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反应参与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傲 邹明锐 +1 位作者 韩曰信 王玉玖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590-1593,共4页
主动脉夹层(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对其疾病进程中炎症指标变化的研究提示炎症与疾病临床转归的关系密切,且炎症反应最早出现在主动脉外膜及周围脂肪组织中。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通过促炎机制介导... 主动脉夹层(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对其疾病进程中炎症指标变化的研究提示炎症与疾病临床转归的关系密切,且炎症反应最早出现在主动脉外膜及周围脂肪组织中。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通过促炎机制介导动脉管壁炎症,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针对PVAT炎症的检测及干预对研究AD早期病理生理变化以及AD高危人群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炎症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探讨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强化与斑块易损特征之间的关系
2
作者 陈喜花 陈尧 +1 位作者 樊树峰 饶钦盼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强化与易损斑块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86例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颈动脉CTA并延迟扫描的患者。根据临床及影像表现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强化与易损斑块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86例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颈动脉CTA并延迟扫描的患者。根据临床及影像表现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2例和无症状组44例。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CTA特征(斑块类型、斑块表面形态、斑块厚度及斑块强化率)、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PFD)和PVAT强化率的差异性,以及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与PVAT强化率的相关性。结果斑块强化率和PVAT强化率呈正相关,其中两者在延迟扫描的相关性强于常规动脉期(r=0.328、0.284,P<0.05)。在有症状组内,延迟扫描时斑块强化率与PVAT强化率呈正相关(r=0.439,P<0.05)。有症状组的斑块厚度、常规动脉期斑块强化率、延迟扫描斑块强化率、常规动脉期PVAT强化率以及延迟扫描PVAT强化率高于无症状组(Z=-2.207、-2.410、-2.376、-2.773、-3.352,P<0.05)。两名观察者间的斑块特征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CTA延迟扫描可提高对斑块密度与PFD测量的准确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颈动脉CTA存在的不足;PVAT强化率与易损斑块强化率的相关性不仅对评估斑块易损性有重要提示意义,而且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延迟扫描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月 邢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729-1735,共7页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包围大部分脉管系统,可以调节血管稳态并且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血管壁及其PVAT之间存在双向信号通路,这在心血管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血管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斑块破裂中其...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包围大部分脉管系统,可以调节血管稳态并且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血管壁及其PVAT之间存在双向信号通路,这在心血管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血管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斑块破裂中其主要作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通过分析冠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密度的变化随之提出一种可以检测冠状动脉炎症的生物标记物——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还与不良纤维化和血管重构有关,通过分析PCAT细微的组织结构变化提出了放射组学特征,其有望最大化CCTA的诊断和预后效果。在本综述中,我们首先阐述了脂肪组织、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随后我们描述了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作用,介绍了基于CCTA的影像学成像用于心血管风险分层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影像组学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培良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5期1912-1914,共3页
血管外膜所存在的血管附近脂肪细胞被临床上视为内分泌细胞,不但能对炎症刺激产生反应,还能和交感神经系统、相邻血管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脂肪细胞因子与其他信号介质的释放,保持血管的稳态。血管周围脂肪细胞有显著的特异性,在饮食... 血管外膜所存在的血管附近脂肪细胞被临床上视为内分泌细胞,不但能对炎症刺激产生反应,还能和交感神经系统、相邻血管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脂肪细胞因子与其他信号介质的释放,保持血管的稳态。血管周围脂肪细胞有显著的特异性,在饮食等因素导致的肥胖作用下,容易出现功能性障碍,加快血管炎性、血管收缩、平滑肌稀薄增殖等功能反应,且参与血管疾病的形成与发展。临床上对于血管周围脂肪细胞改善血管功能作用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关于引发血管疾病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文章将探索血管周围脂肪细胞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希望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 血管疾病 综述分析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杰 侯国存 +1 位作者 冯国徵 姜林森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 探究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体积及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对血管重塑的调节作用。方法 纳入2022年5月—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 目的 探究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体积及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对血管重塑的调节作用。方法 纳入2022年5月—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包头市中心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AVF患者90例,手术后第2天通过CT测量AVF周围径向距离等于血管直径(d)内的脂肪体积和FAI。通过多普勒超声评估患者手术后1年AVF通畅性,并根据《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分为内瘘成熟组和内瘘不良事件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VAT体积及FAI对AVF手术后1年内结局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内瘘成熟组(69例)相比,内瘘不良事件组(21例)患者PVAT体积较小(t=6.572,P=0.018)且FAI较高(t=-4.883,P=0.0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脂肪体积(OR=0.256,95%CI:0.087~0.752,P=0.013)及FAI(OR=1.064,95%CI:1.007~1.124,P=0.026)均为AVF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VAT是AVF通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脂肪体积为保护因素,FAI为危险因素。