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神经外科栓塞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孟蕾蕾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神经外科栓塞术 抗凝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或栓塞对复杂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影响——附97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作军 林佳平 +5 位作者 吴新建 夏之柏 刘金龙 黄权 王海军 黄正松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术前脑血管造影或栓塞对复杂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4例病例,分为近期组(97例)及早期组(107例)。近期组采用万象关节、无极可变焦距手术显微镜(NC4)、高速气钻、血管转流管、冲水双极等先进显...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术前脑血管造影或栓塞对复杂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4例病例,分为近期组(97例)及早期组(107例)。近期组采用万象关节、无极可变焦距手术显微镜(NC4)、高速气钻、血管转流管、冲水双极等先进显微手术设备,并在术前行脑血管造影或栓塞。早期组只有普通手术显微镜及普通双极等基本显微手术设备,术中只进行部分显微外科操作,且部分病例是经大体手术治疗,术前没有行造影及栓塞。比较两组术后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与早期组相比,近期组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减少、肿瘤切除更彻底,术后与术前的Karnofsky评分差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住院日数、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随访3年,近期组的Karnofsky评分高于远期组(P<0·01),3年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术前脑血管造影或栓塞有助于静脉窦旁和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全切除率的提高和病人的近、远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神经外科 血管造影 血管栓塞 脑膜瘤 治疗
下载PDF
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武成刚 王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38例患者中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者16例,行手术夹闭10例、血管栓塞6例;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22例,行手术夹闭14例、血管栓塞8例。结果 16例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者... 目的对比观察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38例患者中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者16例,行手术夹闭10例、血管栓塞6例;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22例,行手术夹闭14例、血管栓塞8例。结果 16例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者中,9例完全恢复,手术夹闭者8例,血管栓塞者1例;22例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中,18例完全恢复,手术夹闭者12例,血管栓塞者6例。结论伴动眼神经完全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治疗效果优于血管栓塞治疗,不完全麻痹者,两者疗效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后交通动脉瘤 血管夹闭 血管栓塞
下载PDF
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欣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50-0153,共4页
探讨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定制化护理。结果 住院时GCS评分及卡氏积分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 探讨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定制化护理。结果 住院时GCS评分及卡氏积分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时的GCS评分、卡氏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感染、出血、痰困难、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83.7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提高病人康复效果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外科 后护理 康复质量 后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科学实施循证护理对其预后心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罗志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3-0097,共5页
梳理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研究科学实施循证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和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功效。方法 设定规则数据库,时间2021年9月~2023年6月,手术类型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并随机分为... 梳理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研究科学实施循证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和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功效。方法 设定规则数据库,时间2021年9月~2023年6月,手术类型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继续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更新为科室的循证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神经及生活状态变化。结果 研究开始时两组患者的评估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同样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同时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进行血管介入栓塞术之后,身心都会受到损害,在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生理护理时,还需要遵循临床证据,实施科学的循证护理,一方面优化生理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运动能力,提升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 循证护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管理的护理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欣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29-0132,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神经血管外科病患的疼痛管理策略有所探讨。方法 研究共选取2019至2021年间接受此类手术的96位病患的参与,依照随机选取的原则,将两组等分。首组病患在病痛管理过程上受益于新的护理策略,而剩下的半数则依循传统的护理方式... 本研究旨在对神经血管外科病患的疼痛管理策略有所探讨。方法 研究共选取2019至2021年间接受此类手术的96位病患的参与,依照随机选取的原则,将两组等分。首组病患在病痛管理过程上受益于新的护理策略,而剩下的半数则依循传统的护理方式。结果 首组病患在手术后头痛、呕吐、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后一组(P值低于0.05);反观手术切口未愈合及尿路感染的发生,两组之间的差异未达到统计显著性(P值高于0.05)。在术中及术后指标上,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停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神经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管理的护理策略能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停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外科 疼痛管理 护理策略 后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栎 李瀚清 +2 位作者 江洋 朱蝶 张勇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6例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而试验组58例采用血管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6例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而试验组58例采用血管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动眼神经恢复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动眼神经恢复率为93.1%稍高于对照组9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6.9%、12.1%显著低于对照组22.4%、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较外科手术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疗效显著,其手术耗时短、出血少、费用短、并发症也较少,动眼神经恢复也较好,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血管栓塞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性 后交通动脉瘤 疗效对比
下载PDF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黄华兵 朱恩锋 +3 位作者 杨明林 许海 杨德福 姚俊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再破裂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NO为(53.15±8.05)μmol/L、vWF为(117.85±25.42)ng/ml、ET-1为(78.55±6.47)pg/ml,对照组NO为(53.95±8.51)μmol/L、vWF为(118.25±26.12)ng/ml、ET-1为(79.22±6.7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O为(72.15±10.25)μmol/L、vWF为(69.45±7.23)ng/ml、ET-1为(43.41±7.20)pg/ml,对照组NO为(88.15±9.66)μmol/L、vWF为(94.33±8.01)ng/ml、ET-1为(56.23±6.81)pg/m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治疗效果良好,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 血管内皮因子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 并发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徐兵 宣家龙 +3 位作者 雍成明 杨代明 黄录茂 程志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5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将患...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5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于发病3 d后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发病3 d内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2组患者于术后第7天评估颅内动脉瘤栓塞情况;术前及术后第7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率分别为73.33%(22/30)、39.29%(11/28),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2.684,P<0.05)。2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7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0)、25.00%(7/2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718,P<0.05)。