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1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4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张会丰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7天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并留取静脉血检测MBD和S100B。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p H、PCO2、乳酸值、BE值和S100B蛋白、MBP的水平第7天与第1天存在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分别比较各指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第1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S100B蛋白和MBP水平能够帮助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S100B 血气分析 早产儿 脑损伤
下载PDF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建军 石莺 +1 位作者 詹瑞森 高志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含量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及对脊髓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检...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含量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及对脊髓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损伤后动物改良TARLOR评分证实损伤程度差异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不同损伤程度家兔损伤前后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结果]3组实验动物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损伤后均升高,伤后24、48、72h3组实验动物间血清MBP含量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后第7d时3组实验动物血清MBP含量在统计学上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MBP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血清MBP含量可作为早期判断脊髓损伤程度指标之一,但有一定的时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程度 髓鞘碱性蛋白 早期诊断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早期诊断价值 损伤程度 蛋白含量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与脑实质损害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元 王晓明 +3 位作者 唐中 郭晓兰 龙存国 廖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66-767,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的含量,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与脑实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位正常人及3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MBP含量进行了检...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的含量,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与脑实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位正常人及3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MBP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其MBP含量分别为(5.63±3.56),(1.10±0.45)μg/L,差异有极显著性(t=7.145,P<0.001),且血清MBP含量与脑梗死体积有一定的关系。结论:脑梗死时血清MBP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脑实质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脑实质损害 蛋白含量 MBP
下载PDF
术中应用携氧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宁 刘宏毅 邹元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454-5455,共2页
背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种方式改善机体缺氧,术中应用携氧液是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中应用携氧液对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 背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种方式改善机体缺氧,术中应用携氧液是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中应用携氧液对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地点为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临床麻醉研究室,对象为1999/2001年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选择头颅CT示出血量40~60mL,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为I~III级,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62岁。随机分为携氧液组和对照组。方法:两组术中分别采用输注携氧液和平衡液。主要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浓度,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格拉斯格评分以及手术各阶段的颅内压力。结果:两组颅内压在手术前和诱导后无差别,在清除血肿至术毕,携氧液组颅内压犤(1.87±0.24,1.73±0.18)kPa犦明显低于对照组犤(2.10±0.38,1.92±0.22)kPa犦犤(t=2.37,P<0.05;t=3.06,P<0.01)犦;术后12h,携氧液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犤(4.1±1.35)μg/L犦明显低于对照组犤(5.2±1.42)μg/L犦(t=2.58,P<0.05)。术后第7天,携氧液组格拉斯哥评分(13.6±0.88)明显高于对照组(12.7±1.22)(t=2.74,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氧液 高血压脑出血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脑保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扬 刘银凤 黄文立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 (BBB)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脑出血病人常规治疗组 2 5例和常规治疗 +颅内血肿清除术组 2 5例 ,对照分析BBB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的变化 ,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 (BBB)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脑出血病人常规治疗组 2 5例和常规治疗 +颅内血肿清除术组 2 5例 ,对照分析BBB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的变化 ,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血肿清除术组BBB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而此 2组病人BBB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血肿清除术组血清MB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而此 2组病人M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脑出血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使BBB指数和血清中MBP含量增高 ,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减轻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 ,从而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B 血脑屏障 脑出血 常规治疗 对照组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正常 MBP 病人 患者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变化及治疗的影响
6
作者 梁建华 王介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时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的改变及治疗的影响。 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于入院未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MBP测定观察。 结果 急性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未治疗前 ,MBP分别为 8 4 5 μg L&...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时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的改变及治疗的影响。 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于入院未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MBP测定观察。 结果 急性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未治疗前 ,MBP分别为 8 4 5 μg L± 6 0 5 μg L与 7 4 2 μg L± 4 13μg L。治疗后为 3 89μg L± 2 78μg L与 3 4 1μg L± 1 90 μg L。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7 2 5 μg L± 4 76 μg L与 7 4 2 μg L± 4 5 7μ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治疗 急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MBP
下载PDF
蕲蛇酶注射液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君富 易秀盈 +2 位作者 黄海彬 刘建平 陈柏壮 《内科》 2016年第5期744-745,765,共3页
