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靖 张静 张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检验科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乙肝患者76例纳入研究,使用ECLIA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检验科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乙肝患者76例纳入研究,使用ECLIA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比较检验效果。结果:ECLIA法检验的准确率,比ELISA法高(P<0.05);ECLIA法检测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为97.37%、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96.05%、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率92.11%,与ELISA法的86.84%、84.21%、77.63%相比,明显更高(P<0.05);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89.47%、92.11%、ELISA法为82.89%、85.53%,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炎e抗原、乙肝炎表面抗原、乙肝炎e抗体,ECLIA法检测,要高于ELISA法(P<0.05);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两种方法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中,ECLIA阳性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电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标准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郭李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321-32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新生儿黄疸中经皮胆红素(TCB)与血清胆红素(TSB)测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探讨建立标准化TCB测定流程的必要性。方法:共纳入188例足月新生儿,根据TSB水平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组。使用Dröger JM-103经皮胆红...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新生儿黄疸中经皮胆红素(TCB)与血清胆红素(TSB)测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探讨建立标准化TCB测定流程的必要性。方法:共纳入188例足月新生儿,根据TSB水平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组。使用Dröger JM-103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在额头、胸口和肩胛骨进行TCB测定,与RocheCobasc3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TSB值进行比较。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单因素ANOVA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三个测定部位的TCB值与TSB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B测定的结果与TSB测定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不同危险等级组中,TCB值在中危和低危组中偏高,而在高危组中偏低,其中高危组与TSB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后,高危组的TCB值显著增加(P﹤0.001)。结论:TCB测定是一种准确且一致的新生儿黄疸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初步黄疸筛查和监测。不同测定部位的TCB值差异不显著,建议额头作为首选测量部位。治疗措施对TCB值有影响。应建立标准化TCB测定流程,以提高新生儿黄疸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 标准化测定流程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金士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65-68,共4页
目的对比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效果。方法9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病毒血清学检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对比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效果。方法9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病毒血清学检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检出率以及不同浓度下两种检验方法HBsAg重复性。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HBcAb、HBsAb、HBeAg、HBs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56%、33.33%、48.89%、31.11%、64.4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HBcAb、HBsAb、HBeAg、HBs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3%、32.22%、45.56%、27.78%、44.44%。两种检验方法对HBcAb、HBsAb、HBeAg、HBsAg的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HBeAb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0.05)。两种检验方法在高浓度HBsAg批次间重复性相近,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高浓度HBsAg批次内及中、低浓度HBsAg批次间、批次内重复性均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接受病毒血清学检验可首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其具有检出率高、结果准确等优点,值得临床运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乙型肝炎 病毒血清学检验 效果
下载PDF
两种不同取血部位制备桂枝汤含药血清对其抗炎作用影响差异的研究
4
作者 阎政燊 张立石 +4 位作者 高焕 郭琴 宋剑南 高源 柏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28-835,共8页
