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7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合并脑水肿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璐璐 卢峰 +1 位作者 韦士勤 张琳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合并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5—2023-03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合并脑水肿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排序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合并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5—2023-03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合并脑水肿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排序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放疗联合传统治疗(激素、甘露醇),研究组予以放疗联合rh-Endostatin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水肿程度、癌胚抗原(CEA)水平与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0,P>0.05),2组患者治疗2周后脑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Z=17.704、6.211,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Z=5.681,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CE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治疗2周后CEA水平低于治疗1周后(P<0.05),研究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12±2.01比7.45±2.03,4.31±1.14比5.52±1.77,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贫血、出血倾向、心功能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分级、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分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rh-Endostatin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合并脑水肿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脑水肿指数,降低CEA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肺癌 脑水肿 放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下载PDF
乳糖诱导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
2
作者 陈涛 储平 +2 位作者 戴清源 李婉珍 薛正莲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2-66,共5页
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观察乳糖对乳糖操纵子调控的基因工程菌发酵及重组血管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从而选取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表达工程菌pETrhEN/BL21(DE3)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IPTG和乳... 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观察乳糖对乳糖操纵子调控的基因工程菌发酵及重组血管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从而选取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表达工程菌pETrhEN/BL21(DE3)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IPTG和乳糖作为诱导剂,在摇瓶中进行表达实验。并对重组蛋白质表达量进行分析。然后在5 L发酵罐中进行验证。在摇瓶培养条件下,乳糖浓度大于0.5 g/L即可以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乳糖浓度1 g/L时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量与1 mmol/L的IPTG相当,当乳糖浓度为10 g/L,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补料4 h后葡萄糖浓度基本耗尽,此时开始加入乳糖。诱导后1 h,即有重组蛋白表达,在诱导后4 h达到高峰(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56%),与此同时,诱导后5 h菌体浓度也达到最高值。在以乳糖操纵子为调控手段的工程菌表达系统中,可以使用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应在葡萄糖消耗完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抑素 IPTG 乳糖 诱导剂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郭仁芬 柴芳 +2 位作者 邢孔浪 张七妹 李苇 《肝脏》 2024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11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综...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11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基础上结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癌胚抗原(CEA)、网膜素-1(Omentin-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差异,评估整体生存质量,记录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近期客观缓解率(ORR)为61.82%(34/55),高于对照组的41.82%(2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GP73、CEA、Omentin-1、CYFRA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P73、CEA、Omentin-1、CYFRA21-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整体KP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2023年8月,随访4~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47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4.5个月,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7.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未发生3-4级。两组贫血、中性粒细胞降低、腹泻、AST或ALT升高、血小板降低、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抑制GP73、CEA等因子的表达,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多西紫杉醇 动脉介入 结直肠癌 肝转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1
4
作者 曹德东 戈伟 +3 位作者 王慧敏 张令 郑永法 张金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04-413,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已有大量有关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rh-endostatin)在肺癌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与报道,真实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与...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已有大量有关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rh-endostatin)在肺癌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与报道,真实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Embase、Medline、SCI、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10年3月。纳入标准为研究对象为晚期NSCLC病例,实验组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对照组为单独使用化疗,研究内容为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的质量由两名研究者评估。采用RevMan5.0软件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标准共纳入15篇文献,1,326例病例。