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代元强 薄禄龙 +3 位作者 卜岚 倪丽亚 林安琪 李斌本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后短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完成血管内机械取栓手术的AIS患者284例,针对...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后短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完成血管内机械取栓手术的AIS患者284例,针对一般资料和疾病状态,对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与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处理或局部麻醉的患者对比,分析手术麻醉相关信息。结果术前2组患者脑卒中OCSP分型有不同表现,NIHSS分值全麻组高于非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患者意识水平危重比例较非全麻组高(P<0.05);术后2 h及24 h患者NIHSS评分全麻组得分仍高于非全麻组(P<0.05)。2组患者从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及从穿刺到再通时间全麻组患者均较长(P<0.05)。全麻组麻醉诱导实施时间也明显长于非全麻组(P<0.05)。术后3个月评估发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可见术前NIHSS评分越高,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OR=1.098,95%CI 1.037~1.162);年龄越大术后患者康复程度越差(OR=1.030,95%CI 1.007~1.053);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越长术后功能损伤越严重(OR=1.006,95%CI 1.001~1.011)。结论术前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及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严重影响AIS患者预后,是否与麻醉方式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低灌注强度比值探讨急性脑卒中首次成功再灌注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含 郭群 +3 位作者 靳明旭 彭明洋 殷信道 高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侧支循环的急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治疗后首次成功再灌注(first pass reperfusion,FPR)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及... 目的探讨不同侧支循环的急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治疗后首次成功再灌注(first pass reperfusion,FPR)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及EVT治疗。应用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评估侧支循环,HIR<0.4为侧支循环丰富,HIR≥0.4为侧支循环不丰富。FPR定义为首次取栓时即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2b-3级。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侧支循环卒中患者EVT治疗后FP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HIR≥0.4卒中患者72例,与非FPR组(30例)相比,FPR组(42例)患者3个月致死率(11.90%与33.33%)较低,3个月预后良好率(59.52%与33.33%)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4.872,P=0.039;t=4.805,P=0.034)。HIR<0.4卒中患者108例,FPR组(73例)与非FPR组(35例)间3个月致死率、3个月预后良好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R为预测急性脑卒中HIR≥0.4患者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81,95%CI:1.419~5.286;P=0.018),而FPR在预测急性脑卒中HIR<0.4患者良好预后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OR=1.693,95%CI:0.596~4.798;P=0.319)。结论FPR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依赖于侧支循环,当患者侧支循环不丰富时(HIR≥0.4)FPR对卒中预后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