可通过手术后早期筛查,识别AVF不良事件高危患者,将其防治关口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动静脉内瘘 脂肪体积 脂肪衰减指数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血管周围脂肪密度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牛稳 邱晓晖 刘艺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评估颈动脉周围脂肪炎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联,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血管周围脂肪密度(PFD)反映脂肪组织的炎症情况。方法本研究筛选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均完成颈动脉CTA和颅脑弥... 目的评估颈动脉周围脂肪炎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联,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血管周围脂肪密度(PFD)反映脂肪组织的炎症情况。方法本研究筛选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均完成颈动脉CTA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DWI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梗死组(ACI组)和非急性梗死组(NACI组)。选取每位患者管腔狭窄最严重的颈动脉段进行分析,将感兴趣区域(ROI)分别放置在颈动脉狭窄侧和轴位同层面对侧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中,测量脂肪密度的均值和最大值。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ACI组和NACI组患者狭窄侧与对侧PFD之间的差异,再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给两组患者狭窄侧与对侧PFD之间差异,最后将狭窄颈动脉PFD的均值和最大值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CI组狭窄侧PFD的均值[(-57.87±8.11)vs.(-67.22±8.18),P<0.001]和最大值[(-46.53±6.33)vs.(-55.44±7.24),P<0.001]均高于NACI组。两组患者对侧PFD均值[(-78.82±7.88)vs.(-81.16±7.94),P=0.222]和最大值[(-71.32±6.91)vs.(-72.50±6.61),P=0.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CI组患者狭窄颈动脉侧PFD均值[(-57.87±8.11)vs.(-78.82±7.88),P<0.001]和最大值[(-46.53±6.33)vs.(-71.32±6.91),P<0.001]均高于对侧,NACI组患者狭窄颈动脉侧PFD均值[(-67.22±8.18)vs.(-81.16±7.94),P<0.001]和最大值[(-55.44±7.24)vs.(-72.50±6.61),P<0.001]同样高于对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颈动脉PFD均值(OR=1.185,95%CI:1.048~1.340)和最大值(OR=1.195,95%CI:1.054~1.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PFD均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92,95%CI:0.678~0.879,P<0.001]与最大值(AUC=0.812,95%CI:0.701~0.896,P<0.001)对脑梗死发生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狭窄侧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较对侧增加,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症反应已延伸至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内,利用颈动脉CTA技术可以反映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炎症,为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管周围脂肪密度 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文娜 朱浩 王晓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5-731,共7页
在人体中,存在着一种围绕着除脑血管外的所有心血管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近年来,由于其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PVAT被视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内脏脂肪的新型脂肪组织,可通过旁分泌、内分泌具有促... 在人体中,存在着一种围绕着除脑血管外的所有心血管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近年来,由于其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PVAT被视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内脏脂肪的新型脂肪组织,可通过旁分泌、内分泌具有促进血管舒缩功能的脂肪因子,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及脂肪细胞表型转换等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双面性的影响,包括在生理状态下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及病理状态下促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不良作用。而通过对PVAT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与干预,有助于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力、增加具有可行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叙述PVAT与经典脂肪类型的区别,其生理、病理情况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 血管周围脂肪 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腹主动脉瘤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性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杜丰禾 刘暴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85-68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理条件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免疫细胞亚型紊乱、棕色脂肪“白色化”、氧化应激反应等病理改变可促进PVAT炎性反应。PVAT炎性反应可通过引起促炎及抑炎性脂肪因子分泌紊...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理条件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免疫细胞亚型紊乱、棕色脂肪“白色化”、氧化应激反应等病理改变可促进PVAT炎性反应。PVAT炎性反应可通过引起促炎及抑炎性脂肪因子分泌紊乱、抑制PVAT中细胞自噬、诱导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形成等机制,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动脉内膜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易损斑块形成等病理过程,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起病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血管疾病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对腹主动脉瘤进展作用的影像学评估
9
作者 吴亮霖 李方达 +3 位作者 崔立强 刘志丽 曾嵘 郑月宏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092-1097,1107,共7页
腹主动脉瘤(AAA)是以腹主动脉的渐进性扩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若诊断不及时,一旦破裂可产生严重后果。近年来,血管周围脂肪(PVAT)对AAA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超声、计算机断层扫... 腹主动脉瘤(AAA)是以腹主动脉的渐进性扩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若诊断不及时,一旦破裂可产生严重后果。近年来,血管周围脂肪(PVAT)对AAA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是评估AAA进展的主要影像学手段,通过测量瘤体最大直径,对动脉瘤破裂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但仍存在其他特殊情况。采用影像学方法对PVAT进行可视化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AAA的进展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可作为AAA进展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 腹主动脉瘤 影像学
下载PDF
