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红梅 王颖 +3 位作者 宋爱霞 李林儒 徐雪霞 刘星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9期79-82,95,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取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采取血管内低...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取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采取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对照组(32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狭窄程度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球囊压力、扩张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运动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诱发心绞痛时间、ST段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ST段下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心功能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取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治疗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促进心功能恢复正常,避免并发症以及复发,缓解心绞痛症状,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成形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与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宋保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102-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与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7~2019-07入住我院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血管内...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与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7~2019-07入住我院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治疗,对照组进行PTC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冠脉狭窄程度、心输出量(CO)变化,比较两组术中球囊压力、球囊扩张时间及术后3个月时诱发心绞痛时间、ST段下降时间、ST段下降幅度差异,分析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球囊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球囊扩张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术前显著降低,试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CO值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诱发心绞痛时间及ST段下降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ST段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较PTCA治疗AMI疗效更突出,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血管再通,该术式安全性良好,对患者术后康复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消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耀明 何作云 黄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51-253,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消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Rayfiled公司ACOLYSISSYSTEMTM 超声溶栓仪 (4 6kHz,18W/cm2 ) ,通过导管技术对 18例冠状动脉有一支血管狭窄≥ 75 %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消融 ,测量消融... 目的 观察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消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Rayfiled公司ACOLYSISSYSTEMTM 超声溶栓仪 (4 6kHz,18W/cm2 ) ,通过导管技术对 18例冠状动脉有一支血管狭窄≥ 75 %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消融 ,测量消融前后血管的狭窄程度变化 ,观察消融中有无冠状动脉痉挛、撕裂等影像学改变 ,检测手术前后CK MB、心电图ST段及运动试验的改变。结果 18例患者消融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 (84 6 9± 4 6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4 0 11± 15 33) % ,较术前降低 4 4 5 8% (P <0 0 5 )。 7例术后残余狭窄 <30 % ,术前压低的ST段消融术后均明显上移 ,其中 4例压低的ST段消融术后完全恢复正常 ;术后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 0 1mV所需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最大幅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消融与超声消融 +PTCA运动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7例消融后残余狭窄 <30 %的患者 6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消融术中无血管夹层、破裂、急性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并发症。结论 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明显有效地裂解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高能超声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临床应用 血管狭窄 消融术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超声消融 被引量:6
4
作者 戚跃勇 孙清荣 +2 位作者 邹利光 宋跃明 黄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1-893,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超声消融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了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将 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前瞻性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消融组 (A组 )和单纯PTCA组 (B组 ) ,并回顾性分析 18例经血管内...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超声消融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了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将 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前瞻性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消融组 (A组 )和单纯PTCA组 (B组 ) ,并回顾性分析 18例经血管内超声消融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包括四肢动脉 7例 ,颈动脉 6例 ,髂动脉 3例 ,肾动脉 2例。结果 A组经单纯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后狭窄程度由 (84 .1± 4 .7) %降为 (4 0 .1± 15 .3) % (P <0 .0 5 ) ,无 1例并发症 ,其中有 5例治疗后残余狭窄 <30 % ,但残余狭窄仍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B组经PTCA术后残余狭窄为 (2 0 .9± 2 .9) %。 18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者经单纯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后 ,平均狭窄程度也由术前的 (87.8± 7.6 ) %降为 (4 1.2± 9.4 ) % (P <0 .0 5 )。结论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消融术 狭窄程度 外周 消融治疗 患者 高能超声
下载PDF
超声血管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宋耀明 何作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0-412,共3页
超声血管成形术是近年来一种新的血运重建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低频高能超声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应用血管内超声治疗各种动脉阻塞性病变的结果。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低频高能 超声 超声血管成形术 动脉阻塞性病变 低频高能超声 重建方式 超声治疗 血管内
下载PDF
超声血管成形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燕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超声血管成形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经皮动脉再通技术。将低频(19—22kHz)高能(≤68W/cm^2)超声经导管传送到栓子局部而选择性地破坏血栓。该技术对血管壁损伤较小,对慢性完全性阻塞和钙化血栓同样有效,并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 超声血管成形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经皮动脉再通技术。将低频(19—22kHz)高能(≤68W/cm^2)超声经导管传送到栓子局部而选择性地破坏血栓。该技术对血管壁损伤较小,对慢性完全性阻塞和钙化血栓同样有效,并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与球囊扩张联合应用可降低所需压力,提高再通效果,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管壁平滑肌损伤较小,管壁光滑,可降低远期再栓塞的发生率。体内、外试验及小病例临床应用都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管成形术 低频高能超声 超声波疗法
下载PDF
超声溶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小煦 王晓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94-796,共3页
血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早期使用酶性溶栓疗法,国内外目前多用尿激酶(UK)、组织纤溶酶(t-PA)。对酶性溶栓药物的使用,强调治疗窗.如脑血栓一般要求在发病后6h内使用.还由于酶性溶栓药物可... 血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早期使用酶性溶栓疗法,国内外目前多用尿激酶(UK)、组织纤溶酶(t-PA)。对酶性溶栓药物的使用,强调治疗窗.如脑血栓一般要求在发病后6h内使用.还由于酶性溶栓药物可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对超声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对超声溶栓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根据超声波作用特点.超声溶栓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已较成熟的导管介入超声溶栓术,低频高能超声通过导管的能量传送直接在血管内消融血栓:另一方面是体外治疗性超声(ETUS)辅助溶栓,将超声探头置于血栓形成处相对应的体表部位,超声头不接触血栓,经皮发射超声,经过水囊、机体组织或骨骼等媒介传递,聚焦于血管内血栓,同时联合溶栓酶和(或)微泡声学造影剂介导消融血栓,目前认为可以增强药效并减少并发症,近年来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发展迅速,本文现将超声溶栓的机制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溶栓 体外治疗性超声 微泡声学造影剂 严重并发症 血管内血栓 低频高能超声 溶栓药物 机体组织
下载PDF
超声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童嘉毅 A.G.Mrochek Stelmashok V.I.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前常用的治疗动脉内血栓栓塞的方法包括溶栓药物、球囊介入血管成型术或外科手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如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相对狭窄、治疗时间窗较短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而手术则伴有血管内膜损伤、再狭窄以及相对昂贵的费用要... 目前常用的治疗动脉内血栓栓塞的方法包括溶栓药物、球囊介入血管成型术或外科手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如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相对狭窄、治疗时间窗较短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而手术则伴有血管内膜损伤、再狭窄以及相对昂贵的费用要求等。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超声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就是一种不断发展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体外超声联合溶栓药物治疗;二是利用导管的介入手术,用低频高能超声直接在动脉血管内消融血栓病变。我们从这两个研究领域综述超声波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性疾病 超声治疗 血管内膜损伤 出血性并发症 低频高能超声 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介入手术 血管成型术 治疗时间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