目的探讨蕲蛇酶注射液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凝血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编号奇偶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蕲蛇酶注射液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凝血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编号奇偶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MBP、凝血酶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8%,常规组为83.72%,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BP、凝血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MBP、凝血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可显著降低其血清MBP和凝血酶水平,改善病灶血液循环,促进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基底节区 治疗 蕲蛇酶注射液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凝血酶
下载PDF
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古磊 甄云 +1 位作者 陈天宝 杨振年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方法将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其他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第... 目的观察分析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方法将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其他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5天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凝血酶变化情况,并采用GOS分级评估患者神经系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15天两组患者的血清MBP及凝血酶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第4天和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BP及凝血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MBP及凝血酶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化。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可有效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有利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凝血酶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濮孟辉 赵文静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4期384-385,共2页
我科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的入院治疗的患者,发病在6~48h内入院,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1995)修定标准[1]... 我科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的入院治疗的患者,发病在6~48h内入院,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1995)修定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丁苯酞 神经功能 影像学检查 入选病例 磁共振成像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同步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脑梗死及多发性硬化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晓明 张国元 +3 位作者 龙存国 周京国 付红梅 李秋茹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多发性硬化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联合MRS及DT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莹莹 刘赟 +1 位作者 马利 屈永才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磁共振波谱(MRS)、扩散张量成像(DTI)相关参数的变化,探讨血清MBP联合MRS、DT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1—2019-02期间...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磁共振波谱(MRS)、扩散张量成像(DTI)相关参数的变化,探讨血清MBP联合MRS、DT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1—2019-02期间收治的119例ACMP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分为DEACMP组和痊愈组。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MBP水平;并进行MRS和DTI检查,计算并记录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磷酸肌酸)(NAA/Cr)、胆碱化合物/(肌酸/磷酸肌酸)(Cho/Cr)、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等参数。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ACMP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MBP、NAA/Cr、Cho/Cr和FA单独预测DEACMP时,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29(0.580,0.822)、0.632(0.576,0.803)、0.601(0.554,0.766)、0.627(0.581,0.794),各自cut-off值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44.8%、51.3%、42.9%和48.7%,特异度分别为85.6%、90.7%、88.4%和84.2%。血清MBP加NAA/Cr加Cho/Cr加FA联合预测因子AUC为0.718(0.636,0.883),对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91.2%。结论:血清MBP、NAA/Cr、Cho/Cr和FA对于ACMP患者发生DEACMP均有预测价值,但联合预测因子的预测价值要优于任意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磁共振波谱 扩散张量成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ROC曲线
原文传递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及缺血灶神经髓鞘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建钢 刘鸣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脑髓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共选取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早期针刺组(早期组)及晚期针刺组(晚期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脑髓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共选取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早期针刺组(早期组)及晚期针刺组(晚期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早期组及晚期组大鼠进行针刺干预。采用Pal-Weigert髓鞘特殊染色法和ELISA法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在实验开始1,3,5,7d时脑髓鞘的再生情况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改变。结果在各不同观察时间点,发现模型组大鼠内囊髓鞘均有明显脱失,且血清MBP含量亦较造模前明显升高;各针刺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的髓鞘脱失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血清MBP含量升高的幅度亦显著低于模型组;另外早期组大鼠血清MBP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较晚期组滞后。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激发大鼠脑可塑性潜能从而促进MCAO脑缺血损伤区的神经髓鞘组织再生,并且针刺治疗时间窗对缺血后脑损伤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局灶性脑缺血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髓鞘再生
原文传递
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春华 于力克 +1 位作者 张宇 王清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肺癌脑转移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性肿瘤。髓鞘碱性蛋白(MBP)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当中枢神经系统遭到损害时,血-脑屏障功能破坏,其通透性发生改变,血清MBP... 肺癌脑转移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性肿瘤。髓鞘碱性蛋白(MBP)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当中枢神经系统遭到损害时,血-脑屏障功能破坏,其通透性发生改变,血清MBP含量升高。国内外学者报道MBP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屏障破坏程度的指标。肺癌脑转移一旦发生,临床上已属Ⅳ期,若不经任何治疗,其自然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左右。