“脾气散精”环节调控血管周围脂肪细胞分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洋 刘悦 +4 位作者 孔德昭 张哲 刘光辉 张帆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4-76,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显著。该文以《内经》"脾气散精"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治...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显著。该文以《内经》"脾气散精"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为启示,将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的研究重心前移,探讨"脾不散精"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理变化的影响机制及"脾气散精"调控血管周围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认为"脾气散精"调控膏脂的转运过程,"脾不散精",加重脂肪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管周围脂肪细胞过度分化是引起脂肪沉积的重要环节,miR27-PPARγ轴调控血管周围脂肪细胞分化,提出了"脾不散精",膏脂转运障碍,痰浊内生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形成的关键病机,为中医"从脾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依据,对丰富中医脾脏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进展及其他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散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周围脂肪细胞分化 从脾论治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体积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其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娅 田刚 +2 位作者 卢群 冯建军 胡春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19-426,503,共9页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者血管周围脂肪(PVAT)体积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其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入选明确有腹型肥胖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病人35例,包括CAG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25例(腹型肥胖合并CHD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者血管周围脂肪(PVAT)体积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其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入选明确有腹型肥胖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病人35例,包括CAG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25例(腹型肥胖合并CHD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0例(单纯腹型肥胖组)。采用16层螺旋CT对35例入选者进行腹部CT容积扫描,测量血管周围脂肪体积,并测量受试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随着MS组分个数的增加,血管周围脂肪指数(PVATI)显著增加(P<0.05);②总体腹型肥胖患者中,PVATI与TC、Apo-B、hs-CRP有显著相关性(P<0.05);③腹型肥胖合并CHD组PVATI与Apo-B正相关,单纯腹型肥胖组PVATI与HDL-C负相关;④PVATI在冠心病患病及冠脉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未见统计学意义,但可发现随着PVATI值的升高,其有增加冠心病患病危险性及Gensini积分的趋势,并与MS组分在冠脉损伤中有协同作用,其共同增加冠脉损伤程度。结论结果提示PVAT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及参与炎症过程而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吉莹 刘唐威 +3 位作者 黄荣杰 林葆菁 莫剑梅 蒋智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两肾一夹型(左侧肾动脉狭窄,右侧肾保留,2k1c)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和肾性高血压组(RH),术前及术后12周末检...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两肾一夹型(左侧肾动脉狭窄,右侧肾保留,2k1c)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和肾性高血压组(RH),术前及术后12周末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心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脂肪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血管紧张素酶(ACE)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和受体2(AT2)蛋白表达。并检测PVAT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2k1c术后12周RH组大鼠胸主动脉发生血管重构,AngⅡ水平、AGT、ACE mRNA表达均高于SH组,AT1蛋白表达量和H2O2含量也高于SH组,而AT2蛋白量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相关,活性氧(ROS)可能参与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血管紧张素Ⅱ 过氧化氢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慧 白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4期640-643,共4页
肥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脂肪组织不仅可储存多余的能量,还具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围绕在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以往认为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是与血管伴行起支撑保护作用的结缔组织。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血管周围脂... 肥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脂肪组织不仅可储存多余的能量,还具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围绕在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以往认为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是与血管伴行起支撑保护作用的结缔组织。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同样,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现就近几年关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解剖、生理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脂肪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Ang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吉莹 刘唐威 +3 位作者 杨国勋 黄江南 宋梦莹 钱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MTT试验检测AngⅡ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检测AngⅡ处理后活性氧(ROS)、H2O2及HOCL水平;预先给予NADPH抑制剂apocynin...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MTT试验检测AngⅡ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检测AngⅡ处理后活性氧(ROS)、H2O2及HOCL水平;预先给予NADPH抑制剂apocynin、H2O2水解酶catalase、ERK1/2抑制剂PD98059分别作用于AngⅡ处理的细胞,观察其对细胞总蛋白、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检测H2O2及HOCL含量的变化。结果 AngⅡ(终浓度100 nmol/L)处理24 h后细胞与未予AngⅡ处理比较可见明显诱导细胞增殖(P<0.05),且ROS升高;预先给予apocynin、catalase、PD98059分别作用于AngⅡ处理的细胞与单用AngⅡ处理的细胞比较可见细胞增殖抑制(P<0.05);预先给予apocynin、catalase与单用AngⅡ处理的细胞比较可降低H2O2及HOCL含量(P<0.05),但预先给予PD98059与单用AngⅡ处理比较H2O2和HOCL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PVAT中ROS介导AngⅡ诱导VSMC增殖的通路可能为Nox/H2O2/HOCL/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活性氧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过氧化氢 次氯酸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评价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春婷 田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9期7292-7297,共6页
