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国宏 黎晓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系 组织蛋白酶 生物学行为 B抑制剂 CATHEPSIN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新生血管形成
下载PDF
血管抑制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苏心 张文治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抑制素 (Angi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 3 0 4的抑制作用。 方法 利用MTT法分析结果 ,实验分为 :1 .将血管抑制素与细胞同时加入 ;2 .先接种细胞 ,培养 2 4h后再加血管抑制素。结果 血管抑制素对ECV 3 0 4的抑制作... 目的 观察血管抑制素 (Angi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 3 0 4的抑制作用。 方法 利用MTT法分析结果 ,实验分为 :1 .将血管抑制素与细胞同时加入 ;2 .先接种细胞 ,培养 2 4h后再加血管抑制素。结果 血管抑制素对ECV 3 0 4的抑制作用呈典型的量效关系。结论 血管抑制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素 血管内皮细胞系 MTT法 抑制作用 ECV-304 肿瘤
下载PDF
GSNO上调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 PDK1和LDHA mRNA的表达
3
作者 严洁萍 张丽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3期392-394,共3页
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是机体内源性S-硫醇,具有影响蛋白质活性、稳定性及核质分布的作用,参与血管性疾病发生[1]。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中,GSNO可通过修饰三重基序蛋白TRIM72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脏损伤和减少梗... 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是机体内源性S-硫醇,具有影响蛋白质活性、稳定性及核质分布的作用,参与血管性疾病发生[1]。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中,GSNO可通过修饰三重基序蛋白TRIM72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脏损伤和减少梗塞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面积 心脏损伤 血管性疾病 大鼠心肌 血管内皮细胞系 蛋白质活性
下载PDF
丙酮醛降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
4
作者 李婷婷 韩臻平 +4 位作者 高立 王思懿 钟恺 黄萍 严洁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1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丙酮醛(MGO)介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GO(0.25、0.50、0.75、1.00和1.25 mmol/L)作用hCMEC/D3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hCMEC/D3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探讨丙酮醛(MGO)介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GO(0.25、0.50、0.75、1.00和1.25 mmol/L)作用hCMEC/D3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hCMEC/D3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观察线粒体活性氧(mROS)产生。结果MGO组与对照组相比,hCMEC/D3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细胞内LDH活性显著升高(P<0.01),同时SOD活性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MGO处理12 h后的hCMEC/D3细胞经JC-1染色红绿荧光比值降低,提示MGO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itoSOX染色后,与对照组相比,MGO处理过的hCMEC/D3细胞的红色荧光表达数量增加,提示细胞内mROS过量生成。结论MGO降低hCMEC/D3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并诱导胞内mROS过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 丙酮醛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 膜电位 线粒体活性氧
下载PDF
CTSB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琳 李阳 +2 位作者 刘云奇 张文波 殷胜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索组织蛋白酶B(CTSB)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转染法得到慢病毒空载体转染HU-MOCK细胞及CTSB过表达的HU-CTSB细胞,与正常的HUVEC细胞进行比较。采用MTT法检测HUVE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索组织蛋白酶B(CTSB)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转染法得到慢病毒空载体转染HU-MOCK细胞及CTSB过表达的HU-CTSB细胞,与正常的HUVEC细胞进行比较。采用MTT法检测HUVE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l-2/Bax及Caspase家族(Caspase-3/9)的表达情况。结果:HU-CTSB组各时间点HUVEC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U-CTSB组的HUVEC早期凋亡率(右下象限)和晚期凋亡率(右上象限)显著高于HUVEC组和HU-MOCK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U-CTSB组的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U-CTSB组caspases-3和caspases-9的活化片段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TB通过激活Caspase-3/9信号通路来上调Bax,并下调Bal-2,显著抑制HUVEC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B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高浓度葡萄糖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穆王君 史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活力和白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为阐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病中作用与机制提供依据。方...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活力和白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为阐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病中作用与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胎盘蓝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可使内皮细胞的死亡率增加,ICAM-1表达显著上调,但VCAM-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减少高糖诱导的ICAM-1、VCAM-1表达增加,对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一条有益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葡萄糖 黏附分子表达 细胞活力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ICAM-1表达 VCAM-1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系 细胞间黏附分子 糖尿病血管病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 培养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 早期发病 高糖诱导
下载PDF
