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艳敏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观察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瘤患者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疗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微弹簧圈栓塞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绪鑫 周立云 +1 位作者 凌宇辉 王培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 目的:探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脑血流灌注指标[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V)、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多普勒超声指标[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rCBFV、rCB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TT、PSV、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可调节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神经功能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尤灵通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行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血管内支架介...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行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手术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82.61%(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35%,低于参照组的26.09%(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微弹簧圈栓塞 疗效
下载PDF
探究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彭景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90-93,共4页
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10例,均选择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在支架治疗前均使用药物干预,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 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10例,均选择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在支架治疗前均使用药物干预,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所有患者的支架位置正确、安放过程顺畅、形状比较理想,影像学表现为血管通畅。在3例患者中应用了保护伞技术。放置支架后,7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例患者的狭窄程度明显降低,降低70%以上。从症状缓解看,8例患者完全缓解,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脑血管痉挛,在尼莫地平的作用下,痉挛得到了缓解。1例患者在球囊扩张过程中出现血压和心率急剧下降,在静脉注射阿托品和提高血压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血管内支架的放置。本组出现1例消化道出血,经抑酸、护胃及局部止血治疗,均痊愈。经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