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血清14-3-3η蛋白对RA与SpA患者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羽浩 郑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14-3-3η蛋白运用于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和脊柱关节病(Sp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和75例脊柱关节病患者(Sp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清14-3-3η蛋白运用于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和脊柱关节病(Sp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和75例脊柱关节病患者(Sp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14-3-3η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RA组阳性率为96.67%,明显高于SpA组(60.00%)和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早期患者血清14-3-3η蛋白水平与非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A组早期血清14-3-3η蛋白水平与非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组早期、非早期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均高于SpA组(P<0.05)。结论血清14-3-3η蛋白运用于RA、SpA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判断疾病类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意义 血清14-3-3η蛋白 脊柱关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14-3-3η蛋白、RF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相卓 李连菊 +3 位作者 王颖 王荣华 沈径仿 王京旭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血清14-3-3η蛋白、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RA患者16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84)应用甲氨蝶呤治疗,... 目的:分析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血清14-3-3η蛋白、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RA患者16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84)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n=84)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4-3-3η蛋白水平,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水平。比较两组血清14-3-3η蛋白、RF水平,疗效[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ACR20率为90.48%,ACR50率为60.71%,ACR70率为41.67%,而对照组分别为70.24%、33.33%、21.43%,观察组治疗后ACR20率、AVR50率、ACR70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14-3-3η蛋白、R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14-3-3η蛋白、RF分别为(0.23±0.07)mg/L、(86.47±10.39)IU/m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14-3-3η蛋白、RF分别为(0.36±0.09)mg/L、(125.73±14.53)IU/ml,观察组血清14-3-3η蛋白、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可降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RF水平,提高疗效,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托法替布片 甲氨蝶呤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14-3-3η蛋白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血清14-3-3η蛋白和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婷婷 谭立明 +6 位作者 陈娟娟 蒋永清 吴洋 田永建 余建林 李华 段新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89-16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与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4例RA患者、90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速率比浊法分别检测14-3-3η蛋白、抗CCP抗体(anti-CCP)、抗RA33抗...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与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4例RA患者、90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速率比浊法分别检测14-3-3η蛋白、抗CCP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anti-RA33)、抗Sa抗体(anti-Sa)和类风湿因子(RF)含量,并分析其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1)血清14-3-3η蛋白、anti-CCP、anti-RA33、anti-Sa、RF水平在RA组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2)绘制各指标ROC曲线,14-3-3η蛋白、anti-CCP、anti-RA33、anti-Sa、RF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831、0.852、0.615、0.706和0.739,均P<0.01;其中14-3-3η蛋白和anti-CCP达到中等以上诊断价值,对应cutoff值分别为2.59 ng/ml和24.10 U/ml;(3)所有指标中anti-Sa特异度最强为97.69%,RF灵敏度最高为83.58%;14-3-3η诊断RA的特异度为91.54%仅稍次于anti-Sa和anti-RA33抗体,但其敏感度较anti-Sa和anti-RA33均高。结论:14-3-3η蛋白、anti-CCP、anti-RA33、anti-Sa和RF在RA中均显著升高,对RA的诊断都有一定的价值。同时,14-3-3η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自身抗体更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辅助诊断RA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14-3-3η蛋白 抗CCP抗体 抗SA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吴颖 徐胜前 +4 位作者 肖会 齐姗 刘文 彭丽萍 徐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 A)的诊断标准中,实验室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有限,易造成误诊。文中探讨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RA和Sp 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 目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 A)的诊断标准中,实验室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有限,易造成误诊。文中探讨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RA和Sp 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的84例RA患者(RA组)、93例Sp A患者(Sp A组)和体检中心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8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上述研究对象血清14-3-3η蛋白浓度。同时对67例RA患者均采用DEXA法测定其股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53例Sp A患者行骶髂关节MRI扫描并进行SPARCC评分。结果 1血清14-3-3η蛋白在RA组[3.91(1.69,6.51)]和Sp A组[0.52(0.32,0.92)]中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20(0.14,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组中水平亦明显高于Sp A组(P<0.01)。2RA组中血清14-3-3η蛋白浓度阳性率高达91.7%,其次为Sp A组(33.3%),对照组血清14-3-3η蛋白阳性率最低(5%),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组血清14-3-3η蛋白与患者疼痛积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健康评价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RP均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及股骨区各骨密度值均呈负相关(P<0.05)。Sp A组患者血清14-3-3η蛋白仅与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可作为RA及Sp 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且可能在RA中的临床意义更大;14-3-3η蛋白与RA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性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η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脊柱关节病
