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泻肺定喘方对小儿重症肺炎痰热闭肺证症状、血生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李年华 李亚群 +3 位作者 赵萍 徐杨 田云龙 王爱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 探究泻肺定喘方对小儿重症肺炎痰热闭肺证症状、血生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3例痰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 目的 探究泻肺定喘方对小儿重症肺炎痰热闭肺证症状、血生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3例痰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定喘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两组治疗后主证及次证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和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结论 对痰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采用泻肺定喘方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生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不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症肺炎 痰热闭肺证 泻肺定喘方 疗效 血生化
下载PDF
基于透析基本数据、超声和常规血生化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早期预警模型及临床效用分析
2
作者 曾财花 陶玲玲 +2 位作者 程静 黄琴 樊梅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51-659,共9页
目的基于透析基本数据、超声和常规血生化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容量超负荷的早期预警模型及临床效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血透中心接受MHD患者603例,按照2:1... 目的基于透析基本数据、超声和常规血生化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容量超负荷的早期预警模型及临床效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血透中心接受MHD患者603例,按照2:1比例分为建模集(n=402)、验证集(n=20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集中MHD容量超负荷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决策曲线对该预测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建模集中超负荷组血清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index,Kt/V)、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肺超声显示B线,右房内径高于正常组(P<0.05);LASSO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Kt/V、RRF、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超声肺B线、右房内径是MHD容量超负荷的前期的特征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Kt/V、血清白蛋白、RRF、左室射血分数是MHD容量超负荷情况的保护因素,NT-proBNP,肺超声显示B线,右房内径是MHD容量超负荷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构建患者容量超负荷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60、0.814,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预测MHD容量超负荷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95%CI:0.886~0.948)、0.916(95%CI:0.869~0.962),决策曲线显示,当建模集高风险阈值在0~0.7时、验证集高风险阈值在0~0.7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MHD患者容量超负荷发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如血清白蛋白、Kt/V、RRF、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肺超声显示B线,右房内径,根据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相关因素构建的早期预警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和临床获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超声 常规血生化 MHD 容量超负荷 预警模型 临床效用
下载PDF
高原电网职工血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3
作者 罗凤 马林 +2 位作者 张盈盈 邓燕 李欢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原电网职工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高原电网职工184名和平原电网职工274名的健康体检资料。所有选择人员体检时期无重大疾病,比较分析两组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结果高原电网职工白细... 目的分析高原电网职工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高原电网职工184名和平原电网职工274名的健康体检资料。所有选择人员体检时期无重大疾病,比较分析两组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结果高原电网职工白细胞、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谷氨酰胺基转移酶(GGT)、血肌酐、尿素、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平原组水平(均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高原电网职工受高原气候影响,红细胞和白细胞有适应性增加反应,因缺氧肝肾功能有下降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电网职工 血生化指标 个体化干预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血生化指标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讨
4
作者 邓鑫淦 韩宇琛 +1 位作者 严定芳 张文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与血生化指标联合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资料。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指标。按照...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与血生化指标联合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资料。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指标。按照7∶3的比例进行数据拆分,在训练集上使用5次10折交叉验证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并绘制列线图以供实际使用。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模型评估。在测试集上绘制DCA曲线,以判断模型在临床决策中的实际效益。结果:LASSO回归共筛选出5个关键变量包括主应变、纵向应变、白蛋白、血肌酐及乳酸脱氢酶用于模型构建。训练集包括115例患者,测试集包括50例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和0.882,准确度为0.835(0.754,0.898)和0.840(0.709,0.928),灵敏度为0.739和0.800,特异度为0.960和0.900。临床决策曲线图显示该模型的潜在临床获益可观。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血生化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指导不良结局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血生化指标 新冠肺炎 死亡预测
下载PDF
年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张爱云 王芳芳 王琪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11-313,350,共4页
目的:探究年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4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年龄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老年组(n=... 目的:探究年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4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年龄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老年组(n=29,年龄>59岁)、中年组(n=40,44岁<年龄≤59岁)、青年组(n=73,年龄≤44岁)。三组均进行抗结核治疗,分析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与结核分歧杆菌脱氧核苷酸(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NA,TB-DNA)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治疗前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s,TP)、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Cr、TP水平低于老年组与青年组,老年组与中年组BUN、UA、TBIL、ALT水平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受年龄影响,对中老年患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抗结核治疗 年龄 实验室指标 血生化指标
