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cy、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齐涛 张闻东 +1 位作者 李佩芳 刘辉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西医治疗+通督调神针法)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38例。持续治疗...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西医治疗+通督调神针法)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38例。持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Hcy、CRP)水平、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移动功能[功能性步态评价表(FGA)]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FGA和BBS评分升高水平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CRP水平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增益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平衡和移动能力,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通督调神针 阴虚动风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的比较
2
作者 张璐 徐锦涛 +1 位作者 赵琪 张纯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0,共5页
血清分型是沙门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手段,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引起的临床症状和造成的危害不同,快速准确地进行血清分型对于畜禽沙门菌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试验选择我国1971—2020年分离的51株沙门菌(13... 血清分型是沙门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手段,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引起的临床症状和造成的危害不同,快速准确地进行血清分型对于畜禽沙门菌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试验选择我国1971—2020年分离的51株沙门菌(13种血清型),分别用全基因组测序(WGS)分型方法和液相芯片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分型,并与玻片凝集法进行比较,分析3种分型方法的优劣。结果显示,玻片凝集法测得51株沙门菌的血清分型结果与原始结果一致;WGS分型方法和液相芯片分型方法分别测得34株和23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与玻片凝集法结果一致。3种分型方法相比,WGS分型方法可鉴定出玻片凝集法和液相芯片分型方法无法分型的菌株,在操作时间和成本上更具优势。本试验可为沙门菌的血清分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分型 玻片凝集 全基因组测序分型方 液相芯片分型方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刘爱香 陈维霞 高晓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种免疫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情况和诊断准确率。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免疫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浓度≤0.50 IU/ml的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可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验准确率,为临床筛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磁微粒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吸附
下载PDF
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远期疗效及对血清CGRP、BK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张琳 李松奇 金弘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666-1670,共5页
目的:探讨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远期疗效及对降钙素缓激肽(CGRP)、缓激肽(B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五科病房招募的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74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远期疗效及对降钙素缓激肽(CGRP)、缓激肽(B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五科病房招募的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龙虎交战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7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针刺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龙虎交战针刺组在基础治疗及常规针刺基础上给予龙虎交战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CGRP、BK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并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BK水平、VAS评分、S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血清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龙虎交战针刺组血清BK水平、VAS评分、SHS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FMA评分、血清CGRP水平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龙虎交战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6.47%(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刺法可有效调节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血管状态,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提高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龙虎交战针刺 血清降钙素缓激肽 缓激肽
下载PDF
研究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靖 张静 张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检验科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乙肝患者76例纳入研究,使用ECLIA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检验科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乙肝患者76例纳入研究,使用ECLIA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比较检验效果。结果:ECLIA法检验的准确率,比ELISA法高(P<0.05);ECLIA法检测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为97.37%、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96.05%、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率92.11%,与ELISA法的86.84%、84.21%、77.63%相比,明显更高(P<0.05);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89.47%、92.11%、ELISA法为82.89%、85.53%,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炎e抗原、乙肝炎表面抗原、乙肝炎e抗体,ECLIA法检测,要高于ELISA法(P<0.05);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两种方法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中,ECLIA阳性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电化学发光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人血清及脑脊液中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浓度
6
