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征 夏德林 +3 位作者 贾娟 肖鸣 吴双江 付光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88-2390,共3页
目的总结评价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14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同期行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移植血管化髂骨复合组... 目的总结评价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14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同期行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移植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下颌骨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组织量丰富,供区隐蔽并可直接缝合,是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髂骨复合组织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种植体周软组织病理学特点
2
作者 董佳芸 李雪芬 +2 位作者 路瑞芳 胡文杰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分析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区域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特点,以及游离龈移植术后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患者20例,其中5例作为健康对照,全身及牙... 目的:分析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区域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特点,以及游离龈移植术后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患者20例,其中5例作为健康对照,全身及牙周健康,行牙冠延长术,收集牙冠延长术中切除的部分健康天然角化龈;15例在颌骨重建区域行游离龈移植术,有10例为腓骨瓣重建,5例为髂骨瓣重建,均在术前采集嵴顶软组织,其中5例患者(3例为腓骨瓣重建,2例为髂骨瓣重建)在术后8周时再次采集种植体周软组织。所有软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特点,测量上皮钉突处基底层底端至颗粒层顶端的厚度及角化层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天然角化龈相比,颌骨重建患者种植体周黏膜缺乏正常复层鳞状上皮的组织结构,上皮钉突处基底层底端至颗粒层顶端的厚度及角化层厚度更小[0.36(0.35,0.47)mm vs.0.27(0.20,0.30)mm,P<0.05;26.37(24.12,31.53)μm vs.16.49(14.90,23.37)μm,P<0.05]。游离龈移植术后,上皮钉突处基底层底端至颗粒层顶端的厚度较治疗前呈现增加的趋势[0.38(0.25,0.39)mm vs.0.19(0.16,0.25)mm,P=0.059],角化层厚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7(27.16,29.14)μm vs.16.42(14.16,22.35)μm,P<0.05],形成了与健康天然角化龈类似的上皮结构;IL-1、IL-6、TNF-α的阳性细胞个数较术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0(9.16,18.00)vs.0.67(0.17,8.93),P<0.05;21.89(15.00,28.12)vs.13.00(8.50,14.14),P<0.05;2.83(1.68,5.00)vs.0.22(0.04,0.63),P<0.05];术后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0.17,0.21)vs.0.15(0.14,0.17),P<0.05;0.36(0.33,0.37)vs.0.28(0.26,0.33),P<0.05;0.30(0.28,0.42)vs.0.23(0.22,0.29),P<0.05],且与健康天然角化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缺失或不足的患者,通过游离龈移植行角化黏膜增量有利于改善种植体周黏膜的组织结构,维护种植体周黏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重建 血管 组织 游离龈移植术
下载PDF
1例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组织瓣移植联合二期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
3
作者 赵琳莎 李赞 +1 位作者 周波 冯嘉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100-103,共4页
总结1例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组织瓣移植联合二期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经验。当患者皮瓣出现血管危象时,在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观察频次、调整皮瓣观察方法来识别血管危象,通过缩短皮瓣... 总结1例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组织瓣移植联合二期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经验。当患者皮瓣出现血管危象时,在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观察频次、调整皮瓣观察方法来识别血管危象,通过缩短皮瓣缺血时间、保证皮瓣血流灌注、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等护理措施促进皮瓣存活。皮瓣血供稳定后,从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术后3 d患者患肢水肿消退,术后10 d顺利出院,术后8个月患肢周径较术前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血管淋巴结组织移植 护理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颜面复合软组织瓣移植及组织瓣再血管化的研究
4
作者 林李嵩 黄立 +3 位作者 连晓妹 郭海啸 王铁生 倪成亮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36-541,共6页
