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和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王瑞鹃 单伟超 丁振江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3期70-70,共1页
目的:对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搜集到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ng-Ⅱ联合大剂... 目的:对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搜集到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ng-Ⅱ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对以上4组血管内皮细胞展开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ng-Ⅱ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Ang-Ⅱ联合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Ang-Ⅱ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Ang-Ⅱ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高于Ang-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阿托伐他汀则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Ⅱ 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阿托伐他汀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衰老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活性氧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海梅 杨斌 成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5期2729-2734,共6页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凋亡与再生的平衡对正常血管的功能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线粒体是机体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除了合成 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外,还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的代谢过程。目的:通过检测脐静...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凋亡与再生的平衡对正常血管的功能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线粒体是机体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除了合成 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外,还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的代谢过程。目的:通过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传代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与活性氧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探讨细胞衰老过程中所产生的功能障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选取传代过程中的第 2,4,6,8 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变化。选取第 2,8 代细胞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正常及衰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结论:传代衰老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代降低,而胞内活性氧则出现由增加转而降低的过程。传代后期血管内皮细胞同早期内皮细胞相比,线粒体及内质网明显减少。说明内皮细胞在传代导致的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受损。而在早期传代过程中线粒体轻度受损,而活性氧产生增加,但在线粒体严重受损、功能严重退化过程中,活性氧产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血管组织构建 内皮 衰老 线粒体 活性氧 膜电位 细胞 传代 血管 超微 退化
下载PDF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叶平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观察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1)、Ang-Ⅱ+小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Ang... 目的观察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1)、Ang-Ⅱ+小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茶多酚的终浓度为5mg·L-1)、Ang-Ⅱ+大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茶多酚的终浓度为25mg·L-1)。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1)Ang-Ⅱ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2)Ang-Ⅱ+茶多酚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3)Ang-Ⅱ+大剂量茶多酚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Ang-Ⅱ+小剂量茶多酚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显著降低,而茶多酚可呈剂量依赖性的逆转Ang-Ⅱ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线粒体膜电位 茶多酚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 胡建林 +3 位作者 李鸣皋 马贵喜 韩磊 黄友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为空白对照组、缺氧组、Ang-Ⅱ作用组、缺氧加Ang-Ⅱ作用组等四组。细胞经过Rhodamine 123负载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VE... 目的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为空白对照组、缺氧组、Ang-Ⅱ作用组、缺氧加Ang-Ⅱ作用组等四组。细胞经过Rhodamine 123负载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VEC内Rhodamine 123的荧光强度代表线粒体膜电位。结果VEC分别经过缺氧及Ang-Ⅱ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缺氧与Ang-Ⅱ联合作用可引起VEC线粒体膜电位较单纯缺氧或单纯Ang-Ⅱ作用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缺氧及Ang-Ⅱ可引起VEC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造成VE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管紧张素Ⅱ 线粒体膜电位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2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合贝爽的拮抗作用
5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4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2(Ang-2)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内在机制及合贝爽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2组及Ang-2+合贝爽组,三组均加入细胞培养液180μl+生理盐水20μl;在此基础上,Ang-2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2(Ang-2)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内在机制及合贝爽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2组及Ang-2+合贝爽组,三组均加入细胞培养液180μl+生理盐水20μl;在此基础上,Ang-2组加入Ang-2 10μl,使培养液中Ang-2终浓度为10-7mol/L;Ang-2+合贝爽组加入Ang-2 10μl+合贝爽10μl,使Ang-2终浓度为10-7mol/L、合贝爽终质量浓度为1 mg/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Ang-2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2+合贝爽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2组(P<0.01)。结论Ang-2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合贝爽可拮抗Ang-2的作用,从而保护内皮细胞,可能机制为拮抗细胞内钙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2 膜电位 线粒体 合贝爽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研究
6
作者 刘玉 胡建林 +3 位作者 李鸣皋 马贵喜 韩磊 黄友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加金钠多保护组、单纯Ang-Ⅱ作用组、Ang-Ⅱ加金钠多... 目的: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加金钠多保护组、单纯Ang-Ⅱ作用组、Ang-Ⅱ加金钠多保护组、缺氧加Ang-Ⅱ作用组、缺氧加Ang-Ⅱ加金钠多保护组共7个组。各组细胞经过Rhodamine 123的负载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VEC内Rhodamine 123的荧光强度代表MMP。结果:VEC分别经过缺氧及Ang-Ⅱ作用后,MMP显著降低(P<0.01);缺氧条件下Ang-Ⅱ引起VEC的MMP变化较单纯缺氧或单纯Ang-Ⅱ作用进一步降低(P<0.01);金钠多可抑制MMP降低,但各金钠多保护组的MMP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缺氧及Ang-Ⅱ均可引起VEC的MMP降低,金钠多明显减轻上述影响因素的损伤、提高MMP,从而发挥对VEC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金钠多
