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IV抗体筛查阳性与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确认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嘉名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5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HIV抗体筛查阳性结果与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的结果,探讨确证结果与抗体筛查阳性结果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HIV抗体初步筛查阳性的2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清结果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复检... 目的分析血清HIV抗体筛查阳性结果与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的结果,探讨确证结果与抗体筛查阳性结果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HIV抗体初步筛查阳性的2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清结果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复检,应用免疫蛋白印迹试验检测复检阳性患者血清行确证试验。结果初筛阳性246例标本中,经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确认,有212例HIV抗体阳性,阴性21例,不确定13例。经免疫蛋白印迹法确认后,复检结果1≤S/CO<6、6≤S/CO<10、S/CO≥10与免疫蛋白印迹确认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3.41%、83.54%、95.24%。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确认的212例HIV-1型抗体阳性中,gp160、gp120、gp41、p66、p51、P24条带的出现率均>92%,且gp160、gp120的出现率为100%。结论血清HIV抗体筛查存在假阳性结果,需进一步行确证试验,同时应保证血液质量,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随着S/CO值的升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升高,可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参考,但免疫蛋白印迹试验也存在不确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试验 免疫蛋白印迹 血清HIV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PCR诊断早期先天梅毒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荣 周华 +2 位作者 潘鹏 洪福昌 温桂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947-948,1010,共3页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serumIgMwestern blot,IgM-WB)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给予...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serumIgMwestern blot,IgM-WB)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给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血清IgM-WB试验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19S-FTA-ABS),以双盲对照的形式评价上述实验诊断方法和常规实验室检测(临床+常规血清学方法RPR滴度的比较+治疗)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34例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新生儿中,按常规综合诊断方法3例确诊为先天梅毒,6例拟诊为先天梅毒。34例完成妊娠的梅毒孕产妇病例中,孕妇胎盘和脐带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11例阳性(9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10例阳性(9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40例作为对照的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胎盘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诊断梅毒,结果显示可能高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且优于常规综合诊断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梅毒 梅毒螺旋体 诊断 胎盘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棘球蚴特异性抗原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江莉 薛海筹 +1 位作者 裘丽姝 冯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寻找细粒棘球蚴 (Eg)和多房棘球蚴 (Em)特异性抗原组分用于免疫诊断。 方法 对Eg、Em的囊液、原头节、囊壁角质层、囊壁生发层及犬泡状带绦虫、犬豆状带绦虫、羊细颈囊尾蚴、猪囊尾蚴等 4种异源性绦虫 ,共14种粗抗原进行免疫学... 目的 寻找细粒棘球蚴 (Eg)和多房棘球蚴 (Em)特异性抗原组分用于免疫诊断。 方法 对Eg、Em的囊液、原头节、囊壁角质层、囊壁生发层及犬泡状带绦虫、犬豆状带绦虫、羊细颈囊尾蚴、猪囊尾蚴等 4种异源性绦虫 ,共14种粗抗原进行免疫学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迹试验 (Westernblotting)、Genesnap和Genetool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不同抗原蛋白条带分别与囊型棘球蚴病 (CE)及泡型棘球蚴病 (AE)患者血清反应的差异。 结果  14种粗抗原中与CE、AE患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的 11条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13 0 0 0 0、10 0 0 0 0、940 0 0、80 0 0 0、75 0 0 0、660 0 0、62 0 0 0、5 2 0 0 0、3 80 0 0、3 2 0 0 0及 2 40 0 0 ;与CE患者血清有特异性反应的 5条蛋白条带Mr为 410 0 0、40 0 0 0、2 2 0 0 0、160 0 0和12 0 0 0 ;与AE患者血清具有特异性反应的 8条蛋白条带Mr为 12 0 0 0 0、10 90 0 0、860 0 0、5 90 0 0、43 0 0 0、2 80 0 0、2 0 0 0 0及 180 0 0。 结论 确定了Eg和Em共有的交叉反应性抗原和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特异性抗原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 抗原 蛋白印迹试验 免疫诊断 血清反应
下载PDF
TP-IgM-WB早期诊断先天梅毒
4
