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融合技术的心血管功能评估中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逸 殷兆芳 梁夫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4,共8页
识别影响患者个体化心血管功能评估(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的融合技术)精度的关键因子,并量化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为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并结合子集选择方法,识别与血流动力学计算和主要模型参数... 识别影响患者个体化心血管功能评估(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的融合技术)精度的关键因子,并量化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为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并结合子集选择方法,识别与血流动力学计算和主要模型参数(与心血管功能的评估目标对应)评估相关的次主要模型参数。利用虚拟临床数据开展数值实验,分析临床数据测量误差(误差区间5%)和次主要参数变动(变动率30%)对主要模型参数评估结果的影响。临床数据的测量误差引起评估结果的显著变化(最大变化率达到16.6%),相对地,次主要参数变动造成的评估误差较小(在10%以内)。临床数据的精确采集是确保评估结果可靠的关键环节;次主要参数虽然在患者间存在实际的个体差异性,但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功能评估 循环系统模型 敏感度分析 子集选择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社区人群数据分析探讨血管功能评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可行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云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在社区进行血管功能评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具体可行性。方法 440例高血压建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0例。观察组定期接受血管功能评估,以此为动态观察依据开展高血压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在社区进行血管功能评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具体可行性。方法 440例高血压建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0例。观察组定期接受血管功能评估,以此为动态观察依据开展高血压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血压控制率及健康生活方式、自我管理等技能掌握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血压控制率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规律运动,嗜盐饮食,吸烟,饮酒,心理紧张、抑郁或焦虑,规范合理服用降压药物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规律运动,嗜盐饮食,吸烟,饮酒,心理紧张、抑郁或焦虑,规范合理服用降压药物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更优化社区高血压管理,基于血管功能评估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切实可行,将有效控制人群高血压的病情进展,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实现个体化降压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功能评估 社区 高血压管理 血管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一项关于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学龄前儿童血管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Ghazi L Dudenbostel T +10 位作者 Xing D Ejem D Turner-Henson A Joiner CI Affuso O Azuero A Oparil S Calhoun DA Rice M Hage FG 曲浥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4,共2页
Ghazi L, Dudenbostel T, Xing D, Ejem D, Turner-Henson A, Joiner CI, Affuso O, Azuero A, Oparil S, Calhoun DA, Rice M, Hage FG. Assessment of vascular function in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preschool children: a pilot... Ghazi L, Dudenbostel T, Xing D, Ejem D, Turner-Henson A, Joiner CI, Affuso O, Azuero A, Oparil S, Calhoun DA, Rice M, Hage FG. Assessment of vascular function in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preschool children: a pilot study. J Am Soc Hypertens ,2016 : 1-9. 全球高血压患者〉10亿例,每年造成710万人死亡。在美国,〉8000万例成人及200万~300万例儿童患高血压。按当前趋势预计到2030年,美国高血压成年患者将增加2700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童年时期即出现并持续至成人后。因此,对日后可能出现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儿童,在早期予以干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血管功能评估 社会经济地位 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成年患者 高危因素 LOW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微血管功能无创评估的系统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宁 李桂香 +3 位作者 王君 唐元梁 杨军政 吴新社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7期36-39,共4页
目的为解决微循环功能障碍威胁人类健康却难以诊断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有效的微血管无创评估系统。方法系统由STM32主控板、加热片、TMP117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上位机通信模块组成,加热片对人体手指皮肤进行热刺激,传感器采集热刺激前... 目的为解决微循环功能障碍威胁人类健康却难以诊断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有效的微血管无创评估系统。方法系统由STM32主控板、加热片、TMP117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上位机通信模块组成,加热片对人体手指皮肤进行热刺激,传感器采集热刺激前后的温度信号,并传送给上位机的时频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提取出内皮调节、神经调节和肌源调节等子频段的信号,进一步评估人体的微血管调节功能。结果使用该系统对受试者进行试验,健康人员的评估分数在60分及以上,微血管功能风险的人员的评估分数在60分以下,健康状态越好,得分越高。结论该系统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对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功能无创评估系统 微循环功能障碍 皮肤温度信号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牵 张锦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7期3444-3450,共7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和(或)功能的一类疾病,其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CMD可广泛存在于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人群中,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近年来循...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和(或)功能的一类疾病,其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CMD可广泛存在于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人群中,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近年来循证医学和介入性心脏病学迅速发展,使得CMD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心肌缺血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和功能障碍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中CMD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虽然目前一些现有的抗心绞痛药物可能对治疗有帮助,但CMD的精准治疗仍是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血管功能评估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022年度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沈迎 王伟民 +2 位作者 张奇 周玉杰 沈卫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近年来,我国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规范化管理取得了很大进步。胸痛中心建设无疑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救治模式。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危险分层是合理应用介入策略和改善临床预后的... 近年来,我国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规范化管理取得了很大进步。胸痛中心建设无疑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救治模式。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危险分层是合理应用介入策略和改善临床预后的前提。PCI已广泛用于高危患者(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或内科合并症等)和各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严重钙化等)的治疗,并可达到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同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内影像和功能学评估的应用,使更多的冠状动脉病变获得更精准的介入治疗。介入操作技能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开展,以及术后抗血小板的正确使用,显著提高了特殊复杂病变PCI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本文对2022年PCI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指南/专家共识 血管内影像/功能评估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Transcranial Doppler evaluation function to vessel function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patients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小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660-2661,共2页
关键词 红颅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 糖尿病 血管功能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