15项研究均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项对随机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13项未对盲法进行描述。Meta分析表明,长春瑞滨+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方案(NPE)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NP)比较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6,95%CI:1.57-2.99),NPE方案治疗后重度白细胞减少(OR=0.94,95%CI:0.66-1.32)、重度血小板下降(OR=1.00,95%CI:0.64-1.57)和恶心呕吐(OR=0.85,95%CI:0.61-1.20)发生率均与NP方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PE+放疗方案与NP+放疗方案的反应率相似(OR=2.39,95%CI:0.99-5.79),NPE+放疗方案治疗后白细胞减少(OR=0.83,95%CI:0.35-1.94)、血小板下降(OR=0.78,95%CI:0.19-3.16)和放射性食管炎(OR=1.00,95%CI:0.40-2.49)发生率均与NP+放疗方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联用可提高治疗反应率,同时毒副作用增加不明显,但在此基础上再与放疗联用并不能提高治疗反应率。由于本文纳入的研究较少,发生偏倚可能性较大,从而影响到结论的论证强度,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化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血管内皮抑素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力慧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7-590,598,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C57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荷Lewis肺癌的C57鼠进行不同剂量组的内皮抑素和顺铂干预,观察肿瘤生长、移植瘤及转移瘤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C57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荷Lewis肺癌的C57鼠进行不同剂量组的内皮抑素和顺铂干预,观察肿瘤生长、移植瘤及转移瘤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转移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内皮抑素对鼠Lewis肺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内皮抑素处理组(内含400μg、300μg、200μg和200μg+DDP组)和模型组转移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3)。内皮抑素能显著下调移植瘤及转移瘤内的VEGF。移植瘤中模型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00μg组与200μg组、DDP组、联合用药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00μg组与200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瘤中模型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00μg与200μ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μg与DDP组和200μg+DDP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移植瘤与肺转移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呈正相关(r=0.977,P=0.001)。内皮抑素能显著下调移植瘤及转移瘤内和MVD。在移植瘤中400μg和300μg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最小,彼此无差异;200μg加DDP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次之,200μg组肿瘤微血管密度再次,DDP组肿瘤微血管密度在各实验组中最多,模型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最大。在转移瘤中400μg、300μg和200μg组微血管密度最小,这三组彼此无差异。200μg加DDP组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次之,DDP组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在各实验组中最多;模型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最大。内皮抑素可以减少肿瘤肺转移,作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内皮抑素剂量呈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抑素可以通过下调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慧 钱毅 +2 位作者 薛耀明 高方 张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无肾病、20例有微量蛋白尿、30例有大量蛋白尿)的血浆VEGF和ES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1)大量蛋白尿组血浆VEGF...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无肾病、20例有微量蛋白尿、30例有大量蛋白尿)的血浆VEGF和ES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1)大量蛋白尿组血浆VEGF和ES水平均高于无肾病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均P<0.05);微量蛋白尿组血浆VEGF和ES水平高于无肾病组(均P<0.05)。(2)血浆VEGF和ES水平均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呈正相关(r=0.226,P<0.01;r=0.491,P<0.01),均与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237,P<0.05;r=-0.620,P<0.01)。(3)无肾病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血浆VEGF水平均与ES呈正相关(r1=0.633,P1<0.01;r2=0.532,P2<0.05),而大量蛋白尿组血浆VEGF与ES不相关(r3=0.175,P3>0.05)。结论:血浆中VEGF和ES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分期有中不同程度的增高,并与mAlb、eGFR密切相关,且VEGF和ES的平衡失调可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626
7
作者 王金万 孙燕 +26 位作者 刘永煜 于起涛 张沂平 李凯 朱允中 周清华 侯梅 管忠震 李维廉 庄武 王东林 梁后杰 秦凤展 卢辉山 刘晓晴 孙红 张燕军 王杰军 罗素霞 杨瑞合 涂远荣 王秀问 宋恕平 周静敏 游丽芬 王竞 姚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83-290,共8页
背景与目的EndostarTM(YH-16)是中国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Ⅰ、Ⅱ期临床结果证明该药单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背景与目的EndostarTM(YH-16)是中国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Ⅰ、Ⅱ期临床结果证明该药单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493例一般状况评分为0~2,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NSCLC患者进入NP联合YH-16与NP联合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的终点目标是有效率(RR)、临床受益率(CBR)、肿瘤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安全性.结果486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RR分别为35.4%和19.5%(P=0.0003),总CBR分别为73.3%和64.0%(P=0.035),总的中位TTP分别为6.3个月和3.6个月(P=0.0000).对初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40.0%和23.9%(P=0.003),CBR分别为76.5%和65.0%(P=0.023),中位TTP分别为6.6个月和3.7个月(P=0.0000);对复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23.9%和8.5%(P=0.034),CBR分别为65.2%和61.7%(P=0.68),中位TTP分别为5.7个月和3.2个月(P=0.0002).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QOL评分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5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方面,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YH-16与NP方案联合,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的RR及中位TTP,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NP方案 随机双盲对照 晚期和复发非小细胞肺癌 Ⅲ期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刘梅梅 丁慧 +3 位作者 尹晓静 王珊 于彩虹 李肖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96例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96例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而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的健康女性72例作为对照组。