下载PDF
丙酮醛降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
7
作者 李婷婷 韩臻平 +4 位作者 高立 王思懿 钟恺 黄萍 严洁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1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丙酮醛(MGO)介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GO(0.25、0.50、0.75、1.00和1.25 mmol/L)作用hCMEC/D3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hCMEC/D3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探讨丙酮醛(MGO)介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GO(0.25、0.50、0.75、1.00和1.25 mmol/L)作用hCMEC/D3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hCMEC/D3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观察线粒体活性氧(mROS)产生。结果MGO组与对照组相比,hCMEC/D3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细胞内LDH活性显著升高(P<0.01),同时SOD活性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MGO处理12 h后的hCMEC/D3细胞经JC-1染色红绿荧光比值降低,提示MGO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itoSOX染色后,与对照组相比,MGO处理过的hCMEC/D3细胞的红色荧光表达数量增加,提示细胞内mROS过量生成。结论MGO降低hCMEC/D3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并诱导胞内mROS过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 丙酮醛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膜电位 线粒体活性氧
下载PDF
沉默PDCD4表达可减轻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于改善线粒体动力学
8
作者 于佳池 李芮冰 +4 位作者 夏天 王佳楠 金家丞 袁漫秋 李绵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缓解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分别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C166)并给予脂多糖(LPS)处理,建立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细胞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NC)、...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缓解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分别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C166)并给予脂多糖(LPS)处理,建立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细胞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NC)、LPS诱导组(NC+LPS)、si-PDCD4转染组(si-PDCD4)、si-PDCD4转染后LPS诱导组(si-PDCD4+LPS)、si-PDCD4转染后LPS诱导加线粒体分裂激动剂(FCCP)组(si-PDCD4+LPS+FCCP)。通过LC-MS/MS技术,分析PDCD4敲低前后蛋白组学变化。通过RT-PCR检测对照组和LPS组转染前后PDCD4、细胞炎症、凋亡以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关键蛋白FIS1、DRP1和OPA1的表达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JC-1、MitoSOX探针荧光强度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活性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炎症相关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的mRNA表达升高(P<0.05);PDCD4在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高表达(P<0.05);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PDCD4敲低与线粒体动力学存在相关性;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诱导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DRP1表达增加,融合蛋白OPA1减低(P<0.05);MitoSOX和JC-1荧光探针结果提示LPS诱导下内皮细胞线粒体发生氧化应激,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敲减组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膜电位有所缓解。PDCD4敲减后的保护效应可被线粒体分裂激动剂FCCP逆转。敲减PDCD4后能够抑制LPS所引起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线粒体分裂和融合指标恢复平衡。结论沉默PDCD4基因通过调控线粒体的动力学维持线粒体功能正常,减轻氧化应激,从而有利于缓解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动力学 PDCD4 炎症
下载PDF
REEP5在川崎病中的表达及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李小亚 芦秦梅 李丛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15-421,共7页
目的探讨REEP5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以及其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对血管内皮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唐山中心医院就诊的69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33例)和非冠... 目的探讨REEP5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以及其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对血管内皮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唐山中心医院就诊的69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33例)和非冠状动脉损伤组(36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酶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REEP5表达,检测细胞凋亡、血管生成能力、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增殖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EEP5在冠状动脉损伤组及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中表达显著偏低[(1.05±0.63)比(4.64±1.18)、(3.16±0.85)比(4.64±1.18),P<0.05],且冠状动脉损伤组低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P<0.05)。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与血清REEP5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体外细胞实验中:较于对照组,REEP5蛋白和miRNA在模型组中低表达[(1.33±0.15)比(0.34±0.05),(1.24±0.11)比(0.23±0.06),P<0.05],且血管形成数量及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较于对照组,空白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LDH活性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PTP开放度升高(均P<0.05),细胞早期凋亡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si-REEP5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更低,LDH活性增加更显著,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更显著,mPTP开放度显著升高(均P<0.05),细胞早期凋亡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空白组、si-REEP5组比较,REEP5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LDH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mPTP开放度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早期凋亡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中,REEP5呈显著低表达,REEP5可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和mPTP开放度,影响细胞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REEP5 线粒体 膜电位 MPTP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中的衰老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彬 赵海梅 成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衰老过程及机制。方法新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传代细胞周期;特异染料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在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衰老过程及机制。方法新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传代细胞周期;特异染料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在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逐渐退化。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细胞从DNA合成前期进入DNA合成期的比例逐渐降低,从DNA合成后期进入分裂期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处于静止期和DNA合成前期的细胞由第2代的74.17%增加至第8代的88.80%,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由第2代的20.04%降低至第8代的7.95%。细胞增殖指数由第2代细胞的25.83%降低至第8代细胞的11.41%。代表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荧光强度逐步降低。结论内皮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退化,细胞生长渐趋停滞,出现衰老特征。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功能下降,可能是细胞衰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细胞衰老 细胞周期 线粒体 膜电位