下载PDF
孕早期血生化指标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玉洁 朱启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915-1921,共7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高,且对母儿近期及远期健康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早期发现GDM高危孕妇,尽早进行临床干预,对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目前研究发现,多种血生化指标在孕早期与GDM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包括糖类指标、血脂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高,且对母儿近期及远期健康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早期发现GDM高危孕妇,尽早进行临床干预,对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目前研究发现,多种血生化指标在孕早期与GDM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包括糖类指标、血脂指标、脂肪因子、炎症因子等。本文对孕早期血生化指标预测GD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建立合理的GDM孕早期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生化指标 早期预测
下载PDF
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抗感染对CR-GNB脓毒症患者血生化及微生物培养结果与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郑弘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5期88-91,共4页
目的 观察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抗感染对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GNB)脓毒症患者血生化、微生物培养结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7例CR-GNB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 目的 观察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抗感染对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GNB)脓毒症患者血生化、微生物培养结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7例CR-GNB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为碳青霉烯组(n=33)和常规药物组(n=34)。碳青霉烯组采用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常规药物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67例CR-GNB脓毒症患者接受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抗感染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07%,碳青霉烯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常规药物组(76.47%)(χ^(2)=4.025,P=0.045);67例CR-GNB脓毒症患者细菌总清除率为73.13%,碳青霉烯组细菌总清除率(84.85%)高于常规药物组(61.76%);67例CR-GNB脓毒症患者中,35例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时间≤10 d,19例治疗时间10~15 d,13例治疗时间≤10 d。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个月内,碳青霉烯组病死率(6.06%)低于常规药物组(23.53%)(χ^(2)=4.025,P=0.045);67例CR-GNB脓毒症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神经毒性反应3例,皮肤色素沉着2例,降低药物剂量后均自行好转,未见肝肾功能损伤、药物过敏及气道痉挛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R-GNB脓毒症患者采用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抗感染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菌清除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好,且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及细胞总清除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硫酸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 血生化 微生物培养结果
下载PDF
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效果及其对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叶家茂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腹腔感染中联合使用替加环素、美罗培南的效果及其对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2月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7例重症腹腔感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 目的分析在重症腹腔感染中联合使用替加环素、美罗培南的效果及其对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2月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7例重症腹腔感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予以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生理指标、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指标中体温(36.81±0.60)℃、呼吸频率(16.74±2.52)次/min、心率(75.42±5.8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37.34±0.65)℃、(18.41±2.71)次/min、(80.56±6.03)次/min,收缩压(112.54±12.17)mmHg和舒张压(74.06±5.41)mmHg均高于对照组(104.41±12.06)mmHg、(71.31±5.5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4、3.144、4.272、3.304、2.478,P均<0.05);对照组血常规、生化指标均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腹腔感染患者而言,联合使用替加环素、美罗培南治疗可改善生理功能、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提升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腹腔感染 替加环素 美罗培南 常规 血生化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素与左卡尼汀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方碧晴 林梅芳 黄明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50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50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单用rhEPO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rhEPO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用药疗效、血生化指标、肾功能以及用药安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用药总有效率为96.00%(72/75),高于对照组的85.33%(6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5)。观察组的3项血生化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蛋白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而2项肾功能指标(血肌酐与β2微球蛋白)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能够提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用药疗效,改善血生化指标及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于常规用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 液透析 重组人促红素 左卡尼汀 血生化指标 安全性
下载PDF
常用血生化指标变化在高龄孕产妇围生期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白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常用血生化指标变化在高龄孕产妇围生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高龄孕产妇设为观察组,适龄孕产妇100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比较分析凝血指标检测结果、血脂指标检测结果、... 目的探究常用血生化指标变化在高龄孕产妇围生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高龄孕产妇设为观察组,适龄孕产妇100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比较分析凝血指标检测结果、血脂指标检测结果、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观察组APTT、TT、P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二聚体(D-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TC、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高于对照组1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生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窒息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凝血、血脂等指标出现明显改变,母婴结局受到较大影响,提升妊娠期不良事件出现的风险,因此临床应定期做好对高龄孕产妇血脂等监测,以便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围生期 血生化指标 价值评估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脂异常患者血生化检验与载脂蛋白B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徐亚会 毛莉 施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52-055,共4页
