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
1
作者 何思思 黄向东 +1 位作者 陈建媚 茅新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16-619,6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6例,将溶栓后血管再...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6例,将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闭塞者21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部位及入院时PAF水平等资料,检测分析影响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比较血浆PAF水平及预测模型对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BMI、NIHSS评分、后循环脑梗死比例、血糖和血浆PA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373,95%CI:1.137~1.658)、后循环脑梗死(OR=1.008,95%CI:1.001~1.015)和血浆PAF水平(OR=1.006,95%CI:1.002~1.010)均是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浆PAF水平预测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AUC为0.725(95%CI:0.632~0.778,P<0.001),最佳阈值是221.50 ng/L,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688。预测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rtPA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AUC为0.816(95%CI:0.748~0.874,P<0.001)。结论较高的血浆PAF水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对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管再闭塞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
作者 吕洋 李宏伟 +2 位作者 柳燕 宋金东 薛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高龄AIS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高龄AIS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62例和替罗非班组6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比较2组患者治疗7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预后良好,出血性转化(HT)、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病死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7 d后NIHSS评分及治疗90 d后mRS评分低于常规组,治疗90 d后预后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常规组与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后HT、SICH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罗非班治疗高龄AIS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有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龄 血管再闭塞 替罗非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出血性转化 症状性颅内出血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3
作者 姜文霞 余媛 +2 位作者 孙蔚 麦琳 王保琴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79例行溶栓治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血管再闭塞情况;另收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分析影响ACI...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79例行溶栓治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血管再闭塞情况;另收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分析影响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79例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中,血管再闭塞率为18.99%(15/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h、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13分为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13分为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上述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血管再闭塞 危险因素 预防性措施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风险 被引量:1
4
作者 范红娟 栗志英 贺宝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44-949,共6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风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是否出现血管再闭塞将患者分为血管再闭塞...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风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是否出现血管再闭塞将患者分为血管再闭塞组(n=41)和非血管再闭塞组(n=116)。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吸烟史、发病至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高脂血症情况、脑卒中史、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48~0.961,P<0.05),模型区分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037,模型表现与理想模型基本拟合,提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主要受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血管再闭塞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胡卫绵 高文勇 韩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14-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溶栓治疗并完成术后1个月随访的12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统计溶栓治疗后1个月内血管再闭塞的发生情况,溶栓治疗后1个月发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溶栓治疗并完成术后1个月随访的12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统计溶栓治疗后1个月内血管再闭塞的发生情况,溶栓治疗后1个月发生血管再闭塞28例设为发生组,其余94例设为未发生组。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导致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发病至溶栓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D-二聚体水平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过长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OR>1,P<0.05);溶栓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较高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可能与溶栓前NIHSS评分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过长、溶栓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过低、D-二聚体水平过高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血管再闭塞 D-二聚体 白蛋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利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探寻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有关措施的开展。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01月-2023年0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象均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分组,并对比... 目的探寻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有关措施的开展。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01月-2023年0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象均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分组,并对比发生与未发生患者基线资料与实验室指标,探寻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血管再闭塞45例,发生率45.00%(45/100),将其纳入发生组,其余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未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相比,发生组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占比较高,发生组患者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长、溶栓前血清D-二聚体(D-D)、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TREM-1(sTREM-1)表达较高(P<0.05);组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资料比较(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较长及溶栓前血清D-D、sTREM-1过表达均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较长及溶栓前血清D-D、sTREM-1过表达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血管再闭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糖变异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董万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18-27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性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后...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性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接受3个月门诊随访,依据治疗后3个月内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分为再闭塞组(n=22)与未闭塞组(n=70)。由研究者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后48 h内血糖指标,计算可反映血糖变异性的数据[血糖最大波动幅度(LAGE)、血糖值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并进行对比;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LAGE、SDBG、MAGE、CV与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GE、SDBG、MAGE、CV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的价值。结果再闭塞组LAGE、SDBG、MAGE、CV水平均高于未闭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LAGE、SDBG、MAGE、CV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LAGE、SDBG、MAGE、CV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血糖变异性能够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且应用LAGE、SDBG、MAGE、CV水平进行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溶栓 血管再闭塞 血糖变异性 预测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血管再闭塞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玉峰 张殿印 侯玉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血管再闭塞的原因。方法对1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患者,治疗前行经颅多普勒(TCD)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溶栓治疗开始后行TCD监测并且持续2h,如溶栓后2~24h内临床症状恶化而头颅CT无脑...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血管再闭塞的原因。方法对1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患者,治疗前行经颅多普勒(TCD)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溶栓治疗开始后行TCD监测并且持续2h,如溶栓后2~24h内临床症状恶化而头颅CT无脑出血,则再次行TCD检查,溶栓前及溶栓后24h内行NIHSS评分。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2h后,血管再通率为68.8%,早期血管再闭塞率为18.8%,溶栓前NIHSS评分〉16分及合并同侧颅外颈动脉高度狭窄为再闭塞的预测因素。结论溶栓前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合并同侧颅外颈动脉严重狭窄能预测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血管再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尿激酶 血栓溶解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益气通络方对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及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远飞 王小亮 +6 位作者 王政霞 郭延林 李海涛 张树泉 王春燕 王秀春 张烁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23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及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益气通络方治疗,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及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益气通络方治疗,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各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非症状性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能够降低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促进身体康复,节约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方 急性脑梗塞 溶栓治疗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媛 叶斌 +1 位作者 孙静 宫鑫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方法 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方法 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血管再闭塞或出血性转化(HT),分为再闭塞率组(41例),HT组(36例)和对照组(155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AI-1水平和PAI-1基因675位点多态性,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PAI-1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再闭塞组患者血清PA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T组患者血清PAI-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再闭塞组4G/4G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T组患者4G/4G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rt-PA治疗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或HT与血清PAI-1水平密切相关,而PAI-1基因675位点4G/4G是影响PAI-1水平重要因素,可能是导致患者对rt-PA溶栓治疗后出现治疗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血管再闭塞 出血转化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经动脉给药在急性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血管再闭塞预防作用
