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卫平 邢之华 +2 位作者 谭海彦 蔡昌龙 林展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5期2874-2875,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治疗4周,针刺组在西药基础上加针刺内关、三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治疗4周,针刺组在西药基础上加针刺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心俞、太冲、神门。结果:针刺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5.38,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为(86.92±23.15)μmol/L,较治疗前犤(63.78±22.07)μmol/L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25,P<0.01)。针刺组治疗后一氧化氮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7.785,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变异型心绞痛 血管内皮系统功能 阿司匹林 硝酸盐 钙离子拮抗剂
下载PDF
CO中毒小鼠脑内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2和Tie-2表达的动态研究
2
作者 王晓婷 张志清 +4 位作者 王晓红 张静 孙利丽 汪怡新 王苏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6-550,共5页
[目的]观察CO中毒小鼠脑海马区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2和Tie-2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CO中毒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空气对照组和CO中毒组小鼠(各48只)在不同时间点脑海马区Ang-1、Ang-2... [目的]观察CO中毒小鼠脑海马区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2和Tie-2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CO中毒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空气对照组和CO中毒组小鼠(各48只)在不同时间点脑海马区Ang-1、Ang-2及Tie-2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中毒后脑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1和Tie-2 mRNA表达均呈双峰性增高,双峰分别在CO中毒后3 d(7.02±0.11、7.67±0.22和8.73±0.07,P<0.05)和7 d(6.60±0.367、.99±0.06和7.69±0.05,P<0.05)。CO组的Ang-2/Ang-1比值在6 h达到第一高峰(1.55±0.07,与对照组比较P<0.05)2,d到达低谷,随后比值缓慢上升于第7天达到第二个高峰(1.24±0.10,与对照组比较P<0.05),14 d恢复正常。[结论]CO中毒后,小鼠脑内血管内皮Ang/Tie-2系统mRNA水平表达呈双峰性增高,第二个高峰可能与迟发性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中毒 血管内皮系统 ANG-1 Ang-2 TIE-2
下载PDF
血管内皮系统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婷婷 黄敏 +1 位作者 张国琴 黄玉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VVS病因复杂,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及直立倾斜试验(HUT)。目前有研究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晕厥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HUT诱发晕厥时伴有异常的神经体液激活。VVS患儿内皮...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VVS病因复杂,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及直立倾斜试验(HUT)。目前有研究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晕厥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HUT诱发晕厥时伴有异常的神经体液激活。VVS患儿内皮系统分泌的血管内皮素1、一氧化氮等在VVS晕厥发生前后存在血浆浓度改变,提示内皮系统参与儿童VVS的发生。文章综述关于血管内皮系统参与儿童VVS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内皮系统 儿童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彦飞 李一禄 +3 位作者 陈济明 陶春艳 陈柯颖 王加顿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7期39-41,44,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及纤溶系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OSAH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CPAP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CPAP组在...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及纤溶系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OSAH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CPAP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CPAP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晚不少于6 h的CPAP治疗,持续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及凝血纤溶系统: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嗜睡评分(ESS)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变化。结果CPAP组ESS和AHI低于对照组;内皮功能方面NO高于对照组,VEGF和ET-1低于对照组;凝血纤溶系统方面t-PA高于对照组,FIB和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可改善患者夜间缺氧,而纠正由此而引起的血管内皮系统损害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管内皮系统 纤溶系统
下载PDF
妊高征时血管内皮系统及内皮素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莪 翁梨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8-310,共3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血管内皮系统 内皮
原文传递
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立英 魏月娟 +1 位作者 高占义 侯春霞 《四川中医》 2017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强心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心肾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汤治疗... 目的:观察强心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心肾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汤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2周后,常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升高NO、CGRP水平,降低ET-1水平,中西医结合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汤能够改善心衰患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系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血管内皮系统
下载PDF
妊高征血管皮内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东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5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妊高征血管皮内系统的研究进展李东红综述杨梦庚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高征的发病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有关。围绕着血管内皮的研究工作是近年妊高征研究的重点,包括体液因素、代谢、免疫等方面。现就近年... 妊高征血管皮内系统的研究进展李东红综述杨梦庚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高征的发病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有关。围绕着血管内皮的研究工作是近年妊高征研究的重点,包括体液因素、代谢、免疫等方面。现就近年妊高征血管内皮系统的有关研究做一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血管内皮系统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与川崎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素雯 李亚蕊 朱镭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808-810,共3页
川崎病(KO)是一种以免疫系统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血管炎,冠状动脉损伤即是在这种血管炎的基础上发生的.这种血管炎改变是心血管系统病理损伤的重要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抑素(ES)是血管新生的... 川崎病(KO)是一种以免疫系统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血管炎,冠状动脉损伤即是在这种血管炎的基础上发生的.这种血管炎改变是心血管系统病理损伤的重要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抑素(ES)是血管新生的正负调节因子,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近年来研究证实,VEGF和ES与成人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但在川崎病中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VEGF和ES与川崎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川崎病发病机制、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川崎病 相关性 全身性血管 血管内皮系统 冠状动脉损伤 VEGF