探究患者发生血脂异常后载脂蛋白B(ApoB)异常代谢与血生化检验的关系。方法 本文开始从2022.05起筛选异常血脂代谢患者作为受检者,并于2024.05结束筛选,共筛选出100例患者并设为异常组,同期筛选100例健康体检对象设为健康组。两组受检... 探究患者发生血脂异常后载脂蛋白B(ApoB)异常代谢与血生化检验的关系。方法 本文开始从2022.05起筛选异常血脂代谢患者作为受检者,并于2024.05结束筛选,共筛选出100例患者并设为异常组,同期筛选100例健康体检对象设为健康组。两组受检者均检验ApoB指标及血生化指标[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指标、甘油三酯(TG)指标、总胆固醇(TC)指标、餐后2h及空腹血糖(2hPG、FPG)指标]等水平。分析血脂异常性质,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结果,分析血生化指标与ApoB指标的关系。结果 异常组100患者中继发性83例(83.00%)高于原发性17例(17.00%)(P<0.05)。与健康组受检者相比,异常组受检者的ApoB指标、LDL-C指标、TG指标、TC指标、2hPG指标、FPG指标等水平均更高,而HDL-C指标水平更低(P<0.05)。ApoB指标与HDL-C指标呈负相关,而与LDL-C指标、TG指标、TC指标、2hPG指标、FPG指标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 患者发生血脂异常后其ApoB指标、LDL-C指标、TG指标、TC指标、2hPG指标、FPG指标等水平均明显增高,而HDL-C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其中ApoB异常代谢与各血生化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异常 载脂蛋白B 异常代谢 血生化检验
下载PDF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分析及处理对策
12
作者 孙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探讨血生化检验过程之中出现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具体原因,并讨论其处理对策。方法 对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了血生化检验,并且出现了血清胆固醇异常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应对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具体策略。结果 10... 探讨血生化检验过程之中出现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具体原因,并讨论其处理对策。方法 对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了血生化检验,并且出现了血清胆固醇异常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应对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具体策略。结果 100例患者中,血清胆固醇异常上升患者数量明显高于血清胆固醇异常下降患者(P<0.05)。在血清胆固醇异常升高患者之中,原发性升高患者数量明显多于继发性升高患者(P<0.05)。在血清胆固醇异常下降患者之中,原发性下降与继发性下降患者数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以胆固醇异常上升患者为主,针对胆固醇异常上升患者需要在临床治疗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生化检验 清胆固醇 异常分析 处理对策
下载PDF
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13
作者 范华 黄兴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6-0029,共4页
分析血生化检验过程中造成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的分析了患者在检验过程中造成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提... 分析血生化检验过程中造成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的分析了患者在检验过程中造成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均行血生化检验后,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12例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分别为7例和5例;有28例患者血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胆固醇水平偏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分别为13例和15例。结论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多个因素可能会对血清胆固醇水平造成影响,临床工作人员需重点关注,加强预防,保证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生化检验 清胆固醇 异常原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乌头碱类中毒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高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90-0093,共4页
介绍急性乌头碱类中毒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并对比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80例急性乌头碱类中毒患者,就诊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4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 介绍急性乌头碱类中毒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并对比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80例急性乌头碱类中毒患者,就诊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4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后40例设为观察组,加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降钙素原(PCT)、尿酸(UA)]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死亡率更低(P<0.05)。观察组呕吐更快消失、肢体麻木更快缓解、心率正常用时更少、血压正常用时更少(P<0.05)。经治疗,两组AST、PCT、UA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急性乌头碱类中毒的临床疗效,减少病死,加快康复进程,改善血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急性乌头碱类中毒 有效性 安全性 血生化指标
下载PDF
河北某地区应用血生化检验联合肝功能检测诊断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瑞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77-0081,共5页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应用血生化检验联合肝功能检测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高邑县医院收治的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68例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应用血生化检验联合肝功能检测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高邑县医院收治的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68例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肝炎组,68例健康人士作为健康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生化检验和肝功能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总蛋白(TP),以及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的水平。结果 肝炎组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ALT、AST、GG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肝炎组患者TBiL、DBiL、IBi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患者;肝炎组患者的ALB、G、TP水平均低于健康组;肝炎组患者的ALB、G、TP水平均低于健康组。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患病后的肝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进行两者联合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生化检验 肝功能检测 乙型病毒性肝炎 清转氨酶 清胆红素
下载PDF
肝功能、血生化检验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的价值
16
作者 岳云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5-0058,共4页