下载PDF
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合并骨质疏松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龚勋 徐胜前 +4 位作者 吴颖 麻璨琛 齐姗 刘文 徐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类风湿关节(RA)及其合并骨质疏松(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9例RA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4-3-3η蛋白浓度,同时采用DEXA法测定RA患者骨密度(BMD)。结果:(1)血清14-3-3η蛋白在R...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类风湿关节(RA)及其合并骨质疏松(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9例RA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4-3-3η蛋白浓度,同时采用DEXA法测定RA患者骨密度(BMD)。结果:(1)血清14-3-3η蛋白在RA组中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2)ROC曲线显示:当血清14-3-3η蛋白截断点值为0.879 ng/m L时,其对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9.6%(AUC=0.917,P<0.000 1);(3)线性相关: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在早期RA患者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4,P=0.019)。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在RA(尤其是早期RA)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早期RA患者病情及OP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η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及临床检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王伟远 刘丹丹 +4 位作者 张蓓 蔡悦 薄娜娜 雷洁 李会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95-98,104,共5页
目的:定量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6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定量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6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14-3-3η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imer)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14-3-3η水平将RA组分为14-3-3η阳性组与14-3-3η阴性组,阳性组66例,阴性组70例。RA组血清14-3-3η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U=40.5、0.0,均P<0.0001);14-3-3η阳性组14-3-3η蛋白与DAS28-CRP评分(DAS28-CRP)、RF呈正相关(r=0.2598,P<0.05;r=0.2480,P<0.05);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Dimer呈负相关(r=-0.2354,P<0.05;r=-0.2536,P<0.05.);14-3-3η阳性组RF与anti-CC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14-3-3η阴性组(U=758,P=0.000;U=528,P=0.006)。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呈高浓度,且与RF水平以及临床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14-3-3η蛋白 抗CCP抗体 D-二聚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血清14-3-3η蛋白和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及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宇晗 胡廷婷 谭立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血清14-3-3η蛋白和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展过程,类风湿因子(RF)是首个应用于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对评估RA病情的活动性和监测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旨在分析血清14-3-3η蛋白、CTHRC1和RF在RA... 目的血清14-3-3η蛋白和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展过程,类风湿因子(RF)是首个应用于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对评估RA病情的活动性和监测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旨在分析血清14-3-3η蛋白、CTHRC1和RF在RA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RA患者为RA组(n=153);选取同期本院诊治的非RA患者作为non-RA组(n=116),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41例、骨关节炎(OA)患者43例和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32例;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64)。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14-3-3η蛋白和CTHRC1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RF和CRP水平,分析比较3组研究对象各指标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单独或两两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RA组血清14-3-3η蛋白、CTHRC1和RF水平显著高于non-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non-RA组中PM/DM、OA和AS患者的14-3-3η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当14-3-3η蛋白和CTHRC1的截断值分别为2.54(ng/mL)和244.45(ng/mL)时,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和0.836,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RA灵敏度最高的是CTHRC1(82.35%),特异度最高的是14-3-3η蛋白(89.44%)。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约登指数也表明14-3-3η蛋白诊断RA的价值较高。串联检测时14-3-3η蛋白与CTHRC1特异度最高(97.36%),并联检测时CTHRC1与RF灵敏度最高(96.66%)。其中14-3-3η蛋白与CTHRC1的约登指数在并联时最高(0.61)。结论14-3-3η蛋白是诊断RA的高特异度指标,CTHRC1及RF可作为RA诊断的灵敏度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RA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14-3-3η蛋白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14-3-3η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涛 许超平 +2 位作者 肖颖 张倩 郑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58例,其中早期RA 80例,非早期RA 78例,另招募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58例,其中早期RA 80例,非早期RA 78例,另招募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14-3-3η蛋白,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等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血清14-3-3ηmRNA浓度,应用RAMRIS系统评分、28个关节肿胀关节个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个数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评价关节损伤表现,分析血清14-3-3η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损伤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及mRNA、ESR、CRP、RF和抗CCP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当14-3-3η蛋白浓度≥1.37 ng/ml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81.00%,诊断价值最高;非早期RA组14-3-3η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期RA组(均P<0.05);RA患者DAS28评分为(7.58±1.58)分,28个关节肿胀关节(13.49±3.42)个,28个关节压痛关节(12.73±3.16)个,RA患者滑膜炎评分为(1.75±0.86)分,骨髓水肿评分为(1.48±0.51)分,骨侵蚀评分为(3.26±1.43)分;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与CRP水平、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DAS28评分、28个关节肿胀关节个数及压痛关节个数呈正相关(r/P=0.462/0.039,0.427/0.045,0.384/0.017,0.528/0.032,0.451/0.008,0.419/0.027)。