作者 贺巧巧 廖艳花 +2 位作者 黄馨仪 陈露露 黄琪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6期664-669,共6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脑脊液中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浓度,并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0 μm);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脑脊液中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浓度,并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0 μm);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 ℃;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作为内标。考察专属性、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等试验。结果 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血清/脑脊液样品线性良好(r值均>0.999);三者血清/脑脊液的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5%),回收率在90%~110%之内;在室温24 h、冷藏48 h、反复冻融3次、样品处理后6 h、-20 ℃冷冻50 d等情况下均稳定(RSD<1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进行药物浓度监测,预防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血清 脑脊液 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 颅内感染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下载PDF
针刺放血排毒法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烙铁头蛇咬伤的救治体会
7
作者 游从银 杨军 +1 位作者 林德建 朱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0-0043,共4页
毒蛇咬伤在工作中是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外科方面的急症,本文探讨被烙铁头蛇咬伤病员通过针刺放血排毒法与抗蛇毒血清进行联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到我院治疗... 毒蛇咬伤在工作中是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外科方面的急症,本文探讨被烙铁头蛇咬伤病员通过针刺放血排毒法与抗蛇毒血清进行联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被烙铁头蛇咬伤病员98例,利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根据所选取的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放血排毒法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对照组:采用抗蛇毒血清治疗,其他综合治疗两组方案均相同,分别都选49例病员构成,通过两组病员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针刺放血排毒法的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员的治疗临床效果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放血排毒法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烙铁头蛇咬伤而进行联合治疗,病员的治疗临床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放血排毒 抗蛇毒血清 烙铁头蛇 救治体会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孟淑艳 刘艳丽 李冰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类风湿关节炎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行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依次采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免疫... 目的分析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类风湿关节炎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行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依次采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各种检测方式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评价符合率较高的检测方法的精准性。结果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4.44%、88.89%、100%;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6.67%、83.33%、97.78%;Kappa值分别为:0.39、0.61、0.86。化学发光法仪器温度波动不超过1℃,发光重复率不超过5%,发光稳定性变化不超过±5%,精密度变化不超过8%,化学发光法检测诊断有较高的精准度。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有良好的结果一致性,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较高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值得作为初筛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首选方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 酶联免疫 抗体 免疫
下载PDF
腹腔镜下抽芯法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对异位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清inhibin-A的影响
9
作者 许艇 杨宝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抽芯法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对异位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清抑制素-A(inhibin-A)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抽芯法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对异位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清抑制素-A(inhibin-A)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腹腔镜下抽芯法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卵巢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与inhibin-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异位妊娠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抽芯法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卵巢功能恢复,纠正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进而改善预后,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抽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宫角缝扎 异位妊娠 卵巢功能 血清抑制素-A
下载PDF
微量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胎牛血清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10
作者 方韵 屠哲玮 +1 位作者 黄依雯 季文君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 探讨微量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胎牛血清中的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并与凝胶法结果比较。方法 采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建立标准曲线,通过预干扰试验确定稀释倍数,测定供试品外加内毒素回收率进行干扰试验,对供试品进行定量检测,并与... 目的 探讨微量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胎牛血清中的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并与凝胶法结果比较。方法 采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建立标准曲线,通过预干扰试验确定稀释倍数,测定供试品外加内毒素回收率进行干扰试验,对供试品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凝胶法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20 EU·mL^(-1),回归方程为lgT=2.9334-0.2883 lgC,相关系数| r |=0.9992,供试品在稀释200倍时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内,其中3批供试品的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小于规定限值,1批高于限值,检测结果与凝胶法一致。结论 本品可采用微量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动态显色 胎牛血清 细菌内毒素 定量检测
下载PDF
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睾酮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的性能评价