下载PDF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叶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4-546,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加小剂量阿托伐...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加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μmol/L)、Ang-Ⅱ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Ang-Ⅱ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Ang-Ⅱ加阿托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③Ang-Ⅱ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Ang-Ⅱ加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显著降低,而阿托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的逆转Ang-Ⅱ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膜电位 线粒体 阿托伐他汀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鸣皋 韩磊 刘昕 《转化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使辛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2μmol/L)、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使辛伐他汀的终浓度为2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AngⅡ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AngⅡ+辛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P<0.05)。②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AngⅡ+辛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高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显著降低,而辛伐他汀可逆转AngⅡ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辛伐他汀 游离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蒙果 李鸣皋 +3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吕晓宁 《现代医学》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并探讨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金钠多组3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血管内皮细胞内MMP。结...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并探讨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金钠多组3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血管内皮细胞内MMP。结果单纯缺氧组与对照组比较MMP明显下降(P<0.01);单纯缺氧+金钠多组与单纯缺氧组比较MMP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可以导致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内MMP降低,金钠多对缺氧所致的MMP的降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钠多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缺氧
下载PDF
氧化型脂蛋白(a)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子彤 陈彦君 +4 位作者 谈世铭 饶羽祝 王晶晶 蔡泽民 王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8-566,共9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核呼吸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及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B)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扫描电镜检测细胞膜破裂,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形态,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Flou-4AM探针检测钙离子,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Calcein AM染色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向HUVEC转染CYTB过表达慢病毒,分析其对oxLp(a)诱发焦亡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经oxLp(a)处理后,焦亡相关分子NLRP3、pro-Caspase-1、Caspase-1、消皮素D(GSDMD)、GSDMD-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YTB、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膜上出现细小裂孔,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oxLp(a)抑制线粒体相关蛋白NRF1、NRF2、PGC-1α的表达及线粒体基因CYTB的表达,促使mtROS生成增加、钙离子超载、ATP水平下降、MMP下降、mPTP值升高、线粒体形态异常。pHelper 2.0慢病毒载体转染过表达CYTB后,oxLp(a)诱发HUVEC焦亡与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被过表达CYTB部分逆转。[结论]oxLp(a)通过下调CYTB促进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诱发HUVEC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氧化型脂蛋白(a) 线粒体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色素B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高糖高脂损伤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张洁晗 王同兴 +4 位作者 李红蓉 秘红英 张军芳 宋涛 苏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66-871,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参松养心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2月于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实验。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参松养心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mg...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参松养心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2月于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实验。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参松养心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mg/L)。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采用高糖高脂建立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进行相应干预。采用ELISA检测细胞活性,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检测DRP1、MFN2、GRP78、NF-κB p65、P-selectin、E-selectin、IL-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生存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DRP1、GRP78、NF-κB p65、P-selectin、E-selectin、IL-6蛋白表达明显增高,MFN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0.05)。