目的基于两种不同取血部位制备桂枝汤含药血清,探讨其抗炎作用差异。方法取雄性SD大鼠按10倍临床剂量给药(桂枝汤汤剂生药1 g/mL),取门静脉血、外周血含药血清,采用快速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 目的基于两种不同取血部位制备桂枝汤含药血清,探讨其抗炎作用差异。方法取雄性SD大鼠按10倍临床剂量给药(桂枝汤汤剂生药1 g/mL),取门静脉血、外周血含药血清,采用快速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RRLC-QQQ-MS/MS),建立桂枝汤汤剂、含药血清中8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含量进行测定。取对数生长期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3,bEnd.3)模型,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刺激,建立细胞炎症模型,使用bEnd.3细胞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模型组外,设置桂枝汤汤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含5%、2.5%、1.25%桂枝汤汤剂),门静脉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含20%、10%、5%门静脉含药血清)和外周血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含20%、10%、5%外周血含药血清),ELISA法测定细胞外液中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E_(2)含量。结果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汤剂中芍药苷、芍药内酯、甘草苷、甘草酸比例相对较高,血清中肉桂酸、6-姜酚含量相对较高,较汤剂中新出现甘草次酸等代谢物。门静脉血清中以上8种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外周血血清。5%桂枝汤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798.13 ng/mL,20%门静脉含药血清中甘草酸含量为316.22 ng/mL,20%外周血中甘草酸含量为481.17 ng/mL,药物中成分的含量在同一数量级。与模型组比较,将高、中、低剂量桂枝汤汤剂添加到bEnd.3细胞培养体系中,高、中、低剂量桂枝汤组细胞外液中PGE_(2)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门静脉或外周血含药血清组细胞外液中PGE_(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门静脉血清的药效作用显著强于相同浓度的外周血血清(P<0.05)。结论桂枝汤汤剂经胃肠道给药后,门静脉含药血清相较外周血含药血清显示出更高的成分含量与抗炎作用。这一发现提示采用门静脉含药血清而非传统的外周血含药血清在中药方剂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门静脉含药血清 外周血含药血清 含量测定 药效实验
下载PDF
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吕振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7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试验将针对过敏性疾病患者实施治疗,分析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结果与健康群体的差异,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为对象(观察组),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同... 目的试验将针对过敏性疾病患者实施治疗,分析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结果与健康群体的差异,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为对象(观察组),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结果。结果在过敏源统计中,针对4种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在尘螨组合、食物性过敏源(鸡蛋/牛奶)、海鱼组合中过敏人数更多。观察组患者的sIgE为57.50%,对照组仅为6.2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t IgE阳性率上,观察组为52.50%,对照组则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的敏感性上分别为81.25%和71.25%,在特异性上分别为71.25%和31.2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可以提供重要依据,便于开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特异性IGE IGE测定 过敏性疾病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冬梅 龙爱兰 颜娟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2期3428-3430,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中心检查的1500例梅毒高危患者,所有入选者均进行ELISA、TRUST、TPPA检查。以TPPA为金标准,分析ELISA、TRUS...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中心检查的1500例梅毒高危患者,所有入选者均进行ELISA、TRUST、TPPA检查。以TPPA为金标准,分析ELISA、TRUST诊断效能。结果1500例梅毒高危患者,TPPA确诊42例为梅毒患者。ELISA诊断梅毒的灵敏度95.24%(40/42)、特异度99.59%(1452/1458)、准确度99.47%(1492/1500)、阳性预测值86.96%(40/46)、阴性预测值99.86%(1452/1454)均高于TRUST(78.57%、98.63%、98.07%、62.26%、9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筛查中使用ELISA诊断效能高于TRUST,能够更有效地检出梅毒抗体,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红艳 《当代医学》 2023年第4期133-135,共3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化学发光法及ELISA检测,以实时荧光定...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化学发光法及ELISA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阳性检出率、重复性。结果PCR共检出阳性53例,阴性29例;化学发光法阳性52例,阴性30例;ELISA检出阳性51例,阴性31例。化学发光法检测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HBeAb、HBeAg、HBsAg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比较,化学发光法检测HBV感染血清标志物效果更好,诊断价值、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记物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LIA、RPR、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赵颖 马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方法 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LIA、RPR、TPPA进行检测,并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方法 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LIA、RPR、TPPA进行检测,并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 ,并比较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CLIA检出阳性59例,阴性41例。RPR检出阳性73例,阴性27例。TPPA检出阳性59例,阴性41例。CLIA诊断准确率为69.00%(69/100),敏感度为68.92%(51/74),特异度为69.23%(18/26);RPR诊断准确率为97.00%(97/100),敏感度为97.30%(72/74),特异度为96.15%(25/26);TPPA诊断准确率为77.00%(77/100),敏感度为74.32%(55/74),特异度为84.62%(22/26)。RPR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显著高于CLIA、TPPA(P<0.05);RPR的特异度高于CLIA(P<0.05);CLIA与TPPA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差异较小(P>0.05)。