PCOS组根据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PCOS胰岛素抵抗组(PCOS-IR组,n=47)和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PCOS-NIR组,n=4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的VEGF、ES水平。同时所有患者于卵泡早期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双侧卵巢间质血流,并计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PCOS-NIR、PCOS-IR组VEGF、ES水平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IR组VEGF、ES水平高于PCOS-NIR组,PI、RI低于PCOS-N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VEGF水平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LH/促卵泡刺激素(FSH)、HOMA-IR呈直线正相关(P<0.05),与PI、RI呈直线负相关(P<0.05);ES水平与LH、T水平及LH/FSH无直线相关性(P>0.05),而与PI、RI呈直线负相关(P<0.05),与HOMA-IR及VEGF水平呈直线正相关(P<0.05)。PCOS患者PI、RI与LH、T水平及LH/FSH、HOMA-IR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VEGF水平及HOMA-IR是PCOS患者PI的影响因素(P<0.05);LH、T、VEGF水平及HOMA-IR是PCOS患者R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VEGF、ES在PCO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且均与PCOS患者的HOMA-IR密切相关,同时VEGF的表达水平还与血清LH、T水平密切相关;VEGF与ES的表达失衡及HOMA-IR在PCOS卵巢间质血流异常增多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抑素 卵巢间质血流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联合治疗肺外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9
9
作者 秦叔逵 刘秀峰 +6 位作者 王琳 陈映霞 钱军 华海清 龚新雷 杨柳青 何泽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28-735,共8页
目的:前瞻性系统地观察抗癌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多种除肺癌外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Ⅳ期肺外恶性肿瘤患者46例,包括大肠癌10例,头颈部肿瘤... 目的:前瞻性系统地观察抗癌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多种除肺癌外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Ⅳ期肺外恶性肿瘤患者46例,包括大肠癌10例,头颈部肿瘤6例,恶性黑色素瘤和卵巢癌各3例,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原发性肝癌、肾癌、乳腺癌、腹膜转移性腺癌和胆管细胞癌各2例,肾盂癌、纵隔卵黄囊瘤、阑尾粘液腺癌、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癌、输卵管移形细胞癌、盆腔平滑肌肉瘤、前列腺癌和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各1例,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其中,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匀速缓慢静滴,第1-14天连续给药,间歇7天重复;同时联合既往未使用或与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后者采用常规或偏低的剂量强度。每21天为1个周期。按照RECIST标准严格观察和评价近期客观疗效,参考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KPS)变化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根据NCICTC3.0版标准评价药物毒性反应。用药1周期即评价毒性,2周期后方可评价疗效。结果:全组46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可以评价客观疗效,而46例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共完成治疗周期数为120个,平均每例2.6个周期。在36例可评价病例中,获得PR6例,SD16例,PD14例,即客观有效率(RR)为16.7%(6/36),而疾病控制率(DCR)为61.1%(22/36)。QoL改善者有9例(25.0%),稳定者20例(55.6%),仅7例下降(19.4%),即QoL改善稳定率达到80.6%。G3/4级毒性主要与化疗药物相关,包括5例白细胞下降(10.9%)、3例血小板下降(6.5%)以及2例恶心/呕吐(4.4%)。5例(10.9%)发生暂时性心电图变化,其中4例表现为T波和ST-T段改变;1例发生房扑。1例患者发生轻度血压升高,还有1例用药期间出现黑便现象,均经对症处理后控制和恢复正常。结论:恩度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肺癌以外的多种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可以改善或稳定患者的QoL,其毒性低,安全性和耐受性比较好;关键是要早期使用、联合使用和持续使用。因此,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试用观察,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寻求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晚期恶性肿瘤 抗肿瘤血管形成 化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心脏毒性的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覃晶 张鹏海 +3 位作者 钱新宇 李爱民 罗荣城 许顶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心脏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2例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筛...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心脏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2例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筛选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的指标。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心电图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LVEF值的改变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初步认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存在轻度的心脏不良反应,对心肌有一定的损伤,但是心功能未受到明显改变。CK-MB和心电图可作为早期监测心脏毒性的检查指标。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过程中应该警惕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心脏毒性 早期诊断指标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体外对肝癌HCCLM6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鹏海 覃晶 +3 位作者 李爱民 丁雪梅 杜阳峰 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体外对人肝癌HCCLM6细胞粘附、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25、50、100、200、400μg/ml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体外处理HCCLM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及matrige...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体外对人肝癌HCCLM6细胞粘附、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25、50、100、200、400μg/ml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体外处理HCCLM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及matrigel胶体外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侵袭及粘附的影响。