目的:建立兔同种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的动物模型,研究移植术后同种异体组织瓣的再血管化进程。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兔和青紫蓝兔进行头颈部(主要是血管系统)解剖研究,并通过半侧颜面组织瓣的设计和移植,明确血管蒂所能营养组织块的最大范... 目的:建立兔同种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的动物模型,研究移植术后同种异体组织瓣的再血管化进程。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兔和青紫蓝兔进行头颈部(主要是血管系统)解剖研究,并通过半侧颜面组织瓣的设计和移植,明确血管蒂所能营养组织块的最大范围,寻求最合适可靠的血管蒂,以最合适的血管蒂进行复合组织瓣移植。研究移植术后组织瓣的再血管化进程。结果:①兔头颈部的血管分支、走向与人相似,但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之间有丰富的交通吻合,结扎兔单侧颈总动脉,未引起偏瘫或死亡。②进行兔半侧颜面组织瓣移植最合适的血管蒂是颈外静脉和颈总动脉。③移植皮瓣的血管密度逐渐增加,约在术后10d达峰值,28d时移植皮瓣与受区相互吻合成网。结论:应用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为血管蒂进行兔同种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可提高模型建立的成功率。移植后组织瓣与受区可达到良好的再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复合组织 动物模型 血管 血管密度
下载PDF
游离血管化复合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性缺损畸形整复中的应用: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江灿洋 施斌 +4 位作者 黄建平 江燕 朱小峰 黄立 林李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性缺损的显微重建特点及游离血管化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5—2018年收治的11例外伤致口腔颌面部组织严重缺损患者,均为复合型组织缺损,累及多个解...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性缺损的显微重建特点及游离血管化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5—2018年收治的11例外伤致口腔颌面部组织严重缺损患者,均为复合型组织缺损,累及多个解剖区域(唇、颊、鼻、耳、颞部、颌骨等),陈旧性损伤患者尚伴有严重的瘢痕形成及组织移位。全部病例采用游离血管化组织瓣进行修复,其中前臂皮瓣4例,腓骨肌皮瓣3例,侧胸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3例。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术后随访1~13 a,游离血管化组织瓣存活率100%。未发生皮瓣危象等并发症,10例患者对修复后面部外形和功能表示满意。结论:头颈外伤性缺损具有特殊性,显微外科技术在外形修复和功能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局部邻近组织瓣无法完成修复的大型缺损中。精准评估伤情及软、硬组织缺损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游离血管化组织瓣,是应用该技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游离血管组织 修复重建
下载PDF
血管化骨组织瓣在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何悦 代天国 +3 位作者 孙坚 张志愿 竺涵光 张陈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27-83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化骨组织瓣在治疗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 年1 月到 2015 年1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采用血管化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53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血管化骨组织瓣在治疗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 年1 月到 2015 年1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采用血管化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53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3 例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骨组织瓣修复中,血管化腓骨瓣应用48 例(90 .57 %),血管化髂骨瓣5 例(9.43 %)。术后5 例(10 .42 %)腓骨瓣出现并发症(4 例静脉栓塞,1 例动脉危象),经探查后 3 例皮瓣恢复正常,2 例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创面。而髂骨瓣 2 例(40 .00 %)出现术后并发症(1 例静脉栓塞,1 例动脉危象),最后植入髂骨因坏死被取出,局部清创缝合。皮瓣供区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8 (5~60 )个月,经过血管化骨组织瓣治疗后88 .57 % 患者骨坏死得到有效控制,85 .71 % 患者张口度在 2~3 指,85 .72 %的患者能进软食或半流质,80 .00 %的患者言语可识别度较好。另外,在随访时还发现,通过术中牵引钉或术后斜面导板等使用,髁状突保留与否与患者术后张口、面型等关系不大,但髁状突保留的患者颞下颌关节区不适感明显比髁状突去除者少。结论:血管化骨组织瓣应用于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修复,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术中操作精细及术后并发症控制良好,仍是目前手术治疗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最好的方法。血管化骨组织瓣首推血管化腓骨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血管组织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鲁开化 韩岩 +3 位作者 郭树忠 艾玉峰 马显杰 夏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0-944,共5页