作者 张荣 周华 +2 位作者 潘鹏 洪福昌 彭石潜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连续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分别对其进行新生儿血清TP-IgM-WB及FTA-ABS-19S-IgM试验,对母婴进行常规临床... 目的:评价新生儿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连续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分别对其进行新生儿血清TP-IgM-WB及FTA-ABS-19S-IgM试验,对母婴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及梅毒血清学RPR、TPPA试验,进一步将血清TP-IgM-WB试验结果与常规综合方法诊断及FTA-ABS-19S-IgM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新生儿随访18个月最终诊断,以评价上述方法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34例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新生儿中,通过随访诊断10例,其中常规综合诊断方法早期诊断9例(确诊3例、拟诊6例先天梅毒),仅6例血清FTA-ABS-19S-IgM试验阳性,而血清TP-IgM-WB试验10例均为阳性。40例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TP-IgM-WB与FTA-ABS-19S-IgM试验结果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IgM-WB单项检查与常规检查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优于FTA-ABS-19S-IgM试验,与常规检查方法、单项试验显示等同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梅毒 梅毒螺旋体 诊断 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诊断新生儿胎传梅毒的探讨 被引量:38
5
作者 杨帆 张荣 +5 位作者 周华 洪福昌 莫衍石 熊礼宽 潘鹏 吴志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TreponemapallidumIgMWesternblot,TP-IgM-WB)在新生儿胎传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胎传梅毒新生儿(其母亲均为梅毒)进行TRUST、TPPA,FTA-ABS-19S-IgM和TP-IgM-WB4种梅毒血清学检查,并...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TreponemapallidumIgMWesternblot,TP-IgM-WB)在新生儿胎传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胎传梅毒新生儿(其母亲均为梅毒)进行TRUST、TPPA,FTA-ABS-19S-IgM和TP-IgM-WB4种梅毒血清学检查,并结合临床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例中3例出现胎传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典型皮肤损害,梅毒新生儿肺炎,伴发心、脑、肝、肾多脏器衰竭;另外5例无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所有8例TP-IgM-WB均为阳性;除1例外,7例FTA-ABS-19S-IgM试验为阳性;3例有症状的胎传梅毒及3例胎传潜伏梅毒中4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均为阳性;1例TRUST和TPPA均阴性,但FTA-ABS-19S-IgM和TP-IgM-WB均阳性;1例FTA-ABS-19S-IgM阴性,但TRUST滴度是母亲的4倍,TPPA和TP-IgM-WB均阳性。结论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可作为一种确诊试验应用于新生儿胎传梅毒,尤其是胎传潜伏梅毒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 诊断 新生儿 胎传梅毒 先天性梅毒
原文传递
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雷丽萍 诸欣平 +2 位作者 杨静 杨雅平 丁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 原核表达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并对重组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 方法 免疫筛选cDNA文库得到旋毛虫抗原新基因Ts88,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c(+ ) ,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 ,ELISA检... 目的 原核表达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并对重组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 方法 免疫筛选cDNA文库得到旋毛虫抗原新基因Ts88,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c(+ ) ,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 ,ELISA检测抗体滴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免疫荧光试验确定Ts88蛋白在虫体的分布。 结果 经原核表达的Ts88重组蛋白 ,用其免疫小鼠可得到高滴度的抗体血清。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病猪血清、人工感染及人工免疫兔血清反应 ,不与其他蠕虫病患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并能识别旋毛虫虫体天然抗原成分。免疫荧光试验显示Ts88蛋白主要分布于虫体体壁。 结论 成功制备Ts88基因的重组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旋毛虫 血清 抗原性 抗原基因 蛋白印迹 原核表达 虫体 免疫荧光试验 病猪
下载PDF
应用TP-IgM-WB法诊断早期先天梅毒 被引量:2
7
作者 温贵华 彭石潜 +1 位作者 张荣 熊礼宽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中胎传梅毒感染的血清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梅毒孕妇所产60例(2例双胞胎)新生儿血清,应用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检测,并与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方法... 目的研究新生儿中胎传梅毒感染的血清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梅毒孕妇所产60例(2例双胞胎)新生儿血清,应用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检测,并与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方法平行测定。结果60例新生儿TP-IgM-WB法检出阳性27例,占45%(27/60),TRUST和TTPA阳性各59例。结论确诊27例新生儿为早期先天梅毒婴儿,为临床提供了明确的诊治依据,对防治梅毒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天梅毒 血清学诊断 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查食蟹猴血清STLV-1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绍东 周亚敏 段幸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用乳胶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B)对103份食蟹猴血清作了STLV-1抗体检查。结果表明,13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阳性的血清,PA和IFA检查均为阳性,而90份WB检查为... 本文用乳胶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B)对103份食蟹猴血清作了STLV-1抗体检查。结果表明,13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阳性的血清,PA和IFA检查均为阳性,而90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阴性的血清,PA检查有3份为阳性,IFA检查有1份为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血清 STLV-1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 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艾滋病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曾常红 温寿如 +1 位作者 徐本城 吴剑明 《华南预防医学》 1990年第4期1-3,共3页