鲨鱼软骨制剂对三种细胞系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莉 陈小义 +1 位作者 徐瑞成 王津英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研究鲨鱼软骨制剂 ( SCP)对人胃癌细胞 ( MGC80 -3 )、红白血病细胞( K562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 VEC3 4 0 )的生长抑制作用 ,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烘干、微孔滤膜过滤等步骤从鲨鱼软... 目的 :研究鲨鱼软骨制剂 ( SCP)对人胃癌细胞 ( MGC80 -3 )、红白血病细胞( K562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 VEC3 4 0 )的生长抑制作用 ,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烘干、微孔滤膜过滤等步骤从鲨鱼软骨粉中提取鲨鱼软骨制剂 ;采用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SCP对体外培养的 MGC80 -3细胞系、K562细胞系和 VEC3 4 0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SCP明显抑制 MGC80 -3、 K562和 VEC3 4 0三种细胞系的生长 ,其 IC50值分别为 1 mg/ml、 0 .75~ 1 .5mg/ml和 3 mg/ml。结论 :SCP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又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软骨 人胃癌细胞系 血管内皮细胞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系同源盒B2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及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亮 刘畅 +4 位作者 张晓启 明佳 刘旭盛 徐辉 程天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体外观察巨噬细胞(M)对血管内皮细胞同源盒(HOX)B2基因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mRNA及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分为(1)ECV304组; (2)ECV304 +伴刀豆球蛋白A(conA,... 目的 体外观察巨噬细胞(M)对血管内皮细胞同源盒(HOX)B2基因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mRNA及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分为(1)ECV304组; (2)ECV304 +伴刀豆球蛋白A(conA,终浓度25mg/L)组; (3)ECV304+人M系U937组:ECV304细胞中加入1×105 /mlU937细胞; (4)ECV304+U937+conA组:ECV304中加入1×105 /mlU937细胞及终浓度25mg/L的conA.反应48h后,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ECV304细胞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情况,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检测细胞KDRmRNA和HOXB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ECV304组细胞的整合素ανβ3、KDRmRNA及HOXB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 7±1. 5、0. 633±0. 012、0. 674±0. 004。ECV304+U937+conA组细胞上述指标较ECV304组均明显上调(P<0. 01 ),分别为10. 2±1. 7、0. 879±0 003、0. 947±0 003。其余两组细胞上述指标与ECV30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被conA活化的M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KDRmRNA、HOXB2mRNA基因及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与基质黏附,从而调节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受体mRNA 同源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B2基因 ECV304细胞 基因m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巨噬细胞(Mφ) U937细胞 HOXB2 血管内皮细胞系 伴刀豆球蛋白 conA活化 MRNA基因 内皮细胞增殖 技术检测 受体KDR
原文传递
血管抑素抑制人脑胶质瘤生长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心 张文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人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对小鼠脑胶质瘤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AS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和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增殖的影响;建立荷G422脑胶质瘤小鼠皮下移植模型,皮下注射AS,计算瘤体比和抑瘤率... 目的:观察人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对小鼠脑胶质瘤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AS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和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增殖的影响;建立荷G422脑胶质瘤小鼠皮下移植模型,皮下注射AS,计算瘤体比和抑瘤率。结果:(1)AS对ECV-304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AS对TJ-905无影响;(2)动物实验显示,AS剂量为10mg·kg^(-1)·d^(-1)和50mg·kg^(-1)·d^(-1)时抑瘤率分别为21.8%和84.3%;(3)免疫组化Ⅷ因子染色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血管发育及数量方面均有差别。结论:AS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无抑制作用,在体内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血管抑素 血管内皮细胞系 G422脑胶质瘤
下载PDF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沉默对NK细胞介导的异种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10
作者 朱珉 祁洪刚 曹荣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半乳糖基转移酶 细胞毒作用 细胞介导 基因沉默 异种 血管内皮细胞系 SiRNA NK
下载PDF
胰岛素经VEGF-A/VEGFR2途径促进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赛君 陈松 +1 位作者 于珮 于德民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1-893,共3页
用人胰岛素处理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RF/6A,测定其增殖、迁移、管腔形成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与磷酸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胰岛素促进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均P<0.01)、促进VEGF-... 用人胰岛素处理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RF/6A,测定其增殖、迁移、管腔形成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与磷酸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胰岛素促进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均P<0.01)、促进VEGF-A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活性(均P<0.05);促进VEGFR2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磷酸化(均P<0.01),而对VEGFR1 mRNA的表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RF/6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T淋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敦峰 昌盛 +2 位作者 陈必成 周鸿敏 陈忠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T淋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HO-1质粒转入血管内皮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HO-1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用γ-干扰素(INF-γ)活化...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T淋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HO-1质粒转入血管内皮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HO-1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用γ-干扰素(INF-γ)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用CFSE标记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JurkatT细胞;采用粘附阻断实验观察转染HO-1的血管内皮细胞和JurkatT细胞间的粘附作用。结果HO-1可在人血管内皮细胞系中稳定表达;转染HO-1的活化内皮细胞与JurkatT细胞的粘附作用显著下降,CFSE标记的阳性率为21.24%,而未转染的对照组CFSE标记的阳性率为56.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O-1抑制剂ZnPP后,粘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HO-1可以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粘附作用 血红素氧合酶-1 Jurkat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血管内皮细胞系 HO-1 基因转染技术 CFSE 粘附抑制作用 脂质体介导 INF-γ γ-干扰素 植物血凝素 水平检测 实验观察 稳定表达 ZNPP T细胞 阳性率 蛋白质 活化