探讨肝功能血生化检验结果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0例)的肝功能血生化检验检验结果。结果 各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相比,慢性乙型病毒... 探讨肝功能血生化检验结果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0例)的肝功能血生化检验检验结果。结果 各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7.16±5.76)U/L]>健康体检者[(34.63±5.22)U/L];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91.02±6.39)U/L]>健康体检者[(35.13±3.82)U/L];各组总胆红素(TBIL)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2.57±6.02)μmol/L]>健康体检者[(14.56±2.13)μmol/L];各组直接胆红素(DBIL)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0.14±1.52)μmol/L]>健康体检者[(6.23±1.30)μmol/L];各组血清白蛋白(ALB)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9.57±2.05)g/L]<健康体检者[(39.14±2.63)g/L];各组总胆固醇(CHO)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47±0.54)mmol/L]<健康体检者[(5.10±0.61)mmol/L];各组胆碱酯酶(CHE)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254.60±116.72)U/L]<健康体检者[(8296.85±146.73)U/L],P均<0.05。各分级ALT相比,A级<B级<C级;各分级AST相比,A级<B级<C级;各分级TBIL相比,A级<B级<C级;各分级DBIL相比,A级<B级<C级;各分级ALB相比,A级>B级>C级;各分级CHO相比,A级>B级>C级;各分级CHE相比,A级>B级>C级,P均<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肝功能、血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检验 血生化检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诊断
下载PDF
肝功能及血生化检验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6-0139,共4页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实行诊断期间,运用肝功能及血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 100名研究对象均分,时间:2023.2-2024.2,50名患者置入观察组,50名健康人员置入对照组,所有人员均通过肝功能以及血生化检验,将实验中数值汇总分析。结...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实行诊断期间,运用肝功能及血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 100名研究对象均分,时间:2023.2-2024.2,50名患者置入观察组,50名健康人员置入对照组,所有人员均通过肝功能以及血生化检验,将实验中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经检查之后,观察组血清蛋白指标偏低,血清酶指标与血清胆红素指标偏高,P<0.05;将观察组不同肝功能的患者比较,A级各项指标数值均高于B与C级别患者,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诊断期间,运用血生化检验与肝功能检查,可以有效检测出患者疾病的情况,以及患者的病情严重度,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血生化检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诊断
下载PDF
SPF级Balb/c小鼠脏器质量、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修彦 詹纯列 +1 位作者 肖育华 唐咸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7734-7737,共4页
背景:实验动物重要基础数据的标准化测定,是实行动物标准化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目的:测定SPF级Balb/c小鼠主要脏器质量、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取18g左右Balb/c小鼠240只,雌雄各半,饲养1周后,精确称量体质量... 背景:实验动物重要基础数据的标准化测定,是实行动物标准化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目的:测定SPF级Balb/c小鼠主要脏器质量、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取18g左右Balb/c小鼠240只,雌雄各半,饲养1周后,精确称量体质量和主要脏器质量,计算脏器系数,并检测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与结论:雌性与雄性Balb/c小鼠比较:①肺、脾、双肾、心、膀胱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②肺、脾、双肾、膀胱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③白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④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血糖、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铁、磷、尿素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说明性别对SPF级Balb/c小鼠主要脏器、主要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脏器质量 常规 血生化 性别
下载PDF
经皮肾镜术中灌流液吸收及对血液循环和血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宇 夏杰华 +1 位作者 吴荣佩 刘卫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6-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灌流液吸收及其对血循环和血生化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31例,采用0.9%NaCl为灌流液。麻醉前、灌流前及术中每30分钟为记录时间点,监测血压(M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胸电生物阻...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灌流液吸收及其对血循环和血生化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31例,采用0.9%NaCl为灌流液。麻醉前、灌流前及术中每30分钟为记录时间点,监测血压(M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胸腔液体含量(TFC)、外周阻力(SVR);术前、术后动脉血气分析测血酸碱度(pH)、Na+、K+、Cl-、阴离子间隙(BE)。结果灌流时间平均(172.41±60.84)min,灌流液用量12000~61000mL。HR、CO、SV、SVR变化灌流前后差异无显著性;MBP、CVP、TFC逐渐增高,与灌流前比差异有显著性,TFC与手术时间、灌流液量呈线性正相关。血Na+、K+、Cl-的浓度术前术后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4%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1例肾实质损伤大的病人TFC、CVP急剧增加,静脉使用速尿后好转。31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存在灌流液吸收。灌流液吸收对器官代偿功能正常的病人不易引起血循环的显著变化,使用生理盐水作为灌流液也不会引起血生化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血生化 液体吸收 监测 流动力学 上尿路结石
下载PDF
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素芝 郑必海 +4 位作者 王宇亮 闫春城 谭健 李珣 鲁茸七林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对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评分,筛选出高度疑似HAPE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并给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对所有重点观察... 目的对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评分,筛选出高度疑似HAPE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并给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对所有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的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含电解质、肝功、肾功)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重点观察对象中,确诊HAPE组进入高原第1、2、3d的血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均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气结果比较,HAPE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FiO2/PaO2)在进入高原第1、2d均显著低于非HAPE组(P<0.01),HAPE组pH值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HAPE组除钾(K+)第2d显著低于非HAPE组外,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及低氧血症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与HAPE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疑似HAPE患者早期血常规及动脉血气的监测,有利于HAPE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常规 血生化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