结论 RPR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佳的诊断准确率,可为梅毒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谢乔芬 赖谋忠 杨未琴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分析在梅毒检测中化学发光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2种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逆向梅毒筛查流程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对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院的867例患者进行化学发光法进行抗体筛查试验,检测显示阳... 目的分析在梅毒检测中化学发光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2种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逆向梅毒筛查流程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对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院的867例患者进行化学发光法进行抗体筛查试验,检测显示阳性样本实施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检测进行复测,分析2种检测方法对梅毒检出结果。结果在867例样本中,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显阳性样本6例,对6例阳性样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进行复测,结果呈阳性4例,阴性2例。化学发光法标本的吸光度与临界值的比值(S/CO)>10时,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具有较高的复查阳性率。结论梅毒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率较高,已经确诊的梅毒患者需要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滴度测定,来观察疗效、随访及监测有无复发等。综合使用多种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梅毒的检测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发光测定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阳性率
下载PDF
快速测定血清唾液酸的新方法 被引量:56
10
作者 王官将 陈克明 +3 位作者 姜关祥 杨林 伍军 傅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1-363,共3页
人体内唾液酸是N-乙酰神经氨酸(NeuAc),其分子结构为(图1):
关键词 血清 唾液酸 快速测定
下载PDF
用四磺基铝酞菁直接测定血清中白蛋白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东辉 杨黄浩 +3 位作者 郑洪 陈宾 陈秋影 许金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以红区荧光染料四磺基铝酞菁(AlS_4Pc)为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白蛋白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区间0.10~4.5mg/L,检测限为40μg/L.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白蛋白的直接测定并与临床方法(溴甲... 以红区荧光染料四磺基铝酞菁(AlS_4Pc)为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白蛋白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区间0.10~4.5mg/L,检测限为40μg/L.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白蛋白的直接测定并与临床方法(溴甲酚绿法)比较,二者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蛋白 白蛋白 荧光猝灭 血清 血清 测定
下载PDF
血清(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荧光测定法 被引量:36
12
作者 唐爱国 杨锡兰 +1 位作者 王继贵 游学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5-76,共2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存在于人、牛、羊等哺乳类动物的血液及肝脏中.目前测定GSH-PX 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法,即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减少来表示酶活性,另一类是偶联法,以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减少来表示酶的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存在于人、牛、羊等哺乳类动物的血液及肝脏中.目前测定GSH-PX 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法,即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减少来表示酶活性,另一类是偶联法,以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减少来表示酶的活性.国内前者有可见分光光度法,后者有紫外吸收测定法的报道,但未见荧光法的报道.本文将张嘉麟等介绍的分光光度法与本文作者已建立的血液GSH 荧光测定法相结合,建立了GSH—PX 的荧光测定法.原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荧光测定 GSH-PX 血清 血浆
下载PDF
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勇 陈大宁 +5 位作者 庄一义 强宏娟 汪俊军 史利宁 屈步华 刘效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观察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有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 ,对分离胶分离的血清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并对测得结果与常法分离的血清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分离胶血清与常法血清的绝大多数生化指标测定... 目的 观察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有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 ,对分离胶分离的血清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并对测得结果与常法分离的血清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分离胶血清与常法血清的绝大多数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 选择各种真空采血管必须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判断其是否适合临床检验工作质量要求 ,并使用新鲜的样本 ,这是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胶 制备 血清 常规生化指标 测定结果
下载PDF
茜素红S光度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18
14
作者 迟燕华 庄稼 +3 位作者 董发勤 李克安 李娜 童沈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911-911,共1页
关键词 茜素红S 血清白蛋白 测定 HSA