11
作者 李莉 黄亚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80-185,共6页
目的建立自动化磁珠标本制备法(automated magnetic specimen preparation,MSPE)提取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人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方法并评估其性能。方法选取2023... 目的建立自动化磁珠标本制备法(automated magnetic specimen preparation,MSPE)提取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人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方法并评估其性能。方法选取2023年4~6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SPE联合LCMS/MS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睾酮,排除患者血清溶血、乳糜、黄疸等异常,评价该方法的特异度、线性、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及基质效应。同时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MSPE联合LC-MS/MS检测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SPE联合LC-MS/MS方法检测睾酮的检测限为0.005 ng/ml,定量限为0.05 ng/ml,该方法在0.05~15 ng/ml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2)>0.99;批内、批间、总精密度均小于15%;回收率为105.5%~106.2%;血清内标与分析物的基质效应接近;与CLIA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0.9971),相对百分偏差小于15%。结论MSPE提取联合LC-MS/MS检测人血清中睾酮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人血清样品中睾酮的定量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磁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清睾酮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厍广庭 严进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ECLIA、ELISA检...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ECLIA、ELISA检验,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08例疑似乙肝患者经qPCR确诊79例。ECLIA灵敏度与准确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ECLIA乙肝E抗体(HBe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79例确诊病例中HBsAg阳性42例。HBsAg 1.01~3.00 IU/mL时,两种检验方法HBsA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 0.06~1.00 IU/mL时,ECLIA HBsAg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LIA在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优于ELISA,诊断效能及低水平HBsAg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电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 血清学检验
下载PDF
活血清利法治疗睑黡1例
13
作者 康海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23-23,共1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双眼严重睑黡3年”于2022年10月22日就诊。患者双眼貌似大熊猫眼,自觉影响外观,多次求诊于中医治疗,前医多从肾虚论治,效果欠佳。刻诊:双眼黑眼圈明显,范围大,伴身困、腰酸、性功能减退,夜间睡眠欠佳,日间精... 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双眼严重睑黡3年”于2022年10月22日就诊。患者双眼貌似大熊猫眼,自觉影响外观,多次求诊于中医治疗,前医多从肾虚论治,效果欠佳。刻诊:双眼黑眼圈明显,范围大,伴身困、腰酸、性功能减退,夜间睡眠欠佳,日间精神欠佳,进食正常,大便偏烂且臭,小便偏黄,无夜尿增多,腹部隆硬;舌偏暗红苔薄白,脉沉涩。患者每周饮酒两次,每次饮白酒半斤。血生化结果示:血尿酸473.0μmol/L(正常值150~416μmol/L),甘油三酯5.4 mmol/L(正常值<1.70 mmol/L),总胆固醇6.0 mmol/L(正常值<5.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 mmol/L(正常值≤3.37 mmol/L),空腹血糖6.8 mmol/L(正常值3.9~6.1 mmol/L)。辨证为实证,水湿内结,瘀积阻滞,肾水上泛证;治以清利水湿,活血化瘀;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黡 目胞黑 血清 大柴胡汤
下载PDF
“过眼热”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对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刘芷妤 滕伟 +2 位作者 尹继芳 马政涛 张忠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26-0129,共4页
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过眼热”针法的效果,重点研究其对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组后... 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过眼热”针法的效果,重点研究其对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组后开展不同治疗,病例选取时间是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其中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而研究组使用“过眼热”针法治疗。结果 组间总有效率的对比是研究组更高,治疗后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明显更低,治疗后MMSE分值更高,治疗后ADL分值更高,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更低,治疗后MoCA分值更高,证候评分治疗后更低,治疗后SOD更高,治疗后IL-6更低,P<0.05,比较治疗前数据为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过眼热”针法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眼热”针 血管性痴呆 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水平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与全面生化反应对沙门氏菌的临床检验价值
15
作者 韩亚郡 付瑶 牛梦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924-1927,共4页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与全面生化反应对沙门氏菌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似为沙门氏菌感染的患者100例,将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全面生化反应检验法,以传统微生物检验法为对照,比较两种检...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与全面生化反应对沙门氏菌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似为沙门氏菌感染的患者100例,将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全面生化反应检验法,以传统微生物检验法为对照,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再分别采用传统玻片血清凝集分型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将鉴定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种分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全面生化反应检验诊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62.00%)较微生物检验法(54.00%)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生化检验对沙门氏菌的诊断敏感度为95.08%、阴性预测值为92.11%,均高于微生物检验法的81.97%、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玻片血清凝集分型检验相比,分子血清分型试剂盒检验对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的检出符合率高(Kappa值=0.842)。全面生化反应检验、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的检验时间均短于微生物检验法、玻片血清凝集法(P<0.05)。