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查,国内常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A),这两种方法因操作复杂且需特殊设备,不便推广使用。近年来,日本学者建立的艾滋病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作为初筛检测,以其快速、准确、简易不需特殊设备的优点日... 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查,国内常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A),这两种方法因操作复杂且需特殊设备,不便推广使用。近年来,日本学者建立的艾滋病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作为初筛检测,以其快速、准确、简易不需特殊设备的优点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本文对这一新方法的实用价值作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颗粒凝集 酶联免疫试验 初筛检测 血清 总符合率 蛋白印迹 阳性符合率 阴性符合率 效果评价 阴性反应
下载PDF
艾滋病血清学诊断技术
10
作者 齐锡位 高汉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HIV感染人体后,HIV所侵犯的细胞可表达HIV抗原。核心抗原p24、包膜糖蛋白抗原g...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HIV感染人体后,HIV所侵犯的细胞可表达HIV抗原。核心抗原p24、包膜糖蛋白抗原gp41、gp120、gp160及酶抗原等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HIV特异性抗体,其中特异性IgG抗体一般在HIV感染1~3个月出现,且终生存在。检出特异性IgG抗体指示体内存在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血清学诊断 HIV感染 放射免疫测定 初筛试验 HIV抗原 特异性抗体 蛋白印迹试验 确证试验 IGG抗体 特异性IGG
下载PDF
澳大利亚牛慢病毒的血清学证据
11
作者 邱昌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6期20-20,共1页
澳大利亚学者Burkala, E.j.等将牛慢病毒——牛免疫缺陷病毒(BIV)和詹姆伯拉纳病病毒(JDV)的重组26KD核衣壳(CA)蛋白基因片段插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并用作为ELISA和蛋白印迹试验(WIB)的抗原。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慢病毒 血清学调查 牛免疫缺陷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ELISA 重组蛋白抗原 肠杆菌 基因片段 核衣壳
下载PDF
黑胸大蠊体部和粪中变应原的交叉性与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以平 张君 +3 位作者 姚苏杭 朱丽君 王菁兰 曹玲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1-3,8,共4页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 (WBE)和粪浸液 (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 30例 ,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HBDT)和sIgE检测 (ELISA法 )。采用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 (WBE)和粪浸液 (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 30例 ,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HBDT)和sIgE检测 (ELISA法 )。采用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应原的组分 ,进而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观察WBE和FE的交叉性。结果 1.哮喘组HBDT和sIgE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 (P <0 .0 5 ) ;2 .SDS PAGE显示 ,WBE至少有 30条可分辨的蛋白条带 ,而FE有 15条蛋白带 ,其中至少有 8条(97.4、79.5、72、6 6、4 3、4 1、36、2 4kd)与WBE处于相同的位置 ,免疫印迹试验显示 ,9例sIgE呈阳性的哮喘患者中 88.9% (8/ 9)出现阳性条带 ,其中 72、36kd较常见 ;3.将WBE或FE预先与阳性血清作用后可抑制阳性血清的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的阳性反应。结论黑胸大蠊的体部和粪便中具有相似的变应原性 ,与哮喘的发病有关 ,其主要变应原组分为 72、36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哮喘 黑胸大蠊 体部 免疫印迹试验 ELISA 蛋白 阳性血清 SDS-PAGE 抑制试验
下载PDF
3例外籍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13
作者 胡辅助 刘华实 +2 位作者 钟和平 阎静 王福建 《口岸卫生控制》 2003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 对入境的外国人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 ,防止艾滋病由国外传入。方法 对被监测对象静脉采血 ,用BLISA进行初筛试验和蛋白印迹法 (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  2 0 0 2年从来湘工作的外国人中发现 3例HIV— 1抗体阳性者。结论 加强... 目的 对入境的外国人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 ,防止艾滋病由国外传入。方法 对被监测对象静脉采血 ,用BLISA进行初筛试验和蛋白印迹法 (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  2 0 0 2年从来湘工作的外国人中发现 3例HIV— 1抗体阳性者。结论 加强对在湘外国人的疾病监测 ,建立外籍人员健康档案 ,定期体检 ,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 艾滋病血清学监测 外籍HIV感染者 流行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蛋白印迹
下载PDF
检测口腔液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14
作者 孟昭鹏 《传染病信息》 1994年第3期124-125,共2页
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血清进行初筛后再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近几年有人试用口腔液标本检测抗-HIV,来替代血清学诊断。本文描述了有关的口腔液以及如何用口腔液标本检测抗-HIV。口腔液包... 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血清进行初筛后再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近几年有人试用口腔液标本检测抗-HIV,来替代血清学诊断。本文描述了有关的口腔液以及如何用口腔液标本检测抗-HIV。口腔液包括唾液、龈缝液、混和液和各种免疫球蛋白。口腔液可以直接收集(通过流涎)或者使用市场上销售的采集器收集。检测口腔液的方法是ELISA试验,颗粒凝集试验(P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印迹 标本检测 酶联免疫试验 血清学诊断 凝集试验 初筛 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 IgG 中所
