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MI患者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血浆鸢尾素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丽 郑观芸 李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血浆鸢尾素(Irisin)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STEMI患者126例,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恢复血流,分为无复流组33例与复流组93例。...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血浆鸢尾素(Irisin)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STEMI患者126例,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恢复血流,分为无复流组33例与复流组93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日采血5mL,复流组与无复流组于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血5mL,3000r/min离心5min,得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DAMTS-13、脂联素A(APN)、内脂素(Visfati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Irisin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结果无复流组术前及术后即刻、30min、1h的血清ADAMTS-13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前及术后即刻、30min、1h及2h的血浆Irisin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与复流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ADAMTS-13、血浆Iris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1h的血清HMGB1、IL-6、IL-8及hs-CRP水平均高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1h的血浆Visfatin、血清RBP4水平均高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1h的血清APN、Vaspin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min及术后1h的ADAMTS-13与Irisin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0.35、0.41,P<0.05);ADAMTS-13(OR=0.837,95%CI:0.715~0.913)、Irisin(OR=0.729,95%CI:0.573~0.816)、Vaspin(OR=0.871,95%CI:0.792~0.975)是STEMI患者行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早期血清ADAMTS-13与血浆Irisin水平均降低,ADAMTS-13与Irisin可能在无复流患者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鸢尾素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鸢尾素水平变化研究
2
作者 宋志 孙军鸽 +1 位作者 褚振宇 张田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92例AMI行PCI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基础组,每组各46例。基础组采用口服依...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92例AMI行PCI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基础组,每组各46例。基础组采用口服依那普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采用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校正QT间期(QTc)、QRS时限、心肌酶谱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QT离散度(QTd)、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鸢尾素(Irisin)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心电图指标、心肌酶谱指标及ADAMTS-13水平均较同期基础组降低,NT-proBNP及Irisin水平均较同期基础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调节血清Irisin、ADAMTS-13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促使心电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鸢尾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原文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间隔区结构域突变对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萌 吴昊 +2 位作者 李华 赵艺鸿 金圣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0-90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中的氨基酸残基TEDRLPR以点突变技术逐个基因突变(突变体M1~M7),将构建的ADAMTS13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至人胚肾HEK293细胞,稳定表达后提纯重组蛋白。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在变性条件、剪切应力作用和ADAMTS13抗体处理后裂解vWF的能力。结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验,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对FRET-vWF73剪切能力降低(P<0.05)。变性条件下,野生型ADAMTS13可以将vWF多聚体裂解,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的裂解活性明显降低(P<0.01)。在体外剪切应力作用下,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裂解vWF多聚体的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与vWF之间的结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DAMTS13的C末端与vWF之间存在多个结合位点。ADAMTS13抗体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裂解vWF的能力。结论:间隔区突变后ADAMTS13的活性降低。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可能是ADAMTS13在底物识别时的重要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ADAM金属肽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 间隔区结构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无流体剪切力条件下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
4
作者 赵善琛 李华 +3 位作者 王萌 赵艺鸿 李先杰 金圣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2-540,共9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表面上ULVWF的情况,采用ELISA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基中VWF抗原量的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有无流体剪切力或凝血因子VIII(FVIII)条件培养基中的VWF和蛋白水解片段的数量。多聚体分析评估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的情况。将组胺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ADAMTS13和各种N-和C-末端截断的突变体一起孵育,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与细胞保持结合的ULVWF,ELISA测定内皮细胞释放出的ULVWF,确定降解内皮细胞上ULVWF所需的ADAMTS13结构域。结果:在无流体剪切力下,重组ADAMTS13和血浆ADAMTS13迅速降解了内皮细胞表面上新形成的ULVWF。ULVWF的蛋白水解过程依赖于培养时间、ADAMTS13浓度和剪切力。ADAMTS13介导的蛋白水解释放的VWF分布与组胺刺激下内皮细胞分泌的VWF分布非常相似,提示ULVWF在内皮细胞表面发生裂解。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需要ADAMTS13半胱氨酸富集区(Cys-rich,Cys R)结构域和间隔区结构域,但不需要ADAMTS13的7个TSP1重复序列(TSP12-8)和2个补体结合区(CUB)结构域。结论:内皮细胞上ULVWF聚合物在无流体剪切力下也对ADAMTS13的裂解敏感,这为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结合的ULVWF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可能有助于理解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志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术后采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评估所有患者无复流情况,根据结果分为无复流组(TIMI分级0~Ⅱ级)、复流组(TIMI分级Ⅲ级),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ADAMTS-13、Cys-C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关系。结果142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无复流20例,占14.08%(20/142);无复流组血清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复流组,血清ADAMTS-13水平低于复流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Cys-C、hs-CRP过表达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危险因子(OR>1,P<0.05),血清ADAMTS-13过表达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Cys-C、ADAMTS-13预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无复流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无复流与入院时血清ADAMTS-13、Cys-C水平有关,血清Cys-C过表达、ADAMTS-13低表达者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发生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胱抑素C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姣 邱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非免疫性血管内溶血和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原发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等]和继发性血栓性微血...