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两种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越市 武洋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67-870,共4页
目的比较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Pringle阻断法与Glisson鞘外阻断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优化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8例行腹腔镜巨... 目的比较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Pringle阻断法与Glisson鞘外阻断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优化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8例行腹腔镜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将其中50例行Pringle阻断法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将其余58例行Glisson鞘外阻断法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统计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入肝血流阻断前(T_(0))、血流阻断后15 min(T_(1))、术毕时(T_(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前及术后d3、d7时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T_(2)时HR、MAP均较T_(0)时提高,但B组T_(1)、T_(2)时HR、MAP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d3、d7,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ringle阻断法比较,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行Glisson鞘外阻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切除 Pringle阻断法 Glisson鞘外阻断法 肝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2
作者 王晓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5-0198,共4页
研究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 研究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优质性的护理措施,可提升其护理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血管切除 围手期护理 阶段性护理模式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对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军 朱文超 蒋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125-127,140,共4页
目的研究自体血回输对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 目的研究自体血回输对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术中输注异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总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等康复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指标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T4-T7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总失血量和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显著缩短(P<0.05),但是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技术能够安全地应用于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同时显著缩短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此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技 腹腔镜肝血管切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胰腺十二指肠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术治疗胰头癌3例报告
4
作者 戈小虎 龚旭晨 +1 位作者 李雪松 熊炜 《新疆医学》 2001年第4期310-311,共2页
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对3例胰腺肿瘤侵犯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患者行肿瘤切除、血管重建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65岁。以“全身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经CT诊断为胰头癌。于2000年2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头肿块... 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对3例胰腺肿瘤侵犯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患者行肿瘤切除、血管重建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65岁。以“全身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经CT诊断为胰头癌。于2000年2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头肿块向后方侵及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用辛氏钳阻断下腔静脉,切除肿瘤、胰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胰腺十二指肠 联合血管切除术 重建
下载PDF
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血管切除术治疗胰腺癌 被引量:2
5
作者 时建 陈强谱 J Gastrointest Surg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年第6期65-71,共7页
目前胰腺癌的有效治疗策略是彻底地手术切除联合辅助化疗或放疗。随机临床试验报道单纯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8个月,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22个月。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生存效益较单纯手术组更明显,中位生存期... 目前胰腺癌的有效治疗策略是彻底地手术切除联合辅助化疗或放疗。随机临床试验报道单纯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8个月,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22个月。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生存效益较单纯手术组更明显,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9个月。虽然这些治疗方案在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治疗 联合血管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 胰腺癌 中位生存期 临床试验报道 切除 单纯手
原文传递
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闫军 李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6例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分析同类特征条件下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再将单...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6例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分析同类特征条件下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得出与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28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77例(26.9%);年龄<60岁与年龄≥60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1.5%和34.2%(P<0.05),肝切除比例<35%与肝切除比例≥35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2.1%和37.9%(P<0.05),肝血管瘤位于肝左叶与位于右叶或左右叶均有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8.6%、29.1%和39.3%(P<0.05),病灶直径<10 cm与病灶直径>10 cm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1.9%和43.3%(P<0.05),无慢性病史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3.6%和39.3%(P<0.05),术前ALT水平<40U/L与术前ALT水平≥40U/L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4.4%和33.3%(P<0.05),出血量<300 ml与出血量≥300 ml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2.1%和41.1%(P<0.05),无输血与输血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4.4%和38.5%(P<0.05),术后无并发症与术后有并发症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2.4%和55.0%(P<0.05);将单因素处理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切除比例、病灶直径、慢性病史、出血量、输血和术后并发症为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可能发生术后感染,需要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特别予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切除 腹腔镜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关碧 李玉英 +3 位作者 敖永琼 代义春 侯艳玲 冯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纳入DVT组,术后未发生DV...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纳入DVT组,术后未发生DVT的165例患者纳入非DVT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5kg/m2患者占比、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病灶位置、手术时间、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白细胞计数、有肝切除史患者占比、肝切除量、术后第3天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术后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住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 ≥ 25 kg/m2患者占比、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手术时间、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肝切除量、术后第3天D-D水平、住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差异(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 14.39 min、术中失血量≥ 1000 ml、肝切除量≥ 35%、术后第3天D-D水平≥ 0.5 μg/ml、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 231.42 U/L均为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出现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结论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 14.39 min、术中失血量≥ 1000 ml、肝切除量≥ 35%、术后第3天D-D水平≥ 0.5 μg/ml、术后第7天血清ALT水平>231.42 U/L的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DVT的风险相对较高,重视上述情况并及时予以低分子肝素等预防措施对降低DVT发生风险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血管切除 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和军 李庆东 冉崇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25,共1页
1991年Reich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肝切除术,之后,随着腹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肝脏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肝血管瘤的特殊解剖,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至今报道较少。我科2002年8月到2007年6月完成了9例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1991年Reich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肝切除术,之后,随着腹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肝脏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肝血管瘤的特殊解剖,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至今报道较少。我科2002年8月到2007年6月完成了9例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 血管切除 腹腔镜外科 肝脏外科 血管
下载PDF
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艳赏 李丽 马艳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4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0例子宫切除术的非绝经期妇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0例子宫切除术的非绝经期妇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激素(E2)水平变化,并行阴道B型超声监测卵巢相关指标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评估手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血供的影响。结果术前2组FSH、LH和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前后FSH、LH和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6个月FSH水平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OV、PSV、EDV和RI、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OV、PSV、EDV和PI、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OV、PSV、EDV和PI、RI值均优于手术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不损伤卵巢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子宫血管的次全子宫切除 性激素 卵巢
下载PDF