目的回顾总结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的经历、发展过程与经验体会,以利今后进一步发展。方法对1987年7月~2007年3月收治的3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14种组织瓣修复全身各处外伤或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及器官再造。... 目的回顾总结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的经历、发展过程与经验体会,以利今后进一步发展。方法对1987年7月~2007年3月收治的3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14种组织瓣修复全身各处外伤或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及器官再造。结果术后20例患者于48h内出现血管危象,另6例部分皮瓣尖端坏死,经处理后复合组织瓣总成活率为94.8%。主要经验:①从学习与训练显微外科基本技术开始,首先重视成活率,争取小血管吻合技术过关,以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要经常练,经常做,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熟练状态;②要重视功能与外形的恢复;③重视微创技术,减少供区代价的前提下达到结构、功能与外形的完美恢复。结论游离复合组织瓣的应用对整形外科学科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有较广泛的适应证,可以挽救危重患者,减少伤残率,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修复效果。总结出的皮瓣供区的选择,受区条件不佳的对策,肌皮瓣与肌瓣的优缺点及应用选择,应用时机与感染创面处理与应用经验等,对提高临床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 复合组织 整形 修复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怀奇 叶金海 +2 位作者 丁旭 刘莉 武和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6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综... 目的观察和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6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综合措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根据不同组织瓣修复术,将其分成股前外侧皮瓣组、小腿内侧皮瓣组、前臂皮瓣组及游离腓骨瓣组,对比各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功能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患者体内组织瓣的存活率为95.31%(61/64),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无死亡发生等恶性事件,顺利出院。麻醉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平均动脉血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各组血管吻合时间、术后皮瓣危象率及术后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吐字发音和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口腔额面部肿瘤类型较多,病情复杂,合理适宜且有针对性的血管化组织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修复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口腔功能恢复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肿瘤 同期血管组织 根治 修复
下载PDF
以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红骨髓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桡骨缺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3 位作者 杜雅坤 孟宪勇 阴彦林 李化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9050-9054,共5页
背景:国外学者将红骨髓和生成因子复合即时植入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已经获得满意效果。由于不需体外培养过程,只要在抽取红骨髓后与支架生成因子复合并立即植入,被称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以带蒂筋膜瓣... 背景:国外学者将红骨髓和生成因子复合即时植入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已经获得满意效果。由于不需体外培养过程,只要在抽取红骨髓后与支架生成因子复合并立即植入,被称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以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红骨髓方法构造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并验证其优势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2/2009-02在河北北方学院及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四五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取自体红骨髓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混合成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造骨缺损模型,左侧为对照组,仅植入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物,右侧为带蒂筋膜瓣实验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使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充填骨缺损。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4,8,12,16周各取6只兔,进行X射线检查和吸光度比测量、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和交界区血管图像分析。结果:①X射线检查:16周,对照组骨缺损周边植入物初步形成骨干结构,骨皮质不连续,髓腔不通;实验组正常骨干结构形成,骨髓腔完全再通。②组织学观察:16周,对照组植入物内血管长入较少和发育较成熟的骨小梁,骨髓腔未通;实验组植入物已吸收降解,完全由新骨替代,成熟骨结构形成,骨髓腔再通。③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术后4,8,12,16周实验组的骨小梁的体积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④交界区血管图像分析:实验组各时间段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红骨髓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膜诱导骨再生和血管化双重作用,对修复大段骨缺损是可行的,在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提高成骨的质和量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动物模型 带蒂筋膜 膜诱导组织再生 自体红骨髓 骨形态发生蛋白 血管 组织工程 骨移植
下载PDF