背景:目前国内对腹部脂肪的测量多用单一层面的腹部脂肪面积来表示,而受脂肪分布不均一的影响,其并不能准确定量内脏脂肪含量。国内尚未见到使用多层螺旋CT测量血管周围脂肪体积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评价腹... 背景:目前国内对腹部脂肪的测量多用单一层面的腹部脂肪面积来表示,而受脂肪分布不均一的影响,其并不能准确定量内脏脂肪含量。国内尚未见到使用多层螺旋CT测量血管周围脂肪体积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评价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对35例腹型肥胖患者进行腹部容积扫描,在GE(General Electric,通用电气公司)AW(Advantage Workstation)4.3工作站上使用容积再现技术观察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的影像表现,并用Histogram软件测量腹部脂肪总体积、皮下脂肪体积、内脏脂肪体积、血管周围脂肪总体积,重复测量各项指标,比较2次测量体积值之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直观地显示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的分布,且可以准确地测量所扫描范围内所含脂肪的体积及分布在不同部位的脂肪体积。比较2次CT后处理所得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体积差异,两次处理所得数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评价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分布与含量中是可行的,且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脂肪 血管周围脂肪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不同亚型的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叶飞 吴旦斌 +2 位作者 杨正飞 王阳雪 姜希娟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285-128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S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阐明。最新的观点表明贴近大动脉、静脉、小血管、阻力血管以及骨骼肌微血管等周围的脂肪组织,即血管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S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阐明。最新的观点表明贴近大动脉、静脉、小血管、阻力血管以及骨骼肌微血管等周围的脂肪组织,即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 e,PVAT)在AS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卫气理论”探讨膏脂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萍 周颖 +2 位作者 栾剑威 沈睿 蒋卫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948-1952,共5页
卫气与膏脂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PVAT作为脂肪组织,可归属于中医学“膏脂”范畴,在形成、功能、生理、病理等多方面均受卫气影响。基于中医学“卫气理论”及现代研究,首先,卫... 卫气与膏脂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PVAT作为脂肪组织,可归属于中医学“膏脂”范畴,在形成、功能、生理、病理等多方面均受卫气影响。基于中医学“卫气理论”及现代研究,首先,卫气与膏脂具有共同的生化来源,膏脂依靠卫气布散精微物质以充养,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次,膏脂受卫气调控,PVAT以“气”交感脉中,共同调控血脉,二者均存在类似的昼夜节律;再者,病理上,卫气失常可致膏脂异常,PVAT功能障碍,从而由“脉外至脉内”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故从“卫气理论”切入,探讨膏脂与PVAT相关的内在病理生理机制,从中医学角度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理论 膏脂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血管疾病 病理机制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吉莹 卢创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824-1828,共5页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长期被认为只是起支撑血管的作用,但现在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PVAT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血管调节方面。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PVAT既分...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长期被认为只是起支撑血管的作用,但现在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PVAT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血管调节方面。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PVAT既分泌舒血管因子,又分泌缩血管因子,因此在PVAT功能失调时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其分泌的多种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也起着诱导迁移、增生的作用。本文主要对PVAT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对其潜在的治疗作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高血压 脂肪因子 血管重塑
下载PDF
补肾抗衰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周围脂肪炎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铭扬 仲爱芹 +9 位作者 熊鑫 许晓敏 李艳阳 辛颖 张宁 谢盈彧 王爱迪 田立俊 张军平 王清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抗衰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兔24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抗衰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以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喂养4周后,两给药... [目的]研究补肾抗衰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兔24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抗衰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以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喂养4周后,两给药组分别给予补肾抗衰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连续干预8周后,取附着血管外周脂肪的主动脉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及PVAT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及PVAT组织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抗衰片可以减轻内膜增生程度,使中内膜厚度比下降;减少PVAT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减小脂肪细胞直径;使主动脉和PVAT组织TNF-α、瘦素、MMP-9阳性颗粒表达面积减小。[结论]补肾抗衰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PVAT炎症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炎症 补肾抗衰片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珵烨 袁佳栎 +1 位作者 葛卓望 张亚臣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19-724,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个多细胞、多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血管外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肥胖、炎症等病理状态下,会通过脂肪细胞表型转化进而释放脂肪因子及炎症因子并调节各类炎症细胞,“从外向内”调控血...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个多细胞、多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血管外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肥胖、炎症等病理状态下,会通过脂肪细胞表型转化进而释放脂肪因子及炎症因子并调节各类炎症细胞,“从外向内”调控血管的免疫反应,进一步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进行干预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炎症细胞 血管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