原文传递
Rho激酶在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惠珍 赵克森 黄巧冰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观察烧伤血清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及Rho信号转导通路所起的作用。 方法 常规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烧伤组、Y -27632组、烧伤+Y -27632组、Y- 27632+烧伤组、溶血磷脂酸(... 目的 观察烧伤血清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及Rho信号转导通路所起的作用。 方法 常规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烧伤组、Y -27632组、烧伤+Y -27632组、Y- 27632+烧伤组、溶血磷脂酸(LPA)组和LPA+Y- 27632组,分别用正常大鼠血清、烧伤大鼠血清、30μmol/LRho激酶抑制剂Y -27632、13μmol/LRhoA激动剂LPA单独刺激或联合刺激。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内皮细胞形态。于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内皮细胞骨架变化,除Y -27632组外,各组均在刺激后6、7、8h3个时相点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对照组、烧伤组、Y -27632组、烧伤+Y- 27632组、LPA组和LPA+Y 27632组刺激6h的肌动蛋白含量。 结果 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生长良好;丝状肌动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细胞生长融合为单层后呈网状结构;球状肌动蛋白集中在细胞中央。烧伤组烧伤血清刺激6h,细胞贴壁差,丝状肌动蛋白重组,应力纤维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球状肌动蛋白松散,胞浆中可见散在分布的絮状球状肌动蛋白,且这些反应随着刺激时间延长而增强。烧伤+Y- 27632组或Y -27632+烧伤组细胞生长、贴壁良好,丝状肌动蛋白的分布与空白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骨架 RHO激酶 血清诱导 肌动蛋白骨架重组 血管内皮细胞系 流式细胞仪检测 肌动蛋白丝 信号转导通路 烧伤血清 ECV304 内皮细胞形态 显微镜下观察 蛋白含量 对照组 大鼠血清 细胞生长 溶血磷脂酸 激酶抑制剂 LPA
原文传递
猪PDCD5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14
作者 胡健 王静娜 +4 位作者 陈新雨 温俊歌 徐瑶 钟瑜 张德礼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1,共5页
用RT-PCR方法从猪肝组织中扩增出猪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 5)编码序列,TA克隆至pMD-19T载体中,软件分析猪PDCD5基因的核算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染色体定位.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PDCD5基因编码区序列插入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 用RT-PCR方法从猪肝组织中扩增出猪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 5)编码序列,TA克隆至pMD-19T载体中,软件分析猪PDCD5基因的核算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染色体定位.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PDCD5基因编码区序列插入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瞬转入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SUVECs)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序列编码125个氨基酸,猪PDCD5基因定位于猪6号染色体,含有6个外显子,与人PDCD5基因高度同源.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表明: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DCD5融合蛋白表达.研究结果为探讨猪PDCD5基因在细胞凋亡调控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5)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 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
下载PDF
A novel gene delivery system targeting cells expressing VEGF receptors 被引量:22
15
作者 LI JUN MIN JUN SONG HAN +8 位作者 YI HUANG PEI KUN TIAN SHU MIN QU MIN YAO HUI QIU JIANG DA FANG WAN JING CHU LUO CHENG XIAO GU JIAN REN GU( National Labomtory for Oncogenes and Related Genes, Shanghai Cancer Institute, Shanghai 200032,China)(National Laboratory of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25,共15页
Two ligand oligopeptides GV1 and GV2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utative binding region of VEGF to its receptors. GV1, GV2 and endosome releasing oligopeptide HA20 were conjugated with poly-L-lysine or protamine a... Two ligand oligopeptides GV1 and GV2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utative binding region of VEGF to its receptors. GV1, GV2 and endosome releasing oligopeptide HA20 were conjugated with poly-L-lysine or protamine and the resulting conjugates could interact with DNA in a noncovalent bond to form a complex. Using pSV2-β-galactosidase as a reporter gen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exogenous gene was transferred into bovine aortic arch-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 (ABAE) andhuman malignant melanoma cell lines (A375) in vitro. In vivo experiments, exogenous gene was transferred into tum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tumor cells of subcutaneously transplanted human colon cancer LOVO, human malignant melanoma A375 and human hepatoma graft in nude mice. This system could also target gene to intrahepatically transplanted human hepatoma injected via portal vein in nude mice. These result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Gene delivery system targeting VEGF receptors relevant receptors (flt-1, flk-1/KDR) expression on the targeted cells and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receptors gene delivery system TUM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ARGETING
下载PDF
The use of suicide gene systems in vascular cells in vitro
16