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非免疫性血管内溶血和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原发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等]和继发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目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 member 13,ADAMTS13)在TTP诊疗中的作用相对明确,但是否在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疗中存在同样重要的价值并不清楚,ADAMTS13作用于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具体机制较为复杂。ADAMTS13在DIC、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以及严重肝损伤等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中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许可作为该类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本文主要从ADAMTS13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在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微血管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可溶性尿激酶受体和胸腺素α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维强 王兆钺 +2 位作者 汪家敏 白霞 阮长耿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实体肿瘤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及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和胸腺肽α1(Tα1)水平的改变的意义。方法 以残余胶原结合力(R-CBA)检测血清vWF-cp活性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测定suPAR...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实体肿瘤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及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和胸腺肽α1(Tα1)水平的改变的意义。方法 以残余胶原结合力(R-CBA)检测血清vWF-cp活性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测定suPAR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α1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WF-cp活性水平,以及vWF-cp活性水平与suPAR和Tα1水平预示恶性肿瘤存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vWF-cp活性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显著降低,而suPAR和Tα1水平则显著增高。伴有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vWF-cp活性更低,下降至55.8%±16.2%(P<0.05)。而suPAR水平则在局部淋巴结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均增高(P<0.05和0.01)。(2)在恶性肿瘤患者中,Tα1与suPAR水平是较敏感的指标,而vWF-cp则是一个较特异的指标。vWF-cp活性水平与suPAR水平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39,P<0.001),但和Tα1无相关性。结论 vWF-cp活性、suPAR水平和Tα1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显著改变,但三者变化的程度不同。联合检测三者的水平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以及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尿激受体 胸腺素Α1 检测
原文传递
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慢性肾衰竭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兆永 任红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年第5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行MHD治疗的105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血管钙化分为血管钙化组...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行MHD治疗的105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血管钙化分为血管钙化组(68例)和无血管钙化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AD-AMTS13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0C)曲线确定ADAMTS13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CRF并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管钙化组的年龄、糖尿病史比例、血Ca水平、耗磷乘积、iPrH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血管钙化组,ADAMTS13含量低于无血管钙化组(P<0.05);血清ADAMTS13与年龄、血Ca、钙磷乘积、iPTH呈负相关(r=-0.625、-0.743、-0.622、-0.668,P<0.05);血清ADAMTS13、sCa、iPTH、钙磷乘积在预测CRF并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95%CI:0.733~0.855)、0.626(95%CI:0.573-0.687)、0.733(95%CI:0.601-0.822)、0.728(95%CI:0.672~0.793)。在278.6 ng/mL的临界值下,ADAMTS13预测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0.1%;血Ca、iPTH、妈磷乘积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3%、75.2%、74.3%,特异度分別为65.2%、66.2%、6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ADAMTS13是CRF并MHD患者出现血管钙化的保护因素(OR=0.243,95%CI:0.155~0.381,P<0.05),高水平血Ca、高水平iPTH、高钙磷乘积是CRF并MHD患者出现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OR=1.612、2.469、2.254,95%CI:1.035~2.511、1.822~3.346、1.799~2.824,P<0.05)。结论血清ADAMTS13在预测CRF并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CRF合并MHD发生血管钙化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肾透析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俊 杨家来 +5 位作者 陈剑 程立顺 杨静 孟令毅 俞凤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9-1082,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骨化三醇组(分别给予... 目的观察维生素D(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骨化三醇组(分别给予骨化三醇1mg/kg、5mg/kg、25mg/kg),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及肺湿/干质量比变化,血小板计数变化,血清vWF、ADAMTS13变化。结果脓毒症组大鼠病态表现明显,骨化三醇组病态表现优于脓毒症组,骨化三醇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脓毒症组及骨化三醇组(1mg/kg、5mg/ks)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骨化三醇组(25mg/ks)血小板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血清vWF较正常组显著增高,骨化三醇各组较正常组亦显著增高,但低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及骨化三醇各组血清ADAMTS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骨化三醇各组血清ADAMTS13水平与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抑制vWF表达,改善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脓毒症发病进程,而这一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ADAMTS13的表达实现。脓毒症发生时循环中血小板降低主要与内皮细胞损伤、vWF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ADAMTS13) 维生素D(VD)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俊 杨静 +4 位作者 孟令毅 程立顺 于海洋 俞凤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6-419,共4页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20例志愿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分别定量检测血清VWF和ADAMTS13水平。把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sepsis,S)组、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SS)组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组,与正常对照(c)组比较,观察血清VWF、ADAMTS13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S组、SS组和MODS组血清VWF、ADAMTS13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S组血清VWF水平显著高于C组,MODS组VwF水平较S组和SS组显著增高,ADAMTS13水平在脓毒症各组均显著低于C组。