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骏 麦高阳 +1 位作者 李有佳 唐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探讨在脂肪餐试验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老年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6 h脂肪餐负荷试验,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等... 目的探讨在脂肪餐试验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老年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6 h脂肪餐负荷试验,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 h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 h N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4 h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型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t-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与NO、t-PA呈负相关(P<0.05),而与ET-1、PAI-1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可加重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平衡失调,使NO和t-PA明显降低,而ET-1和PAI-1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血脂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利 朱冰坡 +2 位作者 曹剑 李小鹰 曾强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54例LEA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对照组继续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54例LEA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对照组继续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后NO显著增加,Hs-CRP及IL-1β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两组在NO、Hs-CRP、IL-1β及TNF-α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在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普罗布考可增加血清NO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症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老年人群 普罗布考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DISEASE 患者 人民生活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飞行员血压水平对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李珊 倪旭东 卢飞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3-453,共1页
关键词 飞行员 高血压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和血脂变化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杨 高长奎 +1 位作者 王锡娟 吴思远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和血脂变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11月期间,来该院治疗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完成6h的脂肪餐负荷试验。观察组患者依照其空腹状态、餐后...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和血脂变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11月期间,来该院治疗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完成6h的脂肪餐负荷试验。观察组患者依照其空腹状态、餐后4 h的体内TG(三酰甘油)指标水平,测量两组餐前后的NO、ET-1、等指标,与TG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餐后的不同时间段,体内TG水平指标相较对照组受检者明显较高、但NO水平则相较对照组受检者明显较低、ET-1水平则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餐后4 h的PAI-1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但是t-PA则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TG水平与NO以及t-PA呈现负相关,但是与ET-1、t-PA则呈现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会致使机体的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发生平衡失调情况,机体的NO以及t-PA水平也明显降低,但是ET-1以及PAI-1则明显提升,因此在当前临床中可以对作为早期发现患者餐后高TG血症发生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血脂变化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分型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检测证的指标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松波 连棋周 +4 位作者 庞明 梁晖 陈忠良 孙光 谢尧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11-91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 (ACI)急性血瘀期辨证分型与其关系 ,提出ACI急性血瘀期证的量化标准与意见。方法 :测定 66例ACI急性血瘀期患者 ,分别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并与健康人 ( 2 0名 )作比较。结果 :( 1)标证中以“痰”、“瘀”...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 (ACI)急性血瘀期辨证分型与其关系 ,提出ACI急性血瘀期证的量化标准与意见。方法 :测定 66例ACI急性血瘀期患者 ,分别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并与健康人 ( 2 0名 )作比较。结果 :( 1)标证中以“痰”、“瘀”为主的风痰瘀血、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均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活性下降 (P <0 0 5) ,其中以气虚血瘀证活性型t PA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1) ;而以本虚为主的阴虚风动证 ,则见活性型t PA含量增高 (P <0 0 5) ;肝阳上亢及阴虚风动证以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下降显著 (P <0 0 1)。 ( 2 )经逐步回归判别 ,虽然影响急性血瘀严重程度与t PA活性、神经系统缺损积分以及年龄增长等三因素等有关 ,但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 ,不存在密切的正负关系。 ( 3)影响神经系统缺损积分经统计学分析 ,与血瘀积分呈正相关 (r =0 70 ,P <0 0 1)。结论 :( 1)风痰瘀血、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其病变基础主要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而阴虚风动和肝阳上亢证则见前列腺素系统活性降低。多指标综合分析 ,有助于中医对ACI急性血瘀期证型的判别。 ( 2 )单一指标无助于区别ACI急性血瘀期型别 ,其改变仅能说明血瘀存在 ,究属哪一型别 ,应做综合分析加以判断。 (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血瘀证 辩证分型
下载PDF
香丹注射液对冠心病血瘀证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时达 王静 +5 位作者 陈守春 徐俊波 郑铿 闫亚非 温天明 汤雁蓉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5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香丹注射液治疗组 ,疗程均为 10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 ,用RT PCR方法检测内皮...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5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香丹注射液治疗组 ,疗程均为 10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 ,用RT PCR方法检测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nitric oxidesynthase ,eNOS)的mRNA表达。结果 :治疗后 ,香丹注射液治疗组eNOS的mRNA阳性率增加 ,ET 1的mRNA阳性率下降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香丹注射液能调节eNOS和ET 1的mR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丹注射液 冠心病 血瘀证 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 基因表达 药物治疗 检测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与动脉硬化闭塞血瘀实质的探讨
7
作者 李良 王春喜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细胞角度、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瘀实质,方法:选择200例ASO血瘀证患者,轻、中、重三组和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和湿热血瘀三种证型;利用密度梯度法检测外周循环血液内皮细胞计数(CEC),放射... 目的:从血管内皮细胞角度、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瘀实质,方法:选择200例ASO血瘀证患者,轻、中、重三组和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和湿热血瘀三种证型;利用密度梯度法检测外周循环血液内皮细胞计数(CEC),放射免疫和Griss方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结果:ASO血瘀证患者均存在高CEC、ET等收缩血管因子血症,存在低NO等舒张血管因子血症,存在血液动力学变化,且以重症血瘀和湿热血瘀患者最明显,但湿热血瘀患者血浆NO水平不但无下降反而升高。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是ASO血瘀证的发生机制之一。临床上检测ASO血瘀患者血浆ET、NO等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协助辨证分型,有助于探讨ASO血瘀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瘀证 内皮 一氧化氮 ASO
下载PDF