下载PDF
高压氧对热射病大鼠内皮功能的保护机制研究
9
作者 项威 段李明 及志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4期596-598,共3页
热射病(HS)为致命性中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死亡率可达10%-50%。目前,该病仍缺乏特定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我科收治了多名热射病患者,不仅病情危重,危及生命,而且治疗时间长,花费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诸多负担。相关研究表明,一... 热射病(HS)为致命性中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死亡率可达10%-50%。目前,该病仍缺乏特定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我科收治了多名热射病患者,不仅病情危重,危及生命,而且治疗时间长,花费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诸多负担。相关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参与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并维持其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患者及家属 高压氧 内皮功能 保护机制 血管内皮系统 病情危重 致命性
下载PDF
模拟空气潜水过程对兔血管内皮及血液系统的影响
10
作者 马骢 王立新 +4 位作者 李杰 刘敏 陈菡 高晔 宁浩勇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模拟潜水过程中血管内皮系统与血液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历阶段减压动物于加压前、减压后采血,检测ET-1、vWF、APTT、FIB、D-dimer;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等,于出舱后取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动物干24h... 目的观察模拟潜水过程中血管内皮系统与血液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历阶段减压动物于加压前、减压后采血,检测ET-1、vWF、APTT、FIB、D-dimer;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等,于出舱后取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动物干24h内未出现减压病症状,但血浆内已有ET-1升高,vWF降低,APTT缩短,FIB减少,D-dimer减少,FⅧ活性增高,肺组织与血管内皮细胞可见轻度损伤和血小板栓子。结论实验兔经历模拟潜水过程后,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纤溶活性受抑、白细胞总数升高和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系统 潜水过程 模拟空气 血液系统 实验兔 D-DIMER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栓子 血管内皮细胞 ET-1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兔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峰 郭光华 +3 位作者 陈雯 彭燕 王年云 邢娟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0-472,共3页
吸入性损伤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机械损伤(包括热力和烟雾等)以及内皮系统损伤后所带来的炎性细胞浸润,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肺血管内皮系统的直接或间接损伤,也是阻碍吸入性损伤后期组织修复的关... 吸入性损伤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机械损伤(包括热力和烟雾等)以及内皮系统损伤后所带来的炎性细胞浸润,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肺血管内皮系统的直接或间接损伤,也是阻碍吸入性损伤后期组织修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吸入性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1 炎性细胞浸润 血管内皮系统
原文传递
血压变异性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于佳岚 姜东炬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0期3368-3371,共4页
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外界刺激因素与心血管调节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病理性变异表现为昼夜血压规律改变(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晨峰血压升高及阵发性高血压等,血压变异性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之外的脑卒中和冠... 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外界刺激因素与心血管调节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病理性变异表现为昼夜血压规律改变(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晨峰血压升高及阵发性高血压等,血压变异性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之外的脑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强预测因子,血压变异性异常最主要损伤血管内皮系统,从而造成左心室肥厚、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减退等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靶器官损害 血管内皮系统
下载PDF
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武焕玲 林隆玖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4期277-280,共4页
关键词 血栓前状态 研究进展 止血 凝血 抗凝系统失调 血管内皮系统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与川崎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琳 邹峥 邹大卫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川崎病 糖皮质激素 局部缺血性心脏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 巨大冠状动脉瘤 血管炎性反应 血管内皮系统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血瘀证的血栓前状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锋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血瘀证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讨COPD血栓前状态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为活血化瘀作为COPD基本治则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30例临床符合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血瘀证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讨COPD血栓前状态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为活血化瘀作为COPD基本治则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30例临床符合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COPD组,健康人群20例为正常组,检测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系统(GMP-140)、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管内皮系统(VWF)。结果:COPD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GMP-140、VWF、高切黏度、低切黏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血为COPD的重要病理因素,为COPD活血化瘀治则提供实验室基础与临床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血瘀证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系统 血管内皮系统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用于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彤云 袁菊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08-1209,共2页
化疗药有毒性作用,加之反复的静脉穿刺刺激血管壁损伤血管内皮系统,易引起静脉炎,表现为穿刺静脉周围组织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致静脉变硬、血栓形成,甚至血管阻塞。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血管内皮系统 静脉穿刺 血管壁损伤 毒性作用 周围组织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川崎病不同时期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17
作者 周琳 《中国乡村医药》 2009年第7期42-43,共2页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免疫系统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损害为特征。我们通过观察32例KD患儿在急性期、恢复早期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血小板各项参数 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血管内皮系统 免疫系统 恢复早期 发病过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A novel gene delivery system targeting cells expressing VEGF receptors 被引量:22
18