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在内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关节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14-3- 关节损伤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14-3-3η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冬芳 党筝 +1 位作者 刘喆 孟庆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5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14-3-3η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10例(RA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象4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14-3-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14-3-3η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A患者110例(RA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象4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14-3-3η蛋白水平,并根据RA患者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和放射学分级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RA组的血清IgG、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IgM、补体C3、C4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gG、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的RA患者(P<0.05),血清IgA、IgM、补体C3、C4水平与非活动期的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分级3级、4级RA患者血清IgG、补体C3、14-3-3η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的2级患者(P<0.05),血清IgA、IgM、补体C4水平与放射学分级2级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IgG、补体C3 14-3-3η蛋白水平较高,血清14-3-3η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RA患者病情、活动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球蛋白 14-3-3η蛋白
下载PDF
血清14-3-3η蛋白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冰冰 雷蕾 +6 位作者 刘畅 安晓华 李宁宁 刘伟 张金涛 金香花 张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85例因关节症状就诊的患者,其中RA患者89例(RA组)和其他风湿病患者96例(其他风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85例因关节症状就诊的患者,其中RA患者89例(RA组)和其他风湿病患者96例(其他风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患者血清14-3-3η蛋白和抗CCP抗体水平,比较两者在诊断RA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RA组、其他风湿病组及对照组血清14-3—3η蛋白、抗CCP抗体、RF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对照组,其他风湿病组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14-3-3η蛋白联合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度明显提高,但敏感度降低。抗CCP抗体阴性和阳性的RA患者中血清14-3-3η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6%(24/34)、81.8%(45/55)。结论血清14—3-3η蛋白联抗CCP抗体能提高R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14-3-3η蛋白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血清14-3-3β蛋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常规通气肺功能参数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效能
11
作者 李舒芳 郭广恩 +4 位作者 杨月琴 熊晓曼 郑世威 谢雪丽 张艳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3-72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14-3-3β蛋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及常规通气肺功能参数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纳入136例初次诊断为哮喘且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儿童为哮喘组,选择同期85... 目的探讨血清14-3-3β蛋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及常规通气肺功能参数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纳入136例初次诊断为哮喘且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儿童为哮喘组,选择同期8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14-3-3β蛋白浓度的差异,分析血清14-3-3β蛋白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评估14-3-3β蛋白联合FeNO及常规通气肺功能参数对儿童哮喘的诊断效能。结果哮喘组血清14-3-3β蛋白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血清14-3-3β蛋白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呈正相关,与常规通气肺功能参数呈负相关(P<0.05)。联合指标交叉验证显示14-3-3β蛋白+FeNO+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预测哮喘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3.7%,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0.001),模型的外推性最好。结论血清14-3-3β蛋白联合FeNO、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可以显著提高儿童哮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14-3-蛋白 联合诊断 肺通气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儿童
下载PDF
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毕书红 高月明 +4 位作者 苏春燕 王悦 唐雯 何莲 张爱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来自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基线血CHI3L... 目的探讨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来自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基线血CHI3L1水平,并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CHI3L1组和低CHI3L1组,随访9年。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高CHI3L1组和低CHI3L1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曲线描述CHI3L1与全因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0.0(38.2,113.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CHI3L1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低CHI3L1组(χ^(2)=4.720,P=0.030),2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χ^(2)=1.954,P=0.162)。当CHI3L1≥199.8 ng/ml时,全因死亡率随着CHI3L1水平的增加有明显增加(HR=1.747,95%CI:1.035~2.947,P=0.037)。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29,95%CI:1.001~1.056,P=0.040)、长透析龄(HR=2.251,95%CI:1.310~3.868,P=0.003)、收缩压高(HR=1.022,95%CI:1.008~1.036,P=0.002)、血肌酐低(HR=0.135,95%CI:0.064~0.283,P<0.001)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种因素校正后高CHI3L1仍然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63,95%CI:1.010~3.813,P=0.047)。结论高CHI3L1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低CHI3L1组患者,血CHI3L1可能是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几丁质酶-3蛋白1 血液透析 预后 全因死亡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VCAM-1、miR-145、Gal-3、SFRP5水平变化
