀胆血清。将分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3组,分别利用无血清肝细胞培养液、无血清肝细胞培养液+瘀胆血清、无血清肝细胞培养液+正常血清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无血清肝细胞培养液+瘀胆血清组的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率、角蛋白18阳性表达率和白蛋白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无血清肝细胞培养液组和无血清肝细胞培养液+正常血清组(P<0.05)。表明瘀胆血清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进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肝细胞 干细胞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血清 细胞诱导
下载PDF
红景天苷与淤胆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杜超 蒋明德 +1 位作者 曾维政 高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9期8512-8519,共8页
背景:大量实验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诱导因子及特定微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并已广泛用于终末肝病的临床替代治疗,而其最佳诱导条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初步探讨中草药红景天苷联合淤胆大鼠血清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 背景:大量实验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诱导因子及特定微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并已广泛用于终末肝病的临床替代治疗,而其最佳诱导条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初步探讨中草药红景天苷联合淤胆大鼠血清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从大鼠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法检测干细胞表型;胆总管结扎切断法制备大鼠淤胆血清。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3组体外诱导培养:空白对照组,基础培养基+5%淤胆血清;红景天苷组:基础培养基+5%淤胆血清+30μmol/L红景天苷;阳性对照组:基础培养基+5%淤胆血清+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各组诱导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Western-Blot法检测各诱导组肝细胞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90、CD105,不表达CD45、CD14、CD34、CD79a;空白对照组、红景天苷组、阳性对照组细胞在诱导培养中均出现多角及双核细胞;空白对照组、红景天苷组、阳性对照组在诱导培养7 d开始出现甲胎蛋白、白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同一时间点空白对照组表达率最低(P<0.05),红景天苷组、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传统淤胆血清体外诱导相比,红景天苷联合淤胆血清能更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红景天苷 血清 肝细胞生长因子 体外诱导 培养分化
下载PDF
瘀胆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晓琳 万居易 +2 位作者 王忠琼 李昌平 胡莲 《西南军医》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MSCs,制备正常及瘀胆大鼠血清,取第3代MSCs分组培养:A组:DMEM+10%FB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5%FBS;C组:HGM+5%正常大鼠血清;D组:HGM...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MSCs,制备正常及瘀胆大鼠血清,取第3代MSCs分组培养:A组:DMEM+10%FB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5%FBS;C组:HGM+5%正常大鼠血清;D组:HGM+5%瘀胆大鼠血清;E组:HGM+5%瘀胆大鼠血清+25μg/L HGF。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采用RT-PCR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溴甲酚绿法检测上清液中白蛋白(ALB)的含量。结果培养过程中,D、E组出现多角形及双核细胞,A、B、C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速度C组最快,D、E组均较B组快(P<0.05)。D、E组于诱导第7,14天出现AFP mRNA阳性表达,第14,21天出现CK18 mRNA阳性表达,D、E组上清液中白蛋白浓度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E组高于D组(P<0.05)。A、B、C组未见AFP、CK18表达及白蛋白浓度变化。结论正常大鼠血清能明显促进MSCs的增殖;瘀胆血清对MSCs有一定促增殖作用,且能有效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联合使用HGF能提高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肝细胞生长因子 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系统中瘀胆血清的促进作用(英文)
10
作者 闵军 方天翎 +5 位作者 陈亚进 邓小耿 商昌珍 刘璐 曹君 陈积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8610-8614,共5页