腹部外加压治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腹腔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军辉 曹罡 +3 位作者 张焱 张莉 杨荔 杨文彬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61-763,766,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腹带全腹外加压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术后近期腹腔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出现... 目的观察自制腹带全腹外加压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术后近期腹腔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出现腹腔出血,并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19例,应用腹部外加压治疗,观察加压治疗后2、4、8、12 h患者生命体征、休克指数、膀胱测压、输血量、腹腔引流量和颜色、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腹部外加压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后止血成功,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休克指数、输血量及腹腔引流量逐渐下降;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逐渐上升,腹腔压力维持在20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右,与加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腹部外加压治疗后4 h引流量仍持续增加,中转开腹进行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无术后死亡患者。结论腹部外加压通过增加腹腔压力,使腹腔压力大于毛细血管压力,暂时控制出血,可以使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腹腔出血患者度过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期,通过自身凝血功能的恢复,发挥内源性控制出血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止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腹腔出血 腹部外加压
下载PDF
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血清MMP-1、TIMP-1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建春 陈坚 刘绪舜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硬化病程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例HBsAg(+)、HBV-DNA(-)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14例,Child-Pugh B级6例。分别...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硬化病程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例HBsAg(+)、HBV-DNA(-)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14例,Child-Pugh B级6例。分别于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N端肽(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结果(1)血清TIMP-1及肝纤4项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MMP-1较术前缓慢升高( p〈0.05)。(2)TIMP-1与肝纤四项指标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 r=0.458∽0.783,p 〈0.01/0.05),MMP-1与肝纤4项指标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r =-0.545∽-0.873,p〈0.01/0.05)。结论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可使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TIMP-1含量下降、MMP-1含量缓慢升高,有利于减缓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贲周血管离断 肝硬化 MMP-1 TIMP-1
下载PDF
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新梅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857-858,共2页
目的观察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35~45岁以下非绝经期妇女因妇科良性疾病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子宫血... 目的观察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35~45岁以下非绝经期妇女因妇科良性疾病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组(研究组)及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抽血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变化,测骨密度的变化,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临床随访。结果研究组手术前后性FSH、LH、E2、TC、TG、HDL和LD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明显增高,E2降低(P<0.05),LH无明显变化(P>0.05),血脂明显升高,围绝经期症状出现早。结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了卵巢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功能及盆底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切除 性激素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公金 张秋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7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8例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8例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门静脉断流前测压(34.6±6.2)cmH2O;门静脉断流后测压(28.6±4.7)cmH2O,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全部停止,手术止血率达100%;发生并发症6例(15.79%),随访2年,发再出血4例,再出血率10.52%。结论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断离门奇静脉间侧支循环,具有止血效果显著,手术简单、创伤小,便于基础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 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手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后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晖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8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后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9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直接行常规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观察组在选择性动脉栓塞后行鼻内镜下鼻咽纤维...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后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9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直接行常规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观察组在选择性动脉栓塞后行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后行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可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鼻内镜 鼻咽纤维血管切除
下载PDF
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麻醉管理一例
15
作者 李强 严俊 +1 位作者 张富军 于布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3-754,I0008,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体重51kg。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进行性增大,病情加重3个月余,无法平卧且直立时胸闷、气促。患者在外院进行的CT检查提示腹腔巨大肿块,拟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血管切除 麻醉管理 海绵状 进行性增大 临床资料 CT检查 治疗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丽萍 刘战丛 史永涛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5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25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可能导致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进...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25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可能导致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术前门静脉压力、合并有糖尿病有密切关系,与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血小板升高关系不密切。结论肝脏功能损害严重,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合并糖尿病是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门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宏平 毛志福 +2 位作者 程邦昌 王土生 吴小建 《华中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291-29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全肺切除术在提高肺癌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 2 0 0 2年 5 5例接受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 2例 ,死亡率 3.6 % ;术后发生并发症 5...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全肺切除术在提高肺癌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 2 0 0 2年 5 5例接受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 2例 ,死亡率 3.6 % ;术后发生并发症 5例 ,发生率 9.1%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8%、32 .7%、2 4 .6 %。结论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安全性高 ,可提高肺癌切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 中央型肺癌 治疗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琳 潘吉勇 金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给予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M(Ig M)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4.3±44.2)min、(298.2±28.5)ml、(2.1±0.8)d、(2.2±1.1)d、(4.1±1.3)d、(8.9±2.8)d,对照组分别为(214.3±51.9)min、(423.6±32.9)ml、(3.8±1.4)d、(4.0±1.3)d、(7.4±2.9)d、(14.5±4.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Ig M、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的Ig M、CRP水平分别为(1.41±0.18)g/L、(20.78±13.45)mg/L,对照组分别为(0.85±0.09)g/L、(46.56±25.65)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腹腔镜 开腹手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金柱 蔡卫华 胡进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09-1710,共2页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有其自身的缺点,本研究分析了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及同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有其自身的缺点,本研究分析了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及同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2例,男109例,女33例,年龄均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大网膜 方式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186例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凤恩 谢斌辉 +1 位作者 王小农 何晓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疗效及预防其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18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 目的:探讨提高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疗效及预防其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18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和Hassab术。其中死亡6例(3.2%),死于消化道大出血3例、腹腔内出血2例、肝衰竭1例,其余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共有42例(23.3%)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胸腔积液7例、大量腹水7例、消化道出血6例、腹腔内出血5例、膈下积液4例、肝昏迷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肺部感染2例、肝肾综合征2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感染l例。均予相应治疗治愈。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并发症者中年龄大、肝功能差、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大于35cmH2O的患者居多。随访12~36个月,出现再出血5例(2.7%),均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患者情况稳定。结论: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确切,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年龄大、肝功能差、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大于35cmH2O的患者应慎行之,术者应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并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化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门静脉高压 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胸腔积液 腹水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