结论VWF、ADAMTSl3从脓毒症发病早期即开始参与,患者血清VwF水平的变化在预测脓毒症预后较ADAMTS13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DAMTS13)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的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志羽 刘倩 +3 位作者 郑慧蕾 韦恒 马国添 林发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脂血症组32例和单纯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脂血症组32例和单纯高血压病组48例,健康成人组6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印迹发光绘图法分别检测血浆vWF水平和vWF-cp活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人(P<0.01),而vWF-cp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1);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组血浆vWF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P<0.05),而vWF-c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而且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其内皮损伤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军 王苏燕 +4 位作者 张勇 王光辉 邝孛 江振涛 文格波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3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及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49例,选取同期无血管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及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49例,选取同期无血管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入组患者均在入院后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vWF-CP、GDF15。结果 ACS组vWF-CP为(286.22±21.75)pg/mL、SAP组为(357.47±21.98)pg/mL、对照组为(581.85±21.52)pg/mL,组间相比,P均<0.05;ACS组GDF15为(11.30±0.51)ng/mL、SAP组为(8.37±0.54)ng/mL、对照组为(1.35±0.45)ng/mL,组间相比,P均<0.01。vWF-CP水平与GDF15水平呈负相关(r=-0.55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时血浆vWF-CP水平降低、GDF15水平升高,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都与冠心病的病情有关,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好预测冠心病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生长分化因子15 血栓事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与GRACE评分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军 王苏燕 +5 位作者 文格波 邓彪 邝孛 江振涛 张勇 王光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的水平变化以及联合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观察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的水平变化以及联合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观察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49例;同时选取同期无血管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RACE系统进行评分及分层,同时利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外周血vWF-cp的浓度。结果:对照组的vWF-CP水平明显高于ACS组(P=0.000),亦明显高于SAP组(P=0.000),ACS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CS组GRAC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SAP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ACS组与SAP组相比,ACS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不同Gensini积分的冠心病患者的vWF-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等级与vWF-c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60,P=0.616)(采用Spearman’s rho法)。GRACE评分等级与vWF-cp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00)(采用Spearman’s rho法)。结论:GRACE评分联合vWF-cp可以在临床上更准确、有效的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评分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冠心病 危险分层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发全 李明芬 +1 位作者 刘倩 黎肇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用Sepharose CL-4B柱层析法从正常人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酶反应底物。然后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用Sepharose CL-4B柱层析法从正常人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酶反应底物。然后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记与发光绘图法(SWL法),分别检测60名健康成人、28名脑梗塞和7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血浆vWF-cp活性,并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该法准确检测了60名健康成人和35名患者的血浆vWF-cp活性,批内和批间变异为4.81%和8.63%。60名健康成人vWF-cp活性为(86.53±17.49)%;脑梗塞vWF-cp活性为(77.15±16.72)%,其活性低于健康成人(P<0.05);7例TTP,血浆置换前vWF-cp活性为(9.06±7.17)%,其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1);血浆置换24h后vWF-cp活性为(47.00±6.27)%,其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健康成人(P<0.01);恢复期vWF-cp活性为(83.18±8.83)%,其活性接近健康成人(P>0.05)。结论SWL法可准确检测健康成人和疾病患者的血浆vWF-cp活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可应用于临床检验。与健康成人相比,脑梗塞患者vWF-cp活性降低;TTP患者vWF-cp活性显著降低,血浆置换能有效提高TTP患者vWF-cp活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检测方法 脑梗塞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珍妮 凌婧 +4 位作者 沈飞 谢丽倩 殷杰 苏健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血浆金属蛋白酶ADAMTS13截断型蛋白(ADAMTS13-T7)纯品免疫BALB/c小鼠,经标准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鉴定单... 目的:构建并鉴定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血浆金属蛋白酶ADAMTS13截断型蛋白(ADAMTS13-T7)纯品免疫BALB/c小鼠,经标准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应用免疫印迹技术确定单克隆抗体与全长ADAMTS13的识别能力;观察单克隆抗体对ADAMTS13水解v WF的影响。结果:最终获得6株抗ADAMTS13的单克隆抗体,克隆号分别为1G11、2F11、6G3、9E1、10A8、10B4。经ELISA鉴定,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1G11和2F11的效价最高,与截断型ADAMTS13-T7蛋白结合能力比较,明显高于全长ADAMTS13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6个单克隆抗体都能与全长ADAMTS13结合,其中1G11和2F11条带最亮。功能实验表明,在变性条件下1G11和2F11能够明显抑制ADAMTS13水解v WF,并随着单克隆抗体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成功获得针对ADAMTS13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抑制性功能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PCI术前 术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蛋白裂解酶水平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世雷 陈玉东 刘相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4139-4140,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vWFcp)水平,了解其与冠心病及PCI术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对照组(造影正常)及PCI组(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IC术),... 目的通过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vWFcp)水平,了解其与冠心病及PCI术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对照组(造影正常)及PCI组(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IC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vWF浓度和及血浆vWF-cp活性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术后PCI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I术后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PCI术前(P<0.05)。