13
作者 陈鑫 张阿莲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iR-145、半乳糖凝集素-3(Gal-3)、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为冠心病组,另收集健康志愿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iR-145、半乳糖凝集素-3(Gal-3)、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为冠心病组,另收集健康志愿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CAM-1、Gal-3、SFRP5浓度;RT-PCR检测血清miR-145表达水平。根据冠脉造影检查诊断的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收集两组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及冠心病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1 a随访,记录不良预后发生情况(病情加重再入院、死亡)。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VCAM-1、Gal-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miR-145、SFRP5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VCAM-1、Gal-3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miR-145、SFRP5水平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均P<0.05)。多支病变患者血清VCAM-1、Gal-3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血清miR-145、SFRP5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VCAM-1、Gal-3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miR-145、SFRP5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均P<0.01)。VCAM-1、miR-145、Gal-3、SFRP5水平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VCAM-1、miR-145、Gal-3、SFRP5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28)。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CAM-1、Gal-3水平高表达,miR-145、SFRP5水平低表达,且与冠心病分类、冠脉病变支数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IR-145 半乳糖凝集素-3 分泌型卷曲蛋白5 预后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miR-141-3p,NRSN2表达水平与骨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游曼清 何兵 +1 位作者 杨扬 罗林城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248-1253,1269,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1-3p(miR-141-3p)和神经膜蛋白-2(NRSN2)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肺癌骨转移组)和43例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肺癌未转移组)作为研究对象,另纳... 目的探讨微小RNA-141-3p(miR-141-3p)和神经膜蛋白-2(NRSN2)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肺癌骨转移组)和43例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肺癌未转移组)作为研究对象,另纳入5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整理其临床基本资料和病理资料。采用qRT-PCR法检测三组血清中miR-141-3p、NRSN2表达水平;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miR-141-3p与NRSN2的靶向关系;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miR-141-3p与NRSN2表达水平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141-3p、NRSN2水平诊断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的临床效能。结果与肺癌未转移组、对照组相比,肺癌骨转移组血清miR-141-3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miR-141-3p水平相比,肺癌未转移组显著降低(P<0.05);肺癌骨转移组血清NRSN2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对照组(P<0.05),未转移组血清NRSN2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miR-141-3p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骨转移数目、临床分期和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有关(P<0.05),NRSN2水平与肿瘤直径、骨转移数目、临床分期、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miR-141-3p与NRSN2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r=-0.517,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RSN2表达水平、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合并其他脏器转移均是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41-3p水平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141-3p、NRSN2水平以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0.879、0.941,95%CI分别为0.791~0.921、0.807~0.932、0.882~0.976,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临床价值优于miR-141-3p、NRSN2单独检测(Z二者联合-miR-141-3p=2.937、Z_(二者联合-NRSN2)=2.303,P=0.003、0.021)。结论miR-141-3p、NRSN2水平与肺癌骨转移患者肿瘤直径、骨转移数目、临床分期有关,且miR-141-3p、NRSN2联合应用对诊断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1-3p 神经膜蛋白-2 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高尔基体蛋白73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15
作者 张亚宾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5例肝硬化(LC)、18例肝细胞癌(HCC),分别纳入CHB组、LC组、HCC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CHB组又分为轻度CHB组(16例)、中度CHB组(19例)和重度CHB组(12例),LC组又分为代偿期LC组(15例)和失代偿期LC组(20例),HCC组又分为甲胎蛋白(AFP)阴性HCC组(8例)和AFP阳性HCC组(10例)。比较CHB组、LC组、HCC组和对照组TIM-3、GP73、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CHB亚组、LC亚组和HCC亚组患者TIM-3、GP73水平;分析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TIM-3和GP73与ALT、AST、白蛋白及TBil的相关性。结果:四组TIM-3、GP73、ALT、AST、白蛋白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B组、LC组和HCC组TIM-3、GP73、ALT、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LC组和HCC组TIM-3、GP73、ALT、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CHB组,白蛋白水平均低于CHB组(P<0.05);HCC组TIM-3、GP73、ALT、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LC组,白蛋白水平低于LC组(P<0.05)。轻度CHB组、中度CHB组、重度CHB组TIM-3和GP7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CHB组、重度CHB组TIM-3和GP73水平均高于轻度CHB组(P<0.05);重度CHB组TIM-3和GP73水平均高于中度CHB组(P<0.05)。失代偿期LC组TIM-3、GP73水平均高于代偿期LC组(P<0.05)。AFP阳性HCC组TIM-3、GP73水平均高于AFP阴性HCC组(P<0.05)。