多因素法构建肉鸡腹水综合征实验模型及其对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宇荣 崔亮 +7 位作者 苏晓菲 王卓 朱昱波 李佩岐 张剑 孙涵燕 员世宇 段智变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2-1351,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多因素法构建肉鸡腹水综合征(AS)实验模型及其对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的影响。将158羽健康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于25、35、45日龄随机取样,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测... 试验旨在研究多因素法构建肉鸡腹水综合征(AS)实验模型及其对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的影响。将158羽健康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于25、35、45日龄随机取样,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体重、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AHI),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TA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5);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体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1);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25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极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1);35日龄AS肉鸡肺组织结构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排列紊乱;与空白组相比,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肺组织NO与ET-1含量、iNOS活性、ETAR及VEGF 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肺组织NO/ET-1、cNOS与TNOS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低温、高钠、高能饲料多因素法能够成功构建AS实验模型,多因素造模法较低温造模法更能反映疾病因素的多样性;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表达紊乱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法 腹水综合征(AS) 肺组织 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
下载PDF
血管疾病血淤证不同阶段相关因子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尚全 连祺周 +2 位作者 陈健 林松波 郑恬欣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血淤证不同阶段血液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改变。方法以脑血管硬化为血淤前期 ,急性脑梗塞为急性血淤期 ,脑卒中恢复期为慢性血淤期 ,分别观察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活性因子(tPA、PAI、PGFlα、TXB2、ⅧR:Ag、Fn...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血淤证不同阶段血液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改变。方法以脑血管硬化为血淤前期 ,急性脑梗塞为急性血淤期 ,脑卒中恢复期为慢性血淤期 ,分别观察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活性因子(tPA、PAI、PGFlα、TXB2、ⅧR:Ag、Fn)、抗脂质过氧化 (SOD、GSH、CAT、MDA)和微量元素 (Cu ++、Fe ++、Se ++、Zn ++)变化。结果①血淤前期脑血管硬化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球压积、血沉K值增高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脑血管硬化患者tPA活性降低、PAI活性增高 ,VOT后tPA活性增高、PAI活性降低。②急性血淤期以“痰”、“淤”为主的气虚血淤证 ,风痰血淤证 ,痰热腑实证 ,其纤溶系统活性下降 ,以tPA活性下降尤为显著 ;阴虚风动和肝阳上亢 ,其PGFlα下降显著 ,PGI2-TXA2 系统紊乱。③慢性血淤期患者中 ,肝阳暴亢证、痰热腑实证及气虚血淤证MDA含量显著增高 ,而SOD、GSH含量明显降低。痰热腑实证及阴虚风动证CAT含量明显降低。肝阳暴亢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和气虚血淤证血清硒含量显著降低 ,且与GSH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阴虚风动证和气虚血淤证血清锌含量降低 ,且阴虚风动证血清铜降低 ,气虚血淤证则血清铁含量明显增高。结论脑血管病血淤证存在血淤前期、急性血淤期和慢性血淤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血淤证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血液流变学 纤溶系统 脂质过氧化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坚 竺春玲 +2 位作者 沈晓喻 周静 任苗苗 《湖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在基础治疗3周稳定后,实验组加金芪降糖片治疗12周...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在基础治疗3周稳定后,实验组加金芪降糖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查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B超,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试验组FBG、Hb A1c、HOMA-IR及ET-1、sICAM-1、s VCAM-1较前明显下降,复查肝脏B超脂肪肝消失率为22.6%,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达87.5%。结论金芪降糖片不仅降低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且可以降低相关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水平,对NAFLD也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芪降糖片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原文传递
红光治疗仪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晓明 韩思佳 吴雁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461-2463,2467,共4页
目的:探究红光治疗仪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足(DF)大鼠伤口的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向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中等剂量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并严格控制室温,用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进行适当足... 目的:探究红光治疗仪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足(DF)大鼠伤口的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向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中等剂量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并严格控制室温,用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进行适当足部介入手术来建立2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大鼠模型被随机分为4组:二甲双胍0.140g/kg组、红光治疗仪联合胰岛素治疗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对大鼠灌胃给药30d),进一步观察每组大鼠伤口愈合率、胰岛素、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红光治疗仪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大鼠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促进DF大鼠创面伤口愈合,提高愈合率、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延长凝血四项时间,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等含量增加,DF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血小板聚集率、血糖、血脂、血液黏度和内皮素(ET)等活性因子明显降低。结论:(1)红光治疗仪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糖脂类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活化等作用,提高DF模型大鼠创面伤口愈合率。(2)红光治疗仪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治疗仪疗法 2型糖尿病足 DF大鼠 胰岛素 血管内皮活性因子
下载PDF
金芪降糖片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对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军 齐法莲 +3 位作者 王滨 克丙申 陈英剑 尹秋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金芪降糖片和降糖类西药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并与只服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ET-1和sIC...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金芪降糖片和降糖类西药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并与只服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ET-1和sICAM-1水平,同时观察血糖和血脂、HbAl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金芪组治疗后血糖和血脂、HbAlc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仅血糖有明显变化(P<0.05);金芪组治疗后ET-1和sICAM-1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对照组两者水平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中ET-1和sICAM-1水平,从而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西药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再加以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提高临床对糖尿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芪降糖片 糖尿病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内皮素-1 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