作者 XU LING FEI DE HUA XU +3 位作者 KAI GE, ZHONG CHENG ZHENG LAN YIN SUN XIN YUAN LIU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suicide gene systems on vascular cells, HSV-tk/GCV and EC-CD/5-FC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by retroviral transduction. Both modified cell lines w...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suicide gene systems on vascular cells, HSV-tk/GCV and EC-CD/5-FC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by retroviral transduction. Both modified cell lines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prodrugs, the IC50 for GCV was less than 0.4 μM, and IC50 for 5-FC was less than 75 μM,while the parental endothelial cells were insensitive even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prodrugs in this experiment. Mixed cellular assay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bystander effect was exhibited in modified endothelial cells.When only 10% or 30% of the mixed cells were tk positive and exposed to 20 μM GCV for 6 days, more than 60% or 90%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was killed. Similar result was also found in CD positive cel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HSV-tk/GCV and EC-CD/5-FC systems could efficiently suppress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al cell suicide gene HSV-tk/GCV system EC-CD/5-FC system bystander effect
下载PDF
亚砷酸钠暴露对SVEC4-10细胞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17
作者 夏应驰 吕航 +3 位作者 刘志远 刘翠杰 王惠惠 皮静波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暴露对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NaAsO2[0(对照)、2、5、10、20、50、100、150μmol/L]处理SVEC4-10...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暴露对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NaAsO2[0(对照)、2、5、10、20、50、100、150μmol/L]处理SVEC4-10细胞24 h,四唑化合物(MTS)法检测细胞活性。时间-效应关系研究分别以5μmol/L NaAsO2处理SVEC4-10细胞0(对照)、2、6、12 h。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分别以0(对照)、2、5、10μmol/L NaAsO2处理SVEC4-10细胞6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单位(Gclm)、醌氧化还原酶1(Nqo1)、金属硫蛋白1(Mt1)mRNA水平。采用SVEC4-10细胞建立Nrf2基因稳转沉默(Nrf2-KD)细胞,分别以0(对照)、10、20μmol/L NaAsO2处理干扰对照(scramble,SCR)细胞和Nrf2-KD细胞1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S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2、5、10、20、50、100、150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00.00±19.53)%、(98.18±9.85)%、(96.09±30.04)%、(90.64±8.74)%、(59.75±12.09)%、(35.43±8.58)%、(26.35±5.89)%、(17.54±4.48)%,不同剂量组间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0,P<0.05);且20、50、100、150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时间-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2、6、12 h处理组组间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69、85.28、90.82、80.46、758.60,P均<0.05);随着砷暴露时间的延长,Nrf2、Gclc、Gclm、Mt1 mRNA水平先上升后下降,Nqo1 mRNA水平不断上升;其中,Nrf2 mRNA水平在2 h达到峰值,Gclc、Gclm、Mt1 mRNA水平在6 h达到峰值,Nqo1 mRNA水平在12 h达到峰值。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2、5、10μmol/L NaAsO2处理组组间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9、72.26、30.41、397.00、28.88,P均<0.05);随着砷暴露剂量增加,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有所上升,其中Nrf2 mRNA水平在5μmol/L剂量时达到峰值,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在10μmol/L剂量时达到峰值。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10、20μmol/L NaAsO2处理组组间SCR、Nrf2-KD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8、9.66,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0μmol/L NaAsO2处理组SCR、Nrf2-KD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且20μmol/L NaAsO2处理组Nrf2-KD细胞凋亡率高于同剂量组的SCR细胞(P<0.05)。结论NaAsO2暴露引起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Nrf2信号通路活化,激活适应性抗氧化反应,改变转录活性;而Nrf2的沉默使SVEC4-10细胞对NaAsO2毒性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Transportation of dynamic biochemical signals in non-reversing oscillatory flows in blood vessels 被引量:2
18
作者 ZHU Yong LI YiZeng +2 位作者 QIN KaiRong TANG Hong QIU TianShua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22-327,共6页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behaviors of endothelial cells on the inner surfaces of blood vessels are regulated by the stimulation from biochemical signals contained in the blood.In this paper,the transportation of dynam...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behaviors of endothelial cells on the inner surfaces of blood vessels are regulated by the stimulation from biochemical signals contained in the blood.In this paper,the transportation of dynamic biochemical signals in non-reversing oscillatory flows in blood vessels is analyzed by numerically solving a nonlinear governing equation for the time-dependent Taylor-Aris dispers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linear frequency-amplitude modul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biochemical signals is more(less) significant when the frequency of an oscillatory flow is close to(higher than) that of an oscillatory signal.Under steady flow,the transfer function for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is obtained,showing that the system is a low-pass filter.Lower inner radius or higher center-line velocity of a blood vessel increases the cutoff frequency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and condition for the 'remote' transmission of low-frequency dynamic biochemical signals in pulsatile blood f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biochemical signals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 non-reversing oscillatory flow blood vess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