与模型组比较,参松养心各剂量组的细胞生存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升高(P<0.01),GRP78、NF-κB p65、E-selecti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0.05);参松养心低、高剂量组的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IL-6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参松养心中、高剂量组的DRP1、P-select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存活性,维持线粒体稳态,减轻内质网应激,抑制炎性反应,降低黏附分子水平,从而发挥保护高糖高脂诱导损伤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 血管内皮细胞 参松养心胶囊 线粒体 内质网应激 炎性反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TLR4对ox-LDL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元 李宇辉 张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ox-LDL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水平。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转染TLR4小干...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ox-LDL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水平。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转染TLR4小干扰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血管内皮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水平。用ox-LDL作用转染以后的血管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测定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法测定ROS含量,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测定细胞浆及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水平。结果 ox-LDL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P<0.05)。TLR4小干扰RNA转染以后的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未经转染的细胞(P<0.05),而转染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后细胞中mRNA和蛋白水平与未经转染的细胞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ox-LDL处理以后的细胞凋亡增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降低,细胞中ROS水平升高,线粒体中Cytochrome C蛋白减少,胞浆中Cytochrome C蛋白增多,与未经处理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TLR4后的血管内皮细胞经ox-LDL处理以后,细胞凋亡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升高,细胞中ROS水平降低,线粒体中Cytochrome C蛋白增多,胞浆中Cytochrome C蛋白减少,与单纯ox-LDL处理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表达下调后可以提高ox-LDL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ATP合成,减少细胞中ROS的积累,减少线粒体中Cytochrome C蛋白的释放,减少线粒体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膜电位及MAPK磷酸化在飞燕草素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鑫 易龙 +1 位作者 陈春烨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观察飞燕草素(Delphinidin-3-glucoside,Dp-3-glc)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 目的观察飞燕草素(Delphinidin-3-glucoside,Dp-3-glc)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25、50、100、200μmol/L)的Dp-3-glc预处理内皮细胞2h后,Ox-LDL(100μg/ml)继续处理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LDH、NO、MDA水平及细胞匀浆SOD酶活性采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荧光探针DCFH-DA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膜电位敏感的阳离子荧光探针DiSC3(5)和阴离子荧光探针DiBAC4(3)分别标记细胞膜电位,罗丹明-123标记线粒体膜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Dp-3-glc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MDA和LDH生成增加、NO分泌减少及细胞内SOD酶活力降低,并显著减少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实验发现Ox-LDL能明显诱导细胞膜电位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增强膜电位相关的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而Dp-3-glc预处理能明显减弱Ox-LDL诱导的膜电位改变,并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结论Dp-3-glc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膜电位、线粒体膜电位及膜电位相关的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削弱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燕草素葡萄糖苷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膜电位 P38MAPK
下载PDF
金钠多对缺氧所致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保护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蒙果 李鸣皋 +2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分为6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①单纯缺氧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P<0.01)...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分为6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①单纯缺氧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②缺氧加金钠多组同单纯缺氧组比较[Ca2+]i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结论:缺氧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金钠多对缺氧所致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钠多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CA^2+]I 缺氧
下载PDF
微元素粉末对大鼠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19
作者 刘杰 黄绪亮 +2 位作者 武一曼 黄巧冰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元素粉末 (由铝、钛、硅等元素组成的超细粉末 ,粉末直径在 0 5 μm以下 ,microelementpowder,MP)对大鼠血管内皮和平滑肌膜电位的影响 ,探讨其改善微循环的机理。方法 :培养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电... 目的 :探讨微元素粉末 (由铝、钛、硅等元素组成的超细粉末 ,粉末直径在 0 5 μm以下 ,microelementpowder,MP)对大鼠血管内皮和平滑肌膜电位的影响 ,探讨其改善微循环的机理。方法 :培养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电位敏感的荧光探针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膜电位动态变化。结果 :MP使平滑肌细胞显著超极化。ATP敏感钾通道 (ATPsensitiveK+ channel,KATP)阻滞剂优降糖 (2 μmol/L)对平滑肌膜电位无明显影响 ,但能完全逆转MP对平滑肌的超极化作用 ;MP使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超极化 ,其作用不受优降糖影响。结论 :MP激活血管平滑肌KATP通道 ,使细胞膜超极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电位 血管内皮细胞地平滑肌细胞 大鼠 微元素粉末
下载PDF
高糖条件下crocin对血管内皮线粒体膜电位及ROS产生的影响
20
作者 杨慧科 李超 +3 位作者 王罗丹 吴庆 李雪梅 张雅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12-212,共1页
藏红花素(crocin)具有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高血糖培养内皮细胞,诱导产生过量活性氧(ROS),应用crocin干预后探讨其对ROS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crocin能有效降低高糖诱导ROS的过量产生,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藏红花素(crocin)具有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高血糖培养内皮细胞,诱导产生过量活性氧(ROS),应用crocin干预后探讨其对ROS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crocin能有效降低高糖诱导ROS的过量产生,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活性等。但并不能降低NADPH氧化酶(NOX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表达,说明crocin对ROS的抑制作用与调节NOX2和SOD1表达无关,而提高GPX1活性并有效清除过量ROS,其或许不是crocin抑制ROS的主要途径,提示可能存在其他重要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氧化酶 线粒体膜电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藏红花素 血管内皮 ROS 影响及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