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作用HCCLM6细胞72h后对细胞增殖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明显抑制HCCLM6细胞与matrigel的黏附、对人工基底膜的侵袭力和迁移力,且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直接抑制人肝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和增殖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肝癌 HCCLM6细胞 转移 侵袭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彦卓 潘乐康 +3 位作者 齐大亮 辛亮 崔焱 安广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搜集2006年10月-2008年7月经病理确诊为NSCLC且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n=38):试验...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搜集2006年10月-2008年7月经病理确诊为NSCLC且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n=38):试验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TP方案治疗。术后随访40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CEC)数量的变化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39.4 vs 27.6个月,P<0.05),且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9.4%vs 57.9%,P<0.05)。治疗后两组CEC均有下降,第4周期化疗后试验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Ⅰ、Ⅱ及Ⅲ期患者的MVD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MVD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NSCLC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3年生存率。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抑素 重组 非小细胞肺 无病生存 存活率 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密度
下载PDF
红景天与绛香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玉英 李剑 +2 位作者 范维琥 李勇 施海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绛香对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红景天、绛香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标准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红景天、绛香对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和血管抑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红景天、绛香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标准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红景天组和绛香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于造模后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红景天组和绛香组分别于造模后给予红景天、绛香水煎剂灌胃。采用Westernblott法检测心肌组织的血管抑素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心肌内皮抑素浓度。结果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绛香组与红景天组缺血心肌内血管数目明显增加(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组和绛香组大鼠梗死边缘区缺血心肌内血管抑素的表达较对照组轻度减少,高于假手术组,红景天组和绛香组之间内皮抑素表达差异不明显。红景天组和绛香组内皮抑素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绛香能够明显增加梗死边缘区心肌内血管密度,同时轻度降低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的表达,提示红景天和绛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平衡,使血管生长的各因子的平衡向促进血管新生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绛香 心肌梗死 内皮抑素 血管抑素
下载PDF
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革芳 程永德 +6 位作者 王咏梅 杜爱民 毛勇 陆海宇 姜程远 陆海洲 王蕾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灌注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灌注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静脉滴注治疗,连用14d,间隔7d为1个周期,对照组仅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于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同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K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动脉灌注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抗肿瘤血管形成
下载PDF
翼状胬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生成情况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畅 蒋正轩 +1 位作者 梁坤 陶黎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翼状胬肉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促进血管生成因子以及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促进血管形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的情况。方法手术获得正常的结膜组织35例(对照组)及翼状胬肉组织40例(实验组),用免疫组化及W... 目的通过研究翼状胬肉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促进血管生成因子以及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促进血管形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的情况。方法手术获得正常的结膜组织35例(对照组)及翼状胬肉组织40例(实验组),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样本中新生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表达情况。其中,CD31是标记组织MVD的指标。结果①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在翼状胬肉组织中MVD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结膜组织;VEGF在正常球结膜组织中仅有少量阳性表达,在翼状胬肉组织中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着色显著加深;翼状胬肉组织中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层中的Endostatin抗原阳性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球结膜组织。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人正常球结膜与翼状胬肉中VEGF及Endostati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蛋白/β-actin(1.46±0.59)显著高于正常球结膜组/β-actin(0.46±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组织中Endostatin蛋白/β-actin(0.58±0.11)显著低于正常球结膜组/β-actin(1.5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中发现其MVD及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而血管抑制因子的表达含量降低,这一血管平衡的打破可能是翼状胬肉的发病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血管平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焕东 杨桂莲 +2 位作者 张春元 张春梅 王慎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和健康人群(正...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和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做对比。