下载PDF
Curcumin suppresses PPARδ expression and related genes in HT-29 cells 被引量:2
13
作者 Jin-Bo Wang Li-Li Qi +2 位作者 Shui-Di Zheng Heng-Zheng Wang Tian-Xing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346-1352,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ex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δ(PPARδ)and related genes in HT-29 cells. METHODS:HT-29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curcumin (0-80μmol/L)for 24 ...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ex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δ(PPARδ)and related genes in HT-29 cells. METHODS:HT-29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curcumin (0-80μmol/L)for 24 h.The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morphology of HT-29 cells were studied by Hoechst 33342 staining.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was determined using DEVD-p NA as substrate.The levels of peroxisome PPARδ,14-3-3ε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n HT-29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and their mRNA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RESULTS:Treatment with 10-80μmol/L curcumin induced typical features of apoptosis and activated the caspase-3 in HT-29 cells.The expression of PPARδ, 14-3-3εand VEGF was reduced and the activity of β-catenin/Tcf-4 signaling was inhibited by curcumin treatment. CONCLUSION:Curcumin can induce apoptosis of HT-29 cells and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PPARδ,14-3-3εand VEGF in HT-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IN 14-3-3ε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δ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HT-29 cells
下载PDF
hVEGF165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Conserves Its Biological Function
14
作者 Gabajova Blanka Valkova Danka +3 位作者 Bohac Andrej Kovacova Elena Moravcik Roman Zeman Michal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8期738-743,共6页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protein VEGF165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purification. This growth factor isoform contains exon 7, which is essential for binding to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VEGF receptor...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protein VEGF165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purification. This growth factor isoform contains exon 7, which is essential for binding to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VEGF receptor 2, located on endothelial cells lining the surface of blood vessels. This binding stimulates the cascade of downstream signalling events leading to process known as angiogenesis, hVEGF165 overexpressed with His-tag in BL21 E. coli cells forms inclusion bodies (insoluble protein), so the research found the procedure for its solubil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on a Nickel base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lthough this eukaryotic signal protein needs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for its full function as a homodimer, author verifi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our hVEGF165 protein, obtained as monomer, by wound healing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I65 endothelial cells HYPOXIA ANGIOGENESIS inclusion bodies protein purification wound healing test.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徐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评估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的疗效。方法 年限为2020年05月-2023年05月,选择在兖矿新公里综合医院接受冠状动脉疾病干预的100名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全部纳入的病人分成2组:50名病人,分别接受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组;对5... 评估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的疗效。方法 年限为2020年05月-2023年05月,选择在兖矿新公里综合医院接受冠状动脉疾病干预的100名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全部纳入的病人分成2组:50名病人,分别接受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组;对50名患者采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凝血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与治疗前相比,各项心电图指数均有明显的降低, P<0.05;两组间比较,内皮细胞来源的 VEGF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 研究组的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的治疗安全性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内皮源性的血管活性因子、心肌酶谱指标以及凝血功能,对炎性因子具有抑制作用,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炎性因子 凝血指标 心肌酶谱 内皮源性的血管活性因子
下载PDF
Reversible acetylation regulate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activity 被引量:1
16
作者 Annalisa Zecchin Lucia Pattarini +6 位作者 Maria Ines Gutierrez Miguel Mano Antonello Mai Sergio Valente Mike P. Myers Sergio Pantano Mauro Giacca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 FR2) is a key regulator of angiogenesis. Here we show that VEGFR2 is acetylated in endothelial cells both at four lysine residues formi...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 FR2) is a key regulator of angiogenesis. Here we show that VEGFR2 is acetylated in endothelial cells both at four lysine residues forming a dense cluster in the kinase insert domain and at a single lysine located in the receptor activation loop. These modifications are under dynamic control of the acetyltransferase p300 and two deacetyiases HDAC5 and HDAC6. We demonstrate that VEGFR2 acetylation essentially regulates receptor phosphorylation. In par- ticular, VEGFR2 acetylation significantly alters the kinetics of receptor phosphorylation after ligand binding, allowing receptor phos- phoryiation and intraceUular signaling upon proLonged stimulation with VEG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acetylation of the lysine in the activation loop contributes to the transition to an open active state, in which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is favored by better exposure of the kinase target residu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by acetyiation is a critical mechanism that directLy affects VEGFR2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YLATION ANGIOGENESIS P300 PHOSPHORYLAT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