下载PDF
慢性丙肝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
15
作者 王辉译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2期51-51,共1页
虽然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患者血清中发现有自身抗体,但至今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这些血清中有抗线粒体抗体的存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460位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依据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析:若患者血清中的... 虽然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患者血清中发现有自身抗体,但至今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这些血清中有抗线粒体抗体的存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460位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依据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析:若患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呈阳性(滴度】1∶50),这些患者都将进行治疗。然而结果显示仅有7位(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慢性丙肝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患者 血清 自身抗体 蛋白免疫印迹 试验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确切证据
下载PDF
杭州市无偿献血者与职业献血者检测结果
16
作者 朱立苇 《浙江预防医学》 1998年第S1期24-25,共2页
对来我站体检的无偿献血者和职业献血者的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四个检测项目的结果进行统计,经统计学分析发现,HBsAg和抗—HIV两个项目两组人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抗—HCV和梅毒的阳性率两组人群有显著差异,无偿组明显低... 对来我站体检的无偿献血者和职业献血者的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四个检测项目的结果进行统计,经统计学分析发现,HBsAg和抗—HIV两个项目两组人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抗—HCV和梅毒的阳性率两组人群有显著差异,无偿组明显低于职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阳性率 杭州市 职业组 梅毒 献血员 抗一HCV 中国输血杂志 蛋白印迹试验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用DIA快速诊断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
17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2期6-6,共1页
最近,美国S.D.charles等人研制了一种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抗体的斑点免疫结合测定法(DIA)。用外膜蛋白的Western印迹分析鉴定了2个对肠炎沙门氏菌特异、分子量为43和46KD的多肽,用这2个多肽作为DIA的抗原。用DIA对15只试验感染肠炎沙门氏... 最近,美国S.D.charles等人研制了一种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抗体的斑点免疫结合测定法(DIA)。用外膜蛋白的Western印迹分析鉴定了2个对肠炎沙门氏菌特异、分子量为43和46KD的多肽,用这2个多肽作为DIA的抗原。用DIA对15只试验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鸡的血清样品进行测试,并将DIA结果与常规微量凝集(MA)和血清平板(SP)试验进行了比较。感染后1周用DIA和MA在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WESTERN印迹 外膜蛋白 速诊 试验感染 斑点免疫 分析鉴定 血清样品 分子量 沙门氏菌感染
下载PDF
高敏的异位性体质患者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分析: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18
作者 Gyimesi E. Sipka S. +1 位作者 Dankó K. 刘超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9-20,共2页
Background: The autoimmune subclass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U)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biologically relevant IgG antibodies against the IgE molecule or the αchain of the high-affinity Fc... Background: The autoimmune subclass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U)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biologically relevant IgG antibodies against the IgE molecule or the αchain of the high-affinity Fc receptor (FcRIα) on basophils and mast cells. These antibodies are usually detected by 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ing and confirmed by histamine release studies, immunoblotting, or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but not always. Objectives: To detect autoantibodies to the FcRIαin sera of CU patients by a modified serum-induced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measured by flowcytometry (FCM) an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 vitro functional test, the 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 (ASST),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IgE,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 and antithyroid antibodies. Methods: Sera of 30 patients with CU and 26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ermatomyositis) were tested for CD63 activation marker expression on basophils by FCM. Leucocytes from two highly sensitized atopic donors (DA1. DA2) and one non-atopic donor (DNA) were incubated with patients’sera and double-labelled with anti-IgE and anti-CD63 antibodies. Subsequently, the percentage of CD63-expressing basophil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FCM. In all CU patients an ASST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serum IgE, and ECP levels and antithyroid antibodi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welve patients had a positive ASST and 14 patients a positive CD63 expression assay. 