作者 LI JUN MIN JUN SONG HAN +8 位作者 YI HUANG PEI KUN TIAN SHU MIN QU MIN YAO HUI QIU JIANG DA FANG WAN JING CHU LUO CHENG XIAO GU JIAN REN GU( National Labomtory for Oncogenes and Related Genes, Shanghai Cancer Institute, Shanghai 200032,China)(National Laboratory of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25,共15页
Two ligand oligopeptides GV1 and GV2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utative binding region of VEGF to its receptors. GV1, GV2 and endosome releasing oligopeptide HA20 were conjugated with poly-L-lysine or protamine a... Two ligand oligopeptides GV1 and GV2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utative binding region of VEGF to its receptors. GV1, GV2 and endosome releasing oligopeptide HA20 were conjugated with poly-L-lysine or protamine and the resulting conjugates could interact with DNA in a noncovalent bond to form a complex. Using pSV2-β-galactosidase as a reporter gen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exogenous gene was transferred into bovine aortic arch-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 (ABAE) andhuman malignant melanoma cell lines (A375) in vitro. In vivo experiments, exogenous gene was transferred into tum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tumor cells of subcutaneously transplanted human colon cancer LOVO, human malignant melanoma A375 and human hepatoma graft in nude mice. This system could also target gene to intrahepatically transplanted human hepatoma injected via portal vein in nude mice. These result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Gene delivery system targeting VEGF receptors relevant receptors (flt-1, flk-1/KDR) expression on the targeted cells and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receptors gene delivery system TUM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ARGETING
下载PDF
The use of suicide gene systems in vascular cells in vitro
19
作者 XU LING FEI DE HUA XU +3 位作者 KAI GE, ZHONG CHENG ZHENG LAN YIN SUN XIN YUAN LIU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suicide gene systems on vascular cells, HSV-tk/GCV and EC-CD/5-FC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by retroviral transduction. Both modified cell lines w...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suicide gene systems on vascular cells, HSV-tk/GCV and EC-CD/5-FC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by retroviral transduction. Both modified cell lines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prodrugs, the IC50 for GCV was less than 0.4 μM, and IC50 for 5-FC was less than 75 μM,while the parental endothelial cells were insensitive even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prodrugs in this experiment. Mixed cellular assay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bystander effect was exhibited in modified endothelial cells.When only 10% or 30% of the mixed cells were tk positive and exposed to 20 μM GCV for 6 days, more than 60% or 90%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was killed. Similar result was also found in CD positive cel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HSV-tk/GCV and EC-CD/5-FC systems could efficiently suppress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al cell suicide gene HSV-tk/GCV system EC-CD/5-FC system bystander effect
下载PD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Report of two cases
20
作者 Takeshi Nishimura Makoto Furihata +4 位作者 Hideyuki Kubo Masao Tani Senichiro Agawa Ryuhei Setoyama Tomikatsu Toyod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9期4440-4444,共5页
Treatment with bevacizumab,an antiangiogenic agent,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or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cancer was approved less than 4 years ago in Japan.Bevacizumab improves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 Treatment with bevacizumab,an antiangiogenic agent,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or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cancer was approved less than 4 years ago in Japan.Bevacizumab improves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however,it may lead to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eeding,which are sometimes fatal.Bevacizumab should be administered only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becaus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therapy outweigh its benefits.Therefore,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do not recommend bevacizumab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While some reports support the cautious use of bevacizumab,others report that it is not always necessary to prohibit its us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ses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including the brain.Thus,bevacizumab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is controversial,and it is unclear whether brainmetastases are a risk factor fo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during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therapy.We report a 64-year-old man and a 65-year-old man with recurrent colorectal cancer with-out brain metastases;these patients developed multifocal and solitary intracranial hemorrhage,respectively,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bevacizumab.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can occur even if the patient does not have brain metastases prior to bevacizumab treatment and also suggest that brain metastases are not a risk factor fo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ith bevacizumab treatment.These findings also question the necessity of excluding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om clinical trials on anti-VEGF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er-apy BEVACIZUMAB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olorectal cance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