另外,比较117例行外科手术和(或)介入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与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性别、是否合并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肝癌组患者术前内皮抑素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58,P<0.01)。结论肝癌患者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升高,且与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和评价肝癌发生、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抑素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的抑制及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尚立群 赵皆 +7 位作者 王伟 肖旺 李军 李学昌 宋伟安 刘军强 文锋 岳彩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2-729,共8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抑素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但对肿瘤微淋巴管的形成与发展是否存在抑制效应引起我们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injection)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抑素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但对肿瘤微淋巴管的形成与发展是否存在抑制效应引起我们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injection)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VEGF-D和VEGF受体(VEGFR)-3表达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不同浓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顺铂组,连续给药2周。1周后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的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密度。免疫荧光染色诊断和计数循环肿瘤细胞。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组的表达阳性率、微淋巴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顺铂组(P<0.05);较高浓度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组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表达阳性率和微淋巴管密度低于相应较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浓度的组别(P<0.05)。各组微淋巴管密度与VEGF-C、VEGF-D、VEGFR-3表达阳性率存在正相关。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各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单独使用顺铂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以抑制肿瘤新生淋巴管生成,减少循环肿瘤细胞,作用大小与浓度有关。与顺铂联合使用能够更有效的减少循环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荷瘤模型 微淋巴管密度 表达阳性率 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5-Fu/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方凤奇 宋欣新 +3 位作者 郭慧淑 丑述阳 刘美作 张春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胃癌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恩度+5-Fu+DDP)、对照组(5-Fu+DDP)两组,判断两组治疗胃癌恶性腹...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胃癌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恩度+5-Fu+DDP)、对照组(5-Fu+DDP)两组,判断两组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有效率:治疗组75.0%、对照组51.7%;起效时间:治疗组11.5 d、对照组17.0 d;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近。结论恩度联合5-Fu/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具有疗效高、起效时间快,可缩短疗程,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恶性腹水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5-FU DDP
下载PDF
参芪注射液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颖 林丽珠 +4 位作者 张帆 莫凯岚 陈斯泽 王希成 刘魁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注射液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例经病理确诊的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分成治疗组(在恩度联合化疗基础上加参芪注射液)和对照组(恩度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 目的观察参芪注射液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例经病理确诊的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分成治疗组(在恩度联合化疗基础上加参芪注射液)和对照组(恩度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EKG)、心肌酶谱、血浆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的变化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LVEF下降而治疗组LVEF升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41.66%)有高于治疗组(25.00%)的趋势(P>0.05);两组心肌酶升高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提高(P<0.05);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注射液对恩度联合化疗的心脏不良反应有一定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维持左室射血功能,同时不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抑素 恩度 化疗 参芪注射液 心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沈晓宇 马锐 +1 位作者 关虹 杨红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S)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Ⅲ~Ⅴ期胃癌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S)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Ⅲ~Ⅴ期胃癌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4周期XELOX化疗方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高表达患者加用曲妥珠单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rh-ES注射液,化疗结束后30 d,检测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判定近期疗效,化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记录化疗后生存时间。结果化疗结束后30d,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12.2±2.2)μg/L、CA19-9(19.7±6.1)U/ml及VEGF(1 467.1±178.5)p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0.1±3.7)μg/L、(28.4±9.3)U/ml、(1 874.7±195.3)pg/ml(t=13.290、5.794、11.275,P<0.05)。临床疗效总体构成差异显著(Z=-2.058,P=0.040),观察组临床获益率(80.7%)显著高于对照组(62.7%)(x^2=4.326,P=0.038);观察组化疗后有2例(3.5%)获得手术机会,对照组无获得手术机会病例;2组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随访时间(20.7±4.6)个月、24个月生存率(45.6%)均高于对照组(18.8±5.4)个月、2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957,P=0.053;x^2=3.000,P=0.083)。2组生存时间分布经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94,P<0.01)。结论 rh-ES能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能改善近期疗效,增加手术几率,并表现出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