结论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完全栓塞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时机 血管内介入栓塞 氧化应激反应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纳美芬联合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NSE、MMP-2、ET-1影响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万晓强 雷波 +5 位作者 郑念东 张道宝 吴虹刚 陈舒 陈利 吴嘉川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纳美芬联合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行血管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纳美芬联合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行血管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清NSE、MMP-2、ET-1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级(GOS)和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GCS评分、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清NSE、MMP-2、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OS评分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依达拉奉用于颅内动脉瘤行血管栓塞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NSE、MMP-2、ET-1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依达拉奉 颅内动脉瘤 血管栓塞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雄飞 胡伟 +1 位作者 周明安 田少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2909-2912,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71例,根据病人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71例,根据病人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预后、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共剔除7例,90.14%的受试者完成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3%与94.44%,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两组出院前、术后6个月手术恢复良好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有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 期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并动眼神经麻痹的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徐丁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m AA)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nerve palsy,0MN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2... 目的比较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m AA)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nerve palsy,0MN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2例Pcom AA并0MNP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栓塞组(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162例和夹闭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16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0MNP恢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闭组OMNP完全恢复率高于栓塞组(P<0.05),但两组OMNP总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术后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及脱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或P<0.01)。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Pcom AA并0MNP有着各自的优势与缺点,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损伤 老年人 血管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配合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萌萌 王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TN)患者实施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临床特征、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同时分析手术的影响因素。结果实施神经减压治疗后,完全减压92例,不完...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TN)患者实施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临床特征、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同时分析手术的影响因素。结果实施神经减压治疗后,完全减压92例,不完全减压10例。随访后,治愈82例,显效16例,无效4例。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显微外科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预后效果良好。术中应密切配合护理措施,全程医护结合,确保充分减压,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显微外科 血管减压 临床疗效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术中监测及辅助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佳 金虎 +3 位作者 夏鹰 聂柳 王涛 王硕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8期698-702,共5页
脑血管畸形在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依靠术中监测技术准确定位病变并最大化保护神经结构及功能。本文对脑血管畸形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术中监测及相关辅助技术在病变定位和功能保护方面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管畸形 显微神经外科 中监测 中唤醒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67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国彬 陆永建 +3 位作者 何伟文 方泽鲁 伍健伟 李明昌 《新医学》 2009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德国产)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6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析手术疗效。结果:67例患者的全部病灶定位准确,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德国产)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6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析手术疗效。结果:67例患者的全部病灶定位准确,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强化CT或MRI,显示无病灶残留的迹象。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术后出现肌力下降(11例)、言语欠流利(2例)等神经功能受损患者经神经康复治疗均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定位准确,且能动态示踪并微侵袭地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 海绵状血管 无框架立体定向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行神经外科坐位手术时发生疑似空气栓塞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丹丹 张娟 马正良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97-698,共2页
1病人资料男,76岁,体质量83 kg,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9月余"入院,入院诊断:1、颅内占位;2、左上肺腺癌;3、左上肺切除术后;4、前列腺增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探查+占位切除并视情况行去骨瓣减压术.
关键词 期处理 空气栓塞 坐位手 神经外科 后病人 肺叶切除 疑似 肢体活动障碍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珉 陈高 +1 位作者 胡未伟 蔡菁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位于功能区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和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单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和23例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栓塞联合手术组)的Spetzler-Martin分级Ⅲ~Ⅴ级的AVM病...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位于功能区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和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单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和23例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栓塞联合手术组)的Spetzler-Martin分级Ⅲ~Ⅴ级的AVM病例,对比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畸形血管全切除率和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栓塞联合手术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同级别手术组患者(均P<0.01),Ⅲ~Ⅳ级患者的AVM全切除率为88.9%,较同级别手术组患者的62.5%明显为高(P<0.05),而两组Ⅴ级患者全切除率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失率仅8.7%,较手术组的34.3%为低(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提高Spetzler-Martin高级别AVM的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大型的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AVM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 显微外科 联合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临床研究 中出血 神经功能缺失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广斌 谢丽君 +2 位作者 钟俊贤 吴贵平 曾鹏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6期106-106,共1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肺血栓栓塞症(PET)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4例神经外科手术后P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4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经过进行CT肺动脉造影确诊,2例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确诊。患者... 目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肺血栓栓塞症(PET)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4例神经外科手术后P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4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经过进行CT肺动脉造影确诊,2例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确诊。患者在前期均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在后期时使用华发林抗凝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进行抗凝治疗前,进行下腔静脉永久性滤网植入手术,有2例患者在抗凝治疗后死亡,12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症状得到好转而出院。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对围术期间引起PET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抗凝治疗,同时还要采取其他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神经外科
下载PDF
面肌痉挛颅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璞 韩宏彦 +3 位作者 陈国强 陈军 敖强 左焕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49-3850,共2页
病例1患者女,59岁,因"阵发性左侧颜面部抽搐7年"于2008年3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年,右眼青光眼术后5年。入院诊断左侧面肌痉挛。于3月10日上午9:00~11:40,在全麻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 急性肺栓塞 后并发 神经 颅内 入院诊断 高血压病史
下载PDF
动脉瘤破裂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健卓 张敏州 郭力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1-681,共1页
患者,女,5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2.5 h于2011年12月13日由急诊收入院。患者于2.5 h前情绪激动后昏迷,持续30 min左右神志转清,伴头晕头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发病前无头部外伤史,发病后无肢体抽搐,无偏侧肢体乏力,无视物重影及黑朦。既往无... 患者,女,5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2.5 h于2011年12月13日由急诊收入院。患者于2.5 h前情绪激动后昏迷,持续30 min左右神志转清,伴头晕头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发病前无头部外伤史,发病后无肢体抽搐,无偏侧肢体乏力,无视物重影及黑朦。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3℃,血压150/70 mmHg,脉搏8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 神经源性肺水肿 动脉瘤破裂 后并发 情绪激动 胃内容物 肢体抽搐 肢体乏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