CHB组、LC组、HCC组患者TIM-3、GP73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血清TIM-3、GP73水平明显升高,CHB、LC、HCC不同疾病发展阶段其表达水平升高程度显著,且与病情发展及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晓磊 宜晓茸 +2 位作者 王莹 杨延星 郝洁妮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TIA患者,根据TIA后30 d内是否继发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42例和非脑梗死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TIA患者,根据TIA后30 d内是否继发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42例和非脑梗死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血清miR-146a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和血清miR-146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和血清miR-146a均为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07、2.680、2.76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3-Ⅰ评分和血清miR-146a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854和0.889,其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ABCD3-Ⅰ评分及血清miR-146a在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ABCD3-Ⅰ评分 血清miR-146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内源性配体-13、正五聚蛋白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
17
作者 张驰 周鸣剑 姜新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073-1076,10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TM)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南通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血清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TM)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南通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46)与非DVT组(n=52)。分析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血清中Apelin-13、PTX3及TM水平的相关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Apelin-13、PTX3及TM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诊断效能。结果DVT组患者血清中的Apelin-13、PTX3、TM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的血清中,Apelin-13与PTX3水平呈正相关(r=0.296,P﹤0.05),PTX3与TM水平呈正相关(r=0.310,P﹤0.05),Apelin-13与TM水平呈正相关(r=0.4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elin-13、PTX3及TM均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pelin-13、PTX3及TM三者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诊断效能优于Apelin-13、PTX3、TM单独检测(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血清中Apelin-13、PTX3、TM水平较高,均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内源性配体-13 正五聚蛋白3 血栓调节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4-3-3ɛ蛋白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庞海垚 孟峻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2-578,共7页
14-3-3ε蛋白也被称为YWHAE蛋白,是属于14-3-3蛋白家族的一种小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不同于蛋白激酶,14-3-3ε蛋白在细胞内并不参与蛋白质磷酸化反应,而是通过形成特殊的二聚体结构并与特定的磷酸化蛋白质结合,调节蛋白质配体的活性... 14-3-3ε蛋白也被称为YWHAE蛋白,是属于14-3-3蛋白家族的一种小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不同于蛋白激酶,14-3-3ε蛋白在细胞内并不参与蛋白质磷酸化反应,而是通过形成特殊的二聚体结构并与特定的磷酸化蛋白质结合,调节蛋白质配体的活性和亚细胞定位,从而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的调节。目前,在多种肿瘤中均已发现14-3-3ε蛋白的异常表达,异常表达的14-3-3ε蛋白对蛋白质配体的调节效应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配体的亚细胞定位和酶活性,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14-3-3ε蛋白的二聚体结构是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破坏这一二聚体结构可有效靶向攻击肿瘤细胞。现基于国内外对14-3-3ε蛋白的研究成果,针对14-3-3ε蛋白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胃癌、肝癌、皮肤癌和其他多种肿瘤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蛋白 蛋白质相互作用 胃肿瘤 肝肿瘤 皮肤肿瘤 治疗靶点
下载PDF
14-3-3蛋白及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盈盈 吴丁洁 +4 位作者 刘源 张航 刘艳娇 王晶宇 李瑞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14-3-3蛋白是由不同基因编码的高度同源的酸性蛋白质家族,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在结构上相对保守。14-3-3蛋白主要是通过识别靶蛋白上的磷酸化位点与靶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靶蛋白的稳定性、亚细胞定位或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14-3-3蛋白是由不同基因编码的高度同源的酸性蛋白质家族,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在结构上相对保守。14-3-3蛋白主要是通过识别靶蛋白上的磷酸化位点与靶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靶蛋白的稳定性、亚细胞定位或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显著变化,进而调控靶蛋白的功能。不同物种中含有多种亚型的14-3-3蛋白,这些不同的亚型蛋白通过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等过程。本文概述了14-3-3蛋白在植物中的种类、亚细胞定位以及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重点总结了14-3-3蛋白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以期为今后系统开展14-3-3蛋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激素信号转导 生长发育 胁迫响应
下载PDF
着丝粒蛋白F、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健 刘松杰 +3 位作者 张观朝 沈裕厚 李凤臣 徐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miRNA-1-3p(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miRNA-1-3p(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CENPF、miR-1-3p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中CENPF、miR-1-3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ENPF、miR-1-3p表达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CENPF水平明显升高,miR-1-3p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ENPF和miR-1-3p水平呈负相关(r=-0.650,P<0.001)。不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下CENPF、miR-1-3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NPF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63.33%(19/30)显著低于低表达组93.33%(28/30)(χ^(2)=7.954,P<0.001);miR-1-3p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96.67%(29/3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60.00%(18/30)(χ^(2)=11.88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ENPF、miR-1-3p表达是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ENPF水平显著升高,miR-1-3p水平显著降低,二者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蛋白F 微小核糖核酸-1-3p 中晚期胃癌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