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散瘀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王本鹏 侯玉芬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第10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散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治疗前、后湿热下注型、血瘀湿重型各30例DVT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炎症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湿热下注... 目的:探讨清热散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治疗前、后湿热下注型、血瘀湿重型各30例DVT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炎症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湿热下注组、血瘀湿重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促炎症细胞因子明显降低,抗炎症细胞因子明显升高(P<0.01);且湿热下注组、血瘀湿重组治疗后IL-10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散瘀汤能明显降低DVT患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升高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湿热下注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散 下肢深静脉栓形成(DVT) 炎症细胞因子 湿热下注 血瘀湿重 客观指标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俊涛 贾宇东 +4 位作者 范亚楠 吕婧 温阳阳 孙含瑞 刘又文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11期1252-1256,共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进而造成脉络瘀阻,形成血栓。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进而危及生命。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原则,根据其病因病机将其分为湿热下注型、血瘀湿重型和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证型确定不同治法,包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进而造成脉络瘀阻,形成血栓。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进而危及生命。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原则,根据其病因病机将其分为湿热下注型、血瘀湿重型和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证型确定不同治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电针、温针灸等。通过查阅文献,对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近些年中医药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参考。参考文献3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髋关节置换 中医药 脉痹 湿热下注型 血瘀湿重 脾肾阳虚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羡 焦雨薇 王力军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均持续治疗20 d后对...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均持续治疗20 d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更低,而凝血酶原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更好地提高DVT患者临床疗效,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深静脉栓形成 中药外敷 冰硝散 四妙勇安汤 茵陈赤小豆汤 湿 血瘀湿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