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PET/CT影像技术对不同证型肝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学飞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PET/CT影像技术在不同证型肝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T/CT扫描仪对156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血瘀成毒证65例、湿痰化毒证92例)行全身扫描,运用滤波反投影(FBP)2D有序子集迭代法(OS-EM)重建图像,通过计算... 目的:探讨多模式PET/CT影像技术在不同证型肝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T/CT扫描仪对156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血瘀成毒证65例、湿痰化毒证92例)行全身扫描,运用滤波反投影(FBP)2D有序子集迭代法(OS-EM)重建图像,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横断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的融合图像。采用MSCT增强检查方法做全肝平扫,然后做螺旋CT肝脏3期增强扫描。采用双盲法、肝脏PET图像分级标准及小肝癌CT诊断标准进行图像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曲线。结果:^(18)F-FDGPET/CT对湿痰化毒证肝肿瘤的检出率为71.7%,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较低;^(18)F-FDGPET/CT对血瘀成毒证肝肿瘤的检出率为96.8%,较湿痰化毒证的敏感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证型中超过3厘米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PET/CT对血瘀成毒证肝癌的检出率为68.42%。SUVmax分级在两种证型小肝癌术后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PET/CT采集图像后再行诊断部位的CT增强扫描,可获得明确诊断意义的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瘀成毒证 湿痰化 诊断 PET/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