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蒋雅 孙萍 +2 位作者 伍国锋 彭忠勇 胡乐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9期3601-3607,共7页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行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的132例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住院期间死...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行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的132例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住院期间死亡8例,失访2例,血管未通3例,对最后纳入统计分析的共119例病人进行随访,根据病人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9例病人中预后良好56例(47.1%),预后不良63例(52.9%)。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NIHSS评分、梗死体积、三酰甘油、血尿酸、随机血糖、脑卒中相关肺炎、脑疝形成、出血转化、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NIHSS评分、出血转化、低血尿酸水平、脑卒中相关肺炎是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出院时NIH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敏感度为0.794,特异度为0.946。结论:出院时NIHSS评分、出血转化、低血尿酸水平是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出院时NIHSS评分可有效预测大血管闭塞性AIS病人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治疗 血尿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师媛 王柳毅 +3 位作者 惠辉 屈文英 师宁 王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I患者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 目的观察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I患者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以下简称对照组,n=49)和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静脉溶栓组(以下简称观察组,n=5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以及脑血流灌注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比81.63%;χ^(2)=5.179,P=0.023);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C反应蛋白(CRP)、Lp-PLA2、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SOD、Mn-SOD、一氧化氮水平及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炎症状态及Lp-PLA2、T-SOD、Mn-SOD水平,增强脑组织血流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整体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机械介入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炎症因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晓丽 秦晋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接组(n=25)和单纯机械取栓组(n=25)。比较血管再通情况、取栓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3,P>0.05)。两组患者取栓次数和术后再灌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4;χ^(2)=0.095,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入院时改良Rankin(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0.415,P>0.05)。单纯机械取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桥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选择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相当。单纯机械取栓能够降低术中出血转化发生率,取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桥接 单纯机械 疗效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王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0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替罗非班静脉溶栓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替罗非班静脉溶栓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和干预组(38例,采用替罗非班静脉溶栓联合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90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管再通率,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学指标水平,术前和术后7 d神经功能,术前和术后90 d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术后90 d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替罗非班静脉溶栓与DSA神经介入取栓相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提高血通情况,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 替罗非班 静脉溶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娟 周晓雨 +2 位作者 张淼 张雪玲 蓝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为观察组(服用)和对照组(未服用),各67例。比较治疗1周后的血管再通情况,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神经损伤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CVR)、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再闭塞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管再闭和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因子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FMA评分、Qmean、Vmean、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VR、TXB2、CD62P比对照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其血管再闭的发生(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机械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部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蒲晓龙 王军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部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部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脑部血流速度,调节神经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部血流速度 神经因子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马骊珠 张建刚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前循环AIS-LVO患者 95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 =54,采取...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前循环AIS-LVO患者 95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 =54,采取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治疗)和对照组(n =41,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脑血管开通、血流灌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管再通率(79.63%)及血管灌注≥2b级占比(7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60.98%、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19.51%),mR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AIS-LVO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疗效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 机械 预后
下载PDF
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杨霖 陈婷 童玲玲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取栓次数、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中血管再通成功率(近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75.00%vs.53.57%)、发病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与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近期疗效相当,但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可减少取栓次数,且不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直接机械 静脉溶桥接机械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9
作者 程青伟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神经介入取栓术干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价值。方法选取兰陵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经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神经介入取栓术干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价值。方法选取兰陵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静脉溶栓,观察组静脉溶栓配合经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外周阻力(peripheral cerebral vascular resistance,RV)、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神经功能(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血管再通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23)。治疗后,观察组RV、PWV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ET(44.25±4.51)pg/mL低于对照组,NO(65.52±6.62)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应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ACI患者的血管再通效果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SWIM取栓技术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月龙 赵曙光 +1 位作者 杨国瑛 崔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 目的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SWIM取栓术,对照组给予单纯支架取栓术。术后,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分级标准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情况,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检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6,P<0.05)。术后1周,观察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较对照组低[(5.37±1.09)分vs.(6.24±1.22)分、(6.03±0.92)ng ml vs.(8.18±1.17)ng ml、(0.27±0.07)ng ml vs.(0.35±0.09)ng ml],观察组Barthel评分、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79.06±8.72)分vs.(69.14±8.09)分、(4776.51±508.65)pg ml vs.(4022.39±425.33)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9.690、4.707、5.594、7.630,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9、0.714,P>0.05)。结论SWIM取栓术能够较好恢复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善其神经缺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 机械 颅内支撑导管 血管再通
下载PDF
机械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11
作者 王弘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77-0080,共4页