因此,尽早发现脑转移瘤可提早进行相关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中MB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对肺癌脑转移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肺癌脑转移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 血清MBP 脑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健脑益智胶囊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人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小璇 赵晓平 +2 位作者 梁格婷 周振国 柏鲁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00-401,414,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胶囊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清人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 d组、7 d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3 d组和7 d组分别于受伤后第3天和第7天给予口服或鼻饲健脑益智胶囊...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胶囊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清人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 d组、7 d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3 d组和7 d组分别于受伤后第3天和第7天给予口服或鼻饲健脑益智胶囊。分别于入院后3 d、7 d、10 d、14 d测定患者外周血清MBP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3 d组与对照组比较,第7天、第10天外周血清MBP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7 d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0天外周血清MB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脑益智胶囊早期使用能降低外周血清MBP含量,说明健脑益智胶囊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出血 健脑益智胶囊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继发性损伤
下载PDF
急性弥漫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徐育林 董文忠 《医学文选》 2000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弥漫性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临床意 轴索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血脑屏障 髓鞘硷性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浓度变化及意义
16
作者 谭莹 张吉才 +1 位作者 李文斌 程多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ACI)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高压氧治疗,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ACI)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高压氧治疗,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入院24h,3,5,7,14d时采集静脉血,40例健康对照均选用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NSE,S-100B蛋白及MBP浓度。结果ACI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及MB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高压氧治疗后其浓度逐渐下降,比单纯常规临床用药治疗组有明显改善。结论S-100B蛋白,NSE及MBP联合检测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了定量信息.临床上早期结合高压氧治疗对ACI患者的康复与愈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七氟烷、异丙酚分别结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脑创伤开颅手术患者血清UCH-L1及MB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华荣 陈晓燕 黄永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 探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结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脑创伤开颅手术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 探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结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脑创伤开颅手术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去骨瓣时(T2)、麻醉维持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时(T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和麻醉效果,检测并比较两组体内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比较两组血清MBP、UCH-L1水平。结果 麻醉开始后两组T1~T4 DBP、SBP、HR均显著低于T0(P<0.05),两组间T0~T5的DBP、SBP、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浆皮质醇、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浆皮质醇、血糖、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MBP、UCH-L1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血清MBP、UCH-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开颅手术中,异丙酚结合瑞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较好,有利于降低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水平,减少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开颅手术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下载PDF
EPO对HIE患儿血清MBP 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勇 冯冉冉 高锦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蛋白(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蛋白(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从而评估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HIE患儿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EPO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控制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维持良好的通气、维持各脏器血流等对症支持治疗;EPO治疗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EPO200IU/kg·d肌肉注射,治疗9d,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MBP及NSE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HIE患儿2组之间血清中NSE、M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SE=1.069,P^(NSE)=0.312;t_(MBP)=1.143,P_(MBP)=0.217)。治疗后EPO治疗组血清中NSE、MB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NSE)=2.21,P_(NSE)=0.028;t_(MBP)=2.14,PMBP=0.033)。结论 EPO可降低HIE患儿血清MBP及NSE的水平,对修复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蛋白
下载PDF
二黄方防治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蕾 樊永平 +4 位作者 刘秀贞 龚海洋 王利军 丰平 李小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5-477,共3页
目的:研究二黄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混合液诱导Lewis大鼠EAE动物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应用不同剂... 目的:研究二黄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混合液诱导Lewis大鼠EAE动物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的二黄方对EAE大鼠发病情况、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结果:二黄方大剂量可显著改善EAE的发病程度,降低血清MBP的含量及抑制脑和脊髓的炎症反应和脱髓鞘改变,与醋酸泼尼松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二黄方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反应,调节免疫功能,而对EAE大鼠起到防治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方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LEWIS大鼠 防治作用 实验研 ALLERGIC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醋酸泼尼松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MDA、SOD、MBP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何保明 喻良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丁苯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丁苯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7. 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8. 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 12±3. 32)显著低于常规组(8. 86±4. 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MDA(3. 13±0. 45) nm/L、MBP(10. 08±3. 17) ug/L水平明显降低,SOD(55. 03±3. 47) U/m L水平明显升高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丁苯酞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神经功能 丙二醛 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