背景:目前各种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中,大多忽略了对分化细胞功能的诱导与鉴定。是否表达肝细胞功能应作为ESC向肝细胞分化的鉴定指标之一。目的:观察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体系... 背景:目前各种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中,大多忽略了对分化细胞功能的诱导与鉴定。是否表达肝细胞功能应作为ESC向肝细胞分化的鉴定指标之一。目的:观察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体系中,瘀胆血清病理环境对分化细胞表达肝细胞功能的作用。设计:观察对比,体外细胞学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材料:实验于2004-10/2007-0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小鼠E14ESC系由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提供;SD大鼠20只,鼠龄2周,购自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方法:对SD大鼠施以胆总管结扎切断手术,制作瘀胆模型,饲养10d后取全血制备瘀胆血清。用悬滴培养ESC发育5~7d的拟胚体,将其离散细胞种植于不同的分化体系,分别进行自主分化、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5%瘀胆血清+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②分化4周时进行白蛋白、甲胎蛋白、CK18/19、糖原及吲哚氰绿和荧光二乙酯染色。③采用相应试剂盒每3天检测细胞合成白蛋白、三酰甘油及尿素氮功能。结果:①ESC自主分化难以控制,分化为3个胚层的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ESC向内脏内胚层和中胚层(心肌)分化,但两者仅能表达低水平的肝细胞特异性功能。②引入瘀胆血清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体系中ESC能分化为较为形态均一的多角形细胞,其糖原、吲哚氰绿和荧光二乙酯染色均为阳性;白蛋白、三酰甘油和尿素氮合成能力显著高于自发分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结果(P<0.05~0.01)。结论:采用瘀胆血清体外模拟病理性微环境可促进HGF诱导的ESC源性肝细胞表达高水平的肝特异性代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清 肝细胞 功能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克然木.司马义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9期6212-621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0例肝病患者以及150例体检正常的成人血清TBA、ALtT、AST、r-3T的浓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病组患者血清中TBA浓度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别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0例肝病患者以及150例体检正常的成人血清TBA、ALtT、AST、r-3T的浓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病组患者血清中TBA浓度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别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异常率在83.3%以上。同时TBA在各种肝病的异常率高于常规肝功能检查。结论:TBA特异性高、敏感性尚可,测定TBA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病情变化的观察以及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叶酸 肝病诊断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趋化因子样受体1、血清25-羟胆骨化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范瑞磊 魏若愚 +1 位作者 金培新 宋颖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2081-2085,共5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VD]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160例2型糖尿病(T2DM)伴DR病人、80例无DR的T...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VD]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160例2型糖尿病(T2DM)伴DR病人、80例无DR的T2DM病人及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R病人根据病变程度分为非增生期98例与增生期6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MKLR1、25(OH)VD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及肌酐酶法计算UACR值,分析其与DR发生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价值。结果三组T2DM病人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为3.97(P<0.001)。四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UACR、CMKLR1及25(OH)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增生期组FPG(7.65±1.87)mmol/L、HbA1c(9.86±1.43)%、TG(2.41±0.32)mmol/L、LDL-C(3.42±0.51)mmol/L、UACR(345.55±40.65)mg/g及CMKLR1(69.63±6.54)µg/L均高于对照组(4.31±1.19)mmol/L、(4.53±0.95)%、(1.59±0.53)mmol/L、(1.73±0.61)mmol/L、(9.33±3.38)mg/g、(69.63±6.54)µg/L及T2DM非DR组(6.26±1.85)mmol/L、(6.47±1.66)%、(1.79±0.47)mmol/L、(2.44±0.66)mmol/L、(25.96±6.73)mg/g、(44.11±6.51)µg/L(P<0.05),HbA1c、UACR及CMKLR1均高于非增生期组(P<0.05),而25(OH)VD低于对照组、T2DM非DR组及非增生期组(P<0.05);非增生期组FPG、HbA1c、TG、LDL-C、UACR及CMKLR1均高于对照组(P<0.05),FPG、HbA1c、TG、LDL-C、UACR高于T2DM非DR组(P<0.05),而25(OH)VD低于对照组(P<0.05);T2DM非DR组FPG、HbA1c、LDL-C、UACR、CMKLR1均高于对照组(P<0.05),25(OH)VD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长、HbA1c高、UACR高、CMKLR1高及25(OH)VD低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长、UACR高、CMKLR1高及25(OH)VD低是增生期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UACR、CMKLR1及25(OH)VD预测DR的AUC面积分别为0.77、0.70、0.76;病程、UACR、CMKLR1及25(OH)VD预测增生期DR的AUC面积分别为0.77、0.72、0.73、0.74。结论糖尿病病程、UACR、CMKLR1、25(OH)VD与DR发生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对DR发生及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人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趋化因子样受体1 血清25-羟骨化醇