11
作者 于甜甜 齐向征 孔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1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中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经动脉给药在急性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血管再闭塞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7月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80例急性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中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经动脉给药在急性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血管再闭塞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7月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80例急性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机械取栓过程中出现血栓负荷量大而需进行动脉内药物注射治疗,根据机械取栓术中动脉内药物注射情况分为A组(n=43)和B组(n=37)。A组术中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B组术中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统计比较两组成功再通率、90天内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90天内病变残余狭窄率、90天内病死率;评价两组术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评价比较术前、术后7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在两组术前、术后7天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比较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统计比较术后1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成功再通率、90天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术后7天血清NTF、BDNF和VEGF水平均高于B组,而A组90天内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90天内病变残余狭窄率及术后7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天血清NTF、BDNF和VEGF水平均升高而两组术后7天的NIHSS评分则均降低(P<0.05)。两组90天内病死率以及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中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0.5 mg联合硝普钠0.2 mg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血管再闭塞,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恢复,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替罗非班 硝普钠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高危因素及与hs-CRP、APN、TLR4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杰斌 刘汉臣 张琦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790-793,79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高危因素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Toll样受体4(TLR4)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hs-CR... 目的探讨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高危因素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Toll样受体4(TLR4)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hs-CRP、APN、TLR4水平。根据溶栓治疗后血管是否发生再闭塞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管再通组和血管再闭塞组,评估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患者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24.00%。血管再闭塞组溶栓时间窗、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清hs-CRP、APN、TLR4水平显著高于血管再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溶栓时间窗、入院时NIHSS评分、D-二聚体是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s-CRP、APN、TLR4预测血管再闭塞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74、0.790,当截断值为6.05 mg/L、6.69μg/mL、4.19 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hs-CRP、APN、TLR4等血清学指标可一定程度评估血管再闭塞风险,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血管再闭塞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联素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预防小卒中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瑞 屈征 +4 位作者 张明睿 孙原 杨斌 王翠兰 石秋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预防小卒中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成功的小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溶栓后立即给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预防小卒中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成功的小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溶栓后立即给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两组均于溶栓后1 h给予降脂稳定斑块、开放侧支循环等常规治疗,监测发生再闭塞的时间,同时分别评价溶栓前、后及3个月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不良事件以症状性颅内出血表示。结果 (1)观察组溶栓后血管再闭塞7例,发生率10.9%;对照组溶栓后血管再闭塞22例,发生率34.4%,且两组发生再闭塞时间主要集中于溶栓后24 h内;(2)观察组3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及远期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卒中静脉溶栓成功后给予替罗非班能降低早期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卒中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血管再闭塞 预防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友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3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22例,未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3个月内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79.17%比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P<0.05);两组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钙 血管再闭塞 阿替普酶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血管再闭塞与血液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登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尿激酶 血栓溶解 血管再闭塞 凝血 纤溶活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裴佳佳 莫丹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465-1466,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3 d后的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3 d后的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20例,发生率为24.39%。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长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与合并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长等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以减少溶栓治疗后再闭塞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管再闭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裕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0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急诊rt-PA溶栓治疗的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血管再闭塞情况分为再闭塞组(48例)与无再闭塞组(77例)。...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急诊rt-PA溶栓治疗的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血管再闭塞情况分为再闭塞组(48例)与无再闭塞组(77例)。给予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注射治疗,对比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再闭塞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68±3.25)分、收缩压(163.52±20.78)mm Hg(1 mm Hg=0.133 kPa)、血糖(7.68±2.12)mmol/L、发病至溶栓时间(192.21±43.21)min、糖尿病史率54.2%均高于无再闭塞组的(10.62±2.34)分、(145.62±22.58)mm Hg、(6.19±2.01)mmol/L、(146.52±32.78)min、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糖尿病、发病至溶栓时间为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糖尿病、溶栓时间窗等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做好自身防范,尽早进行溶栓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预防血管再闭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诊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 血管再闭塞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依诺肝素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血管再闭塞临床研究
18
作者 张勇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5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在溶栓后12h应用依诺肝素,按照1mg/kg体重腹壁皮下注射q12h,连用7d,对照组不用依诺肝素,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在溶栓后12h应用依诺肝素,按照1mg/kg体重腹壁皮下注射q12h,连用7d,对照组不用依诺肝素,分别检测患者用药前、溶栓治疗后、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两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1个月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凝血功能测定两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诺肝素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 防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血管再闭塞 临床研究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19
作者 杜娟 周晓雨 +2 位作者 张淼 张雪玲 蓝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为观察组(服用)和对照组(未服用),各67例。比较治疗1周后的血管再通情况,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神经损伤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CVR)、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再闭塞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管再闭和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因子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FMA评分、Qmean、Vmean、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VR、TXB2、CD62P比对照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其血管再闭的发生(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成斌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洛阳伊洛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机械取栓治疗,按照治疗结果分为发生血管再闭塞组和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洛阳伊洛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机械取栓治疗,按照治疗结果分为发生血管再闭塞组和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血管再闭塞26例(纳入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未发生血管再闭塞70例(纳入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27.08%(26/96)。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性别、发作至取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责任动脉狭窄、取栓次数与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至取栓时间、NIHSS评分≥13分、责任动脉狭窄、取栓次数>3次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与发作至取栓时间、NIHSS评分、责任动脉狭窄及取栓次数有关,临床使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注意以上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血管再闭塞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