分析机械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3—2023.3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和观察组(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分析机械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3—2023.3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和观察组(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血管再通情况、血液流变学、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更高(65.22%)(X2=12.974,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更低(P<0.05)。结论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机械取栓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治疗 急性脑梗死 颅内出血率 血管再通率 影响
下载PDF
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陆向文 任玉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观察组应...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闭塞血管再通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流参数、神经功能、躯体化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流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采取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管状态,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可确保患者预后,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动脉内介入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196例围术期护理
13
作者 杜立新 任金红 +6 位作者 于新妍 张文玉 孙堂桂 侯璞璞 李中辰 张利勇 李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9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机械取栓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以做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出血86例,复发脑梗死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股...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9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机械取栓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以做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出血86例,复发脑梗死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总结机械取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 机械 围术期护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14
作者 崔涛 于创伟 +2 位作者 赵曙光 刘静 王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栓病理,并分析影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血栓病理因素。结果: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30例(20.69%)机械取栓后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多次取栓及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占比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并与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多次取栓、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均是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会增加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闭塞 机械 病理 出血转化
下载PDF
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小锋 逯青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加早期机械取栓,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施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69.39%(P<0.05)。结论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早期机械取栓可有效改善AIS患者脑部血流状态及神经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血管内溶 早期机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动脉 血流速度 神经因子
下载PDF
机械取栓联合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张洪淞 刘擎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取栓联合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血管介入溶栓治疗,... 目的:观察机械取栓联合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血管介入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机械取栓联合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即刻mTICI血流分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与椎动脉内径与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TIC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脑血管血流状态,扩大血流灌注区域,其效果优于单纯血管介入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 机械 急性脑梗死 脑动脉内径 血流速度
下载PDF
肺叶楔形切除术后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行介入取栓治疗2例并文献回顾
17
作者 白磊鹏 罗杰 +3 位作者 周思捷 黄健辉 梁铭钦 赵庆顺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2-966,共5页
肺叶楔形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严重者可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影响患者预后,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文报道了2例肺癌手术后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介入取栓治疗的病例,病例1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楔形... 肺叶楔形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严重者可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影响患者预后,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文报道了2例肺癌手术后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介入取栓治疗的病例,病例1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后当天,左侧大脑中动脉急性栓塞导致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经介入取栓治疗血管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 3级)后,患者预后良好(NIHSS评分4分)。病例2行胸腔镜下右下肺楔形切除术后当天,基底动脉闭塞导致小脑大面积梗死,经介入取栓治疗后血管再通良好(TICI 3级),但患者术后脑水肿严重,最终放弃治疗。本文通过总结诊疗经验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肺叶楔形切除术后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机制,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楔形切除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管再通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玲 丁鸭锁 +1 位作者 左鹏 范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管再通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01—2022-4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56例,术后根据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管再通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01—2022-4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56例,术后根据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评分标准评估所有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统计术后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情况。所有血管再通患者术后均进行90 d随访,根据改良的Rankin(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再通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56例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经机械取栓治疗后有142例TICI评分≥2b,血管再通率为91.03%,14例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8.97%。142例血管再通患者90 d时预后良好68例,预后不良74例,预后不良率为52.11%。预后不良组的年龄[(61.12±12.65)岁vs(56.89±10.98)岁]明显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9.65±5.12)分vs(16.82±4.83)分]、发病至入院时间[(243.69±70.32)min vs(220.54±60.84)min]、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339.48±68.64)min vs(310.45±65.33)min]、取栓次数[(1.86±0.45)次vs(1.44±0.38)次]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应用替罗非班比例[5.41%vs 16.18%]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年龄、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均是血管再通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年龄、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均是血管再通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闭塞性 机械 影响因素 预后不良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效果比较
19
作者 卢红腾 王慧娟 +2 位作者 林月英 叶端玲 许文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对于发病4.5h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比较直接取栓与桥接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救治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58例,其中分为桥接治疗组39例,同期... 目的对于发病4.5h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比较直接取栓与桥接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救治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58例,其中分为桥接治疗组39例,同期符合静脉溶栓指征行仅行直接取栓治疗组19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发病90d后预后良好保护因素。结果直接取栓组血管成功再通率71.4%,明显高于桥接治疗组血管成功再通率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两组患者90d预后、死亡率和症状性脑出血、肺部感染、脑疝、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入院时、术后1 h和术后7 d的NIHSS评分<18分,术后血管成功再通(mTICI≥2b),取栓次数<2次,均是4.5h内入院患者治疗后90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4.5h内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两种治疗方法预后无差异,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桥接治疗 静脉溶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忠奎 锁六军 +1 位作者 王永辉 夏元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静脉溶栓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0.00%(36/40)和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均较治疗前下降,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颈动脉外周阻力、特性阻抗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增加缺血病灶部位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降低颈动脉外周阻力和特性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 替罗非班 静脉溶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