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SST and CD63 assay.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did not raise positive CD63 expression on basophils. There was a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atopic serum markers (IgE, ECP) and the ability of sera to induce CD63 expression on basophil cells of DA2 (P < 0.05). The female sex was preponderant and antithyroid antibodies were more frequent. Conclusions: Our new technical observation demonstrates that basophils of highly sensitized atopic donors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without priming with IL-3 for the in-vitro flow cytofluorimetric diagnosis of CU. With this investiga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utoimmune origin of CU is based on an objective in vitro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3 异位性体质 血清皮肤试验 嗜碱性粒细胞 甲状腺抗体 阳离子蛋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双重标记 免疫印迹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80蛋白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立新 朱远茂 +4 位作者 周跃辉 任建乐 马磊 杨婷 薛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73,共5页
为了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p80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采用BVDV接种牛肾细胞(MDBK),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出BVDV的p80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0a-p80。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 为了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p80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采用BVDV接种牛肾细胞(MDBK),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出BVDV的p80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0a-p80。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挑选单菌落并扩大培养,经IPTG诱导和SDS-PAGE以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p80获得了表达,分子质量约为44ku。同时用浓缩的BVDV培养液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p80作为检测抗原的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后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和抗体亚类鉴定及腹水的制备和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重组p80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性;获得8株稳定分泌针对BVDVp80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3E3、2A4、8H9、3G3、2B3、3G2、2G2和4A11;8株杂交瘤细胞株接种Balb/c小鼠制备腹水,采用BVDV作为包被原的间接ELISA方法测得其效价为1×10^5-1×10^7;8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MAb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8株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亚类均为IgM/κ。说明制备的重组p80蛋白单克隆抗体可试用于建立检测BVDV抗原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RT-PCR p80蛋白 免疫印迹试验 单克隆抗体 igm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原文传递
潜伏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必然 周姝 +1 位作者 杨远超 周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潜伏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梅毒螺旋体IgM蛋白情况及其临床随访意义。方法对54例潜伏梅毒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分别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IgM蛋...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潜伏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梅毒螺旋体IgM蛋白情况及其临床随访意义。方法对54例潜伏梅毒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分别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IgM蛋白免疫印迹实验(TP-IgM-WB),追踪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结果孕期治疗对孕妇TRUST阴转率并无影响。TP-IgM-WB经治疗后阴转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中孕早期治疗后阴转率为35.19%,孕晚期治疗后全部阴转。TRUST低滴度(≤1:8)组TP-IgM平均阴转时间为(2.54±1.21)月,高滴度(≥1:16)组为(3.68±1.96)月,前者明显比后者短(t=5.94,P<0.01)。所生新生儿均为足月活胎,未发现先天梅毒患儿。且TRUST滴度均低于或等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结论潜伏梅毒孕妇经规范驱梅治疗后能有效阻断胎传梅毒。检测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可初步推断潜伏梅毒孕妇的病程并判断其传染性,规范驱梅治疗后能快速阴转,有助于潜伏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学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梅毒 梅毒螺旋体 igm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