下载PDF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人血清蛋白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宁 唐轶 +2 位作者 郝冬梅 郑玲 邱广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临床检测血清蛋白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弹性石英毛细管50 μm i.d.×47 cm (40 cm 有效长度),检测波长200 nm ,血清用运行缓冲液(含12.5 m m ol/L四硼酸钠、1 m m ol/L... 研究了一种用于临床检测血清蛋白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弹性石英毛细管50 μm i.d.×47 cm (40 cm 有效长度),检测波长200 nm ,血清用运行缓冲液(含12.5 m m ol/L四硼酸钠、1 m m ol/L乳酸钙、0.7 m m ol/L硫酸镁,pH 9.70)稀释40倍,气压进样17.23 kPa·s,分析电压23 kV。正常血清蛋白分为6种,孕妇的分7种(多一个未知的α0峰)。将正常人、孕妇、多发性骨髓瘤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蛋白的毛细管电泳与传统的醋酸纤维膜电泳相比较,前者具有高分辨率、在线数据处理和自动化的特点。基于血清蛋白的诊断,毛细管电泳是一个可靠的分析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血清蛋白 分离 测定 血清蛋白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新生儿期胆汁淤积状况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罗晓明 周馥英 +1 位作者 王欣欣 张学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生理及常见疾病时胆汁淤积情况。方法 用酶法测定健康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各 2 0例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 ,并与 6 3例正常儿童比较 ;测定生理性黄疸及消退后TBA水平变化及新生儿窒息 (2 8例 )、感染 (4 1例 )、溶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生理及常见疾病时胆汁淤积情况。方法 用酶法测定健康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各 2 0例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 ,并与 6 3例正常儿童比较 ;测定生理性黄疸及消退后TBA水平变化及新生儿窒息 (2 8例 )、感染 (4 1例 )、溶血 (14例 )TBA水平与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 新生儿期血TBA水平增高 (P<0 .0 1) ,以早产儿为最高 ,生理性黄疸消退后血TBA水平无变化 ;新生儿窒息、感染、溶血时血TBA明显升高。结论 新生儿期存在生理性胆汁淤积 ,多种病理因素可加重淤积 ;诊断胆汁淤积 ,血TBA较胆红素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汁淤积 新生儿 血清 测定
下载PDF
献血员血清中20种元素的ICP-MS测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商玮 徐子刚 +4 位作者 沈雅珍 童迎东 章新泉 刘晶磊 罗凌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0-22,共3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 测定献血员血清中20 种元素, 采用多元素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引起的系统误差, 加入内标元素Sc 、In 和Tl 分别校正质量数< 100 、100 ~180 和> 180 的元素测定, 用...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 测定献血员血清中20 种元素, 采用多元素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引起的系统误差, 加入内标元素Sc 、In 和Tl 分别校正质量数< 100 、100 ~180 和> 180 的元素测定, 用牛血清标样GBW 09131 为质控标准物质, 检验方法的可靠性。 测定了献血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 进行数理统计, 检验其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员 血清 微量元素 ICP MS 测定
下载PDF
果糖胺测定——一种血清糖化蛋白测定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秀芳 俞茂华 +4 位作者 王纹琴 洪绮霞 朱禧星 徐根宝 姚连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血清糖化蛋白的方法。方法的基础是糖化血清蛋白具有酮胺结构,在碱性环境中,能还原硝基四氮唑蓝。介绍了标准参照物 DMF(1-脱氧-1-吗啡啉果糖)的合成、比色测定的步骤及方法学的可靠性。测定了正常人26例及糖尿...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血清糖化蛋白的方法。方法的基础是糖化血清蛋白具有酮胺结构,在碱性环境中,能还原硝基四氮唑蓝。介绍了标准参照物 DMF(1-脱氧-1-吗啡啉果糖)的合成、比色测定的步骤及方法学的可靠性。测定了正常人26例及糖尿病病人66例的血清果糖胺水平,结果分别为1.86±0.13mM((?)±2SD)DMF 及2.55±0.48mM((?)±2SD)DMF,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胺 测定 血清 蛋白
下载PDF
729例儿童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汪凤兰 丁世宁 +2 位作者 李熙鸿 邹盛杰 江咏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微量元素。方法采用美国 Varian 25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729例不同年龄组微量元素钙(Ca)、铁(Fe)、锌(Zn)、铜(Cu)、镁(Mg),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各种血清...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微量元素。方法采用美国 Varian 25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729例不同年龄组微量元素钙(Ca)、铁(Fe)、锌(Zn)、铜(Cu)、镁(Mg),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各种血清微量元素结果不相同,其中各年龄组血清钙均偏低,低钙发生率为41.13%,其次是铁、铜、锌、镁;而高铁(24.44%)和高铜(10.15%)的发生率较低铁(15.26%)和低铜(7.54%)发生率高。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的合理的补充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缺乏症 血清 微量元素 测定 儿童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1
20
作者 汪明明 崔速南 +3 位作者 张景遥 孙玉秋 史兆章 张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 ,PCT水平分为 <0 .5ng /ml,0 .5~ <2 .0ng /ml,2 .0~ <10 .0ng /ml和≥ 10ng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 ,PCT水平分为 <0 .5ng /ml,0 .5~ <2 .0ng /ml,2 .0~ <10 .0ng /ml和≥ 10ng /ml4个等级。结果 :若以血清PCT≥ 0 .5ng /ml为阳性阈值 ,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 (含立克次体病 )诊断的敏感性为75 .0 % ,特异性为 70 .2 % ,阳性预测值为 4 5 .0 % ,阴性预测值为 89.6 % ,阳性似然比为 2 .5 1,阴性似然比为 0 .35。结论 :血清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降钙素原 测定 感染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