PCI组vWF-cp活性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PCI术后低于PCI术前(P<0.05)。血浆vWF水平随冠心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vWF-cp活性水平随之降低。结论 vWF及vWF-cp水平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栓风险不同呈增高和减低趋势,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CI术后vWF及vWF-cp水平变化,提示介入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军 王苏燕 +4 位作者 张勇 王光辉 邝孛 江振涛 文格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9-902,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分层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的变化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 (hs-cTn)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选...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分层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的变化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 (hs-cTn)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9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时选取冠状动脉无狭窄的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入院后即刻采血,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发病6 h内,并在入院10~14天后再次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ADAMTS-13的浓度。结果 ACS组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286.22±21.75 ng/L)明显低于SAP组(357.47±21.98 ng/L)和对照组(581.85±21.52 ng/L),AMI组与UAP组的外周血ADAMTS-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6.21±29.43 ng/L比258.55±31.56 ng/L),AMI组10~14天后ADAMTS-13水平明显高于其急性期 (619.91±30.80 ng/L比256.21±29.43 ng/L)。ACS组hs-CRP、NT-proBNP、hs-cT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及SAP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的变化与其他血清学指标hs-CRP、NT-proBNP、hs-cTn等存在明显负相关,与LVEF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 外周血ADAMTS-13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密切相关,联合其他血清学指标和LVEF可能可以更好的预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高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 超敏肌钙蛋白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及抑制物检测在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玉夏 尚银涛 +3 位作者 王兴哲 王茜 温树鹏 杨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检测在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7例获得性TTP患者的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结合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检测在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7例获得性TTP患者的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7例患者中包括男3例、女14例,中位年龄49(27-73)岁。全部患者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ADAMTS 13活性均降低并伴有抑制物阳性,其中16例(94.1%)ADAMTS 13活性重度降低(〈10%)。17例患者中仅5例出现"五联征",全部患者均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查乳酸脱氢酶(LDH)、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15例患者送检外周血涂片,10例发现破碎红细胞,6例〉1%。结论获得性TTP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方法简便、结果可靠,ADAMTS 13活性重度降低,伴有抑制物阳性可以为获得性TT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并为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杰 祖丽皮耶姆·希尔 +2 位作者 海热尼沙·阿不都克日木 排则莱提·艾海提 彭辉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效能。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74例,根据AMI诊断标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MI组(218例)和对照组(1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 目的观察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效能。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74例,根据AMI诊断标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MI组(218例)和对照组(1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ADAMTS13,并作比较。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期内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比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并作比较;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AMI为因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外周血ADAMTS13水平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AMI组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为749.44(340.66,1395.31)ng/m L,对照组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为1251.15(561.80,2431.81)ng/m L,两组相比,P<0.001。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占比、有糖尿病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CK-MB、LVEF、BNP、左室舒张内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比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相比,P均<0.05。外周血ADAMTS13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比积是AMI的独立影响因素。外周血ADAMTS13水平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64,取截断值为993.26 ng/m L时,外周血ADAMTS13水平诊断AMI的敏感度为62.6%、特异度为60.8%。结论AMI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降低;外周血ADAMTS13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比积是AMI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外周血ADAMTS13水平有助于AMI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抗磷脂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乐 韦夙 +1 位作者 曾邕萍 李小芳 《解剖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了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13)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其价值。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22例SLE患者、13例SLE并APS(SLE-APS)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DAMT-13水平... 目的了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13)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其价值。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22例SLE患者、13例SLE并APS(SLE-APS)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DAMT-13水平,并分析其与SLE-APS患者及SLE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检验。结果 (1)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下降,且与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的表现相关。(2)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与SLE疾病活动度成反比。结论 SLE-APS的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自身抗体以及存在更严重的血栓表现及血小板减少,因此可能导致体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成增加;存在抗ADAMTS-13抗体,从而最终导致血清ADAMTS-13的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