下载PDF
婴儿退黄包药浴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
13
作者 黎沛娴 廖连芳 +2 位作者 周茜 胡晓怡 袁海英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0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婴儿退黄包药浴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9月于东莞市黄江医院出生的新生儿99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9例)和中药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中药组... 目的:观察婴儿退黄包药浴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9月于东莞市黄江医院出生的新生儿99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9例)和中药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婴儿退黄包药浴早期干预。比较两组NHB发病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水平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中药组NHB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03)。干预前,两组TBiL、DBiL、TB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TBiL、DBiL、TBA水平升高,但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01);中药组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婴儿退黄包药浴早期干预对新生儿NHB预防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血清TBiL、DBiL、TBA水平,缩短NHB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素血症 婴儿退黄包 新生儿 血清总红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质的酶法测定
14
作者 陈丽 陈玫 《吉林医学信息》 1995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血清红质 酶法 测定
下载PDF
苯巴比妥治疗老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47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晶 陈仕珠 王风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探讨苯巴比妥治疗高IBIL血症的效果. 方法:连续收集本院高IBIL血症患者47例(58例次).均无其他肝胆及溶血性疾病,除血清胆红质升高外,其他有关常规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治疗予苯... 目的:分析老年人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探讨苯巴比妥治疗高IBIL血症的效果. 方法:连续收集本院高IBIL血症患者47例(58例次).均无其他肝胆及溶血性疾病,除血清胆红质升高外,其他有关常规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治疗予苯巴比妥60 mg/次,3次/d, 疗程2 wk.于治疗第7、10和14 d分别复查肝功一次,如首次复查血清胆红素已正常,即停止治疗,第14 d再复查. 除4例停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外,其他治疗同前. 结果:高IBIL血症发生率占同期诊治的1812例次老年患者的2.9%.58例次患者血清TBIL平均值为36.5±7.5(24.7-56.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为7.7±1.4(5.5—13.0)μmol/L, 间接胆红素(IBIL)为28.8±5.9(19.2—44.4)μmol/L.治疗7 d后血清TBIL、IBIL恢复正常者28例次(48.3%),治疗10 d TBIL、IBIL恢复正常者42例次(72.4%).治疗14 d后所有患者TBIL、IBIL均降至正常.治疗7 d血清TBIL、IBIL恢复正常者第14 d复查仍正常.治疗前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后恢复正常的时间间无明显相关性(P=0.108).治疗期间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治疗结束后1、3、6、12mon复查TBIL和/或IBIL升高者累计分别为0、2/57(3.5%)、5/53(9.4%)、10/41(24.3%)例.均经重复治疗降至正常. 结论:老年人高IBIL血症特点为自发性、特发性、无或仅有轻微症状、胆红质轻度升高、有反复出现倾向.应用苯巴比妥诱导治疗可于较短时间内降至正常,对复发者重复治疗仍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高间接红素血症 mol/L 血清间接红素 磺脲类降糖药物 TBIL 重复治疗 溶血性疾病 血清胆红质 血清胆红素 直接红素 红素水平 正常者 临床特点 生化检查 老年患者 不适反应 治疗期间 诱导治疗 老年人 复查
下载PDF
40例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红素 血清胆红质 红素脑病 早产儿 新生儿高红素 血症 护理记录 换血疗法 水的需要量 光照疗法
下载PDF