带蒂筋膜瓣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成骨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耀一 杨新明 +4 位作者 胡振顺 孟宪勇 张瑛 阴彦林 张军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2674-2680,共7页
背景:目前关于带蒂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成骨是否以早期促血管化为核心的成骨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还缺少相关报道。目的:通过带蒂筋膜瓣在修复骨缺损各时间段中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组织学观察,论证带蒂筋膜瓣... 背景:目前关于带蒂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成骨是否以早期促血管化为核心的成骨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还缺少相关报道。目的:通过带蒂筋膜瓣在修复骨缺损各时间段中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组织学观察,论证带蒂筋膜瓣具有较好的促血管化作用及促成骨能力。方法:制作兔尺骨长段骨-骨膜完全缺损模型及带蒂筋膜瓣,随机分为单纯植入组、无蒂膜瓣包裹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膜瓣包裹组4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相应材料。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显示,在各时间点无论新生血管数量,还是新生骨小梁质与量,膜瓣包裹组均明显优其他3组。血管再生面积和新生骨小梁面积测定显示,第4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膜瓣包裹组明显多于单纯植入组、无蒂膜瓣包裹组(P<0.05);植入后第8,12,16周膜瓣包裹组骨修复区血管再生面积及对应的再生骨小梁面积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5)。提示带蒂筋膜瓣具有显著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作用,血管化增强有利于成骨作用,且可有效提高成骨质和量、缩短骨修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筋膜 组织工程骨 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缺损 组织
下载PDF
血管化髂骨肌瓣同期牙种植体修复下颌骨体部缺损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永杰 李思毅 +2 位作者 徐立群 吴轶群 张陈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 应用血管化髂骨肌瓣联合同期牙种植修复下颌骨体部缺损,以利尽早恢复下颌骨的外形及咀嚼功能。方法 对12例下颌骨体部肿瘤受侵患者行一侧下颌骨节断性切除,同期血管化髂骨肌瓣重建并植入牙种植体,总共32枚,术后义齿修复。结果... 目的 应用血管化髂骨肌瓣联合同期牙种植修复下颌骨体部缺损,以利尽早恢复下颌骨的外形及咀嚼功能。方法 对12例下颌骨体部肿瘤受侵患者行一侧下颌骨节断性切除,同期血管化髂骨肌瓣重建并植入牙种植体,总共32枚,术后义齿修复。结果 所有病例髂骨瓣移植均获成功,种植体与移植骨骨性结合,术后随访8-4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颌面形态佳,咀嚼咬合力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血管化髂骨肌瓣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是下颌骨体部缺损功能重建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髂骨 同期牙种植体 修复 下颌骨体部缺损
下载PDF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正武 黄海潞 何悦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各1例挽救成功、失败,其余8例组织瓣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成活率90%(9/10)。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肿瘤未见复发。所有病例的重建口腔颌面部外形良好,患者口腔功能几乎不受影响。结论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血管游离组织 显微外科 前臂皮 腓骨肌皮 股前外侧皮
下载PDF
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群 胡芳芳 +3 位作者 甘朝兵 陆钰 康林 吴海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探索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移植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30颗因外伤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即刻种植时采用腭侧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覆盖种植区,唇侧嵌插在半厚瓣下,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3... 目的:通过探索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移植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30颗因外伤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即刻种植时采用腭侧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覆盖种植区,唇侧嵌插在半厚瓣下,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30颗种植体即刻种植时,软组织创口均可达到无张力关闭。移植瓣成活率达96.67%。最终修复时,粉红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达12.20分。修复后半年近远中龈乳头、软组织外形及PES较修复完成时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年与半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能够无张力关闭种植创口,修复后粉红美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即刻种植 改良血管骨膜-结缔组织 粉红美学
下载PDF
筋膜包裹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比格犬骨缺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伟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陈永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6-1151,共6页