结论:沙门氏菌临床检验中全面生化反应检验与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检验均有一定价值,若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快速检出沙门氏菌,且能对细菌进行准确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血清分型 全面生化反应检验 沙门氏菌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谢乔芬 赖谋忠 杨未琴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分析在梅毒检测中化学发光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2种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逆向梅毒筛查流程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对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院的867例患者进行化学发光法进行抗体筛查试验,检测显示阳... 目的分析在梅毒检测中化学发光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2种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逆向梅毒筛查流程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对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院的867例患者进行化学发光法进行抗体筛查试验,检测显示阳性样本实施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检测进行复测,分析2种检测方法对梅毒检出结果。结果在867例样本中,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显阳性样本6例,对6例阳性样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进行复测,结果呈阳性4例,阴性2例。化学发光法标本的吸光度与临界值的比值(S/CO)>10时,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具有较高的复查阳性率。结论梅毒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率较高,已经确诊的梅毒患者需要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滴度测定,来观察疗效、随访及监测有无复发等。综合使用多种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梅毒的检测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发光测定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阳性率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金士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65-68,共4页
目的对比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效果。方法9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病毒血清学检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对比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效果。方法9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病毒血清学检验。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检出率以及不同浓度下两种检验方法HBsAg重复性。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HBcAb、HBsAb、HBeAg、HBs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56%、33.33%、48.89%、31.11%、64.4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HBcAb、HBsAb、HBeAg、HBs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3%、32.22%、45.56%、27.78%、44.44%。两种检验方法对HBcAb、HBsAb、HBeAg、HBsAg的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HBeAb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0.05)。两种检验方法在高浓度HBsAg批次间重复性相近,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高浓度HBsAg批次内及中、低浓度HBsAg批次间、批次内重复性均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接受病毒血清学检验可首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其具有检出率高、结果准确等优点,值得临床运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乙型肝炎 病毒血清学检验 效果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27-830,共4页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2月98例疑为乙肝患者,入选患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观察两种方法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种方法在乙肝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2月98例疑为乙肝患者,入选患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观察两种方法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种方法在乙肝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中的检出率差异;最后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HBsAg中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化学发光法诊断乙肝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有意义(P<0.05);(2)化学发光法在乙肝患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有意义(P<0.05);(3)化学发光法在HBsAg浓度为1.5 ng/mL、3.0 ng/mL、9.0 g/mL、12.0 ng/mL的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能够提高乙肝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的效果
19
作者 李晓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88-0090,共3页
确定研究对象为乙肝病毒血清,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患者(确诊乙肝,430例);收治时间:2022.01-2023.05。收集血液标本,共430份,平均分为2份。分别用2种方式检验,分别为化学发光法(H组)、酶联免疫法(M组)。结果... 确定研究对象为乙肝病毒血清,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患者(确诊乙肝,430例);收治时间:2022.01-2023.05。收集血液标本,共430份,平均分为2份。分别用2种方式检验,分别为化学发光法(H组)、酶联免疫法(M组)。结果 ①检出率,H组vsM组=45.81%>30.23%(=22.150,P<0.05)。②阳性检出率,HBsAb、HBcAb、HBeAb、HBsAg、HBeAg,H组>M组(=9.671/7.839/10.153/9.107/8.401,,P<0.05)。结论 HBV检测中,与酶联免疫法相比,化学发光法检验准确性更高,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 乙肝病毒血清 检测效果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20
作者 周晓敏 刘恩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73-0076,共4页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分别以化学发光法(ECLIA)、酶联免疫法(ELISA)的应用。方法 选取乙肝患者100例(2023.1~12),分别以ECLIA、ELISA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ECLIA检验HbeAg(0.11±0.03NCU/mL)、HbsAg(11.52±1.43mU/mL)、HbeAb(...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分别以化学发光法(ECLIA)、酶联免疫法(ELISA)的应用。方法 选取乙肝患者100例(2023.1~12),分别以ECLIA、ELISA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ECLIA检验HbeAg(0.11±0.03NCU/mL)、HbsAg(11.52±1.43mU/mL)、HbeAb(2.95±0.24NCU/mL)高于ELISA检验HbeAg(0.09±0.02NCU/mL)、HbsAg(10.24±1.21mU/mL)、HbeAb(2.25±0.26NCU/mL),P<0.05。ECLIA检验HbsAb(0.32±0.12ng/mL)、HbcAb(1.67±0.25NCU/mL)比较ELISA检验HbsAb(0.31±0.13ng/mL)、HbcAb(1.65±0.21NCU/mL),P>0.05。结论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ECLIA、ELISA均具有一定价值,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取恰当方式,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