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付晓春 王敏伟 +1 位作者 卢方正 沈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血清胆固醇影响。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胶囊 (0 68、1 3 5、2 7g·kg-1)给大鼠给药 7d ,用MVIS— 2 0 0 0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血清胆固醇影响。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胶囊 (0 68、1 3 5、2 7g·kg-1)给大鼠给药 7d ,用MVIS— 2 0 0 0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系统测定全血黏度 (BV)、血浆黏度 (PV)、纤维蛋白原 (FIB)、血细胞比容积 (HCT)、血沉 (ESR)、血沉方程k(TK)、红细胞电泳时间 (t) ;小白鼠 60只随机分为 6组 ,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胶囊 (1、2、4g·kg-1)连续灌胃 7d,第 7天给药后禁食 3h后小白鼠眼眶静脉采血取血清 ,测定血清胆固醇 ;60只大鼠随机分为 6组 ,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建立血瘀模型 ,再观察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结果黄连解毒胶囊能显著降低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 (高、中、低均降低 ) ,降低血浆黏度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并能显著降低红细胞比容积 ,减慢血沉速度 ,降低血沉方程k值 (TK) ,显著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 ;黄连解毒胶囊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的血清胆固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黄连解毒胶囊对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胶囊 复方丹参片 红细胞电泳时间 全血黏度(BV) 血浆黏度(PV) 血清胆 固醇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芳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9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在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5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在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5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表明, 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均出现异常,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谷氨酰基转移酶 血清胆碱酯酶 白蛋白 血清胆 汁酸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中)
19
作者 袁济民 《胃肠病学》 199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胆道系统显象 某些显象剂能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经胆管、胆囊、总胆管排入肠腔,因而可被用作胆道显象。以往常用<sup>131</sup>I-玫瑰红作黄疸的鉴别诊断,因费时较长,且<sup>131</sup>腆的应用条件限制,近年来,... 胆道系统显象 某些显象剂能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经胆管、胆囊、总胆管排入肠腔,因而可被用作胆道显象。以往常用<sup>131</sup>I-玫瑰红作黄疸的鉴别诊断,因费时较长,且<sup>131</sup>腆的应用条件限制,近年来,<sup>99m</sup>Tc标记的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衍生物(IDA)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胆道显象剂。 IDA衍生物已有EHIDA、PIPIDA、DISIDA和Mebro-feni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囊炎 道显象 显象剂 肝海绵状血管瘤 脱氧葡萄糖 血清胆红质 肝占位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淤胆血清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BMSCs向肝细胞分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晓琳 万居易 +2 位作者 王忠琼 胡莲 李昌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体外扩增BMSCs的可能性,及淤胆大鼠血清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解决肝组织工程细胞来源短缺的可行性。方法取6周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分离、纯化...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体外扩增BMSCs的可能性,及淤胆大鼠血清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解决肝组织工程细胞来源短缺的可行性。方法取6周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BMSCs。取12~14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n=20),制备正常及淤胆大鼠血清。取第3代BMSCs按培养液不同分组:A组,DMEM加10%FB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epatocyte growth medium,HGM)加5%FBS;C组,HGM加5%正常大鼠血清;D组,HGM加5%淤胆大鼠血清;E组,HGM加5%淤胆大鼠血清、25μg/LHGF。观察各组诱导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表达,高碘酸-希夫染色检测糖原表达,脲酶-谷氨酰脱氢酶法检测上清液尿素含量。结果诱导培养过程中D、E组出现多角形及双核细胞,A、B、C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MTT生长曲线显示C组细胞生长速度最快,B组最慢,与A、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于诱导培养7d开始出现AFP及CK18阳性表达,14d开始出现糖原阳性表达,同时间点E组阳性表达率高于D组(P<0.05);D、E组上清液中尿素含量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同时间点E组高于D组(P<0.05)。各时间点A、B、C组均未见AFP、CK18、糖原阳性表达,尿素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正常大鼠血清能明显促进BMSCs增殖;淤胆大鼠血清对BMSCs有一定促增殖作用,且能有效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联合使用淤胆血清和HGF能提高细胞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肝细胞生长因子 BMSCS 肝细胞 体外诱导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