背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在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骨,但这与临床的实际仍有较大差距,骨组织工程技术能否修复大型哺乳动物大范围的骨缺损,以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内再血... 背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在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骨,但这与临床的实际仍有较大差距,骨组织工程技术能否修复大型哺乳动物大范围的骨缺损,以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内再血管化进程还不明确。目的:观察应用比格犬带血管蒂深筋膜瓣及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情况。方法:分离培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自然沉淀法进行组织构建,接种于聚己内酯材料上,与支架材料复合。在比格犬左足胫骨中段制作骨-骨膜缺损模型,植入以筋膜包裹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作为实验组;右足制作胫骨中段骨-骨膜缺损模型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另取2只犬制作骨-骨膜缺损模型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进行大体、X射线片、组织学、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骨模具上成骨细胞生长与血管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无新骨生成,无血管长入,最后缺损由纤维瘢痕组织填充;对照组8~16周骨缺损逐渐被骨样组织填充,可见较多的骨痂,骨痂向移植物长入,断端连接不完全,髓腔硬化。实验组成骨过程及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周骨痂量较多,术后8周支架材料已完全降解,术后12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可见大量松质骨形成,新骨髓腔较通畅,骨皮质连续较牢靠,所形成的血管在数量、孔径和发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组织工程骨有较强、较快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缺损的能力,而带蒂的筋膜瓣则通过促进其再血管化而使其这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生物支架材料 聚己内酯 筋膜 组织工程 血管
下载PDF
生物血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表达及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楚洪 应大君 +2 位作者 糜建红 孙建森 张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了解胰蛋白酶处理前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血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 patibilitycomplex,MHC)表达及去细胞后重新内皮化情况 ,为异种移植及猪血管用于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 ,取猪颈动脉 ,胰蛋白酶预处理猪血管前后 Wes... 为了解胰蛋白酶处理前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血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 patibilitycomplex,MHC)表达及去细胞后重新内皮化情况 ,为异种移植及猪血管用于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 ,取猪颈动脉 ,胰蛋白酶预处理猪血管前后 Western Blot法检测 MHC抗原表达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动力性生物反应器中 ,用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种植在去细胞血管基质材料表面 ,扫描电镜检测内皮化效果。结果表明 ,胰蛋白酶预处理血管后 ,未见 MHC抗原表达 ,扫描电镜可见血管腔内皮细胞形态正常 ,沿血管长轴分布 ,提示经胰蛋白酶预处理的猪血管 MHC抗原大大降低 ,人内皮细胞能成功内皮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血管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 抗原表达 内皮 胰蛋白酶 MHC 手术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胫骨缺损
16
作者 高翔 李加坤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带血供的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在治疗胫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取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髂骨复合组织瓣 3 2块 ,全部携带皮岛。胫骨切开复位三维单边外固定架固定。骨缺损处开槽髂骨嵌入植骨 ,血管蒂血管与受区血管... 目的 :探讨带血供的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在治疗胫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取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髂骨复合组织瓣 3 2块 ,全部携带皮岛。胫骨切开复位三维单边外固定架固定。骨缺损处开槽髂骨嵌入植骨 ,血管蒂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 ,恢复复合组织瓣血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 3个月~ 1年半 ,平均 7个月。髂骨移植骨性愈合时间 3~ 5个月。其中 1例髂骨移植坏死感染 ,1例愈合后发生再骨折。其余复合组织瓣移植均成活 ,下肢负重功能恢复 ,步态正常。结论 :本术式复合组织瓣切取较易 ,血运丰富 ,使传统植骨的漫长爬行替代过程转变为活骨对活骨的骨折愈合过程 ,从而明显缩短疗程 ,提高治愈率 ,并可同期改善骨缺损处软组织环境及修复创面 ,为肢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 复合组织 移植 胫骨
下载PDF
胫后血管蒂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昊 叶澄宇 余国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胫后血管为蒂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  1992年 9月~ 1999年 5月应用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 12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并骨和软组织缺损 7例 ,慢性溃疡并骨髓炎 2例 ,恶性黑色素... 目的 探讨以胫后血管为蒂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  1992年 9月~ 1999年 5月应用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 12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并骨和软组织缺损 7例 ,慢性溃疡并骨髓炎 2例 ,恶性黑色素瘤 2例 ,骨肿瘤切除术后骨和软组织缺损 1例。缺损范围 2 .5 cm× 5 .0 cm~4.5 cm× 11.0 cm。游离移植 5例 ,桥式转移 3例 ,逆行移位 4例 ,其中骨膜肌皮瓣加自体松质骨或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 8例 ,肌皮瓣 4例。皮瓣最大 12 cm× 2 5 cm,最小 6 cm× 8cm。结果  10例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 期愈合 ;2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 ,经切除坏死痂皮后换药 ,创面 期愈合。10例创面修复后 16周 X线片示骨愈合。术后经 6~18个月随访 ,除 1例术后 2个月死于肿瘤转移外 ,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血供充分 ,血管口径粗 ,蒂长 ,皮瓣切取面积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 胫后动脉 创面修复 组织缺损 骨缺损 胫后血管
下载PDF
髂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一侧上颌骨缺损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炳飞 徐明耀 +1 位作者 胡黎萍 杜晓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应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 (FIOMF)即时修复一侧上颌骨切除后缺损。方法  1FIOMF的制备 ,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 ,切取相应大小的骨肌瓣 ,注意保护血管蒂 ;2上颌骨切除按常规方法进行 ,但由于血管蒂偏短 ,故切口选择下颌下缘为好 ,将... 目的 应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 (FIOMF)即时修复一侧上颌骨切除后缺损。方法  1FIOMF的制备 ,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 ,切取相应大小的骨肌瓣 ,注意保护血管蒂 ;2上颌骨切除按常规方法进行 ,但由于血管蒂偏短 ,故切口选择下颌下缘为好 ,将下唇中线拉开暴露上颌骨 ;3受区血管主要用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或颈外静脉 ,如蒂长不够 ,可用静脉移植来解决 ;4FIOMF切取后即行修剪、固定、吻合血管 ;5腭部创面封闭可用对侧腭粘骨膜瓣 ,如缺损过大过中线 ,可用 FIOMF带皮肤封闭。早期观察指标 :1颧面部形态基本恢复 ;2无口鼻腔漏 ;3语音清晰 ;4托牙修复效果好。结果 共修复 6例 ,经 3~ 36月的随访 ,5例达到上述的观察指标 ,1例手术后因骨块坏死而失败。结论 由于 FIOMF修复一侧上颌骨缺损具有重建颧面部外形丰满 ,提供有力骨支撑 ,托牙修复效果好 ,可以进行种植体修复等优点 ,所以初步认为 :FIOMF是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缺损修复 髂骨 复合组织
下载PDF
血管化腓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吉辰 张斌 +4 位作者 胡腾龙 张冰 刘志国 陈东 王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修复各型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骨瓣存活成功率100%;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摄片示移植骨无吸收,骨段愈合良好。面部... 目的:探讨血管化腓骨修复各型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骨瓣存活成功率100%;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摄片示移植骨无吸收,骨段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均达到满意或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可塑性强,特别是对全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自体骨组织瓣不可比拟的优点,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血管 游离腓骨 组织 游离移植 患者 修复 可塑性 存活 行走
下载PDF
改良髂骨骨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掌背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萍萍 潘朝晖 +3 位作者 赵玉祥 薛山 李洪飞 李建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总结游离改良的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重建掌背骨与软组织缺损体会。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应用骨皮瓣修复掌背复合组织缺损7例,平均年龄42.9岁。伤肢均为右手.合并不同程度伸肌腱损伤2例:合并腕骨骨折、脱位2例;... 目的总结游离改良的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重建掌背骨与软组织缺损体会。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应用骨皮瓣修复掌背复合组织缺损7例,平均年龄42.9岁。伤肢均为右手.合并不同程度伸肌腱损伤2例:合并腕骨骨折、脱位2例;掌指关节损伤3例;指骨骨折3例。受伤至再手术时间平均为18.6d。术后7d开始功能练习。定期复查,了解植骨愈合、关节活动度、握力大小、皮瓣感觉恢复及供区副损伤,完成患肢手臂肩残疾问卷表及供区可视疼痛评估表。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5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植骨远端2.3个月,近端2.7个月。随访12~24个月,腕关节平均掌屈38.6°,背伸42.9°,尺偏21.4°,桡偏22.9°。受累掌指关节平均活动度35.7°。患侧平均握力13.9kg。3例皮瓣平均静态两点辨别觉13.7mm,余皮瓣仅恢复深触觉。平均手臂肩残疾问卷评分12.1分。所有患者术后2周可行走,术后3个月轻微疼痛1例,术后1年供区瘢痕平软,无疼痛。结论游离改良的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可成功治疗掌背部骨与软组织缺损,供区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重建 血管骨移植 髂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